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失智症患者常置身危險中 家人應注意

失智症患者常置身危險中 家人應注意#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沈俐萱/綜合報導) 失智症起因於腦部神經元的退化,短期記憶喪失是失智症共通的症狀,也就是說病患容易忘記剛剛所做或所說過的事,而一再地問同樣的問題或是同一件事重複做,無形中常置身於危險中,像是忘記關瓦斯、熄滅火爐等,更有人則因為無法正確辨識地理位置及方向,常常在外面走失或是忘記自己的房間在哪裡。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國瑋說,失智症病人在病程變化中,若能有家人的積極參與,幫助病人減少非必要的傷害,治療上就容易減緩病程,許多事情要需要家人多關心、注意,像是常規藥物要交由家人保管,因為病人會容易忘記自己到底有沒有吃藥,而吃了重複的藥,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像是有的病人因此而服用了雙倍劑量的降血糖,導致病人失去意識產生危害。另外洪國瑋醫師也補充,盡量讓病人有晝夜的規律,白天則盡量保持病人清醒,因為很多失智症病人在因睡眠不足或是因身體的病痛之下容易導致認知功能快速惡化,且也要幫助病人維持日常生活,對病人多採取正面態度,減少照護者自身的情緒反應,此外家中擺設盡量不要更動,因為病人對於環境的熟悉感因為失智症的關係會相對的減低,讓病人對環境產生熟悉感能避免病人產生不安感。最後洪國瑋醫師說,由於失智症是一個持續逐漸變差的過程,有時候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進展,定期回診追蹤多與醫師討論或是由醫師更改失智症患者的用藥以配合當前狀況,可以增進患者與家人的生活品質。當然,失智症還是越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會更好。

老翁懷疑老婆外遇 小心是失智症引起

老翁懷疑老婆外遇 小心是失智症引起#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王老先生今年75歲,大約從半年前開始,王老先生常常對太太發脾氣,原因是王老先生行動較遲緩,每當太太出去買東西或找朋友聊天,如果稍微晚了點回家,王老先生就不高興,頻頻問太太是去了什麼地方?跟誰在一起?並指責太太一定是背叛他,在外面交了男朋友,還說要給他們好看,家人覺得情況不對,於是將王老先生帶至醫院看醫生,經過檢查後,才發現王老先生是罹患了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經過治療後,王老先生的多疑妄想症狀才減輕。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表示,失智症是指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老年期發生漸進性的智能退化,其智能喪失,足以妨害其工作社交及自我照顧之能力。臺灣人口老化快速,失智症人口比例也急速增加,常見的失智症,包括了阿茲海默氏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及路易氏體失智症。在失智症早期,可能出現記憶力障礙、語言能力變差、定向感不佳、搞不清楚時間地點等等,到了失智症中期,除了記憶力持續減退,有的病患會出現人格改變,常常疑東疑西,東西找不到,卻懷疑是家人偷的;忘了已經吃過了中餐,想要求再吃,被家人婉拒後,就懷疑家人要遺棄他;配偶出門晚了點回家,就懷疑配偶有外遇。除了上述的妄想症狀,有的失智症患者,還會出現幻覺、焦慮、重覆言語、收集東西、漫遊、睡眠障礙、飲食改變等症狀,這些症狀通稱為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這些精神行為障礙帶給家屬極大的負擔,甚至引起照顧者的憂鬱症。詹仁輝醫師建議,如果老年人出現了多疑妄想幻覺等症狀,應該避免當面批評及反駁,應善用同理心及注意力轉移技巧,減少衝突的發生。同時要盡早就醫,做適當的檢查及治療。現今醫學無法完全治癒失智症,但可以藉由藥物治療,減緩病程並減輕精神行為症狀,提高病患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人口快速老化 預防失智從生活做起

人口快速老化 預防失智從生活做起#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目前臺灣人口呈現加速老化現象,臺北市65歲老年人口比例已高達12.76%,松山區更高達13.53%,將提早邁入高齡社會,而對失智症的認知有近八成聽過失智症,但對疾病所產生的精神症狀況、問題行為與正常老化行為等卻不是很清楚,對失智症與一般正常老化的認知上較容易混淆。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一般人對失智症並不完全了解,錯失及早就醫機會,當家人有十大警訊當中的多個徵兆出現時,如: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與地點的概念、東西擺放錯亂、個性改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等,要趕快到各大醫院精神科或神經內科門診檢查,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才可維持失智症患者的心智功能與生活品質。台灣失智症協會則提供了簡單易記的口訣來提醒民眾如何預防失智。可分為「趨吉」與「避兇」兩部分。趨吉包含了:多動腦、多運動、多地中海飲食、多社會參與。避兇包含了:遠離三高(高血壓、血脂、血糖)、遠離肥胖、遠離頭部外傷、遠離抽菸、遠離憂鬱。此外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更設計了一份圖文並茂、淺顯易懂的「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提供民眾自我檢測,若是分數達2分以上,即有可能罹患失智症,篩檢分數越高罹患失智的可能性越大,提醒大家在生活上都要更注意老年人。

照顧失智累人 大林慈濟設支持團體

照顧失智累人 大林慈濟設支持團體#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大林慈濟醫院指出,家中有罹患失智症的親人,常讓主要照顧者承受極大的身心壓力,因此成立「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將定期舉辦活動,為失智症病友及家屬提供多元服務,也讓家屬能交流照護經驗、相互扶持,在照顧路上不孤單。在昨(14)日的活動中,除了邀請心理師許秋田與家屬分享「疼惜自己與所愛的人」之外,在暑假期間來醫院當志工的台南慈濟中學同學們,則在一旁陪著阿公、阿嬤玩遊戲,例如丟沙包、撿彈珠、擲尪仔標、挑橡皮筋等,原本靦腆的老人家在志工和同學們的熱情帶動下,也放開心與同學們玩成一片,彷彿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大林慈濟指出,雲嘉地區老年人口比例在全臺名列前茅,但失智症問題過去卻較未受到重視。大林慈濟醫院除開設失智症特診外,也成立了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由醫師、護理人員、心理師、營養師、復健師、社工、志工等醫療團隊成員,為失智症病友及家屬提供多元的服務。包括配合活動時間,就近開設失智症特診,病友能就近看診,並有志工協助拿藥,陪伴病友,讓家屬能輕鬆參加活動,學習更多照護資訊,也能有機會喘一口氣。  許秋田心理師與家屬分享失智症患者與家屬在面對疾病時的心理狀態,讓家屬對於自己和病患的狀況都能有更深的了解,例如男性失智症患者常會懷疑太太外遇,這是因為疾病使患者失去優勢地位,突然由強者變成弱者,認為自己是太太的包袱,擔心會失去太太,因此疑心太太外遇。而失智症照顧者在照顧患者時,也需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許秋田表示,失智症照顧者有十大壓力警訊,包括否認、憤怒、逃避社會活動、焦慮不安、憂鬱、疲憊不堪,睡眠不好、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健康問題等,這些問題與照顧者的態度有關。他提醒照顧者,要看清事實、疼惜自己,因為照顧失智親人是一項長期抗戰,喘息可以紓解壓力,增加照顧能量,自己有適當的休息時間,才能給親人優質的照顧。 活動中一位家屬分享照顧失智母親的經驗,因為母親十分依賴她,外籍看護申請不易,其他家人又不願分擔照顧壓力,讓她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甚至中斷生活中的其它活動,專心照顧母親,長期下來卻感不堪負荷。醫療團隊及其他家屬在聽完她的狀況後,建議她可以適時將壓力分攤給其他兄姊,也可以申請居家照護,或是安排母親至日間照護中心,讓自己有時間可以放鬆一下。 病患家屬施冰華帶著母親來參加活動,她表示,在這裡可以遇到有類似問題的人,彼此分享、鼓勵,讓自己感覺「我不孤單」,還得獲得很多醫療上、生活照顧上的新知,希望活動能一直辦下去。對此,神經內科主任曹汶龍表示,這個活動將會持續舉辦,不但失智家屬能得到支持力量,醫療團隊也可以從中了解到更多照顧者在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有助於後續的診斷和治療。 圖:活動中,在暑假期間來醫院當志工的台南慈濟中學同學們,陪著阿公、阿嬤玩遊戲。(照片/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失智症專屬照護 為北榮高齡醫學中心推動方向

失智症專屬照護 為北榮高齡醫學中心推動方向#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辦理台灣社區及長期照顧機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資料推估,截至98年底,我國社區失智病患超過十四萬人,而調查資料也顯示失智病患在未來20年間,每年將增加5,800人,由於失智人口急速增加,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推動失智症專屬的照顧模式早已成為先進國家老人照護政策的指標性議題,也是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持續推動的方向。行政院退輔會所屬的安養機構目前建構有失智照顧機構597床,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失智照護網絡,提供患有失智症的榮民能在接近住家的居住環境中,接受和居家生活一般的日常生活照顧服務,以維持其整體身心功能。失智症照顧的推動是世界各國發展優質高齡照護的重大政策方針。陳亮恭主任指出,舉凡日本、英國、澳洲、加拿大與美國等都已針對失智照顧模式的建立與品質提升進行全方位的推動並已陸續建立國家失智照護標準,進而推廣至全世界。目前國內針對失智照護在各界的努力之下雖已萌芽,但仍欠缺系統性的政策整合,針對失智症的疾病預防、治療到長期照護進行整體性的規劃與研究,希望藉由北榮「失智照顧教研專區」的成立,針對各失智專區的人員訓練、照顧模式建立與品質提升研究進行整體性的規劃,以提升失智專業照顧能力、減緩失智症狀的惡化、增進失智長者照顧品質,進而達到滿足失智照護需求、建立失智照護標準、持續失智照護教育及發展失智照護研究等四大目標。

失智症十大警訊 及早發現失智

失智症十大警訊 及早發現失智#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阿成爺爺是一位90歲經醫師診斷為阿茲海默氏症患者,根據媳婦說明,爺爺自97年起就常常至附近的照相館、鞋店、滷肉飯店串門子,與老板及來店客人重複陳述同一件事情、重複發問,造成店家困擾,而且爺爺在家中待不住,頻頻要求家人帶他外出散步,導致家人沉重照顧壓力,所以帶到醫院求醫治療。透過藥物治療及接受仁愛院區失智症日間病房行為治療,由跨專業團隊,提供認知訓練、音樂訓練、感官訓練、懷舊訓練、肢體訓練、藝術訓練等相關課程,媳婦表示,爺爺有了固定的地方可以去,有同伴可以陪伴聊天,是他最開心的事情了,不但改善了爺爺的生活作息,減少家屬的照護壓力,並提升了爺爺的生活照顧品質。以臺灣地區失智症盛行率5%及臺北市65歲以上老人人口約33萬人推估,臺北市可能有1萬7,000位失智症老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如65歲以上老人發病率約僅有5%,而80歲長者則提高為20%,這資料也同時告訴大家,並非每位老年人均會罹患失智症,所以,如何早期找出失智長者,並協助家屬面對,已成為當今社會重要議題。甄瑞興主任再強調一名失智症老人可能影響22.7人的生活,其中包括親人及朋友。此外,失智症長者20至30%易併發妄想、幻覺,及情緒激躁不安等精神行為問題,使得家屬在照顧過程中,經常須面臨不同種類及不同層面的問題與嚴重挫折感,這讓主要照顧者倍感壓力。研究顯示約有30至83%失智長者之照顧者有憂鬱的情形發生,早期介入提供失智照護服務,對失智長者及其家屬而言倍顯重要。衛生局亦提供失智症十大警訊資訊供市民依循,若能搭配量表在家進行篩檢,必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與早期治療」之事半功倍效果,這十大警訊包括:1、記憶衰退,忘東忘西,重複發問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3、語言表達出現問題4、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7、東西擺放錯亂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甚至有妄想、幻覺、憂鬱9、個性改變10、喪失活動及開創力衛生局呼籲「關懷失智長者一起來!」民眾透過失智症十大警訊的學習,可以及早協助失智長者及早獲得相關照護資源,以延緩病情進展。並請失智長者家屬踴躍透過家培班訓練及參加家屬支持團體,提升照顧技巧與降低照顧負荷現象,進而減輕家庭負擔。

衛生局提供十大警訊 助早期發現失智

衛生局提供十大警訊 助早期發現失智#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以臺灣地區失智症盛行率5%及臺北市65歲以上老人人口約33萬人推估,臺北市可能有1萬7,000位失智症老人,實際上臺北市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者計有5千多人,顯示社區中仍可能有許多在發展過程中,未達身心障礙標準、病情不等的失智長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如65歲以上老人發病率約僅有5%,而80歲長者則提高為20%,所以,如何早期找出失智長者,並協助家屬面對,已成為當今社會重要議題。甄瑞興主任強調一名失智症老人可能影響22.7人的生活,其中包括親人及朋友。此外,失智症長者20~30%易併發妄想、幻覺,及情緒激躁不安等精神行為問題,使得家屬在照顧過程中,經常須面臨不同種類及不同層面的問題與嚴重挫折感,這讓主要照顧者倍感壓力。研究顯示約有30~83%失智長者之照顧者有憂鬱的情形發生,早期介入提供失智照護服務,對失智長者及其家屬而言倍顯重要。因此台北市衛生局提供失智症十大警訊資訊供市民依循,若能搭配量表在家進行篩檢,必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與早期治療」之事半功倍效果,這十大警訊包括:1.記憶衰退,忘東忘西,重複發問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3.語言表達出現問題4.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7.東西擺放錯亂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甚至有妄想、幻覺、憂鬱9.個性改變10.喪失活動及開創力衛生局也呼籲大家一同「關懷失智長者!」透過失智症十大警訊的學習與隨時使用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可以及早協助失智長者及早獲得相關照護資源,以延緩病情進展。並期盼失智長者家屬能踴躍透過家培班訓練及參加家屬支持團體,提升照顧技巧與降低照顧負荷現象,進而減輕家庭負擔。

罹癌人數呈增加趨勢 與自由基有關

罹癌人數呈增加趨勢 與自由基有關#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衛教週報資料表示,近年來罹患癌症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發生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目前已知大多數的致癌因子及促癌因子都是自由基的誘發因子,「自由基」非常不穩定,會攻擊細胞膜上的脂質產生過氧化脂質,攻擊細胞質內的蛋白質引起蛋白質變性,並且使細胞核內染色體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癌症的發生。 人體內過多自由基也會促進老化的進行。黑斑、皺紋、動脈硬化、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眼底黃斑退化、甚至如老人失智症亦與自由基密切相關。而輻射線照射、香菸、肉類加工過程添加的亞硝酸胺類物質、烤肉中存在的苯環類物質、多氯聯苯、聚氯乙烯、殺蟲劑(如巴拉松)及重金屬元素(如鉛、汞、砷化合物)都是重要的自由基誘發因子。過量的脂肪及酒精也會增加人體內自由基的產生。血中氧自由基可以和脂質、蛋白質及肌酐酸反應,分別產生過氧化脂質、氧化蛋白質及氧化肌酐酸等反應物,尤其氧化蛋白質及氧化肌酐酸相當穩定,可作為篩檢標的。年過40之後容易有氧化蛋白質及氧化肌酐酸偏高的問題,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抗氧化能力有衰退的現象。而腎臟病變、動脈硬化、微循環障礙、黑斑及癌症患者,血中氧化蛋白質及氧化肌酐酸容易偏高。有些病患臉上突然長出很多黑斑,懷疑是肝臟出了問題,經檢查後才發現,肝功能完全正常,可是血中氧化蛋白質及肌酐酸卻相當高。顯然地,黑斑的出現與肝病無關,而與體內自由基過度的產生有關。交感神經緊張促使白血球產生過多的自由基,這是許多經常過度忙碌或精神憂鬱的人容易老化的原因。劇烈運動會促進自由基的過度產生,但適當的運動則會誘導人體清除自由基;對老年人而言,練氣功、打太極拳、慢跑或快走都是不錯的運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