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父母的放手課題!養成孩子的獨立自主

父母的放手課題!養成孩子的獨立自主#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在,艾文帶著兩個兒子住在阿姆斯特丹,都市區比她兒時生活的寧靜村莊熱鬧許多。兒子還小的時候,她擔心車輛會對他們造成危險,所以當他們在外玩耍,她會定時查看他們的位置。不過,現在艾文說:「我覺得讓孩子擁有和我們小時候一樣的自由很重要,在父母的視線之外玩耍也很重要。」荷蘭小孩升上中學後必須獨立自主她的長子萊斯八歲時就開始自己騎車去練習網球和曲棍球,他有支老舊的手機,可以在結束練習要回家時打電話給母親。現在萊斯已經十歲了,有時會自己先從學校回家等父母回來。外婆寶琳補充說:「你必須讓小孩培養責任感,不然他們長大之後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仔細想想,我發現荷蘭小孩升上中學之後必須要獨立自主,其實是有現實層面的原因:這個年齡層並沒有課後社團,因此父母會希望他們自己上下學,並且獨自顧家等待父母下班。自從艾文的兒子滿九歲和六歲,他們在白天就必須自己顧家約一小時。艾文還沒試過讓他們在晚上顧家,不過這是明年的計畫,她說:「當然,要是出了什麼差錯,我一定會非常自責。」在英國,儘管沒有規定在特定法定年齡以下的孩子不能獨自在家,但如果法律判定此舉對孩子造成危險,家長可能會因此被起訴,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至於什麼情況足以造成危險,仍然是懸而未決的爭議點。最近,一位家裡有小孩的英國朋友告訴我,他的鄰居語帶威脅的說,如果他再讓六歲的孩子獨自在前廊玩,就要通報主管機關 ──這種狀況在荷蘭人眼中簡直是荒謬。寶琳說她有告訴女兒該怎麼在失火時逃出房子,由於他們的房間位在閣樓,遇到緊急狀況可以用繩梯從窗戶爬出去。有一次,寶琳和丈夫出遠門到阿登(Ardennes)度週末,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則待在家中。結果青少女艾文生病了,當時還沒有手機,無法輕易聯絡到父母,不過艾文的姊姊主動打電話給醫生,單靠自己的力量便順利解決了問題。顯然,寶琳是個稱職的母親,教出了懂事又自立的孩子。學著放手確實,在現代荷蘭繁忙的市中心,可以騎單車的孩子比較少了,整體社會風氣也偏向多保護孩子一點,不過和英美家長過度保護的焦慮心態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這一代的荷蘭家長都是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戶外活動中成長,而現在他們也有意試著讓自己的孩子享受一樣的童年。因此儘管我訪問過的荷蘭家長確實會擔心小孩在水邊玩、跑到樹林裡,或是在擁擠的單車道上騎車,他們還是試著客觀面對自己的恐懼,避免自己不合理的約束或限制孩子。從外人的角度看來,這可能是種隨性又放鬆的育兒方法,但事實上,對於這些家長們來說並不容易──他們必須主動做出決定,為了孩子著想,而放下自己的恐懼。就我的觀察,荷蘭父母並不是沒有意識到潛在的危險,警覺的程度並不亞於英國的父母,他們只是選擇用比較冷靜的方式去面對。我每週去上瑜伽課都會接觸到「放下」這個課題,今天班上只有三位母親,每個人的孩子都即將面對全新的挑戰: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媽媽,她十八歲的兒子剛剛踏上旅途;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兒子才剛上小學:而我兒子則是剛升上中學。我們討論到將來要面對的變化,年紀最長的媽媽說:「孩子每踏出一步,我們就要學著放手。」她說的沒錯。(本文摘自/荷蘭式教養:自由開放X適性教育X簡單生活,打造快樂家庭的13個祕密/大好書屋)

父母的惡言相向 易造成孩子自我否定

父母的惡言相向 易造成孩子自我否定#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我在與那些高敏感人聊過後發現,他們在孩提時代都曾有過被父母、祖父母、親戚惡言相向的經驗。例如:「早知道就不要把你生下來!」「沒有你,我老早就能離婚了。」「都是你害我失去自由!」「為什麼我非得照顧你啊!」「你妹妹比你可愛多了。」「你不在也沒差,有你哥哥在就好。」可能也有女性讀者曾經聽過父母或親戚這麼抱怨:「可惜妳不是男孩子」,對吧?這種例子在鄉下比較常見,傳統家庭需要長男繼承家業或守墓。如果生下來的是女孩,他們就會表現出嫌惡的態度。家人的抱怨 與自我否定息息相關這些否定自己存在意義的發言,會在當事人心中留下很深的傷痕。然後,會讓他們產生這樣的想法:「我要是沒出生就好了。」「我只會給人添麻煩。」「像我這種人,不在比較好。」他們會對自己的存在意義抱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不管走到哪裡都顧忌著旁人,過於在意周遭的目光。到頭來,個性就會變得太過敏感,整天顧慮別人或看別人的臉色。我在進行心理諮詢時,會先為這樣的人解析他們的家庭關係。我發現親子關係不良或親戚的惡言相向,會導致當事人否定自我,對心靈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明明父母是把自己帶到這個世上的存在,然而在家庭親密關係中,自己的存在卻不斷遭受否定,光想就覺得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提高自我肯定感不過,這種悲哀的心情到此為止。我們回顧了家庭關係,探索讓自己變得太過敏感的原因。你是在什麼樣的家庭長大的呢?請一邊回顧自己的童年,一邊寫下這些問題的答案吧。1)你跟家人之間印象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請一一列舉出來。2)那是美好的回憶,還是痛苦的回憶?3)小時候,你的父母是怎樣的人?4)你是否曾被父母的意志「支配」或「牽著鼻子走」?還是有過「成天擔心父母」,或「獨自忍受寂寞」的經驗?5)你在青春期的時候,有經歷過叛逆期嗎?6)家人說過什麼話讓你印象特別深刻?你聽了以後是什麼樣的心情?(本文摘自/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七日練習:強化心理韌性,做個對外圓融溫柔,內在強大堅定的人/采實文化)

體罰是管教嗎?反加深孩子內心恐懼

體罰是管教嗎?反加深孩子內心恐懼#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不當管教中,最直接明顯的,就是對身體的暴力行為。例如:毆打、腳踹、扔擲物品、用物品敲打、使其燒燙傷、使其溺水等,許多還會發展成為意外事故等令人痛心的個案,最慘烈的狀態是這些沒有犯錯的孩子因此而死亡。父母、老師對孩子教育 體罰在歷史上存在許久如果孩子的身體留下遭到毆打的傷痕、骨折、燒燙傷等外傷,即使孩子沒有向外人訴說,也可能會被第三方察覺。然而,還有不少孩子是在衣服底下、看不見的地方受到暴力對待。此外,抓頭髮、把臉部強壓到裝滿水的臉盆或浴缸等行為,由於不會留下外傷,被發現的時間點往往會大幅延遲。人類從很久以前就有體罰的習慣。父母或老師等人對孩子施以教育的一環,即是伴隨著肉體痛苦的處罰。如果忘了帶作業去學校就要去走廊罰站,在教室喧嘩吵鬧就會被罰跪,如果學生有一些特別偏差的行為表現,被敲頭或打屁股也毫不稀奇。目的是矯正行為 但只加深內心陰影體罰的理論基礎是「讓身體去記得好事與壞事的區別」。假設是根據這個理論才進行體罰,目的即是為了矯正孩子的行為,而非加害於孩子。然而,在挨大人打這件事情上,對孩子而言,就像我們這些大人被職業摔角選手痛毆一般。即使大人們下手時有所分寸,孩子還是會覺得很恐懼、擔心「搞不好自己會被殺掉」,就算在身體面沒有留下傷痕,恐懼的情緒還是會殘留在孩子的心底。美國立法 將過度體罰納入虐待行為美國方面為了防止虐待兒童,採取了一些因應措施,並於一九七四年公布《兒童虐待防治法》,包含性虐待在內,將虐待行為分為四種。之後,再由各州自行制定防治虐待相關法律。目前許多州都把以「管教」之名而對兒童過度體罰、施以暴力等行為視為「暴力」,並以虐待行為進行通報。根據相關法律,站在保護兒童立場的保姆、學校教師、兒童福利相關機構職員等專業人員若在職務上發現有虐待嫌疑之情況,有立即通報之義務。美國有些州並未禁止管教上的體罰,但是積極宣傳「No-Spank Challenge(不用打屁股的方式管教孩子)」,建議各個家庭應當修正管教時所採取的方法。(本文摘自/你受的傷,大腦都知道:哈佛研究虐待、忽略與情緒勒索對腦部發展的影響/世茂出版)

華人父母愛「謙虛」 貶低孩子害自卑

華人父母愛「謙虛」 貶低孩子害自卑#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有句話說「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但和外人在一起時,還是會「檢討」自己孩子的不足。儘管孩子表現得非常好了,父母也總是喜歡「謙虛」,貶低孩子,找找毛病。殊不知,家長這種行為會帶給孩子很大的傷害。不吝讚美自己的孩子小羅尼的幼稚園要舉辦一個游泳聚會,也就是孩子們在游泳池裡游泳,家長們則在一旁聚會聊天,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我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於是就以中文家教身分徵得幼稚園老師的同意,參加了這次游泳聚會。果然,在這個游泳聚會上,我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事。我剛加入這個聚會,就聽見一個家長對另一個家長說:「我們家的孩子可能有些害羞,所以在剛開始學游泳時沒有很快就學會,但是我知道他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所以經常鼓勵他,現在他已經會游了。」說這些話時,這位家長臉上露出了讚美的表情。另一個家長說:「你家的孩子確實很厲害,不過我們家的孩子也非常獨特:他在掃地的時候總是喜歡寫字,我想他以後肯定是個作家或畫家,我和丈夫都很看好他!」不要貶低孩子 而是要鼓勵孩子向他人學習此時,有個孩子自告奮勇要畫圖,於是在老師的幫助下,他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海:大鯊魚、海浪、漁船,還有美麗的沙灘和貝殼。說實在的,這幅畫畫得很不清楚,無論是大鯊魚或漁船,都是經由這個孩子的詮釋。但是周圍的人都給以熱烈掌聲,很多家長還把自己的孩子叫到身邊問:「親愛的,這是梅蘭妮畫的大海,你覺得如何?」我想,如果當時有華人家長在場,也許會說:「你看,這是梅蘭妮畫的大海,真好看,不像你,什麼都不會畫,只會浪費紙和蠟筆!」這時一個家長湊在我的耳邊小聲地說:「我們家的孩子對於畫圖一點興趣都沒有,如果今天要他畫畫肯定會出醜,不過,他在運動方面很有天賦,或許以後會參加奧運呢。」他的語氣裡沒有責備孩子的意思,反而十分自豪。聽到這裡,我已經明白康路所言不虛。在德國,沒有家長會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而是鼓勵自己的孩子向他人學習。也正因為如此,德國孩子才能真正崇尚獨立,真正擁有自己自由的空間。不要把孩子的缺點與其他孩子的優點相比如果父母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或是喜歡在他人面前數落孩子的缺點,絕對不利於孩子健康地成長。記得有一年,我們家來了一個親戚,一進門就對母親說:「妳看你們家這兩個丫頭,我聽說她們成績都很好,而且還很聽話。妳看看,老大長得多美,老二多秀氣啊!」當時一聽到他這麼說,我和姐姐兩個人開心地端茶給這個親戚。母親卻笑著說:「唉呀,你可真會開玩笑,我們家的孩子我還不知道嗎,我們家老大額頭太高,老二眼睛太小,還不就是兩個歪瓜裂棗嗎?哪像你們家兩個兒子,這麼有出息,都買了新房娶媳婦。」聽了母親這番話,我和我姐姐覺得好丟臉,當時要是地上有縫,我們就鑽進去了。最重要的是,後來我時常覺得自己不夠漂亮,眼睛不夠大。如果母親當時不是這樣評價我們,相信我一定會成為更有自信的人。我曾經看過德國一本雜誌,其中一個專欄是如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其中這樣寫道:「永遠不與別的孩子比較,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發育得不一樣,並且需要個別的時間去學習,只要讓他注意到自己的強項和自己有進步的地方就可以了。」永遠不與其他孩子比較,特別是不把孩子的缺點與他人的優點相比。你記住了嗎?(本文摘自/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教出堅強、獨立、寬容、節約好孩子/野人文化)

和孩子溝通 「蹲下來說話」減壓力

和孩子溝通 「蹲下來說話」減壓力#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德國父母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十分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個人隱私。沒有經過子女同意,他們不會進子女的房間,因為那是孩子的獨立天地。這種尊重和保護孩子個人權利的教育方式,既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個性。居高臨下、大聲訓斥、缺乏耐心 讓孩子充滿壓力皮特孟與單親媽媽夢莉娜結婚。夢莉娜有一個女兒,叫做克莉絲提娜,當時三歲。克莉絲提娜已經和皮特孟相處得很融洽了,一家三口生活得很和諧。「當時我也很擔心這個問題,並且努力幫助皮特孟找到一個好方法,事實證明『不要過於在意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方法,例如以更放鬆的心情、更友善的交談、更尊重的方式來與克莉絲提娜相處。」「皮特孟總是以克莉絲提娜的眼光來觀察周遭的世界,用理解和贊同的語氣來和她溝通。這種做法很快就得到克莉絲提娜的回應,基本上克莉絲提娜對他沒有抗拒的情緒,很快就接受他了。」「沒有人天生就是優秀的母親,必須經過學習才能不斷成長,而學習的方向就是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不要帶給孩子『父母是權威』的感覺,否則孩子就會產生反抗情緒。」夢莉娜說。閒聊時克莉絲提娜不小心在客廳地板上摔了一跤,皮特孟見狀,立刻跑過去並蹲下來,眼睛直視克莉絲提娜:「親愛的,妳還好吧?克莉絲提娜能夠自己站起來,對嗎?」克莉絲提娜也平靜地回應皮特孟:「我可以自己站起來。」「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是這麼跟我說話的,以至於我也養成了這種習慣。孩子也是獨立的人,只是比我們小一點、矮一點,我們不能因為這樣而不尊重他們,蹲下來說話對於大人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對於克莉絲提娜這麼小的孩子來說,卻不會因此而感受到壓力,能夠輕鬆地接受我們的建議。」皮特孟說。「居高臨下、大聲訓斥、缺乏耐心等等都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更不是正確對待孩子的方法。這樣只會讓孩子厭惡你,而不是親近你。」夢莉娜最後補充道。蹲下來說話 對孩子較不會感受到壓力夢莉娜很幸運,她不僅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也找到一個善於瞭解孩子,懂得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老公。我們最大的收穫,是從她和皮特孟的身上學到與孩子相處的祕訣:讓孩子覺得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在德國,有很多像皮特孟和夢莉娜這樣的父母。他們十分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個人隱私,沒有經過子女同意,他們不會進子女的房間,因為那是孩子的獨立天地。這種尊重和保護孩子個人權利的教育方式,有利於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尊的人格,讓他們能夠心平氣和地審視、對待自己的問題或缺點,樂於與父母積極地溝通,不會對父母的建議聽而不聞或產生叛逆心理。孩子也是獨立的人,只是比我們小一點、矮一點,蹲下來說話對於大人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不會因此而感受到壓力,能夠輕鬆地接受我們的建議。(本文摘自/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教出堅強、獨立、寬容、節約好孩子/野人文化)

硬要求孩子多吃 剝奪孩子自我意識

硬要求孩子多吃 剝奪孩子自我意識#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總是自以為是,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殊不知這種做法會剝奪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也會磨滅孩子的自我意識。這也是很多孩子在成人之後缺乏自信、缺少獨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長容易用自己的體驗代替孩子思考習慣用自己的體驗代替孩子思考,是很多家長都會犯的錯誤,並且覺得這樣是為了孩子好。讓孩子多穿一點,是為了不讓他感冒;讓孩子多吃一點,是不想讓他挨餓……卻不曾想過,家長的這種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首先,孩子會對父母感到厭煩。孩子從小就有一種反抗意識,你越是要他去做某件事情,他對這件事情就會越抗拒。就像很多孩子,一放學父母就要求他們寫作業,寫完之後才能去玩,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越來越討厭寫作業。其次,孩子會喪失自我意識。孩子到底冷不冷,他自己比我們還清楚。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呢?家長這樣做,不僅讓孩子厭煩,而且會讓孩子漸漸失去自我意識,凡事都要聽父母的。把經驗凌駕在事實上 久而久之孩子失去判斷力最常見的是很多孩子早上起床都會問:「媽媽,我今天穿哪件衣服?」「媽媽,我該穿哪雙鞋子?」「媽媽,我今天什麼時候寫作業?」最後,孩子會失去判斷能力,無法累積經驗。當我們看見孩子衣服穿得不多的時候,「他會冷,可能會感冒」是我們的判斷,而「不冷」、「不會感冒」則是孩子自己的判斷。別忘了,我們的判斷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而孩子的判斷則是切身的感受。如果父母非要以自己的判斷來代替孩子的判斷,無異於把經驗凌駕在事實之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判斷力,而且會對父母形成依賴,從而缺少獨立性。(本文摘自/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教出堅強、獨立、寬容、節約好孩子/野人文化)

手足愛吵架 心理師:別急著判斷對錯

手足愛吵架 心理師:別急著判斷對錯#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孩子都是父母的寶,但若是家裡孩子多,免不了手足爭執。雖然不願傷害任何一個孩子,但仍然應該公平處理。這時候家長權衡很重要,父母如何公正審視,並做出正確的處置?先理解孩子情緒 再進行後續教育邱淳孝諮商心理師表示,孩子間會出現衝突很正常,人類的本能即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了生存而競爭。孩子間的爭吵最常在遊戲、搶玩具時發生,想獲得有限的父母的愛與關注,或從中證明自己是對的。然而爭吵會越演越烈,往往是因為孩子重視的事情沒有被聽懂,或是被要求隱忍。邱淳孝諮商心理師的作品《與孩子,談心:26堂與孩子的溝通課》,闡述親子溝通方式,以實例幫助讀者父母們了解狀況,面對孩子問題不再暴走,內容提到「想要平息手足之間的紛爭,最好抱持這三個步驟原則:(1)不評價的聆聽、(2)同理性的回應、(3)鼓勵孩子對話」例如哥哥認為弟弟未經同意拿他玩具,家長要哥哥「讓弟弟」,孩子會發更大的脾氣,試圖讓父母親看見他最在意的事情。父母親應先理解孩子的情緒與在意的事情,孩子情緒較穩定後,再進行後續的教育。若孩子容易崩潰大哭,可能是過去經驗長期累積,不被理解與傾聽。教育中孩子還是不認可 需要更仔細聽孩子說明邱淳孝諮商心理師表示,衝突是2個不同個體磨合差異的過程。很多大人會害怕孩子衝突,然而衝突不失為一個學習機會,父母應理解孩子當下目的與重點,一起想辦法,幫助孩子們學習以後用更好的表達方式與對方相處。不只告訴對錯,也一起想辦法。例如告訴哥哥,弟弟亂拿玩具時可以跟爸媽說;跟弟弟說,哥哥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玩具給誰,不可以用搶的。不用下判斷誰對誰錯,而是從行為中分析跟教育。如果教育中孩子還是不認可,就需要更仔細的聽孩子說明。若是調解紛爭時,孩子情緒仍很激動,爸媽可以多說一點;若孩子情緒沒有非常火爆,可讓孩子自己表達、說明,雙方的說法都要聽,就算出現矛盾的說法也不要急著下對錯判斷,而是要幫助雙方對話,讓孩子思考解決的辦法。除非嚴重到打起來,否則孩子們同時在場溝通比較好。孩子消化情緒比大人快得多,只要確實完成認真傾聽這一步,通常不會衍伸出後續問題。父母應捫心自問 是否真的對孩子不公平邱淳孝諮商心理師表示,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很「歡」,但想要孩子聽懂自己的話,先聽進孩子的話。孩子反覆堅持己見時,反而需要停下來、慢下來去檢視自己是否忽視孩子的重點。父母的情緒要穩住,避免被帶著走。先了解孩子的目的與情緒,接著幫助孩子。衝突的過程很重要,不用刻意避免衝突,反而能藉此機會教育。父母自己也需關注自我情緒,了解為何會對孩子爭執不耐煩。孩子的個性沒有好壞,父母應捫心自問對兩個孩子的期待是否不同,或是因為自己的相處喜好而有不同表現。孩子的個性與表達可能是長期累積而成,也可以詢問孩子的想法,親子一同成長。

兩性教育難啟齒?及早理解助自我保護

兩性教育難啟齒?及早理解助自我保護#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要跟孩子解釋兩性問題,最好等到他們三至四歲的時候;不過,在這之前,許多父母仍會避諱這個話題。當孩子遇上被脅迫或是受到他人侵犯時,應該懂得說「不」—不論在家裡、幼稚園或是朋友圈裡都一樣。每個孩子都有權利保護自己的私領域及身體;如果孩子對此一無所知,就無法做出即時的反應。及早建立「性」認知  學會自我保護一般來說,孩子的兩性知識啟蒙,多半來自媒體或是比他們年長的孩子。他們經由視覺的接收和感受,接觸到關於兩性的種種話題,也會說出相關的詞彙—雖然他們還未能真正理解意思。此外,同伴之間某些不雅的行為可能會嚇壞孩子。所以,及早讓孩子對兩性有所理解,就能保護他們自己;同時也不該忽略孩子對於這方面的疑問。回答兩性問題時,應避免造成他們的恐懼,也不要使用「所有男人都是壞人」這種以偏概全的回應方式;反而應該鼓勵孩子,留意自己的狀況,相信自己的直覺(這點非常重要),一旦有任何事情發生,就要告訴大人。曾經有三歲的小女孩在和年長的男童玩醫生遊戲時,男童對她做出不雅的行為,但她卻不敢把這件事說出來。當你的孩子從幼稚園或遊樂場回來時,出現怪異的舉動,這時請務必留意。安撫孩子,慢慢吐露心聲開啟你的第三隻耳朵!無須一直追問,給孩子一點空間,他才能感到放心與安心。孩子覺得不知所措或困窘,都是情緒上的反應,一開始都需要非語言的輔助,像是摟著孩子的肩膀。這樣一來,孩子的煩惱通常就會慢慢浮現,在睡前時間就會吐露問題。這時父母一定要把握時機,陪伴在孩子身邊。依孩子年齡回應好奇提問對於孩子的疑問,像是驚見爸媽在臥室裡或是聽見爸媽親密時的聲音,只須視孩子的年齡來回答。某些父母對於性事十分開放,但仍要有屬於兩人的私密空間,而且應該明確劃分出區域。「這是爸爸媽媽的地方,我們會待在這裡,所以你不用害怕。」這樣的回答方式就能讓孩子明白。如果用「你還太小,等你大一點再告訴你」來回答,反而只會挑起孩子的好奇心。有些父母會遮掩和另一半的親密舉動或接觸,並且拒絕回答類似的問題。如此一來,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反而更加旺盛,他們只能片斷式理解父母的行為,這樣反而更加危險,而且在情緒上更無法消化這些訊息—孩子會認為,這是家裡的禁忌話題,不可以開口詢問。(本文摘自/讀懂孩子情緒,100個「聽說問答」關鍵對話練習/大好書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