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回家一進門就先開冷氣?小心冷氣病上身!冷氣病又稱作冷氣機症候群,是指人因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從炎熱的戶外進入冷氣房,短時間內經歷了冷熱溫差而導致身體不適的綜合性症狀。《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揭曉導致冷氣病的3大因素,以及6招預防冷氣病的方法。
夏天回家一進門就先開冷氣?小心冷氣病上身!冷氣病又稱作冷氣機症候群,是指人因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從炎熱的戶外進入冷氣房,短時間內經歷了冷熱溫差而導致身體不適的綜合性症狀。《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揭曉導致冷氣病的3大因素,以及6招預防冷氣病的方法。
脊椎側彎屬於身體主軸結構脫離正常角度形成的疾病,包含連接頭顱的頸椎、影響兩側肩臂及胸廓肋骨的胸椎、連接骨盆結構的腰椎及薦椎,脊椎長軸過程中都可能形成偏移角度,影響身體結構功能廣泛,包含頭部疾病、兩肩臂肘腕、胸肋結構、骨盆結構、髖膝踝及足弓等結構間接影響或相對應生理機能都會受到脊椎側彎嚴重程度影響健康。 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脊椎側彎輕則產生相對應肌肉痠痛症狀,影響結構活動範圍,重則反覆造成肌筋膜及關節韌帶慢性發炎而產生長期疼痛,中醫經絡理論歸納脊椎兩側主要經絡屬於督脈及膀胱經,因此,除了淺中層肌筋膜的疼痛症狀外,經絡氣滯血瘀也會透過背部穴位影響內科疾病,包含呼吸道疾病、腸胃疾病、內分泌疾病、自律神經疾病、婦科疾病等等。輕度或中度的脊椎側彎可透過針灸、傷科手法調整進行治療,搭配適度復健運動,引導結構計畫性往正確角度調整,但重度脊椎側彎者,建議諮詢西醫進行中西醫配合治療。臨床上將脊椎側彎角度分成三級,輕度側彎為10-20度、中度側彎為20-40度、重度側彎為40度以上。 周大翔中醫師治療脊椎側彎需要「針灸、用藥、復健運動」同時進行才能事半功倍,針灸治療透過中醫師施針從兩方面同時進行治療,一.針刺鬆解過度緊繃肌肉並以特殊針灸手法排除筋結及沾黏結構,二.透過針刺穴位行氣活血來疏通局部結構不良引起的氣血瘀滯,用藥部分會根據每個患者身體狀態給予辯證處方治療,大方向會先辨別脊椎側彎對於內科範疇影響的生理機能功能為選方選藥主軸,壯實者選用行氣活血藥物較多,包含當歸、赤芍、紅花等力道較強活血通經藥物幫忙,體虛者須搭配補氣補血藥物,包含黃耆、紅景天、何首烏、熟地等補養藥物來強化氣血,兩者大方向外,常用威靈仙、雞血藤、桑寄生、桑枝、桂枝等來強化脊椎兩側經絡氣血運行。 周大翔中醫師提供脊椎保健穴位 翳風穴:屬手少陽三焦經,位於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從肌肉解剖角度影響生理機能改善,此穴會從後方由淺到深影響胸鎖乳突肌,頭夾肌,頭最長肌,二腹肌後腹等,按壓時同時搭配轉動頸部,視線向正前方看,將頸部轉至最左側,一邊按壓穴位並慢慢將頭轉向正前方及最右側,轉頭動作以輕及慢為原則,反覆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頸椎兩側及周圍肌肉筋膜。 曲池穴:屬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在兩屈肘紋頭外凹陷如池處,局部按壓痠脹感可傳至前臂,透過穴性傳導鬆解兩肩臂、兩前臂肌肉筋膜進而影響肩胛骨周圍肌肉及兩脅肋,按壓時以左手按右手及右手按左手方式互換,按壓時搭配胸肋轉體動作,呼吸保持腹室吸吐,反覆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胸椎兩側及胸肋周圍肌肉筋膜。 委中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於膝彎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凹陷處,《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膀胱合入于委中央」,此穴按壓可以疏通膀胱經經絡,引導腰背肌肉筋膜放鬆,搭配溫足浴放鬆足底肌筋膜同時,兩手按壓膝後側委中穴,持續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腰椎兩側及背部肌肉筋膜舒緩。 脊椎保健茶飲 葛根5g,炒白芍5g,炙甘草3g,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芍藥甘草湯來舒緩肌肉筋膜,搭配葛根疏通項背部筋絡,保健茶飲可以在運動過度、勞動過多、工作固定同一姿勢時間過長,導致脊椎兩側肌肉過度緊繃時,適度透過茶飲幫助放鬆。 周大翔中醫師治療脊椎側彎需從結構調整及臟腑機能兩個面向同時治療,然而形成脊椎側彎通常經過多年姿勢不良為主要病因,治療過程需要長時間耐性配合,以及自律及毅力養成良好姿勢習慣及復健運動,因此,治療方針也會根據脊椎調整狀態來規劃,建議日常保持良好習慣及正常情緒來搭配治療都可以順利改善生理狀態。
運動或健身完隔天發現全身痠痛的你,是否也都認為這樣才算是有練到?甚至於還會強忍著這樣的不適感,且自我安慰的說:「昨天這樣的新練法還真的很有效!」但也正在思考著今天是否該休息一天,讓肌肉好好的休息一下。但肌肉呈現的痠痛卻不一定是由乳酸堆積所帶來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將帶你了解何為乳酸堆積,並教你如何快速的擺脫這樣的不適感。
你有每天運動的習慣嗎?現代人注重身體健康,不少人習慣天天健身、跑步,只要一天不動渾身就不對勁。但別忘了,訓練過頭反而會帶來反效果,還可能破壞你辛苦的訓練成果,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若缺乏適度休息,甚至會讓你睡不好、脾氣變差、影響食慾⋯。《優活健康網》特別選摘此文,告訴你運動計畫安排「休息日」的重要性。
「延遲性肌肉疼痛」(DOMS)是指在激烈的運動後,肌肉會感到酸痛、僵硬和疼痛,通常在運動後的24~72 小時內發生。事實上,延遲性肌肉痠痛不只是會讓人感到肌肉痠痛,肢體還可能變得有點腫、關節變得僵硬、肌力也會暫時性的下降;因此建議民眾,運動前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千萬不樣用力過猛。
民眾在醫院領藥時常會看見藥袋上,標註了可能會出現的藥物副作用,如嗜睡、暈眩⋯等,其中以肌肉痠痛最為常見;然而不少人會因此而害怕藥物造成的副作用,或分不清症狀的出現究竟是不是藥物所造成。對此,醫師以常見用於治療心臟病的膽固醇藥物來舉例,指出病患若服用此藥後,出現肌肉痠痛症狀,其實可能只是「心理暗示」所造成的。
難得出國旅遊,第1天興致高昂到處逛,過2天開始「鐵腿」,特別是下樓梯或從坐姿站起,雙腿痠痛到令人咬牙切齒,到了第4天只想坐著不動,希望能趕快回家。旅遊期間走路量大增,最怕鐵腿,運動醫學專家拆解這些問題的背後成因及預防方法,就算遇上了,也知道該如何自行處理、迅速緩解。
上班坐太久,全身都好痠痛!久坐傷身,但總有不可避免的情況發生,若又遇上塞車、開會或是工作鳥事一堆,上班族更是無法避免久坐。《優活健康網》特地選摘此文,教你如何利用5個簡單的伸展練習,就能緩解肌肉緊繃。尤其是大腿後側僵硬、不舒服的症狀,不妨快來試試吧?下班後利用5分鐘的時間,盡情舒緩一整天的緊繃,也犒賞自己一日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