#高血糖

慢性病用藥拖垮健保 健保局呼籲民眾「減肥」

慢性病用藥拖垮健保 健保局呼籲民眾「減肥」#高血糖

國衛院教授蘇益仁投書媒體,擔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病患,恐成為拖垮健保的負擔。根據健保局統計,光是這三種慢性病的用藥在近三年來,每年都花掉健保費300億元,佔健保費的四分之一。一般認為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的成因,跟肥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飲食過度精緻與攝取過多高脂肪、高膽固醇與高糖份的食物,會讓身體產生代謝困難,慢慢地引起血液當中的糖份、脂肪與膽固醇上升,最後變成「三高」症狀。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肥胖防治網站表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為長期攝取高熱量的食品所造成。肥胖除了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導致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血脂異常、高血壓、痛風、骨性關節炎、冠心病、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等疾病。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施如亮表示,三高用藥確實造成健保的負擔,國人若是藉由運動、飲食來改善,並及時預防,不僅能節省龐大的藥費開銷,也能減少用藥對身體造成的負擔。出國停健保取消 人在國外須繳保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49影音/詐領健保 新北聯合醫院2醫師收押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72健保愛心專戶捐款助弱勢民眾 溫馨滿人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781

圍爐火鍋食材湯底新選擇 高血壓患者忌雞湯塊湯底

圍爐火鍋食材湯底新選擇 高血壓患者忌雞湯塊湯底#高血糖

農曆過年即將到來,在這年節期間是返鄉團聚的重要時刻,而圍爐火鍋更是年節期間不可或缺的必備佳餚。奇美醫學中心營養師賀智瑢表示,傳統圍爐火鍋的食材琳瑯滿目,包含甜不辣、豬血糕、各式火鍋料、肉類、海鮮類與當季蔬菜等,其湯底是經由大骨熬煮,為了方便性,民眾會直接添加高湯塊,甚至使用半成品的酸菜白肉、韓式泡菜等口味的湯底來增添風味。而醃製品的酸菜、泡菜與高湯塊含有過高的鈉含量,各式火鍋料與甜不辣等加工品,其油脂與鈉含量也偏高,容易增加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造成慢性患者的身體負擔。賀智瑢說明,可運用食材本身鮮美的味道可自製圍爐湯底,此類食材包含玉米、蛤、干貝、乾魷魚、蝦米、柴魚片、昆布、蔥、高麗菜、白菜頭、紅蘿蔔、 乾香菇、蕃茄、洋蔥等,不一定非要大骨熬湯或是添加味精才具鮮味。有蔬菜湯底、柴魚高湯與香菇湯底這三種不同湯底供民眾參考。另外,賀智瑢提醒罹患慢性疾病者,除了按時服藥且需遵循食材挑選原則之外,年節圍爐必須注意以下重點,才能穩定病情,享受健康,如:高血壓患者:火鍋料的丸子類、魚板、魚餃、燕餃與雞湯塊的鈉含量較高,會加重患者病情,不建議患者飲用此湯底,除此之外,食材需選用低脂肪來源的瘦肉、豆腐等,因此建議選擇以新鮮蔬菜熬煮作為圍爐火鍋的湯底,低鈉無油健康多。高血脂患者:減少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蝦卵、蟹黃等,避免增加負擔,且傳統圍爐湯底、丸子類與魚餃類等食材的油脂含量偏高,不建議患者食用,而新鮮蔬菜熬製的湯底與蔬菜除了增添美味,更增添纖維含量,有助於膽固醇的代謝。高血糖患者:需注意五穀根莖類的份量控制,因為過量會造成血糖值偏高,可選擇纖維含量較多的食材,有助於延緩血糖值上升,且傳統圍爐湯底油脂含量高會加重身體負擔,建議依據營養師設計專屬個人化的圍爐火鍋飲食計畫,有助於平穩血糖的波動。痛風(高尿酸)患者:不要暴飲暴食,避免高油脂的飲食,如:五花肉、較油的高湯等,以免妨礙尿酸排出體外,更要避免高普林的飲食,如:香菇、牡蠣、火鍋肉湯。一般民眾可將圍爐火鍋該餐次熱量控制成人男生800~1,000卡、女生500~700卡,飲食原則應遵循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搭配自製的圍爐火鍋湯底與沾醬,除此之外,賀智瑢強調,慢性患者需按時服用藥物與適量運動,控制可以選擇的食材份量,使其不要加重身體負擔,讓每個人都能饗年節圍爐,也能享個人健康。延伸閱讀「圍爐火鍋食材分類挑選」: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826

「瘦腰」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

「瘦腰」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高血糖

98年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臺北市十二行政區辦理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篩檢,血壓篩檢11萬430人,血糖篩檢11萬125人,血膽固醇篩檢10萬9,832人,經確診為高血壓4,617人,糖尿病515人,高血脂2,061人。現今「型男靚妹」上班族為符合「三高」(職位高、薪水高、社會地位高)的社會期待,卻忽略了身體「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的嚴重性。因此,在這辛苦工作的背後,是否犧牲了個人的健康,過去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儼然形成「健康」的無形殺手。根據行政案衛生署委託中研院進行1993-1996年及2005-2008年18歲以上國人營養健康調查資料研究發現,12年來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男性從13%升到25%,女性則從26%跳到31%,代謝症候群儼然形成健康的無形殺手。代謝症候群並非一種疾病,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年公告「臺灣成人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只要5項危險因子中(腹部肥胖、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三酸甘油酯上升、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過低),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最重要的是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與死亡率,是一種「病前」的症候群,應及早介入,以預防疾病發生。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6年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發現,20歲以上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2倍;高血壓及糖尿病人,若血壓、血糖沒有控制好,亦容易引起腎臟病。因此,中老年人除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病情之外,應避免不當藥物對腎臟的傷害。而預防代謝症候群,首要在於避免腹部肥胖及體重過重。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布,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35.4吋)、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31.5吋)就算過胖,腰圍過大之腹部肥胖,則是罹患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和腎臟病的高危險群因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定期量腰圍、天天做「瘦腰」運動是遠離代謝症候群的不二法門。瑞典研究發現:每天多坐1小時看電視,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風險就增加26%,要運動30分鐘才能抵銷久坐1小時增加的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每坐50分鐘就必須起身休息活動10分鐘,伸展筋骨。為了呼籲民眾重視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性,同時建立正確的代謝症候群疾病防治觀念,希望「型男靚妹」上班族記住四大口訣:「天天量血壓,健康一路發」。「腰圍上限八九十,遠離代謝症候群」。「健康活力,血糖126不要來」。「控制血糖血壓、腎利人生」,為自身的健康把關。延伸閱讀「臺灣成人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

凌遲生命的慢性殺手 多發性「小洞性中風」

凌遲生命的慢性殺手 多發性「小洞性中風」#高血糖

腦中風多年來名列國人死因前幾名,患者往往突然病發,讓人措手不及。但您知道嗎,有一種悄悄發生,讓患者在短至數個月,長至數年的時間內毫無自覺、一點一滴失去健康的腦中風,這種中風就稱為「小洞性中風」。台中一名七十多歲的陳老伯有高血糖及高血壓的問題,最近幾個月,陳老伯的家人發現他反應和動作似乎變得遲緩,而且有智能退化的情形。到光田醫院接受檢查後,赫然發現陳老伯腦部居然分布了多達15處的腦梗塞,而前、後大腦動脈都發生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未來也有爆發大範圍中風之虞,所幸施以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及良好的血糖、血壓控制後,陳老先生的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狀也未再惡化。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職業醫學科施旭姿醫師表示,陳老伯這些發生在腦部各處小動脈的梗塞幸中風大概從數年前就已陸續發生,只是一開始病灶微小、數量不多,所以症狀不明顯,連他自己都毫無自覺。直到中風次數越來越多,對於腦部組織的傷害擴大後,才開始有明顯的症狀,嚴重時將導致明顯的失智和行動困難。由於這些小中風密密麻麻分布於腦內白質和深層的基底核,看起來就像一個一個小洞,因此又稱為多發性「小洞性中風」。醫師表示,「小洞性中風」的高危險群包括老年人、常抽菸或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問題的民眾。患者發陸續中風的病程短則數個月,長則數年,且每次中風都可能會讓健康呈現「階梯式」的惡化,包括反應遲緩、行動僵硬困難、口齒不清、智能減退等,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切勿因症狀輕微而忽視了這個凌遲生命的慢性殺手。另外,民眾也可透過腦部核磁共振及頸動脈超音波早期發現,施以治療及健康管理後可避免疾病的惡化。醫師也叮嚀民眾平時一定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及運動習慣,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患者也要做好血壓、血糖控制,避免菸酒,才是預防疾病的根本之道。

急性近視度數增加 竟是糖尿病高血糖惹的禍

急性近視度數增加 竟是糖尿病高血糖惹的禍#高血糖

一名28歲男性因視力突然模糊至醫院就診,短短2週時間,視力從原本1.0降至0.1,醫師初步判定為使用電腦過度導致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給予治療後仍然沒有改善,直至醫師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因為糖尿病高血糖造成水晶體水腫引起,並有代謝性酸中毒狀況,經住院治療後,視力才回復正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曾柏宸說,該名患者來院就醫時,自述從未有近視,最近健康檢查裸視視力雙眼均為1.0,但2週前視力突然模糊,眼科檢查後發現裸視視力雙眼均為0.1,經屈光學檢查雙眼睫狀肌麻痺後(散瞳)都有兩百度近視。原本該名患者表示因新買筆記型電腦,而有長時間使用電腦用眼過度情形,初步診斷可能是因為用眼過度導致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而給予散瞳劑治療,以舒緩眼部肌肉。但治療一個禮拜後,症狀並沒有因此改善,經醫師深入詳細詢問病史,並沒有使用特殊藥物或減肥藥,且最近體重減輕將近10公斤,覺得口渴一直喝水,並有晚上睡覺每1、2個小時就要起來上廁所的尿多情形。曾柏宸表示,經安排緊急抽血檢查後發現,該名患者血糖值高達567mg/dL,糖化血紅素達12.5%,呈現代謝性酸中毒。經安排該名患者住院投以胰島素治療後,血糖逐漸恢復正常,近視度數也慢慢減少,裸視視力恢復至1.0。年輕人視力突然降低的可能,多半是因為用眼過度及眼疲勞等引起,在20歲以後的年輕成人,多半眼睛度數已經穩定,極少出現在短時間內突然近視度數增加情形。急性近視度數增加大部分是因為用眼過度所造成的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或藥物所引起,伴隨糖尿病情形極為少見。曾柏宸提醒民眾,視力突然急遽惡化時,除了眼睛問題,還要注意全身性系統代謝疾病或藥物使用也可能影響視力,有特別病史或藥物史的民眾,就醫時亦應一併告知醫師,才能讓醫師全面評估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及早治療。曾柏宸也強調,除平日應保持適當均衡飲食及充足睡眠外,如有需要長時間用眼,亦應養成每隔30分鐘放鬆,看看遠方習慣,適度放鬆眼部壓力,保持眼睛健康。

防範腦中風合併症 照護人員須知事項

防範腦中風合併症 照護人員須知事項#高血糖

台灣近二十多年來,腦血管疾病雖偶而下降到第三位,但大多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高血壓的防治得宜,會讓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有略為下降的趨勢。罹患腦中風後,最怕一些合併症的發生,如智力退化、憂鬱症、褥瘡;攣縮、肺炎;泌尿道感染;大小便失禁;深層靜脈栓塞,要防範以上合併症,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五樓內科病房 - 張玲瑜護理長表示,在照護上要特別注意以下措施:■ 預防吸入性肺炎至少為病患每2小時翻身一次,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執行背部扣擊。若病人有吞嚥困難插胃管以利進食,還要注意採安全吞嚥法,勿用吸管喝水,應使用小湯匙慢慢餟食等。必要時仍須抽痰(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執行)。■ 預防泌尿道感染要避免尿管阻塞或逆流,適當固定導尿管,預防扭轉導致阻塞及拉扯造成出血或是感染。尿管若有感染或阻塞時需馬上更換,使用尿布者應常更換保持乾躁。■ 預防褥瘡張玲瑜護理長提醒,除了至少每2小時翻身一次,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執行背部按摩。此外,床單、衣服需拉平整;骨頭突出處應避免直接壓迫,需墊軟墊或經濟許可使用氣墊床。■ 預防關節或肢體僵硬一天可執行多次全關節運動。假若疾病較輕微,可在他人或助行輔助器協助下,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用枕頭、足托板、手握捲軸、軟球等,協助身體維持正確姿勢。■ 預防便秘給予病人定食、定餐、定量的均衡高纖飲食,如胚芽米、全麥麵包、高纖蔬果等。適當地使用軟便劑,安排定時排便習慣。張玲瑜護理長說,居家照護則需注意,要按時服用藥物、控制血壓或血糖值、禁吃補品、穿著較寬鬆之衣服、要注意保暖、需有人在旁陪伴、搬動病人時應注意避免拉扯無力肢體。如果發生失語症的情形,除了早期配合接受語言治療外,宜盡量鼓勵病人說話。

預防腦中風 ”三高族群”運動勿逞強

預防腦中風 ”三高族群”運動勿逞強#高血糖

日前一名中年男子,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突然頭暈,經檢查診斷發現,這名男子為中風發作。腦中風為腦部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導致腦部細胞灌血不足而引發;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的”三高族群”,為發生腦中風的高危險群。預防腦中風,除應遵循醫師處方用藥治療疾病外,亦應當配合飲食的調整與適當的運動,三管齊下,方能有效預防。適度的運動能幫助三高患者控制疾病,但也因長期慢性病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在病患不自知的情況下若遵循與正常人相同的運動原則,可能反而會將自身致於危險中。因此,中風高危險群的運動前應做好事前身體評估與檢查,量身訂製個人專屬運動處方,以確保安全。但是,到底要如何運動,才能安全又有效的控制與預防疾病發生呢?首先應當請醫師先進行系統性完整的運動前健康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心血管系統、自律功能檢查、視網膜、腎功能、下肢神經血管檢查,若有出現異常或特殊狀況,則醫師或治療師會調整運動處方。針對高危險群,更應注意要在安全的運動處方下,依據個人體能與身體狀況,循序漸進,進行運動訓練。另外,運動時應注意保暖與水分的攝取,留心氣溫的變化以調整運動方式。而糖尿病患者運動要配合血糖控制,避免在血糖低時或持續高血糖的情形下運動,時間最好是餐後1~2小時,養成定時運動習慣,避免不定期運動。最後應注意的是,運動當時若出現以下徵狀:胸部覺得很緊、嚴重呼吸急促、胸痛、左側手臂,下顎疼痛、心悸、暈眩,昏倒,胃部不適,要立即尋求醫療救護,切勿逞強。

少油煙、減油脂 聰明烹調享健康

少油煙、減油脂 聰明烹調享健康#高血糖

農曆春節將至,從年夜飯開始,過年期間大宴小酌不斷,餐餐大魚、大肉,加上糖果、餅乾、零食,導致飲食「三高一低(高油、高鹽、高熱量、低纖維)」嚴重不均衡,腰圍與體重在過年期間不知不覺向上飆升。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聰明烹調,智慧選購過年食品,才能健康年年、事事如意。衛生局指出傳統年俗,過年期間飲食一定要豐盛,餐餐大魚、大肉,加上糖果、餅乾、零食,年假結束,健康也亮紅燈,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參考以下原則:(一) 烹調方法儘量減少油炸、油煎,改以蒸、煮、川燙、涼拌等「少油煙、減油脂」的烹調方法,「煮」出家人健康。(二) 選用當令食材,除了採購方便、營養價值高外,價格也實惠。(三) 飲食適可而止,切勿貪多,暴飲暴食,造成腸胃不適。(四) 多用新鮮食材,少用加工食品:一般加工品的油脂與鹽分含量較高,建議以新鮮食物代替加工品。(五) 蔬菜、水果不能少,每天要吃三份蔬菜、二份水果(1份蔬菜約等於半個飯碗熟菜的份量,1份水果大約是1個拳頭大小或切好約1碗),達到『天天5蔬果』的目標。(六) 飲料選擇對身體負擔較少的無糖飲料或茶,飲酒要節制。(七) 零食或甜點慎選擇,可以考慮選用蒟蒻乾等讓量低或以天然食材烹煮的湯品,高熱量的核果類(花生、瓜子、核桃、腰果、開心果等)要適量。(八) 聰明選購不貪多,注意適當保存,冰箱只能延緩食品腐敗、變質的時間,並不能殺菌、防腐,食物貯存過度擁擠會影響冷氣流通,導致冰箱內冷凍(藏)溫度不足,適量購買食品,才是保證食品衛生、安全的上策。此外,包裝食品要注意保存條件為『冷凍』或『冷藏』,不要擅自更改保存條件。(九) 乾貨、蔬果清洗要仔細,可以使用少量的水多沖泡幾次,再將乾貨、蔬果仔細清洗,就可以免於食品添加物與殘留農藥的危害了。此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慢性病患者更應注意,不要吃得太多、太鹹、太油、太濃(火鍋等湯類越煮越濃,溶出的普林也越多,是痛風病患大忌),以免加重病情。把握上述飲食原則,落實「三少一多」、「天天5蔬果」及飲食多樣化,相信必能健康無「腹」擔,樂活過好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