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改變學習目標 不看成績看過程!

改變學習目標 不看成績看過程!#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今的教育環境與制度相當重視成績,老師只好跟著重視成績,結果學生也不得不重視成績,成績優秀的學生便一帆風順,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有如棄子。這種以成績來論英雄的方式,只要不是名列前茅的學生,就會一再被鑑定為「不如人」或「是個笨蛋」。將學習目標分為「達成」與「未達成」如此一來,老師的工作所產生的間接效果之一,將會是不斷幫助學生證明自己是笨蛋!這些被體制證明是笨蛋的學生,當然不喜歡來學校。如果能好好利用前述線上遊戲設計方式的智慧,將其使用於教育中,雖然看似有些弔詭,卻絕對是明智的。當考試標準不再以分數來計算,而是將每一個學習目標變為成就系統,區分成「達成」與「未達成」,學生便能透過一個又一個的「達成」來認同自己的優秀與成長。藝術素養教育展現社會知覺成就系統中,絕對不會只有數學與科學,這兩者當然很重要,但是完整的教育還需要包括藝術、人文、體育才行。到歐洲的城市走走,你會驚訝於都市景觀看來如此優雅,門前的花籃如此精緻,每一間屋宇用色如此大膽卻又協調,這是如何造就的?答案是藝術素養! 這是學校的藝術教育發揮影響效果, 一點一滴融入學生的價值觀中所養成。例如,英國中學的多媒體課程,教學重點並非放在Photoshop(影像處理軟體)如何操作,或是Final Cut Pro(影片剪輯軟體)的高階技巧,其教學目標一直都在於觀察社會、觀察自我,啟發學生如何用多媒體來展現一種社會知覺;至於各種軟體操作技巧,學生自己透過網路就可以學到,網路上學不到的,當學生覺得有需要時,便會主動向老師學習請教。滲入生活裡的藝術、人文、體育課程,讓學生變得較為完整而平衡,社會才有機會因平衡而永續向上,更能得到金錢難以買到的生活品質,這些難道不是教育的重大目標嗎?教育目標可以更寬廣不了解各地區的風土民情,不清楚各民族、各族群的歷史深度,也沒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是不會理解為何美國要將美元與黃金脫鉤?為何美國硬是要攻打伊拉克?中國發展「一帶一路」的大戰略為何?從過去到現在,世界各強權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沒落?為何是歐洲人殖民美洲,而不是美洲人殖民歐洲?工業革命以來,海權為何如此重要?到了新經濟時代,海權依然重要嗎?相關政策制訂者應該去思考: 這種種問題是否該是現今教育的必要課題,以及各行各業的未來主人翁,諸如媒體工作者或領導國家的菁英們,需不需要熟悉這些知識,從中培養一套邏輯思維。教育乃是「百年」大計,在制訂教育政策時,這百年兩字更是重要,值得深思。(本文摘自/教育這種病/時報出版)

擁有柔軟的心 得先學習讚美

擁有柔軟的心 得先學習讚美#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某天女兒們放學回來在吃水果點心,妹妹的水杯突然翻倒,手忙腳亂的我讓姐姐幫我拿抹布,此時的女孩說:「吼唷,妹妹你真的很會添亂哎,怎麼那麼笨吶!」情緒與說話語氣有潛移默化影響我深知,孩子說出怎樣的話,跟父母的言行身教很重要,但此時女孩說話的口吻跟我完全不符,我詢問她:「你怎麼突然這麼說妹妹?」「上次我們在公園玩,有個媽媽也是這樣說她的小孩啊!」從擁有生命的那一刻起,愉悅和輕鬆的氛圍對人類的情緒和性格都影響至深,舒緩的音樂對胎教有幫助,嬰孩喜歡看到週遭人的笑臉,她們來到這個世界,睜開眼睛打量這個世界的同時,身邊人的情緒和說話的語氣也有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可是,你怎麼會學習她說話的方式呢?」我問女孩。「覺得很好玩呀。」女孩的回答天真無邪。不知道語言的負面與正面意義年幼的女孩知道語言可以變得好玩有趣,卻不知道語言具有負面和正面不同的意義,我很想跟女孩們分享「語言的力量」,但是又不想把這種歸於說教,於是我跟女孩們玩一個遊戲——誰在說好話。孩子們在成長,我們想要交託給孩子的知識和觀念太多了,但在這些之前,不如先讓她們學習如何讚美,不要輕易否定別人和自己的成果,在遇到壓力挫折甚至是批評都能將其轉換成正面力量,鼓勵她們多做好事,說好話,將「真善美」的好品德在孩子的身上持續延伸。道歉及時說 也可以利用筆表達我也讓女孩們知道,即使我們有時候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事,道歉的話也要及時說出口,甚至可以利用手裡的筆,將感謝或歉意及時表達,讓她們都擁有一顆柔軟的心。(本文摘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時報出版) 

發展生命力 讓教育活起來!

發展生命力 讓教育活起來!#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常常去注意學生一窩蜂在做的事,除非是不法的事,否則我都仔細去覺察這件事的意義,我們的學生常常被規定要學太多了,他們什麼能力都要培養,什麼科目都要學,但是我們很少問孩子想學什麼?對什麼有興趣?我做的事就是在發現他們的熱情,再給他們機會發展。感動不只來自技能 而來自本能即使他們學的不是主流或是大人期許的,只要不是做壞事,我都會鼓勵,這樣的人生才有樂趣和熱力,而且那是一種不用催促教導就渾然天成的天賦展現,一件事會讓人感動不只來自於高超的技能,而是來自熱力不減的本能。適度發展 保存珍貴的生命力我們班是比較吵,我給予孩子們適度的發展,保存教育裡最珍貴的「生命力」,我們代表學校去校外參加足球比賽、打水接力賽、大隊接力賽,入選學校母親節才藝表演活動,班上並有9位同學的文章登上《國語日報》。我們接待過日本訪問團,參加過電視益智節目《百萬小學堂》,上過2次新聞,5、6年級的2次校慶都登台表演,在畢業典禮上也有表演,這些就是教育活力的展現,學校是啟發學生潛能的地方,除了秩序,是不是還有更重要的?讓教育變成一種享受如果為了方便和輕鬆,我可以用以前當兵時當教育班長那一套,孩子們一定馬上服服帖帖,然而,可能就看不到一個班的生命力和教育的創造力,所以我是刻意不去壓抑這股熱情的,雖然以這樣的理念帶班,但我還是常常訓斥孩子們要守規矩,因為覺察是一種自我要求的力量。而不是要別人來配合我們,自律需要長遠的學習,一開始的效果當然比不上以他律為主的教育方式,我也願意接受我們班會比較吵的事實,甚至因此承受帶班方法被質疑的結果,因為我知道教育的本質和核心,我會不斷變戲法,讓教育活起來,讓教育工作變成一種享受。(本文摘自/全班都零分:以自我覺察喚醒孩子的學習力/寶瓶文化)

啟發潛能 讓教育活起來

啟發潛能 讓教育活起來#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上課了!但是我們這一班很吵,老師為什麼不管一下秩序啊?因為我們班在進行讀書會的問答,同學們正非常開心地討論課本的內容。問:「國家公園禁止做什麼事?」答:「砍伐樹木。」問:「答對了!」問:「生產消費可以做什麼?」答:「促進經濟發展!」這中間不免有同學趁機打鬧,或是坐姿不良,但是只要適當地引導他們回到課本,就可以看到學生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課本上,用輕鬆的態度和讀書結合。有些組在教室,有些組到教室外的空間,拿著課本,互相提問,也許不像老師提問的那麼精確掌握重點,但這是他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法。實行了幾次之後,同學們常常要求我給他們一堂課做讀書會的活動。到了假日他們也可以相邀出去讀書,減輕一些功課壓力,在小組內彼此互教、互相分享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孩子們的成績進步了,如果適當地引導小老師們,可以讓他們「教學相長」。有幾個同學就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成果。學習熱忱 在心中燃燒另一個「快樂組」,一直進行激烈的搶答。我問他們:「這樣子讀書,感覺怎麼樣?」「我們覺得這樣讀書很黑皮。」朵莉絲說,其他的組員也附和。「對讀書有幫助嗎?」我問。「不知道,或許有幫助,考出來才知道。」「那有沒有讓你們更想要讀書?」我問。「有!因為我要跟組員一起答,贏過其他組,所以很努力去想。」「那你們以後會想要在一起這樣讀書嗎?」我問。「會啊!20歲再約出來讀。」每一個人都笑得很開心。雖然孩子們的提問技巧沒那麼好,秩序也不好,但是可以看到學習的熱忱在他們心中燃燒,讀書要靠自己下工夫,但是有時候適當地組成讀書會,讓同學們互相分享,對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保存教育 珍貴的「生命力」我們班是比較吵,我給予孩子們適度的發展,保存教育裡最珍貴的「生命力」我們代表學校去校外參加足球比賽、打水接力賽、大隊接力賽,入選學校母親節才藝表演活動,班上並有九位同學的文章登上《國語日報》。我們接待過日本訪問團,參加過電視益智節目《百萬小學堂》,上過兩次新聞,5、6年級的2次校慶都登台表演,在畢業典禮上也有表演,這些就是教育活力的展現,學校是啟發學生潛能的地方,除了秩序,是不是還有更重要的?(本文摘自/全班都零分/寶瓶文化)

讓教育活起來

讓教育活起來#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把心開放,展現天賦我常常去注意學生一窩蜂在做的事,除非是不法的事,否則我都仔細去覺察這件事的意義。我們的學生常常被規定要學太多了,他們什麼能力都要培養,什麼科目都要學,但是我們很少問孩子想學什麼?對什麼有興趣?我做的事就是在發現他們的熱情,再給他們機會發展,這個想法來自於「把心開放」的態度(也是覺察的特質之一),也就是不先入為主的想法。即使他們學的不是主流或是大人期許的,只要不是做壞事,我都會鼓勵,這樣的人生才有樂趣和熱力,而且那是一種不用催促教導就渾然天成的天賦展現。一件事會讓人感動不只來自於高超的技能,而是來自熱力不減的本能。保存教育裡最珍貴的「生命力」我們班的秩序真的不夠好,不管是我的課或科任課都比較吵。身為一位老師,管理班級常規的確是基本能力,但不是秩序好就代表教育成功,我覺得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我們班是比較吵。我給予孩子們適度的發展,保存教育裡最珍貴的「生命力」。我們代表學校去校外參加足球比賽、打水接力賽、大隊接力賽,入選學校母親節才藝表演活動,班上並有九位同學的文章登上《國語日報》。我們接待過日本訪問團,參加過電視益智節目《百萬小學堂》,上過兩次新聞,五、六年級的兩次校慶都登台表演,在畢業典禮上也有表演,這些就是教育活力的展現。學校是啟發學生潛能的地方,除了秩序,是不是還有更重要的?讓教育活起來如果為了方便和輕鬆,我可以用以前當兵時當教育班長那一套,孩子們一定馬上服服帖帖,然而,可能就看不到一個班的生命力和教育的創造力,所以我是刻意不去壓抑這股熱情的。雖然以這樣的理念帶班,但我還是常常訓斥孩子們要守規矩,因為覺察是一種自我要求的力量,而不是要別人來配合我們。自律需要長遠的學習,一開始的效果當然比不上以他律為主的教育方式,我也願意接受我們班會比較吵的事實,甚至因此承受帶班方法被質疑的結果,因為我知道教育的本質和核心。我會不斷變戲法,讓教育活起來,讓教育工作變成一種享受。(本文摘自/全班都零分/寶瓶文化)

辦公室通風佳不缺氧 工作效率增2倍

辦公室通風佳不缺氧 工作效率增2倍#教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空氣汙染的侵襲讓國人開始重視環境問題,環保署甚至要民眾減少外出,但其實營造一個健康的室內環境也是同等重要。根據哈佛最新研究顯示,辦公室對工作有重大影響,如果通風條件良好、室內污染程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都低於平均水平,那麼工作者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會提高,致使效率提升兩倍。哈佛研究人員讓參與者處於不同的室內工作環境,就基本任務、危機處理以及信息搜尋等方面進行測試。最後結果顯示,身處污染比較少的工作環境能使他們的決策能力平均提升61%。除此之外,在辦公室內種植植物也能使工作者更有熱情地投入工作,讓效率提升15%。慢性缺氧症候群  空氣不乾淨惹禍因此提升效率要從根本做起,追求工作者身、心、靈的平衡就是很好的方向,先從最基本的身體健康而論,根據《優活》曾報導,環境污染嚴重、工作壓力龐大與緊張的生活型態,已使得許多現代人處於慢性缺氧狀態,長久累積下來引發的症狀很多,包括手麻、皮膚缺乏光澤、頭昏、眼花、無力、創造力降低,或工作一整天後感到頭昏腦脹,思考能力變差等現象。真簡單!腹式呼吸遠離缺氧危機要減少「慢性缺氧症候群」對身體的影響,可透過增加呼吸量來提升身體的含氧量,許多研究都顯示「腹式呼吸」可刺激副交感神經、緩和心跳進而增強效率,然而正常來說,一般女生都是使用胸式呼吸,所以一開始會比較不習慣,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是吸氣時將腹部往外鼓,吐氣時腹部往內縮,以擴大胸腔空間,要注意頻率與深度要自然勿勉強,吸氣2秒吐氣3秒,由於會吸入至較深的肺部,應在空氣新鮮的地方採用,否則會吸入更多的髒空氣。

樂閱讀/啟發孩子提問的能力

樂閱讀/啟發孩子提問的能力#教育

華人社會的填鴨式教育,常讓人感嘆:孩子只會背書和考試,卻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要突破這個困境,就要培養孩子凡事好奇、勇於提問能力,這可以激發孩子的思考和創意,比背誦標準答案更為重要。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他有一個小時做研究的話,他願意花55分鐘去想什麼是好問題,剩下的5分鐘用來找到正確答案。只要問對問題,許多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根據調查,兒童平均一天會問125個問題,成年人一天只問6個問題。年紀越大,好奇心迅速遞減。當孩子天馬行空提問時,許多父母甚至會不耐煩,覺得這些問題很無聊。但是孩子的創造力和思考力,正是在這種天馬行空的提問中被激盪出來的。如何培養孩子提問的能力?最好的辦法是,父母不要急著給孩子答案,而是反過來問孩子問題,然後跟著孩子一起討論和思考。要問孩子哪一類的問題呢?第一類是因果性的問題;第二類是應用性的問題;第三類是兩難性的問題。第一類因果性的問題又可分兩種,一種是「由果推因」,比如「弟弟為什麼心情不好?」看到弟弟不開心,讓孩子去推測原因。或者「這次考試為什麼比上次進步?」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多數父母只有在孩子退步時,才會追問原因,孩子進步時,只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卻不去分析為什麼進步。這個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更清楚往後努力的方向。另一種是「由因推果」,從原因來推斷結果,比如「假如小明一直搶人家的玩具,接下來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或者「你覺得,其他小朋友會怎麼看待小明?」結果還沒出現,先讓孩子學習預測未來,思考將來可能會發生哪些情況,可以如何解決等等。第二類應用性的問題是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孩子在課本讀到「兄弟要友愛」,就可以問孩子,要如何和弟弟相處,才是友愛的表現呢?讓孩子思考如何把抽象的原則落實在日常生活裡,變成具體的行為。第三類兩難性的問題,比如「得到好成績很重要,做個誠實不作弊的孩子也很重要,如果這兩件事情只能選一個,哪一個比較重要?為什麼?」、「如果誠實和好成績之間有衝突的話,你會怎麼做?」透過這類兩難的問題,讓孩子思考各種價值之間的優先次序。提問之後,下一步就是要找出答案。例如孩子問:「河馬吃什麼啊?」父母不要立刻提供解答,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到動物園找答案,或者到圖書館找資料、上網搜尋相關資源等。重要的不只是答案,學習找答案的方法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與思考能力。當孩子擁有自制力、自主性和提問的能力,並能自己找答案,就可以提升面對挑戰的信心,快樂學習和成長。(本文作者/商志雍)(摘自/快樂童年好EQ:培養開朗自信的孩子/心靈工坊出版)

過度讓孩子使用3C產品 恐罹患多項疾病

過度讓孩子使用3C產品 恐罹患多項疾病#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父母,因為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到小孩,亦或3C科技實在是過於方便,因此,手機與平板電腦便成了孩子最好的科技保母,而小孩似乎也樂見爸媽把平板電腦與手機塞到他們的手中,因為裡頭的許多遊戲的確是能讓每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但是,美國就有研究機構對此發出警告,兒童的大腦通常很脆弱,如果太早讓他們接觸這些科技產品,不只會造成視力影響,未來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風險恐會增加!三歲以下兒童 不宜使用任何螢幕產品美國兒科學會指出,依照年齡來看,三歲以內的孩童,其大腦最為脆弱,不建議讓他們接觸任何的螢幕產品,三至七歲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也最好控制在一小時以內。雖科技產品如此方便,但美國醫師就指出,平板電腦與手機成了現代孩子打發時間的重要工具,但根據長年的研究指出,兒童與青少年每天待在螢幕前面,除了會影響視力之外,更可能會產生孩童認知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難等問題,甚至也容易罹患肥胖症與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反觀國內,我國也能時常看見國小國中生因為沉迷於網路或平板遊戲,而染上網路成癮,就有一名台北一名單親國二男生,因為網路成癮,整天都待在電腦前玩遊戲,而媽媽因過度呵護孩子,除吃飯要媽媽餵食,就連上大號也要媽媽幫他擦屁股,這名學生不但一個多月未上學,甚至連身高僅一百六十多公分的他,因長期坐在電腦前,很少活動,體重竟達到九十公斤,很明顯的與美國這份報告中的多項警告相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