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

又皮癢!放鬆心情有效止癢

又皮癢!放鬆心情有效止癢#皮膚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皮膚病都會癢,如疥瘡、溼疹、癬,但一般皮膚科所稱的「皮癢症」,是指除了乾燥及皮膚抓痕外,沒有其他皮膚病灶時的搔癢現象。皮癢症較明顯的成因包括慢性腎衰竭、黃疸、貧血、寄生蟲感染、異位性體質〈參見「異位皮膚炎」〉、皮膚乾燥等,而老人則有較高的發生機會。皮癢症元兇有哪些?除了上述情形外,皮膚劃紋症〈這是一種在正常皮膚上,搔抓後形成暫時局部紅色線狀浮腫的現象〉、人造纖維〈如隔間或屋頂所用玻璃纖維〉及羊毛纖維刺激,也是常見皮癢症的元凶,較罕見的原因還包括淋巴瘤與其他病症。不過多數患者,是找不出任何原因的。除非找出根本原因,否則皮癢症的處理僅是症狀治療而已,常用的方式包括口服抗組織胺及一些外用清涼止癢成分,如薄荷腦、酚、樟腦、爐甘石〈痱子膏〉,此外,crotamiton〈Ulex cream、Eurax衛樂素〉及Ichderm〈普膚〉部分精油〈如萬金油、白花油、尤加利樹油〉也常被使用,新近加入的外用止癢物質則包括麻醉劑EMLA及pramoxine及辣椒素〈capsaicin及Resenfertoxin〉。放鬆心情對癢的症狀也有一定的幫助特定肝、腎問題引起的皮癢症則另有特殊療法,照光就是其中一種方式。類固醇常被使用在發炎的控制上,但強效的類固醇膏雖然可以止癢,但反而會導致皮膚乾燥而傷害皮膚及養成依賴性。新的非免疫抑制劑如普特皮、醫立妥也有止癢效果。最近也有報告紅皮症患者以生物製劑「恩博」治療。癢的治療其實相當多樣性。皮膚是一種情緒器官,放鬆心情對癢有絕對的幫助,此外避免穿著羊毛、合成纖維衣物,避免環境過熱及乾燥,不食用酒精或辛辣食物也有一定幫助。皮膚乾燥者則選用較溫和的肥皂、清潔劑,避免清洗過熱的水或洗得過久。當然避免搔抓而改用拍打,或以冷水暫時外敷,也是頗有幫助。(本文摘自/從生活中照顧皮膚/台視文化)

胸部破皮濕疹非皮膚病 竟是乳癌前兆

胸部破皮濕疹非皮膚病 竟是乳癌前兆#皮膚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名年約40歲的外籍女性阿欣左邊胸部破皮流血,持續半年了都沒有改善,就醫檢查,經醫師確診為柏哲氏病,是一種乳癌或是乳房癌前病變的表現,所幸阿欣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看似皮膚濕疹 摸不到乳房硬塊收治個案的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外科廖師賢醫師指出,阿欣半年來因為乳頭的濕疹問題而感到困擾,最近開始出現傷口糜爛及分泌物,於是安排她接受病理切片、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確診為柏哲氏病。廖師賢醫師表示,柏哲氏病是位在乳頭及乳暈週圍,一種看起來類似皮膚濕疹的疾病,其存在可能代表著乳房已發生了癌症,乳房內的癌細胞經乳管侵蝕乳頭,令乳頭持續紅腫、潰瘍、流出分泌物甚至凹陷,並會出現如結痂的硬皮傷口,乳暈亦會受波及,出現像濕疹般的紅疹,會持續惡化。大約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時乳房雖沒有可觸摸到的硬塊,但其中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後來証實有乳房原位癌,另外三分之一患者則有浸潤性乳腺癌。早期診斷並治療 五年存活率逾9成廖師賢醫師說,柏哲氏病須藉病理切片來診斷。診斷確定後應接受詳細之乳房檢查,包括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並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治療。柏哲氏病若能早期診斷,五年存活率可達98%。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病因的首位,隨著醫學進步及手術方法改進,現今乳癌的5年整體存活率在台灣已高達85%,是預後極好的癌症。只要發現得早,有近7成的乳癌患者可以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縱使患者須接受乳房全切除的術式,也可以利用先進的整形重建手法,恢復乳房外型。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因為害羞或是存著鴕鳥心態,選擇另類療法,而耽誤就醫。

症狀似感冒、皮膚病 淋巴癌難察覺

症狀似感冒、皮膚病 淋巴癌難察覺#皮膚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衛福部統計,淋巴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九名,但仍然有許多的社會大眾對於淋巴癌認識有限,加上其臨床表現以淋巴結腫大為主,但還會合併皮疹、發燒、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常讓多數患者誤以為是皮膚疾病,或是感冒、腸胃問題等;導致無法辨識症狀,早期就醫接受治療,常因此延誤病情。一名78歲的鍾伯伯,平時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不過從8月初開始,家人發現他的食慾變差,體重開始有明顯下降的情形,也變得虛弱及嗜睡。於是將他帶至急診求醫,經抽血發現腎功能明顯變差,且血液中的鈣離子數值非常高,經過一連串相關的檢查之後,發現其肚子裡有許多腫大的淋巴結,切片結果證實為惡性淋巴癌。斗六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高婉真醫師指出,淋巴癌是身上的淋巴系統細胞發生病變所產生的疾病,主要以淋巴結腫大為主,可能會合併不明原因發燒、容易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若腫大的淋巴結壓迫或侵犯重要器官時,會引起相關的器官損害或衰竭。燒腫癢汗咳瘦   6大警訊助辨別在少數生長緩慢的淋巴癌,因為大多數病人都是沒有症狀的,可以建議積極的門診追蹤或局部放射線照射治療即可,直到病人出現了淋巴癌相關症狀再開始接受化學藥物治療。但在生長快速或是較高惡性度的淋巴癌,則必須早期著手治療,以改善病人的症狀及避免未來發生相關器官的損害。淋巴癌除了化療加上標靶治療外,長期的追蹤也是必要的,因為仍然有少數病人會面臨到淋巴癌復發的情形,而需要再重新評估及治療。高醫師也說,要辨別淋巴癌,可從身體六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以提高警覺,並早點尋求醫師的協助及治療。

愛吃肉不碰蔬果 男童挑食染皮膚病

愛吃肉不碰蔬果 男童挑食染皮膚病#皮膚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暑假進入尾聲,許多生活習慣都得「調回來」,不論是晚睡晚起、愛吃零食、看電視等行為,一到開學,就得「回歸正常」。不過,中國這名男童,恐怕沒辦法好好接上正軌,因為他整個暑假只吃肉,蔬菜、水果完全不碰,挑食過頭害他染上白色糠疹,貌似一隻小花貓。三餐不見蔬果 缺乏多種維生素中國湖北省一名7歲男童,因暑假期間挑食過頭,三餐離不開肉食,餐桌上不見蔬果,兩個月來,讓他臉上長出硬幣大小的白斑,甚至連脖子都逃不過。母親見狀,趕緊帶他去醫院,診斷發現,病患因單一飲食,尤其不吃蔬菜,而導致體內缺乏維生素,引發白色糠疹。8成病患為挑食引起 好發兒童 當地醫師解釋,白色糠疹是常見的皮膚病,由於暑假期間,天氣炎熱,人體臉部容易出汗,若配上飲食不均衡,很可能引發此疾病,特別是兒童屬好發族群,機率更高。雖然目前對於白色糠疹,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引發原因,但臨床顯示,8成的病患都有挑食毛病,多半因為營養不均,導致體內缺乏多種維生素,才有此狀況。此外,醫師提醒,兒童要特別留意臉部清潔,且不要使用強鹼性肥皂揉搓,若罹患白色糠疹,切忌塗抹藥膏,應及時就醫;症狀輕微者,可透過飲食調整作改善。

【免費講座】老年常見皮膚病簡介

【免費講座】老年常見皮膚病簡介#皮膚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皮膚是人體最外層的器官,除了能夠傳達冷、熱、痛、壓等知覺外,同時也身為人類防禦系統的第一道防線,隨著年齡上升,器官開始會老化,皮膚自然漸漸萎縮,防禦功能也跟著下降,老年人的皮膚問題慢慢接踵而至。對此,高雄長庚特地舉辦「老年常見皮膚病簡介」講座,邀請李志宏醫師主講,針對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疾病作簡單介紹,使其關懷自身健康,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老年常見皮膚病簡介時間:4月8日(三)上午10:20~11:20地點:高雄市大寮區中興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大寮區中興里中華北巷4號)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龔千琇小姐(07)7317123轉2023 

20歲以下也有可能「雄性禿」?

20歲以下也有可能「雄性禿」?#皮膚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前,一名上門求診的病患,年紀只有18歲,但卻已經是3~4期的禿髮,外表看起來就像個小老頭,嚴重影響到社交生活圈。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數據資料,台灣40歲以下禿頭的男性佔8成,而未滿30歲患者就佔了1/3,更甚有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求診,這狀況顯示禿頭已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甚至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雄性禿發生的成因?皮膚科診所張宏嘉醫師表示,常見的落髮現象有雄性禿、圓形禿、拔毛癖、休止期落髮等,一般來說,遺傳、壓力大或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等,都可能容易導致落髮問題的發生。張宏嘉認為,禿頭年輕化的原因,除了可能與上述因素有關外,也與時下年輕人重視外貌有關,發現有落髮問題時,便四處尋求治療方法,或是誤信偏方而導致落髮愈來愈嚴重的情形。掌握「黃金治療時期」張宏嘉說明,一般來說禿頭可以概分為7期,第1期的徵狀通常不是太明顯,以男性患者來舉例,若髮線開始往後退,出現英文字母小寫m字型時,就可能到了第2期,等到出現M字型禿或是有合併地中海O型禿時,則可能進入第3-4期。根據臨床治療顯示,口服藥的療效和外用生髮水相較起來,成果較於顯著,不過患者必須持之以恆長期治療才會有成效。張宏嘉建議,患者只要把握「黃金治療時期」第2期至第3期之間積極診治,相對的也能較快速針對頭髮稀疏問題做治療與改善。張宏嘉說明,在探討禿頭發生的原因時,大家都容易忽略了抽菸可能引起的影響,抽菸會導致血管收縮,使得供血量不足,容易造成毛囊不健康而引發落髮,或是促使禿頭惡化得更加嚴重。張宏嘉同時提醒,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除了積極與醫師配合診治外,培養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是改善落髮問題的重要步驟。

醫訊/認識皮膚傳染病

醫訊/認識皮膚傳染病#皮膚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皮膚相關傳染病有:寄生蟲感染、黴菌感染、灰指甲、念珠菌感染、細菌感染、「毛囊炎、癤、癰、蜂窩性組織炎」等。所以,奇美醫院永康總院特舉辦社區(衛教)活動,此次主題為「皮膚相關傳染病之診斷與治療」,講師:奇美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醫師。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皮膚相關傳染病之診斷與治療時間:102年6月11日(二)下午 13:30 ~16:30地點:慈惠教養院(台南左鎮區榮和里菜寮79-3號)洽詢:06-281 2811 轉 52987  社區醫療部洪小姐 或轉5292李專員

皮膚問題紛紛來 冬季保養不可輕忽

皮膚問題紛紛來 冬季保養不可輕忽#皮膚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每到換季就會出現皮膚方面的問題,好困擾!尤其是冬天氣溫降低,人體最直接受氣候影響的便是最體表的皮膚和上呼吸道黏膜,因此除應注意添衣避免感冒外,衛生署台南醫院皮膚科主任康錦華特別呼籲民眾著重皮膚的正確保養,預防皮膚疾病。由於寒冷會使皮膚血管收縮,新陳代謝降低,汗水及皮脂分泌減少,再加上環境中的絕對溼度低於體表絕對溼度,在冷風吹拂下或在夜間的相對濕度下降,會使皮表水分蒸散流失空氣中,致皮膚角質層含水量下降,這些作用會使那些皮膚原本較乾燥的中老年人更加皮膚乾燥,並易有癢感,常因搔抓或不當處理,如用熱水燙癢處或一癢就去洗澡,而造成濕疹樣病變,這便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冬季濕疹。另外,部分乾性皮膚或有特異皮膚體質的年輕人,其魚鱗癬、錢幣狀濕疹及異位性皮膚炎,也會隨氣溫下降而惡化。嬰幼兒皮膚較嫩,皮脂腺尚未發達,尤其具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者,常在短暫戶外冷風吹襲後兩頰通紅、皺裂,而有些兒童或青少年,因天冷嘴唇乾燥喜歡用舌舔,雖有短暫濕潤,但很快蒸發使嘴唇更加乾裂、紅腫,有些幼兒甚至併發細菌感染,至於常見於女性的富貴手、顏面皮膚炎也會在此時發作或惡化。其實此類問題均可因保養有道而避免或改善,主要原則便是維持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及脂肪含量,相對地減少其散失。年紀大,皮膚乾燥,運動量少的人不宜多洗澡,並以淋浴代替泡澡,水溫不宜太高,因過熱的水不但對皮膚是一種刺激且有脫脂性。且洗澡時可添加沐浴油或數滴嬰兒由於水中,洗澡後不宜完全擦乾水份並抹上濕潤劑,可製造出一層人工皮脂膜以防止水分蒸發。富貴手患者應儘量減少水及清潔劑的接觸,做家事時先戴一付棉質手套再戴塑膠手套,出門騎車也要帶保暖手套,手勿受冷風吹襲。皮脂腺較不發達的女士們,顏面應選用適當保養品,以補皮脂膜之不足。嘴唇乾燥可塗護唇膏,減少吹風,如戴口罩,忌用舌舔。如果皮膚已出現濕疹樣病變,如潮紅、落屑或皮膚搔癢無法改善,最好儘早求診皮膚科醫師,以求正確診斷或治療,有關冬季皮膚保健暨美容問題也可諮詢皮膚科以求正確處理。(圖片來源:台南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