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率

台灣肝臟移植手術病人存活率享譽國際

台灣肝臟移植手術病人存活率享譽國際#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臟器移植手術屬挽救重要器官衰竭個案生命之利器,因器官來源珍貴,健保局分析自2001年到2011年國內2,623例肝臟移植病人存活情形,整體而言,我國肝臟移植人數呈現上升趨勢,2001~2004年有418例、2005~2008年有978例、2009~2011年有1,227例,病人術後3年存活率維持在80%左右、5年存活率約為76%,而10年存活率則為70%左右,與美國相距不遠。但資料亦顯示國內有21家醫院曾提供肝臟移植手術,各院執行移植病例數差異甚大。最多移植病人有742例,少於10例的醫院有5家。從2001年到2011年國內肝臟移植資料,健保局依據移植病人年齡統計,18歲以下(314例) 3年及5年存活率分別為82%、81%,較18歲以上病人(2,309例) 3年及5年存活率為79%、76%高。其中執行18歲以下移植手術的病人數較多且3年及5年存活率最高前三名醫院,分別為:高雄長庚、台大醫院、台中榮總;而執行18歲以上移植手術的病人數較多且3年及5年存活率最高前三名,分別為:高雄長庚、台大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惟受限於健保資料庫內容,本次存活率分析尚缺乏移植病患術前疾病嚴重度評估等重要資料校正,所以存活率未能充分反映實質結果。移植病人存活率尚與「術前移植個案的藥物治療」、「捐贈者及受贈者的選擇」、「免疫藥品的評估使用」、「病理報告的解讀」,「急性排斥的處理」、「術後常見感染問題」以及「醫療團隊長期支持與追蹤系統」等醫療照護議題有關。有鑒於器官捐贈來源十分有限與珍貴,為使移植品質與效益更為提升,健保局建議移植手術朝向重點式發展,各院視能量發展不同的器官移植項目,進而建立優質移植團隊;避免因移植醫院家數過多,移植團隊較不易累積經驗及穩定發展,因而產生醫療品質不確定的現象。

愛滋裝置藝術上街頭 同志遊行去汙名

愛滋裝置藝術上街頭 同志遊行去汙名#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27日舉辦的2012台北同志大遊行中,有著來自台灣各地甚至紐約、香港、日本的朋友,台灣露德關懷愛滋大隊的愛滋自由女神裝置藝術將隨著遊行隊伍,期待更多大眾與同志朋友把握機會獻上您的愛心,用萬枚愛心貼紙貼滿LOVE關懷愛滋行動裝置。露德協會表示,表達去汙名化的訴求,若是從事不安全性行為,任何人都可能染上愛滋。露德協會的「愛滋自由女神」裝置行動藝術,繼10月25日現身台北站前廣場,吸引現場數千名大眾以行動支持後,又於今(27)日前進「2012同志大遊行」,邀請不分族群的民眾,在愛滋藥盒堆成的「LOVE」裝置藝術上,貼上代表接納與支持的愛心貼紙,用愛讓帕斯堤走出病痛與歧視,並能繼續為社會貢獻所長。 露德協會在25日街頭活動中調查的210份問卷顯示,99%民眾願意支持感染愛滋的親友、83%民眾表達願意與感染者共事、97%民眾支持政府投入資源於愛滋防治,這些數據代表著關懷愛滋,已經是全民共識;但是問卷也顯示,34%民眾不知愛滋病已可透過雞尾酒療法有效控制病毒。露德協會代表指出,愛滋去污名化,應從愛滋教育著手。此次遊行呼籲的「去污名」,有兩層意義:第一是「愛滋並非特定族群專利」;第二是「自由與愛不分族群」,因此鼓勵更多人一起高喊:「Positive, We are Family-帕斯堤,我們是一家人」目前愛滋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為慢性疾病之一,其實,日常生活裡與帕斯堤一起求學、工作、用餐、從事休閒娛樂等,並不會有被感染的可能,期待社會大眾放下因恐懼而產生的對立與分類,關心帕斯堤朋友與家屬,用正確的認識來保護自己的健康。 

黃金期篩出大腸癌 存活率高達90%

黃金期篩出大腸癌 存活率高達90%#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大腸癌連續五年為國人罹患最多的癌症,由於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影響,發生率及死亡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但由於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為此國民健康局針對50至69歲民眾,免費提供每2年1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幫助民眾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以100年度為例,篩檢結果為陽性的人,也僅有六成民眾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但接受大腸鏡檢查中有一半的人確診為大腸癌,瘜肉增生者更高達6成,其中約有2成以上的患者切除瘜肉後,仍復發瘜肉增生的情形,同時研究也指出瘜肉與大腸癌有密切關係,更加凸顯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彰化縣為關懷當地民眾健康,及提升民眾接受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與考量偏遠地區就醫交通不便等因素,除由衛生所及醫療院所提供定點的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服務外,每年皆於四月起展開彰化縣27個鄉鎮共31場次的免費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服務,檢查項目除大腸直腸癌篩檢外,還包括一般成人健康檢查、口腔癌篩檢、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攝影等整體篩檢,提供可近性及更方便的篩檢服務,來維護民眾的健康。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呼籲,民眾除調整生活習慣、每日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外,另糞便篩檢結果呈現陽性的民眾,請儘早安排大腸鏡檢查,以早期發現疾病,早期醫治。

提升大腸癌存活率 定期篩檢發現瘜肉

提升大腸癌存活率 定期篩檢發現瘜肉#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國人飲食習慣越來越走向重口味,但是重口味的飲食容易造成腸胃負擔,根據衛生署統計,100年大腸癌是台灣地區及高雄市癌症十大死因第三名,高雄市衛生局統計,高雄市大腸癌死亡率為24.2/每十萬人口(死亡人數為672人),高於全國死亡率21.2人/每十萬人口(死亡人數為4921人)。為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結合本市519家醫療院所,設立癌症篩檢健康便利站,提供民眾就近性及便利性篩檢服務,衛生局呼籲50~69歲市民,踴躍接受每兩年接受一次免費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只要持健保卡至附近醫療診所(貼有微笑小屋之健康便利站)即可獲得檢查,希望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癌五年存活率最高可達九成。    統計高雄市101年7月底,已完成大腸癌篩檢共86504人,佔本市50~69歲人口13.24%,目前發現陽性個案5736人,有進一步做檢查人數為3775人(佔65.81%),其中發現瘜肉1551人及大腸癌143人,而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所以透由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到瘜肉,進一步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高雄市衛生局為鼓勵高雄市市民早期接受篩檢,凡於101年6~10月完成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者,有機會抽到500~5000元禮?,而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個案,早期接受進一步診斷,並於篩檢日期起3個月內完成大腸鏡檢者,即可獲得200元禮?,相關癌症相關資訊可洽高雄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或各區衛生所。

乳房攝影異常 及早就醫存活率高

乳房攝影異常 及早就醫存活率高#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1歲的林小姐篩檢結果發現異常,經進一步切片檢驗,確認為良性腫瘤。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林俊宏醫師表示,乳房攝影篩檢發現異常時毋需驚慌,就算是良性腫瘤或較早期的癌症,只要及早治療,乳癌5年存活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符合篩檢條件的婦女應該把握機會接受檢查。林俊宏醫師表示,做乳房攝影篩檢後,有時會接到檢查結果有微鈣化點或不對稱陰影的通知,常讓受檢的婦女十分擔心害怕。但其實再接受進一步檢查後,有時會發現只是影像上無法判斷清楚,若確實有可疑微鈣化點,需要接受組織切片檢查,有些結果沒有問題,有部份則可能是腫瘤。59歲的李小姐接受健檢的乳房攝影篩檢,發現兩側乳房都有小於一公分的陰影,接到衛生所通知後,就近到大林慈濟醫院斗六門診部接受進一步檢查,所幸經超音波及觸診檢查,並未發現異常。林俊宏指出,即使是良性腫瘤,只要日後按時追蹤即可,毋需擔心。就算切片結果屬於惡性腫瘤,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非常好。其中原位癌或是較早的第一期乳癌,目前五年存活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腫瘤大小在二公分以內,無淋巴轉移者,五年存活率也有95%以上。林俊宏醫師強調,在台灣,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死亡率第四位。每年有近7,000人罹患乳癌,1,600人因乳癌死亡。但早期發現乳癌不到40%。乳房攝影是目前乳癌篩檢中最有效率的方法,準確率接近90%,還能發現用手摸不出來的早期乳房異常,全民健保補助45至69歲婦女、每二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符合資格的婦女,務必把握機會接受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醫訊/大腸癌早期治療 存活率達90%

醫訊/大腸癌早期治療 存活率達90%#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因現代人飲食逐漸西化、精緻化,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八千多人得到大腸癌,並有近四千人因大腸癌死亡,且呈每年快速增加的趨勢,現已居所有癌症發生及死亡的第三位。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活動時間:5/17(四)上午8:30~9:00活動地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醫療大樓二樓 東區門診大廳活動洽詢:2786-1288分機6688、6702

口腔癌治療與危險因子

口腔癌治療與危險因子#存活率

行政院衛生署2008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均高居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的第四位,過去10年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持續升高,其上升率為男性十大癌症之首。在台大醫院頭頸癌醫療團隊的努力下,2004~2009年間在台大醫院耳鼻喉部接受完整治療(包括原發部位腫瘤切除及頸部淋巴廓清手術)的1288名口腔癌病友,其接受治療後的5年整體存活率都優於台灣與國際的治療結果。相較於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 2010年針對口腔癌的5年觀察存活率第一期為54%,第二期為47%,第三期為36%,第四期則僅有27%。2008年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口腔癌的5年觀察存活率第一期為76%,第二期為68%,第三期為52%,第四期則為33%。台大醫院口腔癌病友的5年整體存活率第一期為87.8%,第二期為85.9%,第三期為76.1%,第四期則為55.3%,治療成效相當不錯。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包括唇,頰黏膜,口腔底部,前三分之二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的惡性腫瘤總稱。2008年台灣口腔癌之新發生個案數為4420人,男性佔4055人,平均每十萬名男性即有28.48人罹患口腔癌,這樣的發生率成為另類的世界第一。現階段口腔癌的治療模式主要是手術切除,第一期及第二期的口腔癌患者僅接受手術切除即可得到相當好的治療效果,第三期及第四期患者如果沒有預後不良因子的話,手術切除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至於有預後不良因子的第三期及第四期患者,則需要接受合併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也就是多科部團隊的合作治療。超過一半以上的口腔癌患者屬於較晚期的第三或第四期,這些患者常須接受手術後的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因此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與耳鼻喉科醫療團隊間的合作就顯得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患者治療結束後的牙齒、咀嚼和吞嚥等問題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病人的營養攝取與併發症的嚴重度,因此就需要牙科、整形外科與復健科同仁的大力幫忙。提升口腔癌患者的整體存活率是一項挑戰,除了疾病本身的因素之外,治療引起的併發症及後遺症也會影響病人的存活,許多病人治療後雖然腫瘤已經得到控制,但是卻死於治療引起的副作用(例如吸入性肺炎)。雖然在口腔癌的治療上成果斐然,但台大醫療團隊仍將持續努力,提升第四期(尤其是4B期)患者的治療成果,減少患者治療後的副作用,提升患者治療後的生活品質等。台灣的口腔癌發生率遠較歐美地區為高,口腔癌主要好發於中年男性,是國人男性50~54歲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在台灣,導致口腔癌的主要元兇是嚼食檳榔與吸菸,台灣口腔癌發生率較高的地區也是嚼食檳榔盛行率較高的地區。以地區而言,台灣口腔癌發生率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台東縣、彰化縣以及嘉義縣。口腔癌早期的病灶,無論在存活率或治療後的生活品質上,都要比晚期病友好許多,因此,如果有以下危險因子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提升口腔癌存活率的關鍵。1.嚼食檳榔及吸菸是導致國人口腔癌的主要因子,因此有嚼食檳榔或吸菸習慣的人應該要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最好是儘早戒食檳榔和戒菸。已戒檳榔和戒菸的朋友仍需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因為香菸及檳榔的遺害常在戒食多年後仍會發生。2.蛀牙及不當的假牙也是造成口腔癌的原因之一,有此問題的朋友應儘快找牙醫師處理。3.當出現下列狀況時為疑似口腔癌的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a.口腔有長期不癒合的黏膜潰瘍(持續超過2週以上)。b.口腔內部出現硬塊,觸痛,或出血。c.口腔黏膜出現紅斑或白斑。d.拔牙傷口持續不癒合。

世界愛滋日拋開歧視 期盼喚起大眾對愛滋的關懷

世界愛滋日拋開歧視 期盼喚起大眾對愛滋的關懷#存活率

今天(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有100位關懷愛滋感染者的志工,昨上午特地換上紅色衣服,在台北101的LOVE雕塑前排列巨型紅絲帶,呼應今年世界愛滋日的主題「讓愛滋歸零(Getting to Zero)」,目標是愛滋「零增長、零歧視、零死亡」,期盼在這天能讓全世界都重視且關心愛滋病。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文章表示,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至西元2004年為止,全球遭受愛滋病毒感染人數已超過6千萬人,造成2千萬以上的人口死亡,產生1300萬名的愛滋孤兒,一般來說,愛滋病毒感染後的潛伏期有二種說法,第一,感染後約2-6星期會出現感冒樣的原發性感染症狀,第二,指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出現臨床症狀的期間,一般是5-10年(目前稱為隱形期或次臨床期),後者的愛滋病患因沒有症狀,愛滋病患可能繼續從事高危險性行為,因此容易成為愛滋病毒防治的漏洞。衛生署疾管局表示,目前的藥物治療確實可以改善愛滋病患的存活率,但仍然沒有辦法治癒愛滋病,所以預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疾管局提醒民眾,要有忠實可靠的性伴侶、不要與別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刮鬍刀、牙刷、針頭等、避免不必要之輸血或器官移植等,來降低感染愛滋病的機率。愛滋病的眼部會發生什麼症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95愛滋病不是絕症?專家:已如慢性病可控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007愛滋血液空窗期長難檢驗 捐血者的良心最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09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