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法國爸媽如何培育孩子的美感?

法國爸媽如何培育孩子的美感?#親子

(優活健康網外稿/超人爸爸 綜合整理)法國的爸媽們對孩子多元價值觀的發展非常地重視,尤其是對於美感的教育及培養!他們不認為這是教育過程中的一種多餘及奢侈,反而認為是對孩子未來個人養成的重要基礎。觸覺的體驗 對孩子發展至關重要古希臘人過去將藝術歸類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人們可以透過更高的感官,視覺和聽覺來欣賞作品,而無需與作品本身進行身體接觸。不過,法國兒童教育專家指出,觸覺的體驗對於孩子們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法國家長們亦將此體驗作為孩子們與美麗及現實聯繫的重要方式。帶領孩子欣賞藝術和美感的2個階段透過以上這些前提,法國爸媽們主要分兩個階段,為孩子們規劃與美的關係體驗:第一, 喚醒孩子對美的認識的能力和敏感性。第二, 將其放在精美的作品前留下深刻的印象。請記住,您做的所有練習,在本質上都必須是有趣的,它們應該是一個可以讓小孩子們開心的機會。培養一對音樂耳首先,法國爸媽帶孩子一起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共同準備寫一首歌的歌詞。而這歌詞的“主角”正是孩子自己-他的特徵,品味和愛好。法國爸會嘗試讓操作變得非常簡單,以便日後他們的孩子可以輕鬆播放音樂。曲子可以是流行的類型,亦或是任何類型的。他們讓孩子可以自行決定他所要表達的東西,並以非常簡單的旋律來演唱。如果孩子有樂器的概念,他們就邀請孩子為這首歌曲伴奏。完成的歌曲,可以在房間的桌子上播放,因為它是專屬於他們的親子創作歌曲,亦錄製該歌曲,以便將其保存。其次,法國爸媽們會邀請孩子一起聽Sergei Prokofiev,Peter和Wolf的兒童交響曲,然後可以透過聆聽這些交響曲,告訴孩子所演奏的曲子中,所涉及到的樂器以及它們是如何來表達情感和各種實際的情景。接下來,法國爸媽們根據他們所篩選過的作品,讓孩子一同來討論並選擇,未來要參與的音樂會。動手玩雕刻的藝術感和之前的練習一樣,爸媽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全神貫注於與孩子一起玩耍。他們已事先準備好製作雕塑的原料與工具,並和孩子共同決定要共同創作的主題。他們通常可以有一個模型(花瓶或任何適合自己的物體),只需要用少量的粘土來建模,然後進行製作雕塑。如果要更容易操作一些,他們使用簡單的建模黏土。建議盡量利用最便利與簡單的方法,尤其是要意識到雕刻圖像的難度。完成後,將其放在基座上以將其保留在爸媽的房間中。接下來,他們會帶孩子到博物館或美術館,透過現場實際觀賞雕塑,讓孩子能進一步欣賞雕塑家,透過其傑出作品,所傳達的美感和才華。從觀察照片培養繪畫興趣法國爸媽會選擇一張孩子的照片,通常是最近期的照片。首先,他們會對孩子分析臉部特徵、手勢與表情(例如 : 開心,生氣,擔心...)。而法國爸媽評估照片的首要標準,會先判斷照片是否僅顯示圖像,或者它們具有表達力。他們會繼續根據照片對孩子所喚起的回憶來進行挑選:通常那是一個充滿快樂和歡笑的日子... 之後,對照片所呈現的設置,環境,色彩進行討論... 法國爸媽會將最珍貴的照片,放在房間的顯眼位置。之後,法國爸媽會帶孩子一起去參觀博物館或看畫展,試圖像在攝影作品前停下來。這樣可以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並透過這些機會與孩子進行對話與分享。從建築欣賞宏偉之美法國爸媽會與孩子共同想像“我們理想的住所”~ 首先,他們會告訴孩子,建築物必須要與環境和諧共處,而不要破壞它所處的環境。法國爸媽會問孩子們,要給這個住所什麼樣的外觀與特色,例如 : 外牆、門、窗戶、建築的材料,顏色等;然後他們會問孩子們走進去,會有什麼 ? 例如:房間、客廳、飯廳等;還有詢問孩子們想要什麼樣的家具...之後,法國爸媽會陪伴孩子們漫步在城市中,會一起看一些不同類型的建築,可能其中有一些很美麗且與環境和諧共存,而另外的一些建築,則可能讓人覺得有壓迫感。如果有機會,法國爸媽會帶孩子們參觀宏偉的建築物,例如宮殿,和孩子們分享曾經有過的那些皇室的奢華時光與生活,不過,似乎就現代居住觀點而言,倒是沒那麼方便與舒適了。父母的參與 才是孩子學習的精華所在在喚醒孩子們對藝文的興趣與規劃這些體驗行程時,法國爸媽通常會保有相當大的彈性,也不會侷限於一些特定的活動主題。但他們會依照家庭本身的步調來進行設計。最重要的是,法國爸媽會熱情地計劃它,甚至邀請親友的家庭,共同來參與,讓這些親子體驗活動更具吸引力。讓孩子們在藝術與美感的培育薰陶下,快樂地成長。

管教孩子 有高壓怒罵之外的更好策略

管教孩子 有高壓怒罵之外的更好策略#親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表示,我不只一次被家長或學校的老師問到,現在的孩子是否不能打、不能罵?那麼,到底該怎教訓孩子呢?孩子犯錯了,該糾正、該教導的,一樣都不能少,如果無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不當,進而學習合宜的行為表現,就是在縱容孩子。孩子長大後,肯定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問題是,除了施以高壓怒罵之外,似乎沒其他管教孩子的策略了。不管是肢體上或言語上的,施以暴力並伴隨高張的情緒,對於孩子問題行為的改善,長期下來恐怕弊多於利。因為這些方式是透過讓孩子感到恐懼,學到「不能做」或「該做」哪些事情,就算學會了展現合宜的行為,恐懼仍存留內心深處。當孩子漸漸長大,不再對權威感到恐懼,那麼,這些威嚇的手段將不再起任何作用。甚至,孩子在人際關係中遇到挫折,也會透過暴力攻擊的方式做為控制他人「就範」的手段。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應該放棄對孩子的管教。帶著創傷知情的眼光理解孩子的困境有個老師觀察到班上有位孩子,脾氣暴躁,時常情緒失控,同學某些無心的舉止或言語,常被他過度解讀,常在班上暴怒甚至揮拳反擊,弄得同學們退避三舍,不敢與他有過多接觸。他很想幫助這位同學,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我問:「你覺得他怎麼了?」老師說:「大概是很不安吧!我側面得知,他生長在一個複雜的家庭中,過去也曾有被霸凌的經驗。」我感到很欣慰,這位老師具備「創傷知情」的觀點。我們不難理解,這樣的孩子常帶著敵意,不是向外攻擊,不然就是向內退縮,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因為,在他的主觀世界中,自己所處的人際環境是危險、不友善與充滿威脅的。「我覺得他好孤單,我想要下課找他過來談談,教他一些人際互動的應對技巧。可是,我該怎麼做呢?」「先讓他感到安全!」表達對孩子當下感受的理解「先讓他感到安全!」我又重複一次這句話,接著說:「因為,這孩子對師長也是充滿敵意的。尤其,當他被老師找過去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又要挨罵了!』,所以,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指數急速增加。此刻,他無法對眼前的師長產生任何信任感,更無法聽進任何師長的告誡或道理——因為,大腦掌管理性分析功能的部位,正處在當機狀態,他只想著如何逃離或反擊,擺脫這個令人不安的困境。」所以,一開始,我們要做的,是透過同理心回應,表達對孩子此刻心情感受的理解。例如,可以這麼告訴他:「我知道,你被老師找過來,一定很擔心,很害怕,是否自己做錯事要被罵了!」或者「我知道,你有滿肚子的委屈,而現在面對老師,不知道你是否感到很緊張?」,試著把對方當下可能有的情緒感受說出來,而不是立刻切入正題,或者劈頭就講道理、給建議。當一個人能被深刻理解,往往就願意敞開自己多一點。我想協助你,而不是指責你請讓孩子知道,你找他來談話,不是要指責或處罰他,而是想幫助他。你會這麼說:「我觀察到你在班上與同學互動時,時常發生衝突。我想,你一定也想與同學和平相處,你一定也希望自己是受歡迎的,所以,我想提供你一些協助。」即使你這麼說,孩子仍然充滿防衛或敵意,甚至不相信你可以幫助得了他。你也可能被孩子的回應給激怒,請記得持續在情緒感受上回應孩子,同時,保持溫和穩定的態度及語調。如果孩子不想談,或拒絕繼續互動,就先結束這一回合的談話,也沒有關係。總之,先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正向詮釋問題行為如果有機會與孩子繼續對話下去,你可能會指出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例如:「我觀察到,今天當同學把考卷遞給你時,你有些用力地搶過來,同時大聲罵了同學。」也就是客觀地描述孩子的行為樣態,不多做任何評價,特別是指責與否定。然後帶著好奇試著理解狀況:「我知道,你也不想這麼做,一定是有原因的,你願意告訴我,發生麼事了嗎?」如果孩子願意講,通常會指責別人冒犯他,對他不友善,也就是,將過錯全都怪罪到別人頭上,此時,我們得先幫孩子從正向的角度詮釋他的問題行為。你可以說:「原來,你會這麼用力搶過考卷,是不希望被同學看到你的分數呀!」「原來,你會大聲罵同學,是因為真的很想讓他知道,不要這樣看著你!」請務必相信,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有正向意圖,不是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就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先幫孩子把他問題行為的正向意圖說出來,能讓孩子感覺到解脫、被理解,因而卸下防備。接著,才有機會與孩子討論「如果下次再遇到類似情境,你可以怎麼做,會比較好?」,也就是發展替代性的合宜行為。陪伴孩子面對自然後果「難道,做錯事的孩子都不需要接受懲處嗎?」你的心裡一定有這樣的質疑,我也很常被問到。關於懲罰是否對孩子問題行為的改善能有效果,我不在此多加贅述。然而,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違犯團體規範而受到合理的懲處,也是不能迴避的。因為是早已明訂的規範,孩子事先也知情,一旦違反,當然就得接受必須付出的代價,於是稱為「自然後果」。相對的,師長因自己的好惡或主觀判斷,另外加諸孩子身上的指責、批評或處罰,就不屬於自然後果。例如,在課堂上公然數落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感到難堪;或在事先未約定下要求孩子去做勞動服務以「彌補過錯」,這不是孩子該承擔的。面對自然後果,對許多孩子而言並不容易,又會是一個龐大的壓力來源,內心的恐懼不安將再度湧現。因此需要由信任的師長陪伴孩子去面對這個困境,而不是加諸更多的責備——最重要的關鍵仍是「讓孩子感到安全」。

搭建親子安全感 為自己找到安全堡壘

搭建親子安全感 為自己找到安全堡壘#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親子間擁有穩定的依戀連繫,孩子們就能放心離開父母、盡情接觸外在世界;同時,也能在這層安全堡壘的防護下,發展出向外探索的行動力與好奇心。擁有安全堡壘的孩子,就算在摸索與闖蕩的過程中感到徬徨無措、身心俱疲,只要回到自己的安全堡壘,就能獲得充分的療癒、重整心情,並且充飽電力以迎向下一個挑戰。換句話說,這些父母、撫養者對他們的孩子而言,具有「緊急避難場所」與「安全保壘」的重要功能。什麼樣的人具備良好的「安全堡壘」條件?自己又該做好怎樣的心理準備?接下來,為你將重點歸納為六項。❶找到發自內心信賴的人修復依戀障礙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全保壘,這是我在本書中不斷強調的一個觀念。極少數人可以從原本的撫養者或雙親身上重新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與後盾,也就是重拾以往不曾有過的親子依戀連結。這類型的父母自幼或多或少也都有依戀障礙,而他們在內心的依戀缺陷尚未撫平之前,就有了小孩。於是自然無法與孩子培養出健全的依戀關係,也給不了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跟支援。然而,如果原本不夠成熟的心智隨著時間獲得了磨練,他們身為孩子安全堡壘的功能也就會愈趨成熟。在這樣的條件下,親子雙方就有可能重建穩定的依戀。不過上述狀況的前提是,必須透過你縝密的觀察,確定父母或撫養者已成熟到足以負起安全堡壘的責任,或你認為「現在父母值得信任」才有可能成立。然而,大多數的情況並不會這麼樂觀。這時候,你可能就得讓其他人來擔任你的安全堡壘。能取代父母成為安全堡壘的,通常是一些心智足夠成熟——情緒智商高、富同理心的人。如果你身邊也有這種能成為安全堡壘的對象,那真的非常幸運。不過,這並不表示你從此就可以把對方當成心靈支柱,或把期待與救贖隨便寄託在他身上。❷ 確認「個人特質」初步找到適合當作安全堡壘的對象後,下一步就是要判斷對方是否真能為你提供必要的安全感與支持。首先,你可以看他是否「性格沉穩」。個性穩重大方、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化,是第一要件。擁有健全心理狀態、能夠傾聽你的心事、接受你的過往,這也非常重要。簡言之,這個人必須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且值得信任。有些人雖然成天把「愛自己」或「我很幸福」掛在嘴邊,但實際上是不是如此,其實一眼就看得出來。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留意以下兩個觀察重點:「這個人是否懂得愛惜自己、尊重他人?」「這個人是否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社經地位等現實因素都是其次,請先就以上幾點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吧。不管手腕再好、能力再優秀,只要他的言行舉止會不經意傷害其他人,就請將之從你的安全堡壘名單中剔除。❸ 別把依賴變成壓力當你確定身邊有符合安全堡壘條件的人之後,不妨就放開心胸與對方好好地聊一聊吧。或許到目前為止你也曾多次嘗試向別人求助,有過向他人傾吐內心難言之糾結,但卻以失敗告終的經驗。有時候,你跟對方的關係甚至因此發生了變化,讓你感到悔不當初。❹ 不要害怕說出真心你也曾多次試著對人付出信任,卻總被辜負?這樣的經驗容易讓人對自己失去信心,從此不敢輕易向別人吐露真心。但正如我前面所提,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因為你弄錯了傾訴的對象,或仍拿捏不了對方的底線造成。所以,當你已經順利找到合適的安全堡壘,就請大大方方地相信對方吧!假使過程中,察覺到對方不領情或可能讓自己受傷的跡象,請不要猶豫,直接與對方進行溝通。若在溝通過程中發現一切只是自己多慮,就要學著多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並深入了解為什麼自己當初會出現那種想法。這麼做了之後,你將會發現——想要讓心情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❺ 切勿預設過高期待真心換絕情的原因,有很大的一部分其實是我們自己投入了太多的期待。然而,對方通常也都只是個普通人,他們一樣也會因為你不當的措辭與表達方式而受傷。因此,千萬不能因為彼此關係好不容易拉近,就擅自斷定對方「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而受傷」、「一定能諒解」或「我們想法和觀念相近,沒什麼好擔心的」。這些天真的想法,很可能正埋下了你日後「受挫」、「遭到打擊」的種子。❻ 用客觀角度看全貌除非是真正的詐欺犯或泯滅良心、為非作歹之人,在一般正常的人際關係中,通常不太會牽扯到背不背叛的問題。然而,為什麼我們還是會在人際關係裡感受到類似的挫折感呢?我想關鍵就在於——事發的當下,你能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整個過程,不被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若你們能慢慢藉此熟悉彼此、自己的行為模式,就能在出現問題與摩擦前,及時踩剎車。若能根據以上幾項原則,尋找「安全堡壘」。我相信只要有心,你一定可以邁出修復依戀最重要的這一步。(本文摘自/人際挫折與孤獨都來自「童年傷痕」/方言文化)

男人並非多餘!父愛對兒童發展很重要

男人並非多餘!父愛對兒童發展很重要#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男人很容易在家裡變得多餘。他們是資源提供者和撫養人,除此外,他們並不常介入兒童教養。即使作為親生父親,至少在出生後的第一周,他們也只能耐心等候。與新生兒的親近程度,從生產、哺乳或把孩子帶在身邊,無論如何都不能與一個女性所經歷的相提並論。以上是截至今日仍然廣被接受的教養觀念與偏見。即便學者在研究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時,也經常只針對母親與嬰兒之間的互動。在這個議題上,英國的兒科醫師就提出警告,呼籲不要低估了父親的重要性。「在出生後的前幾年,父親是否付出感情以及付出多少感情,都會對孩子與青少年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牛津大學(Universität Oxford)的查爾斯.歐龐都(Charles Opondo)表示。針對父親的角色對兒童日後發展的影響,歐龐都曾經研究了超過六千名兒童。根據該研究,如果父親樂於作為父親這個角色,關愛孩子並且承擔起照顧的責任,那麼年齡在九歲與十一歲之間的兒童心理狀態較為穩定,並且比較不會有怪異表現。相較於那些父親較少參與成長過程,而且對自己作為父親的角色常感到不確定的孩子,前述兒童的心理問題和社交障礙比例更少了十四%。「一個能常伴孩子左右,與他們有情感上的交流,並且承擔起責任的父親,家庭可說是他的王國。」布里須說。「父親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孩子相處、他們玩遊戲的方式也和母親不同,他們甚至餵養和照料孩子的方式也不同、對不同的事情特別敏感。這些對男孩、女孩一樣重要。」嬰兒到兩個月大時就能感受到這種不同的相處方式。寶寶在尿布檯上會有不同的動作表現,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爸爸要幫他們做體操訓練。男性的行為表現較為陽剛,但他們也有不同於孩子從母親那裡感受到的敏感的一面。重要的是:父親與母親沒有誰做得比誰好,只是他們的方式不同而已。「無論男孩或女孩,如果他們能與父母雙方分享感受與經驗,較容易發展出自信。」布里須表示。「男孩從父親那裡體驗到競技與活力,以及可以在遊戲或運動中解決衝突。坐下來討論對他們來說有時比較強人所難。」這也正好說明,為何許多男性無法在餐桌邊坐下來討論他們的人際關係或其他可能的問題。騎自行車、散步或運動時或許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樣地,如果父親和女兒打鬧,或幫女兒爬上樹,玩到筋疲力盡,也會讓她們感到很開心。這告訴她們:就算是女孩子也可以很堅強、發出很大的聲音或狂野地跑跳。「除此之外,她們又還能從哪裡知道男性是怎麼一回事呢?」布里須說。越來越多專家發現,與男性相處和受到父親的肯定對孩子非常重要。童年的生活裡,教養者、教師與母親等角色多是由女性主導,因此做為男性的父親也應該展現他們能做的事。因此就更難理解,當法官審理監護權訴訟時,總是以舊時對父母角色的刻板印象處理,認定父親不是那麼重要,並認為讓孩子主要與母親同住對孩子最好。(本文摘自/情緒暴力/商周出版)

五大桌遊推薦 激發親子創意與樂趣

五大桌遊推薦 激發親子創意與樂趣#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桌遊是有規則的遊戲,有些遊戲快速簡單,你可以在三分鐘內完全熟悉;有些遊戲則非常困難,需要花上一、兩個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去理解和挑戰,很多厲害的桌遊玩家會全神貫注在遊戲中,去思考他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若將使用在助人工作領域中的遊戲分類,我會簡單分為以下幾類:一、傳統遊戲《大富翁》每當我問大家玩過什麼桌遊的時候,一定會有人說出《大富翁》,當然隨著國外桌遊的引進,《大富翁》出現的機率變低了,但它依然在華人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小時候我們因為玩《大富翁》而認識臺灣的地名和城市,每次玩《大富翁》的時候,我都想把仁愛路、新生南路和建國南路買下來,因為我實際上的家跟學校就在這一帶上,因此總會覺得,這樣一來我上學就變得好方便呀!記得第一次去到南京東路時,忍不住地大叫:「啊,是南京東路耶,我買過那塊地啦!」身旁的朋友跟著我開心地呵呵笑著—這就是童年,這就是連結,從臺北擴展到臺灣,再繼續拓展到全世界,如果你在前往日本旅遊前先跟孩子玩一下《大富翁日本之旅》,我想這趟旅行會增添更多的樂趣。二、快速簡單破冰類遊戲這類遊戲是我最喜歡的遊戲,也是我最常在社福單位使用的類別,所謂的快速簡單,亦即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講解完遊戲規則,而且大家也可以快速地進入到遊戲裡面,通常是反應類的遊戲,大家可以不用花太多的腦力,就可以瞬間進入開懷大笑的狀態。這類遊戲也很符合現今「翻轉教育」的概念,先使用十五分鐘的時間讓大家玩樂,從遊戲中去體會,接下來的時間就可以有很多的討論和反思。三、合作激盪類遊戲桌遊大概是最能訓練合作的工具了,許多款遊戲都擺明了要玩家相互合作。有些要大家不斷地說話,有些則要安靜推論與仔細觀察,針對心智年齡較成熟的成員,我就喜歡使用後者這類的遊戲,因為當大家自主討論的時候,必定能從中帶來很多學習的良機。關於這類的遊戲,我的首選就是曾經獲得party game第一名殊榮的《機密代號》,因為它是一個可以多人共同遊玩的遊戲,以紅隊和藍隊的猜題組和出題組各四人來計算,可以多達十六個人同時參與;出題的四個人必須腦力激盪出可以讓猜題四人理解的詞彙,而猜題的四人也必須共同討論出題的四人到底想表達些什麼。你會看到大家絞盡腦汁想要去表達,很多時候,會有令人難以理解的題目,然而對方卻有一個超有默契的人可以聽懂提示,並大聲說:「我懂你的明白。」當然,也是會遇到自己說得很開心、沾沾自喜於自己的機密代號,但對方卻完全一頭霧水的時候,這就是討論溝通合作的好時機了。四、困難策略類遊戲這類的遊戲我很少使用,但卻大受專業桌遊玩家們的喜愛,很多愛玩遊戲的玩家,可以花費很多時間在其中。我想這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挑戰,就像「密室脫逃」一樣的刺激。這類遊戲之所以比較少被我拿來運用,原因在於當你理解規則並講解給其他人聽的時候,可能就已經要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更糟的是,其他人還未必能完全理解這類困難的遊戲規則;而玩遊戲的過程,也許更要花到兩個小時以上。此外,這類遊戲不乏許多配件,在收拾上也需要一番功夫,這就是我很少使用的原因,畢竟從事輔導工作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可以耗費在遊戲上面。固然,會讓人花很多時間投入的事情,必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我有個朋友就超喜歡這類遊戲,他也擁有一群玩咖好友,這種遊戲對他們來說就是抒壓,但對我這種很少玩策略遊戲的人而言,還真是一大考驗。五、分享討論交流類遊戲很多時候,我們希望孩子能開口與我們分享內心感受,但在華人社會中,大多數人比較不敢表達自我,尤其是青少年或學校的非自願輔導個案,就更難從他們口中聽到內心話了。但是,團體之間最重要的是彼此的交流,這時候,遊戲就能成為很好的引子。我很喜歡的一款遊戲叫做《真心話不冒險》,它是一款可以讓成員之間更加了解彼此的遊戲。玩家會輪流拋出一道是非題,其他人則以匿名的方式回答,大家要透過猜測的機制,去猜測團體中的成員有幾個一樣的人。一開始大家也許不知道該問些什麼,但人是充滿好奇心的動物,當大家希望對彼此有更多了解的時候,問題就會接二連三地浮現,所以我們也可以從大家發問的問題中去了解到,彼此所關心的議題究竟是什麼。(本文摘自/用桌遊,陪孩子玩出天賦和好個性:心理師教會你,用遊戲解讀孩子內心想法,更能找出孩子潛能/方言文化)

每天爆炸6次?8個找回育兒樂趣提案

每天爆炸6次?8個找回育兒樂趣提案#親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暑假期間小孩相較長時間待在家,讓父母覺得「小孩放暑假,比鬼門開更可怕」!根據英國調查表示,父母因為孩子而感到有壓力的次數,每天至少有6次,並表示自己每天都有40分鐘處於焦慮狀態,每個月有8天感覺需要一點休息或自己的時間。有孩子之後 時刻考驗父母的耐性英國一則報導內容指出,一項以2000名英國父母為對象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哄孩子們上床睡覺、食物採購和用餐時間,都是觸發父母壓力的最大因素。因孩子感到壓力事件前五名分別為:1) 當孩子變得更糟糕2) 上床睡覺3) 吃下特定的食物4) 禁止玩手機或看電視5) 讓他們整理房間且孩子會在父母背後做些調皮舉止,例如偷拿零食、亂塗化妝品、在牆壁/家具等塗鴉等。此外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有了孩子後,需花更多時間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早上光穿好衣服的時間就多了11分鐘,吃早餐因孩子的喧鬧而多加了12分鐘。運用方法、換個想法 重新找回育兒樂趣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董旭英說明,無論孩子年齡大小,照顧的確是件不簡單的事情,提醒可轉換想法,重新找尋過程中感到愉快、快樂的事情,例如:1) 帶孩子上學的路上,聽他們說話分享,也是親子正向溝通的美好時光。2) 餵年幼孩子吃飯,即使吃得滿身都是,但為了將飯吃完,可以使用一些方法逗孩子,讓餵飯成為親子有趣的回憶。3) 家長要做好時間分配,不要將全部時間投入在孩子身上,留一些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4) 與另一半或家人協調分工,或夫妻倆共同照顧,塑造家庭生活,促進彼此間的關係。5) 不因育兒中不愉快的事,而過度放大負面情緒。6) 當遇到心情不好、壓力大時,懂得向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分享,適時說出來紓緩自身情緒,保持身心愉悅來照顧孩子。7) 有需要可以適時向長輩求援(聘請時薪保母)照顧孩子,讓照顧者或新手父母有喘息的時間。8) 可與孩子約法三章或制定該遵守的家庭規範。 每個父母都在「做中學」中學著當父母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上述研究顯示英國父母很難在保持冷靜的狀況下度過一天,有孩子在身邊,簡單的任務有時候也會變得不容易。特別是新手父母一定需要適應時間,雖然手忙腳亂,或會按照書中指示去照顧,其實就是「做中學」,每個新手父母,幾乎是這樣。每個父母適應期長短或忙亂的感覺也因人而異,但當看到孩子的萌樣或漸漸長大的變化,對父母而言會有一種犒賞的作用。可與孩子約法三章 讓孩子有法可尋此外她提醒暑假期間家有學前或學齡兒的父母,可與孩子約法三章,特別是上床就寢及用餐的時間點,其餘時間在不影響健康及作息的前提下,讓孩子比較自在應用,即便是打電動、看電視....等,不需制定過多的規範,當孩子無法遵從約定時,再收回自由的時間。同時她建議家長思考想與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像準備餐點、邀朋友來家裡看想看的節目、玩遊戲、做運動或選餐廳吃飯....等,提前規畫好,留些彼此互動時間,會讓暑假變成一種期待。

嬰兒按摩好處多 可改善親子依附關係

嬰兒按摩好處多 可改善親子依附關係#親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適當的按摩可以幫助新生兒睡得更好,改善新生兒的健康,同時有助於建立親子間的聯結和依附關係。近年的研究更發現: 早產兒被撫觸時除了能有更好的神經發育、降低敗血症風險,更減少住院時間和新生兒壓力。另也有研究指出母親學習和進行嬰兒按摩的歷程,有助於提升母親養育子女的正向態度。早在1982年邁阿密大學Dr. Tiffany Field博士就成立了觸覺研究所,她認為「嬰兒按摩教會父母如何給予和接受愛」。1986年美國小兒科期刊發表,對早產兒每天進行3次15分鐘的按摩,幫助早產兒體重增加47 %,並提早6天出院。2010年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提出新生兒接受按摩5-10天,實驗組比控制組(未接受按摩的新生兒)體重平均增加提高約21-48%,住院天數平均減少3-6天。而按摩對足月嬰兒方面更是促進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好處非常多,有助於母嬰和諧關係。為早產兒按摩 可改善腹脹溢吐奶郭綜合醫院產後護理之家近來分享一則未足月新生兒,因嬰兒按摩進而改善症狀的案例:黃小弟於32週時,因母親早期破水及植入性胎盤,被緊急剖腹產娩出。出生體重僅1890公克,使用正壓呼吸器住院20天出院,入住產後護理之家時體重1990公克,當時餵食量40 ml /每3小時餵食一次。經每天3次與父親肌膚接觸15分鐘與嬰兒按摩15分鐘,二週後餵食量增加到60ml/每3小時餵食一次,同時皮膚乾燥及腹脹溢吐奶改善,體重也增長至2550公克;母親哺乳次數由0次增加為4次、每次15分鐘延長至30分鐘,學習育嬰知識及技能滿意度也達到滿分的5分,黃小弟出住時體重達3050公克(矯正年齡39週)。溫柔的撫觸 可促進親子依附關係郭綜合醫院產後護理之家孫嘉霙護理長表示,每個嬰兒都是獨立個體,不需制式按摩每個部位。挑選溫暖安靜的空間,準備柔軟被單、嬰兒油或乳液,建議在沐浴後、餵食後至少間隔一小時(就寢前需避免過度刺激),建議剛開始先從5分鐘開始,逐漸延長至15至20分鐘,建議以起始三部曲-停、看、聽為按摩做準備。首先避免被生理因素或環境因素而干擾,如發燒、皮膚病、血液疾病、腸胃炎、寶寶肚子餓、想睡覺、太燜熱或是較大嬰兒有太多陌生人等情形,第二步是觀察膚色、活動力、肌張力,最後聆聽並辨識嬰兒哭聲、學習安撫技巧,以促進親子依附關係、建立母育信心。尤其嬰兒按摩原則應依寶寶舒服、媽媽輕鬆來進行。步驟並沒有一定的順序,可依臉、胸、腹、背、四肢等部位緩慢的輕柔按摩。溫柔撫觸的嬰兒按摩不但增加迷走神經活動而產生更多荷爾蒙、胰島素,有助於食物之吸收消化讓嬰兒體重增加較理想,更促進母嬰健康及改善親子依附關係,以達到醫病雙贏之良好成效。

什麼都不要時 父母需時限內耐心陪伴

什麼都不要時 父母需時限內耐心陪伴#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什麼會有「不要不要期」(第一個叛逆期)呢?不要不要期可說是孩子「單純的願望」和大人的「社會規範」(或者說是「父母的時間和現實的制約」)相互衝突的時期。大家都說,不要不要期是孩子成為一個人的必要過程,事實上,這一點在科學中並沒有被證實。不過,如果從成長過程來看,這段時期的確是透過經驗,學習「要提出多少要求,才會碰到極限」的時候。因為小孩不了解社會規範的內涵,所以行為舉止會失當而不夠嚴謹。這種不適切的行動或要求,當然會和「社會」這堵牆有所衝突。這個時候他們會經歷四周人的反應和反擊,同時學到「常識」。不要不要期確實有這樣的功能。不過,搭電梯時,當一起搭的人按下了「關門」鍵時,孩子通常會吵著說「那是我要按的—」,這是父母完全無法預防的狀況。而對孩子來說,除了這種鬧彆扭的行為之外,他們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表達這種欲望沒有得到滿足的心情。換句話說,「鬧彆扭」可說是對自己表達能力不足感到焦慮的反應,也可以更進一步的解釋成他們在「試探父母」,他們在測試父母的忍受力,到底要什麼程度的事才會生氣。它同時也是在試探父母的包容力,並期待「就算我一直鬧彆扭,爸爸媽媽最後還是會安慰我、給我抱抱」。孩子鬧彆扭時,到底是要縱容他,還是要嚴格地予以拒絕,是個難題。如果不要不要期有「觀察周圍的反應,學習社會規範」的功能,那麼與其忽視它,更重要的是要很確定地告訴孩子「不行的事怎麼樣都不行」。但相較之下,我屬於縱容派。雖說縱容,我並不會平白無故地接受女兒的要求,而是會先仔細聽她說話。女兒還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但我會讓她用自己的方法解釋「為什麼﹃什麼都不要﹄」。我不知道以科學的觀點來看,這樣的方法是否正確,但我會盡可能讓女兒說出一個道理,希望她可以培養出應付現狀的能力與忍耐力。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大人的世界還有工作和家事在等著。如果每次女兒鬧彆扭,父母都耐心處理,有可能會沒時間洗衣或打掃,也沒辦法送她去幼稚園。所以,有的時候我也會以轉移她注意力的方法來處理。或者,設定一個時限,在時間之內,我會竭盡全力耐心處理她鬧彆扭的行為。但時間到了之後,就會斷然結束。雖然鬧彆扭的心情會有些許殘留,但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會受到影響。孩子的「記恨」和大人不同。他們不會記上好幾個禮拜,而是不管好壞,都很努力活在當下。(本文摘自/大腦專家親身實證的早期教養法/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