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

【免費講座】疼息照護 食在健康

【免費講座】疼息照護 食在健康#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抗癌過程中,病人食慾不振造成體重下降,或突發性癌症疼痛等,除了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導致病人無法接受積極治療或順利完成療程,因此擁有良好的抗癌生活新品質,是抗癌成功的關鍵因素。為關心癌症病人,特舉辦「疼息照護,食在健康」講座,邀請腫瘤科謝佳訓醫師及中醫內兒科吳宜鴻醫師主講,幫助病人瞭解抗癌新觀念、戰勝癌症,進而邁向康復之路,歡迎病友與家屬踴躍報名參加。名稱:疼息照護,食在健康時間:4月 11日(六)上午9:00~中午12: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閻思汝、陳玥秀小姐(03)3281200轉3563、5180

必知!家中有失能老人 可申請醫師到府訪視

必知!家中有失能老人 可申請醫師到府訪視#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當老人尿布將比嬰兒尿布還多的時刻,家中若有失能長輩,子女肩膀肯定沉甸甸,每日備受煎熬,也因此長照議題一直都成為近期來,社會所關注的焦點,但事實上,政府目前正提供居家護理服務,只要民眾願意向外求援,即可獲得照護諮詢以及各種照顧失能患者的資源,獲得一絲喘息機會。照顧失能老人難度高 時常越顧越嚴重臺中醫院家醫科陳禹超醫師表示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老化及失能的病人也隨之增加。當病人病情無法再改善時,往往必須帶著管子回家,例如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及尿管等,而且其中有高比例為卧床的病患。接下來家屬要如何到定期換管路或就醫,可就讓家屬傷透腦筋,加上家人照護技巧不純熟或欠缺正確觀念,導致臥床病人有褥瘡或感染等問題,時常帶給照顧者眾多的心理壓力。居家護理服務 只要民眾負擔小部分費用即可所幸目前健保局提供的居家護理服務,由居家護理師定期前往家中更換管路,並指導病人正確的各種諮詢,如營養、管路、水份、翻身、拍背、藥物使用、傷口照顧等,及各種資源的轉介,如喘息照護、到宅服務、各醫療科、輔具補助等。醫師也會在收案時前往了解病情、評估用藥、提供各項諮詢、指導日常照護,並且每二個月進行一次家訪。提醒民眾,居家護理是由健保局補助,經由醫師與護理師到府服務,減少患者與家屬奔波,給予病人良好的醫療服務,若家中有慢性病患者,尤其有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或傷口須護理的病人,向醫院居家護理師申請居家護理服務,只要繳交部份負擔的費用,有榮民、低收入戶或重大傷病卡的病人甚至可免部分負擔。若家中有經濟困難者,護理師會主動協助轉介醫院社工師,社工師評估狀況並連結相關社福資源予以協助。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何總是說戰勝癌症的關鍵在於「體力」?這是因為身體有了足夠的耐受力,才可能支撐你接下來的每個療程,因此,營養支持可以說是治療癌症的重要基礎,只不過,治療常常使他們食不下嚥,看著他們身形越來越纖細,像是非洲難民般的骨瘦如柴,是患者家屬最痛苦的事情了。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特別舉辦「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講座,邀請孫文蕙營養師主講,教導大家如何才能攝取足夠的營養素,補足體力對抗病魔,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時間:3月6日(五)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B1放射腫瘤科門診候診處洽詢:02-7728-1001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人食不下嚥,是家屬看了最心疼、最不捨的一面,以往健康的家人如今日漸消瘦,常常讓他們心如刀割,此時,幫助癌症病人在胃口如此小的時候,攝取充足的營養,成為病友及家屬們最重要的課題!對此,亞東醫院特別邀請了吳佳穎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教導如何在少量食物中攝取到六大營養素,協助病友們在對抗病魔時有一個更強健的身體,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時間:2月11日(三)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醫訊/癌症治療期間全面營養及中醫照護

醫訊/癌症治療期間全面營養及中醫照護#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雖然目前癌症治療還是以西醫為主,例如:雞尾酒療法、放療、外科手術、化療、標靶治療等。但是中醫對癌症病患,還是具有輔助功效,如在飲食調養、養生保健上對癌友很有幫助。有鑑於此,馬偕紀念醫院、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特邀許碧惠營養師及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科陳建宏醫師主講「癌症治療期間全面營養及中醫照護」,希望能藉由此活動幫助民眾更進一步了解癌症照護與營養攝取,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治療期間全面營養及中醫照護時間:11月1日(六)09:30~12:00地點: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福音樓9樓第一講堂(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9樓)洽詢:02-2543-3535轉475 顏社工師

在台灣誰能避開「失智」風險?恐怕寥寥無幾

在台灣誰能避開「失智」風險?恐怕寥寥無幾#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研究指出,三高、吸菸、心血管疾病,都是罹患失智症的主因,然而,因國人久坐不動、吃太好、夜市林立、百萬人吸菸、肥胖等等,幾乎都與每個人扯上關係,也導致能夠「避免」這些罹患失智症危險因子的人,少之又少寥寥可數。綜觀目前所有關於國人健康的數據指出,「超過三成民眾過胖」、「每四位成年人,就有一人罹患高血壓」、「九成國人,空腹血糖值過高」、「近兩百萬人罹患糖尿病」等等,這些數據一再指證歷歷,對於失智症,誰還能全身而退?也因此,失智症勢必成為國人必須緊盯的重大議題之一。國民健康署提供以下能夠減少晚年罹患失智症風險的方法,全都脫離不了「健康生活」的主軸,好能力挽狂瀾,讓數我國數十萬的失智人口數據,不再增加:1) 健康飲食,多蔬果/ 「天天五蔬果,三餐飲食聰明吃」能避免心血管疾病,民眾應養成天天五蔬果的飲食習慣,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喝白開水取代喝含糖飲料;儘量少吃零食宵夜及甜點;同時三餐正常並且要均衡飲食,以及吃東西時細嚼慢嚥,維持每餐八分飽。2) 規律運動,有活力/ 運動可提昇健康、減緩老化,身體更有活力!維持每週150分鐘以上適當的身體活動,例如伸展操、做家事、快走等等,不但可以提升體能狀況,更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國民健康署也鼓勵生活化身體活動,利用生活中的空檔分段累積運動量,每次持續10分鐘運動即可增加身體活動量,每次15分鐘分2次的健走,效果與一次做完30分鐘相同。所有運動不嫌晚,可以從每天運動15分鐘開始,再逐漸延長運動時間,多動多流汗,對身體健康肯定益處多多。3) 主動戒菸,保健康/ 吸菸對心血管的危害,已被研究證實,但戒菸的好處,在戒菸第一天就看得到!吸菸者在戒菸的20分鐘後,血壓會降低,心跳也減慢至正常的頻率;戒菸8小時血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氧氣濃度回到正常值。戒菸2週至3個月得到心臟病危險性開始下降,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1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減少一半,而戒菸5年後中風之機率甚至可降低至與不吸菸的人一樣。4) 節制飲酒,不過量/過量飲酒可能導致急慢性疾病,會升高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值,引起血壓升高、心律不整等問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不得已必須飲酒,也應加節制。依據美國心臟學會對飲酒的建議,男性不宜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不宜超過1個酒精當量(每個酒精當量為15公克,約相當於啤酒360毫升,葡萄酒120~150毫升,白蘭地等烈酒30~40毫升)。5) 定期檢查及控制三高,不可少/要避免心血管疾病,就得先瞭解自己的三高、腰圍等數值,才能即時發現、控制三高及肥胖。提醒民眾定期測量三高及腰圍,民眾可利用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目前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免費服務。國健署呼籲,老化是每個人都必經的過程,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有慢性病或失智症,改善肥胖、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問題,多運動、多參與社會活動,才是遠離失智症威脅的不二法門。

糖尿病患罹失智症風險 暴增五成!

糖尿病患罹失智症風險 暴增五成!#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全球失智症患者愈來愈多,根據統計,我國每二十個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而高血壓與糖尿病患,晚年罹失智症的風險,更會比常人增加許多,國民健康署呼籲,避免罹患失智症,應從戒菸、控糖、減血壓開始。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與多位失智症專家共同完成的2014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中指出,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戒菸以及避免心血管疾病,都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三高、抽菸、肥胖 都是罹失智症主因值得關注的是,該報告中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提高5成以上,而我國糖尿病患,則高達一百五十萬人,此數字仍節節攀升。此外,戒菸與降低失智症風險也有很強的關係,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抽菸的老人比已戒菸或從未抽菸的老人罹患失智的風險高出許多。「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65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高達60.3%,高血糖盛行率也達21.4%,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血糖過高的問題。另依據102年成年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民眾整體吸菸率為12.1%,但65歲以上男性的吸菸率高達22.3%,平均每5個65歲以上男性長者就有1人吸菸。國民健康署呼籲已經罹患三高的長者,應該要積極控制三高並立即主動戒菸,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雲端遠距照護服務 讓醫療零距離

雲端遠距照護服務 讓醫療零距離#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即時關心健康問題,不管身在何處,也能獲得照護,自今年8月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加入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的服務行列,成為新竹地區第一個遠距醫療服務據點。藉由電子病歷系統,讓台北的遠距照護醫師和個案管理師可以同步查看新竹分院的病歷、處方、醫療影像等資訊。而地處新竹的病友若有緊急就醫的需要,遠距照護中心會直接聯繫新竹分院的醫師,就近提供急門診及住院醫療服務;透過即時、同步的服務,守護更多病友們。24小時不停歇 提供民眾即時、同步的服務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趙嘉倫副院長表示,遠距照護中心創立至今已經服務了2000多名病友,每日有超過200人在線上,且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即時、同步的服務,除了協助處理突發性狀況外,個案管理師持續的衛教及護理諮詢,也強化病友預防勝於治療之保健概念,提升其健康促進之意識,做好個人健康管理。資料分析顯示,病友們在台大接受了遠距醫療照護之後,他們再次住院的情況明顯下降,並且醫療花費也下降了。透過雲端系統 隨時掌握個案健康狀況台大醫院心臟科何奕倫醫師表示,遠距照護中心以打造個人化的遠距照護平台為目標,病友可依病情需要將各項檢查資料,如血壓、血糖、心跳、心電圖等數據每天上傳到資料庫,讓個案管理師可隨時接收並且判讀資料,病友可以與個案管理師電話及視訊即時溝通,諮詢檢測結果以及因應方式。當中心資料庫系統顯示異常生理資訊時,個案管理師會主動立即聯絡中心之主治醫師,討論最適切之處理方式或是藥物使用,隨時掌握個案健康狀況,讓個案即使在家也能得到醫學中心級的居家照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