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坐成W型坐姿,要改正嗎?常聽到W型坐姿可能影響孩子平衡感不佳、走路不穩而跌倒,是真的嗎?又到底什麼是「W型坐姿」呢?《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所撰此文,解析W型坐姿對孩子可能產生的6大影響,以及可善用盤腿坐、跪坐等正確坐姿來交互替換,可幫助訓練孩子腿部肌力,漸漸脫離對W型坐姿的依賴。
看到孩子坐成W型坐姿,要改正嗎?常聽到W型坐姿可能影響孩子平衡感不佳、走路不穩而跌倒,是真的嗎?又到底什麼是「W型坐姿」呢?《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所撰此文,解析W型坐姿對孩子可能產生的6大影響,以及可善用盤腿坐、跪坐等正確坐姿來交互替換,可幫助訓練孩子腿部肌力,漸漸脫離對W型坐姿的依賴。
「阿嬤,妳的膝蓋怎麼有這麼大塊的瘀青了?」一位婦人在就醫時,被物理治療師發現撞到滿腿瘀青,問診後才知長輩因為腳沒力氣,常常不小心在家裡跌倒。基隆長庚醫院物理治療師沈宗翰指出,在治療室常見到一些年齡較大的長輩,因跌倒導致腫脹、瘀青,嚴重者甚至骨折、關節脫位或顱內出血,而永久臥床等。
一位4歲小弟弟從學會走路後,多年來就像企鵝般搖搖晃晃地走,一開始媽媽以為是小孩子剛學會走路才不穩,沒有特別在意,但是隨著年齡漸長,情況並沒有改善,走起路來還是一拐一拐的,家人才感覺事態嚴重。帶至小兒科就醫檢查,照X光時意外發現雙側股骨頭脫臼在外面,髖關節對應不齊,難怪走路快跌倒的樣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歲小亞從小經常絆倒、摔跤,也無法在快跌倒時,試圖恢復平衡;5歲陽陽在學校玩帶動唱時,總是同手同腳而被同學取笑,令他感到相當自卑,亞大醫院復健部運用「感覺統合」概念,打造遊戲關卡,讓前庭系統發展不良的孩童,也能透過體驗享受互動樂趣,藉此增強協調性,譜出悠揚「5感協奏曲」。引導孩子發展合適行為反應 誘發大腦學習路徑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人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和生存,透過身體感官系統探索環境,諸如觸覺、視覺、聽覺、嗅覺與味覺等,並與外在的人事物互動。人類的神經系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與生俱有整合感覺和動作訊息的能力,能將從身體和環境接收的感覺訊息加以組織和整理,使人類在環境中有效運用身體,和外界產生互動並做出適當反應,即為「感覺統合」。復健部職能治療師施益湋指出,感覺統合不僅是盪鞦韆和滑斜坡而已,職能治療師愛爾絲博士(Dr. Jean Ayres)依據神經心理與發展理論提出「感覺統合理論」,臨床上協助神經行為發展問題(感覺統合失調)的孩童,如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過動兒、情緒行為異常等,運用「感覺餐」(Sensory Diet)引導孩子發展出合適的行為動作反應,和誘發大腦學習路徑,找到最佳的互動方式。許多孩子出現感覺處理障礙的情況,會影響其生活、學習等各方面表現,為改善此類感覺處理障礙,職能治療師替孩子量身訂做「感覺餐」,依照每位孩子不同的感覺處理表現,制定個人化計畫,協助其順利與環境互動,並感到滿足。透過遊戲探索環境 學習如何生存、學習院內安排遊戲與環境文化因素結合,將感覺整合的概念融入遊戲中,提供視聽覺、觸覺、本體運動覺等,帶給孩童不同的感官動作刺激,利用環境體驗與探索之情境,訓練提升孩童的注意力及學習動機。施益湋表示,孩童的學習是透過遊戲,以自己的方式和步調探索和體驗世界,並於探索環境過程中,學習如何生存、學習,而職能治療師的角色如同大腦的主廚,運用適當的環境因子,將感覺與動作元素,以遊戲的方式融入生活環境中,使孩童成功適應各種不同的挑戰和獲得發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女性若出現肢體無力、行動不便、平衡失調、視力受損以及口齒不清等症狀,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在搞鬼!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免疫系統的疾病,當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系統時,造成腦部及脊髓產生病變,因而讓患者可能出現行動不便、平衡差、視力受損等症狀,但目前病因仍是個謎。好發於20-40歲女性多發性硬化症好發於20-40歲女性,但發病原因至今仍不明,同時發病症狀及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據資料顯示,全球目前約有230萬患者,台灣約有1000多位患者,盛行率約10萬分之4。常見症狀為四肢無力、視力模糊、暈眩多發性硬化症為一種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即當自身的免疫系統不能準確辨認自身及外來細胞,進而攻擊和破壞自身組織。疾病的症狀是視其所影響的中樞神經系統的部位而定,由於患者一開始可能出現四肢無力、感覺異常、視力模糊、暈眩等不同症狀,因而許多人並不清楚應到哪個科別就診。確診後別誤信偏方、自行停藥台灣神經學學會表示,若有這些症狀發生,請及早尋求神經科進行診斷。確診後務必配合醫師接受相關的治療、復健及定期追蹤,不要誤信偏方,也不要逕自停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不讓病情惡化或再度發作。如遵照醫囑,穩定病情及回復日常生活是可能的。人氣女星楊謹華受台神經學學會邀請演出微電影,期待讓更多人認識多發性硬化症,並藉此告訴多發性硬化症病友,應該積極的去面對及對抗疾病,一定遵照醫囑,接受正規的治療與復健,幫助自己重返正常的生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嬰幼兒若喝到缺乏維生素B1(硫胺素)的配方奶,導致體內維生素B1不足,到了學齡前階段,小孩的平衡感、精細動作表現等,就會大受影響。缺維生素B1 平衡感、精細動作功能大受影響在2004年,以色列有一款嬰兒配方奶缺乏維生素B1,研究團隊以39名5至6歲的孩子為觀察對象,這些小孩在嬰兒時期都曾飲用這款缺乏維生素B1的配方奶,研究人員將這39名孩子與其他30名健康、年齡相符兒童做比較。研究人員進行測試發現,嬰幼兒時期缺乏維生素B1的小孩,無論是平衡感、精細動作表現等,都比同齡小孩來得差。嬰幼兒維生素B1不足 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在13年前,由於以色列有配方奶產品缺乏維生素B1,導致嬰兒死亡悲劇,當時有些嬰兒因維生素B1嚴重不足而引發心臟、神經性症狀,並接受住院治療。嬰兒剛開始出現症狀時,原本找不到原因,後來好像流行病一樣,症狀漫延,許多長輩在醫院候診室互相聊天,發現發病嬰幼兒多在一歲以下,且都是喝同一款配方奶。以色列健康部門的食品技術人員終於確認是配方奶缺乏維生素B1造成,此時,醫界開始給予嬰幼兒維生素B1補充劑,有些小孩快速復原,但仍有3名嬰兒死亡,約20名嬰兒出現嚴重殘疾、癲癇。即使健康小孩 也可能維生素B1不足研究團隊成員法特塔爾-法雷夫斯基指出,身體儲存維生素B1的能力很有限,不像維生素B12,維生素B1儲存於體內時間只有約3星期,因此需要頻繁補充。維生素B1對嬰幼兒、兒童發展非常重要,即使嬰兒身體健康,還是可能缺乏維生素B1,若嬰兒連續遭受病毒感染,就得額外補充維生素。事實上,缺乏維生素B1的首發症狀通常包括食慾不振,這會形成惡性循環。這項研究證實,缺乏維生素B1會對小孩精細動作功能、平衡感發展等,造成長遠影響,由此可知,嬰兒營養攝取有多重要。根據董氏基金會資料,維生素B1來源包括全穀類、穀類胚芽、豆類、豬肉、內臟與營養強化穀類等食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個人的前庭功能好壞與平衡有關,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到了40歲以後,前庭功能就會開始衰退,在一個人做動作時,大腦會透過感官收集資訊,當前庭功能退化,這樣的能力也會跟著衰退,平衡感、空間感也會變差。前庭功能衰退 容易產生跌倒意外美國麻州眼耳專科醫院團隊主持這項研究,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神經學探索〉期刊(Frontiers in Neurology)。研究發現,過了40歲,每多10年,前庭「閥值」就會翻倍,這代表這人對於動作的感官能力與平衡感、空間感都在衰退,當這些能力逐漸衰退,很容易就會跌倒、產生意外。「前庭閥值」代表一個人對於輕微動作所具備的感知能力,研究資深作者美國麻州眼耳專科醫院前庭生理學主任丹尼爾‧墨菲爾德表示,前庭閥值增加,與平衡感表現變差息息相關,過去不少研究也發現,平衡感不好,跌倒機率就會上升。年過40歲 前庭閥值逐漸上升前庭系統是由內耳一些細小管道所構成,專門負責收集動作、平衡感、空間感資訊,所有人口中,超過一半的人曾出現頭暈、暈眩、失去平衡、視力模糊等前庭系統相關症狀。在這次研究中,研究團隊請105名年齡18歲到80歲的健康民眾做實驗,研究團隊請他們進行平衡感、動作測試,並測量其前庭閥值。結果發現,男女差異不大,不過只要年過40歲,前庭閥值就會開始增加。透過物理治療 改善平衡感研究人員也發現,前庭閥值數值越高,受試者越無法完成平衡感測試。研究團隊觀察過去研究數據,認為美國人每年約有15萬2千人因前庭功能障礙而死亡,為美國第3大死因,名列心臟病、癌症之後。研究作者表示,當前庭功能不斷退化,很容易引發跌倒意外,若透過物理治療、平衡感輔助工具等,或可提升前庭功能、改善平衡感,進而預防跌倒意外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