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成年兒童」過度早熟 從3關鍵發現

「成年兒童」過度早熟 從3關鍵發現#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將成年兒童(Adult Children)定義為「認為是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好才使得現在的自己活得很痛苦」。這個定義有三個重點。1)活得很痛苦不是因為性格,而是和父母間關係所導致/一直以來,我們都將活得很痛苦歸因於自己的性格、思考方式,或是社會體制和政治等原因,覺得社會應該要有所改變,把活得很痛苦和社會改革的必要性結合在一起。然而,認為自己活得很痛苦的原因,與自己和社會兩者無關,他們認定原因在於「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但是,要承認自己對父母有這種負面情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日本根深蒂固的「孝順」價值逐漸有所動搖,而且在現實中,「父愛」「母愛」的神話也瀕臨解體。但是,說父母的壞話在日本仍是一種禁忌。不過,AC卻能超越這種親子關係的禁忌,拿出勇氣去追尋自己活得很痛苦的根源。2)起因於和父母的關係/如果認為「我活得很痛苦,是因為父母給的愛不夠」,就會責備父母、攻擊父母,覺得父母要向自己道歉,這是單純的因果論。但是,基於因果論去尋找犯人、攻擊對方,並沒有任何意義。這和第一個重點「和父母的關係」有關。父母實際作為的客觀性並非問題所在,問題始終都是自己和父母的關係,自己眼中的父母才是關鍵。「對我而言,和父母間的關係讓人覺得很痛苦」這種心理事實才是問題。要承認和父母的關係,是導致自己活得痛苦的眾多因素中的主因。但是,請不要把這個視為原因。如果把父母視為原因,為了消除現在的痛苦,就必須改變被視為是原因的父母。如此一來,就會誤以為只要責備父母、攻擊父母,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請將和父母的關係視為起因。3)以自我認知‧自我陳述為基本/「AC」的人會開始尋找自己活得很痛苦的原因,並承認和父母的關係就是問題所在。AC不是由別人根據有沒有症狀,或檢查項目來判斷、診療。即使外表沒有任何問題,以社會觀點來看也是個幸運兒,只要自認為「我是AC」的人就是AC。好像有很多人經常無視這一點,擅自將「AC」當作是診斷名稱或標籤,這真的令人相當遺憾。自己的身分認同,並非由他人決定,而是自己決定,這種理所當然的事就是基本。有些人會覺得,「接觸到『AC』這個詞,解開自己心中的謎題,就好像收集起所有拼圖,讓心情變得很輕鬆」這些人會自我認知為AC,以作為必要的身分認同。AC這個症候群不需要治療者提供治療,也不需要透過檢查項目來進行自我診斷。出現「我是AC」的感覺時,你就是AC。自己察覺、自己這樣認為時,就是澈底的AC。(本文摘自/為什麼父母的愛令人痛苦:完美的親子關係只是幻想/世茂出版)

好愛家?「家庭依賴症」反增孩子負擔

好愛家?「家庭依賴症」反增孩子負擔#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緊黏家人的人其實應該要試著獨立。做出「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為了避開在工作上的勝負而緊黏家人。家人是能組成防衛性價值觀。若把價值置於工作上,就會剝奪自我的價值。因此會否定工作的價值,以家庭為唯一的價值。但其實,若緊抓著防衛性價值觀而想要防衛自我價值,工作沒成果的自卑感反而會更深刻化。會強迫性的批判人 原因出在壓抑想要的情緒、願望「出人頭地很無聊,出人頭地什麼的是虛榮的人才追求的。」每次這麼主張時,在無意識中就強化了對出人頭地的憧憬。而這樣的結果就會強化「自己無法出人頭地」這類對自己的絕望感。《伊索寓言》中有一則〈狐狸與葡萄〉的故事。其實狐狸很想要葡萄,但牠拿不到,所以就說「那些葡萄很酸」。但是牠變得愈來愈想要葡萄。因為壓抑了「想要葡萄」的願望,反而變成被「想批判人」這種心情給驅使。之所以會強迫性的去批判人,原因就出在壓抑著「想要葡萄」的情緒、願望。只要批判人,就不會注意到「想要葡萄」這個被壓抑的情緒與願望。家人依賴症 守護免於被剝奪自我的價值之所以會強迫性去批判人,是因為該人覺得周遭的世界都不認可自己。藉由主張「出人頭地是虛榮的人才追求的」、主張自己是精神上的追求者,打造出了「孩子、孩子、家人、家人」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家庭。這就是父母的家人依賴症。藉由呼喊著「家人!」,抬高家庭價值就能守護自己免於被剝奪自我的價值。育兒中藏有真正的動機。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感受到莫名的壓力。無法晉升到期望的公司職位,為了守護自我價值免於感到自卑,就會主張「公司什麼的很無聊,孩子才是最重要的」這類價值。只要吶喊著「孩子才是最有價值的」,就能不去在意在公司中不受好評的工作。這是作為防衛性價值而給予家人的愛。父母的不安、對愛的渴望、無力感、社會性的自卑感等,會戴著「對家人的愛」這種面具表現出來。這時候,該家族中就會出現所謂的「聽話的好孩子」。「理想家庭」出現問題兒童 過多虛偽的愛所造成在以愛為名之下做了些什麼?這才是真正的問題。例如若是父母親的占有欲很強,憎惡與恐怖就會戴著愛的面具登場。這類父母不將自己的精力、能力用於讓自己成長,反而巧妙的用來操縱孩子。在揚‧亨德里克‧范‧登‧貝治的著作《可疑的母愛》中有這樣一句話:「比起過多虛偽的愛,孩子比較能忍受不足但真實的愛。」反映在育兒上,會變成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等批判,但父母卻認為那是愛。為了轉過頭不去看夫妻關係的瓶頸,結果在育兒上投注過多的精力。若不將活蹦亂跳的精力集中在育兒上,就會留意到夫妻關係的危機。現在,各種「社會上理想家庭」出現問題兒童的情況,很多都是過多虛偽的愛所造成的結果。若心中有糾葛,就會想去操縱他人。父母逃避不去正視自己心靈的問題,就會把精力轉而投注在操控孩子上。結果就是孩子會變得很扭曲。拚命隱藏「真實」 不去面對現實只要把注意力全部轉移到家人,即可忽視工作的價值。「在進行這種強迫性行動時,無法接受的訊息就會被擋下。」喬治‧魏堡說,強迫性行動所帶來的,就是提供逃避的場所。把這行動加上特色,就是其作為逃避的機能。貶低工作價值,抬高家庭價值,和社會上強迫性追求名聲的情況相反。價值觀完全相反。但是心理上卻是相同的。兩者的共通處就是「在社會上不成功的我是沒有價值的」這類自我形象。家庭依賴症的人拚命想對自己隱藏的「真實」,就是「我在這競爭的社會中無法成功,我沒有自信」。名聲追求依賴症的人所拚命隱藏的「真實」,則是「我很不安。只有比別人優秀我才能感到安心。想藉由名聲獲得安心。我沒有自信。」家庭依賴症的人,藉由不斷高舉「家人優先」的旗幟,以逃避不去正視現實。但是代價卻很大。「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不是真的重視家庭首先活著就失去了趣味。喪失享受活著的能力、喪失溝通的能力、喪失了人格的整體性。一旦進行強迫性行動,其他非強迫性行動也會變得不有趣。也就是會變成無法獲得幸福的個性。喬治‧魏堡說,強迫性行動會比其他行動來得更為優先。「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不是真的重視家庭,而是想藉由家人來滿足自己對愛的飢渴感,才緊黏家人。也就是說,父母在幼兒期的願望未獲滿足。而為了滿足這些願望,父母就會向孩子撒嬌。如果父母有所「自覺」,注意到在自己無意識中所有的幼兒期望,就能更健全地養育孩子。父母也能往前邁進。(本文摘自/受傷的孩子和長不大的雙親:修復親子角色逆轉,療癒童年創傷/世潮出版)

親子少共餐 孩子過重率恐增9倍!

親子少共餐 孩子過重率恐增9倍!#親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多久沒和孩子一起用餐呢?然而親子共餐是一家人最寶貴的時刻,也對孩子身心發展具有正面幫助,可減少孩子偏挑食的行為、有助體重控制,同時也有益孩子情緒發展,減少孩子發生憂鬱、焦慮,孩子情緒管理更好。7至9歲孩子每天與家人共餐 過重機率減9倍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親子共餐對孩子的飲食行為發展及體重控制有重要影響。研究指出,2至17歲的孩子,每週至少3次與家人共餐,孩子可減少過重風險12%、減少暴飲暴食行為35%、少吃到不健康食物的機會有20%,以及有機會吃更健康的食物24%。另一篇研究指出,7至9歲孩子每天至少一餐與家人共餐與每月少於2、3次在家用餐相比,過重機會減少9倍。董氏基金會說明,共餐也有助孩子情緒管理,並減少反叛行為、喝酒、抽菸、毒品使用等成癮行為的發生。韓國研究針對有5至6年級孩子的家庭進行調查,發現親子共餐頻率較高的家庭(每週共餐14次以上),孩子的人際關係、適應力、生長力、感性與決心等發展皆顯著提升;而共餐頻率少則可能提升孩子的憂鬱、焦慮情形產生。雙薪家庭、晚睡晚起等 易導致共餐比例低董氏食品營養中心「兒童生活及飲食習慣調查」,亦發現有共食早餐習慣的家庭,孩子偏挑食發生率較未共食家庭少7%,孩子也會吃較多健康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榖、乳品等,吃較少不健康的食品,如油炸食品、零食與含糖飲料等。但調查也發現整體親子共餐的比例降低,有超過半數孩子早餐是獨自用餐!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分析,臺灣家庭共餐比例降低,可能有以下原因:(1)雙薪家庭比例增加,家長工作忙碌;(2)孩子晚睡又晚起,導致沒時間在家用早餐;(3)家長親自備餐較耗時,加上快速便利的外食環境影響。同桌吃飯卻各自滑手機 「假共餐」狀況還有一種親子「假共餐」狀況,明明大家都坐在一起吃飯,卻各自看電視、滑手機,雖同桌吃飯卻各吃各的。許惠玉主任提醒,餐桌上一起用餐的時刻應該是家中最寶貴的時間,一家人難得可以坐在一起談心的時刻,建議家長此時應該與孩子聊聊在學校發生的趣事、關心孩子與朋友的相處,透過親子共餐時間與孩子交心,除了讓孩子吃得較健康,更帶來安全感、親密感、歸屬感與幸福感。

愛威脅孩子的父母 起因童年未受滿足

愛威脅孩子的父母 起因童年未受滿足#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上述的案例,「受到親子角色逆轉」的孩子是大學生,因此不算太嚴重。這個實例可以讓大家瞭解「親子角色逆轉」的心理過程。孩子還小,日常生活總是黏著雙親,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中,若「親子角色逆轉」進行了幾十年,那就很嚴重了。上述案例中的「親子角色逆轉」,在程度上,即便沒有像那位母親一樣背負著不幸的過往,一般父母也有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形。多少都會有陷入「親子角色逆轉」的時候相較於一般人可能會出現的「親子角色逆轉」,本書將針對精神官能症的「親子角色逆轉」做說明。也就是說,「親子角色逆轉」可以想成兩種情形。那就是有強烈精神官能症傾向的人,與心理健康的人都同樣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嚴重的精神官能症患者出現「親子角色逆轉」時,對孩子來說簡直是地獄。而且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會意識到那是地獄。父母會覺得自己是理想的父母,孩子也會認為父母很完美。因此實際上是處在地獄的雙親,媒體描述他們是在寵溺孩子。媒體只是將父母因不安而渴求的一體感,誤以為是愛。本章所敘述的「親子角色逆轉」不是精神官能症型的「親子角色逆轉」,而是很多人都體驗過的類型。由於父母不是完美理想的人,所以根本不會有完美理想的父母。這麼一來,可以說只要是人,多少都會有陷入「親子角色逆轉」的時候。孩子在撒嬌,母親想滿足當下正在撒嬌的孩子,但是母親因一時疲憊而沒有做。可是「等一下再回應」並無法滿足孩子。養育孩子在就是孩子在索求某件事時,父母一定要在當下立即回應。「親子角色逆轉」時 威脅孩子要拋棄他們但是,如果父母的心理還處在五歲幼兒期,想要他們當下為孩子付出將會很困難。父母也希望孩子能體諒自己的心情。等到孩子長到十五歲,會希望父母能體諒自己是處在反抗期的心情。但是心理還是五歲幼兒的父母,卻反過來希望孩子體諒自己的心情。「親子角色逆轉」成功,孩子順從了,雖會照著父母說的去做,但也會有所反抗。孩子反抗的方式有各種各樣。有的會直接反抗,也有的會採取不去學校這種型式的間接反抗。「蘇珊拒絕去上學,這是在對威脅要拋棄孩子的母親所做出的反應。」「親子角色逆轉」時,母親其實是很寂寞的。其實母親是害怕被拋棄,才會威脅孩子要「拋棄」他們。當然,母親並沒有意識到這點。父母威脅孩子 表示心理上處於孤立狀態「在許多兒童拒絕上學的案例中,關於父母脅迫的效果方面,已經採用新觀點來看待公布出來的許多報告。例如E. Klein(1945)年案例報告中,記載有些父親或母親威脅要離家出走;或是有些孩子的父母會威脅孩子,若沒禮貌,父母就會生病或死亡。」父母會做想對自己父母做的事,可是若孩子不開心就會生氣,因此會威脅孩子。父母威脅孩子,當然表示他們基本需求沒得到滿足,同時心中懷抱對孩子與配偶的憎惡感,雖然是一個家庭,但心理上卻是處於孤立狀態。乍看之下很好的母親,卻有些厚顏無恥地入侵孩子的心裡。這些父母藉由脅迫孩子的方式,想輕鬆讓孩子成為自己期望中的樣子。若孩子不聽話,父母會自我詛咒的說:「你的好爸媽會死唷」。而孩子們因父母會死而心情激動,於是父母能夠藉此確信自我的存在。對這些父母來說,沒有所謂的自我。「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會藉由孩子的反應來滿足自己對愛的渴望,並從中感到安心。過去未被當成孩子對待 宣洩童年時期的遺憾「在母親(或是父親)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由於自己過去沒有被當成孩子對待,或是即便如今一切為時已晚,她仍想要滿足『得到充滿愛的照顧』這個曾經失去的願望。同時,她也不想讓孩子與朋友遊戲或是參加學校的活動。別說是寵愛了,這樣的孩子由於長久以來一直處在無法滿足基本需求的狀態中,因為母親『我都是為了孩子』、『我把一切都給了孩子』,所以孩子連表二那種情況是不合理的自由都沒有。」一言以蔽之,「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會藉由自己的孩子來宣洩童年時期的遺憾。(本文摘自/受傷的孩子和長不大的雙親:修復親子角色逆轉,療癒童年創傷/世潮出版)

父母也是常人!3觀點重建獨立思考

父母也是常人!3觀點重建獨立思考#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命像是一場戲劇,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主動或被動地寫下一套腳本,並且跟著這套腳本演出生命這場戲。時時檢視並調整這套劇本,讓你的行動可以更有彈性、用更健康的方式來營造你的生活與人際關係。(三)重新找到自己在家裡的位置即使你覺察了童年的創傷,並且決定改變現況,那也不代表你必須與家人劃清界線、恩斷義絕。因為,縱使你早已認清父母不可能給出你從童年時期就渴望的鼓勵、關愛、接納,你還是很期待與他們保持著連結。許多人覺察到自己仍然有這樣的期待時,會感到矛盾和羞愧,尤其是那些曾遭受父母性侵害、家暴的孩子。當他們看見父母長久以來的作為,對自己的確造成許多負面影響,而自己竟然還想念著與父母相處時的美好時光,渴望得到父母充滿愛的關照與撫慰,會不由自主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厭惡,覺得自己很懦弱、很矛盾。可是請你記得:你期盼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這並沒有錯,因為這是所有孩子都渴望被滿足的需求。沒有辦法得到這樣的愛,不是你做錯什麼,或者你不好,而是你的父母沒有能力滿足孩子這些基本且重要的需求。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即使在家裡受了傷,但多少還是曾擁有與父母、家人美好的回憶,所以會想要繼續與這個家保持連結。這種「既想逃跑,又捨不得離開;既想切斷關係,卻又想保持連結」的矛盾感受是很正常的,你必須學習與這種情緒和平共處。如果你無須走到與家人斷絕聯繫的地步,那麼,就得發展出一套更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停止繼續讓自己受傷。你必須在這個家裡重新找到一個安全的位置,幫助自己跳脫不同於以往那種困頓無力、被動忍受,總是讓別人為你做決定的窘境。這個新的位置是動態且健康的:1)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情緒、感受、需求,隨時且主動地調整你與家人的距離、互動方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能被動忍受家人的對待。2)你是需要被尊重的。即使你的家人依舊故我,你還是可以選擇用尊重自己的態度與方式與他們相處。3)你的感受是重要的。即使家人依舊否認或輕視你的心情、感受,你還是可以正視自己的情感,那是你最真實,也很需要被照顧的部分。(四)用更實際的眼光看待父母對幼小的孩童而言,父母不僅知道的事情多、充滿力量,連體型都比自己大上許多。我們在童年時期經常從低處仰望著父母高大的身影,這一幅畫面將會深深烙印在心裡,成為父母在我們心中的形象。即便我們長大了,與父母的身高差距從仰望到平視,甚至變成俯視,但父母在我們心中卻依舊保有強而有力的巨大形象。我們經常在心裡將父母膨脹成巨大且充滿壓迫感的影子,並且讓自己顯得渺小無力,感覺在父母面前,是無能、沒有力氣、只能任人宰制的。這種不切實際的壓迫感,讓我們不敢,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保護自己。現在,我們應該打破對父母不實的想像,讓這個膨脹的身影漸漸回到符合現實的大小,用平等且相互尊重的態度來與父母相處:1)父母也是常人,也有優點與缺點、喜好與害怕、情慾與需求,他們並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聖人,他們的價值觀當然也不是唯一的正確。2)有些父母缺乏適當的教養態度,也不認為自己應該要學習如何用健康的方式與孩子互動。他們只是憑藉情緒化的反應來對待孩子,而這樣的方式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3)針對父母以往習慣對我們做的安排、傷害等行動,有意識的選擇接受或拒絕,思考自己這麼選擇的原因,想要達到的目的,或者想要避免的傷害。重要的是:你不再是一個只能被決定的孩子,而是有能力思考、為自己做決定的成年人。(本文摘自/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寶瓶文化)

家庭失去功能 孩子難成為真正的大人

家庭失去功能 孩子難成為真正的大人#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要說一個家暴小孩的成長故事。據她的形容,她的爸爸是個賭徒,欠了很多錢就跑了,留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交了新的男朋友,兩人開始同居。這個她稱為叔叔的男人脾氣卻不太好,喝了酒就會打她出氣。有時發起酒瘋,把她的頭拽起來當球摔。但其實她心裡最氣的不是這個男人,而是在旁邊觀望卻無所作為的母親。所以她常常一個人,偷偷地抱著爸爸留下來的衣服哭泣、想念。她念大學後,母親得了癌症,躺在病床上,同居的叔叔也跑了。她每天帶著怨懟,卻必須照顧媽媽,一股說不出口的感受卡在心裡,讓她開始產生暴食的症狀,發作起來痛不欲生。不懂的人覺得她是個怪人,好幾次談戀愛都失敗,她覺得自己的人生了無希望。沒有好好當過孩子,也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我們相遇時,每個禮拜她來找我談話,天上總會莫名地飄起小雨。每次我看到雨飄下來,心裡就想嘆氣,因為她在會談室中,總是重複地埋怨那個讓她覺得又生氣又煩躁的母親:「那個女人真的很沒有用,她沒有保護我,而且不斷地傷害我。」誰知道某一天,她來到我面前時,卻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說了一段與之前截然不同的話。她說:「老師,我覺得我媽媽可能不是只有那種惡毒罵人的臉,或見死不救的臭臉。」「喔?是嗎?怎麼突然有了這種感覺?」我問。她告訴我,因為她這個禮拜在路邊遇到一個賣豆花的少婦。那是一個放學後的日子,她走出校門口,徒步走了好久,看到路旁有一個賣豆花的少婦。那時候太陽剛要下山,夕陽的餘暉剛好撒在這個少婦的身上,少婦的推車上有兩個大大的鐵桶,其中一個裝著沒賣完的豆花,另一個桶裡居然裝著一個小女孩。小女孩在鐵桶裡面睡覺,沒有客人的時候,少婦會輕拍小女孩,看著她睡覺。這景象,在她心中形成極為戲劇化的一幕。她告訴我,當時陽光灑在少婦的側臉上,少婦的表情看起來溫柔無比。「老師,你知道嗎?其實我媽媽也有過這麼溫柔的臉。」說完這句話,她哭了。幾個禮拜以來,第一次,她哭了。眼淚好像釋放出了很多複雜的心情。她開始告訴我從前是怎麼和媽媽相處的,從前爸爸還在的時候,他們三個人常常出去玩,那是她生命中覺得最幸福的時刻。「可是我真的好恨他,怎麼可以丟下我們就走?(我想,她指的是爸爸。)我也好恨她,怎麼沒有阻止他丟下我們就走?(我想,這指的是媽媽了。)」她說。「會不會其實你也很怪你自己,沒有阻止他丟下你們就走?」我問。無聲的哭泣彷彿說明了一切。我想,她將父親離去的失落,將那些無法表達的對父親的氣,放到了她與母親的回憶上。於是她明明對著的是母親,卻不由自主地對母親有了對父親的期待與憤怒,所以當母親罹病臥床之後,她開始勉強自己得要變成母親的守護者,而讓原本就無從表達的心情,變得更加糾結。多少人身上有這種毛病呢?我想起許多傳統的家庭中,父親常常是缺席的那個角色,可以有千百萬種理由,留下家裡的孩子與母親獨處。有的家庭孩子多,母親如果變成吐苦水或含淚的怨婦,手足之間還有得商量。然而長大以後,有能力的、比較能放下家庭的孩子,展翅高飛去追求自己的新生活,但家裡總會留下一個走不開的孩子,繼續代替父親,成為那個「母親的守護者」。只是他們心裡卻好像有一種無奈,那是什麼?喔,或許是我們忽略了,不管怎麼堅強的人,也都有被人照顧的想像和渴求,或許那種無法心甘情願的感覺,是因為我們不是用一個「小孩」的位置,自由自在地過自己的人生。沒有好好地當過孩子,勢必也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是非黑白,最終,會融合成一種灰色的美感很多年以後,我才真正明白當年我與她相遇時,我的功能是什麼?是的,把她的欲望給接過來,讓她能回到小孩的位置上,將任性、憤怒與不滿給宣洩出來。直到她覺得,夠了。她母親臨終前,在病床上,好像迴光返照一般,突然對她說:「媽媽真的覺得以前好對不起你呀。你原諒我好嗎?」為了讓媽媽安心離去,她點點頭:「我原諒你,我原諒你。」「其實我覺得我只是為了讓她安心,我沒有真的原諒她。」訴說這段經驗時,她這麼告訴我。能夠把這種話說出來,我真替她感到開心。當她內在孩童般的任性有重新發作的空間了,才會有能力真正地看見與提供他人的需要,而不必因為好像沒有真心原諒而感到愧疚。時間繼續流動,她繼續說著說著,回到孩童般的心情,同樣的事情好像有了不同的層次:就好像有時見死不救、有時凶狠的母親,也曾有過她溫柔的一面。就好像她不斷思念的寵愛她的父親,也有拋棄她們母女的一面。面對過去,就像陪著年幼的自己,從頭長大一次。背後的意義,不見得是和那些成長中經歷的人事物進行和解,而是和我們心裡的陰影和解。原本難以接受的是非黑白,最終,會融合成一種灰色的美感。曾幾何時,灰色,好像變成人世間最美的顏色了?【早熟效應】因為家庭中有某些失功能的成員,導致情感尚未真正成熟時,就要被迫當個大人。家庭治療中有個「親職化小孩」的概念,指的是當家庭失去功能時,由於大人無法執起應該承擔的責任,小孩就被迫補位,變成家庭中需要發揮功能的那個角色。這裡談到的「早熟效應」,即是延續這個概念而來。小時候,常常幻想自己趕快長大,變成一個大人,可以擁有獨立的生活,決定自己想要什麼。長大以後才知道,大人常常也沒辦法決定自己想要什麼,他們還要擔負對關係、對社會的責任。但是這些大人,有時候會耍起任性,丟掉他們的責任;有時候會因為不得已,無法拿起自己的責任。所以這些大人的小孩,伸出還沒長大的手,幫忙扶起搖搖欲墜的家,把失功能的大人縫補起來,讓他們繼續維持一個大人的模樣。而這些小孩,外表還是小孩,心裡卻是大人了。心裡像大人的小孩,變得比心裡像小孩的大人更堅強。他們連傷心的時間都省略了。(本文摘自/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遠流出版)

調整與「家」的關係 拿回主控感

調整與「家」的關係 拿回主控感#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命像是一場戲劇,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主動或被動地寫下一套腳本,並且跟著這套腳本演出生命這場戲。時時檢視並調整這套劇本,讓你的行動可以更有彈性、用更健康的方式來營造你的生活與人際關係。(一)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既然知道待在家裡會受傷,為什麼『離家』卻又如此困難?」你的答案可能會是「擔心擅自離開,會遭受父母的處罰」,也可能「是擔心父母會因為我們的離開孤單、難過」,總之,我們經常以為自己無法離家是因為家人的緣故。可是,有時候問題其實與他人無關,而是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雖然在家裡受了傷,卻因為更害怕面對外在未知的世界而拒絕離家,把自己繼續「關」在原生家庭裡。改變前的龐大焦慮,使我們喪失行動力。我們在與父母的互動中,長時間感到被控制、動彈不得。如果有人好奇我們為什麼不改變,我們的回答經常是:「我也想改變,可是……。」這種句型充滿了無奈,使人缺乏行動力,誤以為自己真的只能被動忍受他人的對待,什麼事都做不了。想破解這種「是的,可是……」的困境,重點不在於找尋更有效的改變方法,而在於妥當處理伴隨著改變而來的焦慮。因為,你並不是「沒有辦法改變」,而是「不做改變,才能讓自己比較舒服一些」。如果你看到這裡會覺得好像被指責、有些不舒服,那你可能太習慣把「沒辦法」這三個字,用來作為避免衝突、規避風險的擋箭牌了。生命中有些事情或許真的無法回溯、重新來過,但大多數的時候,你都可以選擇要用什麼行動來因應這些情境,差別只在於行動之後的結果,能否符合你的期待。我們害怕的,其實是行動後的結果不如我們的預期,因而遲遲「不敢」做決定、「不敢」行動、「不敢」改變,而不是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行動。不改變現況,就不會引發可能與父母發生衝突的恐懼、不用擔心被遺棄、不用絞盡腦汁思考新的互動方式,也不用承受行動之後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而這些未知的情境,對許多人而言,可能都是很不舒服的。一旦催眠自己「沒有能力」,就理所當然「無法」做某些改變。自我催眠久了,你會誤以為自己真的沒有能力,進而喪失了行動的自主性。所以,請你告訴自己:「不是我沒辦法改變,而是現在的我,選擇不改變。」不過,即使我一直強調改變的重要性,但我的目的並不是逼迫你非得立刻做出與現況不同的行動。拿回主控感不管你做了什麼決定,真正重要的是,你必須清楚覺察到:「這是我帶著覺知所做的選擇,不是因為害怕或者討好,而盲目做的決定。」如果你願意正視這個事實,並且勇敢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那麼,即使最終你的選擇是不改變,或改變之後的結果不如你的預期,你也比較能甘於面對,不會覺得自己是無奈的,並且擁有為自己做決定的主控感。因為這些改變是基於你自己的意願,透過你的自主性做出來的。帶著這樣的覺知過生活,你才不會老是覺得自己被壓迫,才有機會跳出經常被困住的窘境,為目前的生活帶來不同。另一方面,當你能清楚覺察許多行動都是自己的選擇時,就必須好好面對自己的選擇,並且停止要別人來為你的決定負責任。當你能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時,「離家與否」將不再是令你苦惱的事情,因為,你已經在心靈層次獲得「真正的自由」。想要獨立,想找回生活的自主權,代表著不能再依賴別人來為你的生命做決定,因此你必須經常問自己:1) 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我的需求是什麼?2) 我想擁有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我允許別人用哪種方式與我互動?3) 這種生活與人際關係可以幫助我過得更健康、更自在嗎?4) 我要如何行動,才能獲得這樣的生活與人際關係?5) 現在的生活與人際關係裡,有哪些部分是我滿意的?哪些部分還可以調整?(二)接受自己終須「離家」的事實我認為,人的一生至少會有三次「離家」的行動。第一次「離家」,是在你大約兩歲、開始學習走路時,你對周遭一切感到好奇,並且憑藉開始茁壯的行動力,嘗試遠離母親的視線去探索這世界。第二次的「離家」通常是在青春期。這階段的你,或許還沒有清楚的價值與想法,但因著第二性徵的成熟,開始覺得自己不再是個小孩。你雖然不希望父母再用對待兒童的方式來規範你,卻也不習慣要開始承擔大人賦予你的責任。第三次的「離家」,是在你出社會後、經濟獨立的那一刻起。你不再伸手向家人要錢,也無須為如何使用父母給的生活費做交代,你有充分的理由,憑藉自己的能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一次的離家,對個人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你不只在心理上更加獨立,也象徵自己已經成年,必須為自己生活的所有層面承擔起責任。這個階段的「離家」,不只是物理上的身體離開家裡,即使工作之後,你還與父母住在一起,但你有了自己的收入,有能力,也有責任義務承擔起自己的生活。你必須重新思考: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想如何與父母互動,該與父母保持哪種方式的互動,我想與父母建立什麼樣的界限,如何建立這些界限。「離家」不是忘恩負義,也不是背叛與遺棄對於「離家」這件事情,你無須感到自責或愧疚。「離家」不是忘恩負義,也不是背叛與遺棄,而是孩子要通往成熟的必經過程,就像許多動物成長到某一階段,就會離開父母的窩,開始獨立求生的旅程。你有自己的生命旅程,必須為經營自己的生活而努力。「離家」的形式有很多種,但最重要的意義,則是設定人我之間的界限,重新定義你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幫助自己擁有生活的主控權。如果你與父母的關係還不錯,只是不太習慣他們總是習慣涉入你的生活,那麼你可以選擇在原本的生活中,多抽出一些時間留給自己,偶爾婉拒父母的某些要求。如果你的父母從小就對你的身心造成嚴重創傷,那麼,你當然可以選擇用更強烈的方式,切斷與他們的接觸與聯繫,確保自己可以平安生活,也拒絕繼續承受那些根本不該發生在任何一個孩子身上的傷害。你終究是要以獨立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如果你已經厭倦了總是讓別人為你所做的安排,那麼,請開始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生活吧。(本文摘自/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寶瓶文化)

不被家人肯定 孩子的「習得無助感」

不被家人肯定 孩子的「習得無助感」#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作家小野曾說:「你所反抗的,正是你所眷戀的。」正是因為你在乎、你渴望,所以才願意動用全身的力氣去對抗,或者去逃離,只為了讓這一切有所改善。可是當你發現,自己能夠做的都做了,這一切卻像一灘完全無法激起漣漪的死水,所有的希望彷彿被無止境的黑洞吸乾,你的世界陷入一片空無的死寂。無論你做什麼,都被視為對這個家庭缺乏向心力的行為、辜負父母對你的撫養、違背父母對你的期待。無論你跑到哪裡,或者編織出多麼完美的不回家的理由,你還是開心不起來。因為你騙過了家人,但終究騙不了自己。什麼意思呢?你或許沒有覺察到,不管你放了多少狠話、下定多少次決心,在你的內心深處,依舊住著一個希望父母會改變,能肯定你、鼓勵你的小孩。你期待有一天,他們終於發現你從小一直沒有被滿足的渴望,然後把你捧在手掌心呵護著,將那些你長年的失落好好地愛回來。可惜的是,抱著這樣期待的你,將會在期待與受傷之間展開痛苦的無限循環。「不回家,你就沒機會看見父母的改變,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呀!」長久以來的渴望,總是躲在內心的某個角落,當你決定要放棄一切的時候,悄悄地跳出來,在你耳邊質疑你的行為,提醒你不要因一時衝動導致前功盡棄。「別傻了,這麼多年來,哪一次回家沒有發生衝突?」你拍拍自己的臉頰,用過往的負面經驗提醒自己回到現實。「說不定……」內在的聲音不放棄地勸進你:「說不定今年真的會不一樣呢!你不是想了很久,要勇敢地對父母說出你的感受嗎?」「最好是!每次講出自己的真心話,只會被罵而已。你忘了去年的慘況嗎?」你再一次反駁自己內在的聲音。「不一定啦。說不定上次是你說話的口氣不好,或者爸媽沒聽清楚而已,你再用心一點、好好講,說不定事情就會不一樣……」就這樣,你在理性與渴望、現實與期待之間,永無止境地互相拉扯。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心理學家將實驗室的小白鼠關進鐵製的籠子,並且不定時施以通電。小白鼠一來因為不管怎麼跳、跳到哪裡都會被電到,二來因為不定時的通電,小白鼠無法預測痛苦什麼時候會降臨。到後來即使心理學家調低電量、頻率,牠們都選擇待在原地,坐以待斃,甚至連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有些老鼠也放棄了逃離的行動。這種情況與前面提到的「對抗或逃跑」是很相似的。無論是對抗或逃跑,你的心依舊「住」在這個家裡,依舊深受這段關係的壓迫與傷害;無論你怎麼努力,結果都是無濟於事。當你面對這樣的狀況,時間久了,就會感覺到習得無助感。帶著沉重的無助感,有些人選擇自我放棄,藉由近乎漠然的情緒反應,讓父母持續用他們習慣的行為模式來傷害自己;有些人選擇斷絕家人關係,決定將自己與家人拉出一段遙遠的距離,從此不讓家人越雷池一步。有些人以為這些孩子性格冷酷、無情,不懂得感恩。事實上,那只是表面的行為帶給別人的誤解,而他們的內心存在著許多衝突: 想對父母釋出善意,卻害怕被拒絕。 想對父母表達脆弱,卻害怕被嘲諷。 想坦露真實的想法,卻擔心被責備。 因為痛苦而想奮力改變一切,卻擔心被父母處罰。 因為無力而想遠遠逃離一切,卻又害怕被譴責、被遺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擔心與害怕?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當中已經累積太多受傷的經驗,以至於他們對許多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互動,卻是抱持著負向的預期。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有幾種情緒交替出現:憂鬱/不相信這個世界有真正的愛,也不認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什麼。他們對於改變充滿了失望、對自己感到無力,甚至認同父母的觀點:我的確是一個不好的孩子、我不值得被肯定,這輩子脫離不了被數落、被貶低的命運。憤怒/對這個世界感到生氣,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到忿忿不平,氣憤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也氣自己無法改變現況,無法保護自己。自責/覺得自己一定還不夠好、不夠努力,所以才會被父母這樣對待。認為自己自作聰明、沒事找事做,早知道就不要採取任何行動,逆來順受就好了。這些孩子不僅背負著他人的不諒解,內心也同時充滿了對自己的指責,對父母的愧疚與罪惡感。其實,不管是對抗或逃跑,往往是他們當下所能想到的最好選項了。但這些行動引發了父母的負面情緒,孩子一接受到這樣的訊息,很可能立刻感受到長久以來熟悉的害怕與擔心,因而選擇放棄繼續行動。既然不管對抗或是逃離,終究還是會讓自己被責難,難道我們真的就只能接受現況、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本文摘自/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寶瓶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