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率

維持運動 乳癌患者可多活5年

維持運動 乳癌患者可多活5年#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世界癌症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WCRF)資料統計,2012年全球近170萬為乳癌新發病例,佔所有新發癌症之12%,在台灣,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全癌發生人數為99,143人,其中乳癌發生人數為11,281人(不含原位癌),佔全癌發生人數比例11.38%。平均每天約有5名婦女死於乳癌顯示台灣乳癌發生率已趨近全球乳癌發生率,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也是發生率增加最多的癌症,與101年發生人數相比,新增756人,發生率增加7.18%,乳癌死亡率排名則為第4位,死亡人數為1,962人,平均每天約有5名婦女死於乳癌。保持運動習慣 可提高5年存活率面對乳癌,病友們最害怕的就是復發問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鼓勵乳癌病友罹癌之後,仍可進行任何對身體有益的運動,並持續維持運動習慣,他引述美國希望城醫學中心(City of Hope)期刊內容指出,對於罹患乳癌的女性,保持運動習慣可以增加戰勝癌症的機率,提高5年存活率。高於平日心跳數 喘氣、消耗能量另外,有運動習慣者還能增強人體內DNA修復能力,另外在化療期間適度的運動,也可以有效改善療程帶來的不適,所以無論是任何形態的運動,只要運動時的心跳高於平日心跳數,感覺到喘氣、有消耗到能量,都可達到運動的效果,建議病友找到自己喜歡、能夠培養成興趣並長期持續的運動,享受運動過程,才能達到運動最佳的效果。二等親內有人罹患乳癌 每2年1次檢查此外,也呼籲所有的女性,不要僅以乳房自我檢查,來檢視乳房的健康,目前政府有提供免費乳房X攝影檢查,建議45至69歲的女性、40至44歲有乳癌家族史者,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等二等親內曾有人罹患乳癌,每2年至少應進行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早產兒存活率提升!巴掌王子開心上小學

早產兒存活率提升!巴掌王子開心上小學#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小麥今年7歲,就讀小學一年級,看似健康的他,其實是位早產兒,提早3個半月出生,只在媽媽肚子中待了25週又2天,剛出生時僅有455公克,身長大約25公分,是成大醫院體重最輕的早產兒。醫師表示,隨著醫療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有明顯提升。體重達1000克 存活率逾8成成大醫院黃朝慶醫師解釋,早產兒是指懷孕不足37週即分娩的新生兒。台灣目前早產兒發生率約佔新生兒活產人數的8~9%,其中極低出生體重(<1500公克)早產兒約佔新生兒活產人數的0.85%,卻佔新生兒死亡人數的85%。然而現在醫療科技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有明顯提升。目前台灣地區出生體重1000至1500公克的早產兒存活率已高達85~95%。但是早產兒出院後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生長或發展遲緩的機率,仍較一般足月兒來得高。早產兒易生長遲滯 早期發現、治療為佳早產兒在唸書期間比一般孩子更容易遇到過動或行為認知上的問題。成大醫院自84年起成立南區早產兒聯合追蹤醫療網,針對出生體重1500公克以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出院後矯正年齡6、12、24個月大定期追蹤其健康及生長發展狀況,20年來已持續追蹤服務2154位早產兒。另外在民國95年起增加學齡前5歲兒童的追蹤,至今近10年已服務732位早產兒,佔收案人數的78%。目前各年齡的平均追蹤率均達90%以上。追蹤結果發現,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2歲有體重生長遲緩的發生率約為18%、智能發展遲緩的機率為16%、腦性麻痺8%、重度視力或聽力障礙約為1%。醫師呼籲,早期發現、早期療育。

免驚!早期乳癌治癒率高 5年存活率逾9成

免驚!早期乳癌治癒率高 5年存活率逾9成#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乳癌乃女性頭號公敵,不僅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而且發生率還逐年上升!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乳癌不但是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癌症, 103年更有2,071人死於乳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位,平均每天有5名婦女因而喪命。但醫師也說,癌症雖然令人聞之色變,但早期乳癌一旦發現,經過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乳癌不上身!定期篩檢是保命符據統計,103年有80萬名婦女接受篩檢,發現將近4千名無症狀的乳癌患者,相當於每175名接受篩檢的婦女,就有1人罹患乳癌卻不自知。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黃鈺棻醫師表示,早期乳癌大多沒症狀,要把潛在病灶揪出來,唯一的方法就是篩檢,經過許多大型臨床試驗,證實「乳房X光攝影」是可以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的篩檢工具,藉由偵測出鈣化點或者是微小腫瘤,來發現無症狀的早期乳癌。「自摸」不建議   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常有婦女反應接受乳房攝影過程造成疼痛感,是否自我檢查即可?黃鈺棻醫師說明,事實上,各國專家,已不再建議教導婦女做乳房自我檢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我檢查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許多追蹤數年的大型臨床研究,發現乳房自我檢查不但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反而會提高偽陽性的機率(良性腫瘤)。雖然「很痛」是許多女性對乳房攝影的印象,但在做檢查時必須將乳房夾緊,減少乳房組織重疊,以取得清楚的影響,因此建議女性在月經結束的1~2週內做檢查,以避免月經來潮之前乳房腫脹更易造成不適。醫師也提醒,不論如何,唯有定期接受篩檢,才有機會在腫瘤還沒橫行霸道之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若是摸到乳房不明腫塊,不論有無疼痛的症狀,仍建議應及早就醫。

高惡性轉移性乳癌存活率 與6大因子有關

高惡性轉移性乳癌存活率 與6大因子有關#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據癌登顯示,台灣目前每年新增破萬名的乳癌患者,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特別是在臨床上被定義為「高惡性轉移性乳癌」的患者,因化療效果不佳,但病情進展快速且預後差,治療上仍有困境。高惡性轉移性乳癌 死亡風險最高飆至4.79倍根據2015年5月最新刊載於國際醫學期刊《乳房》針對高惡性轉移性乳癌特徵所做的系統性回顧的論文指出,目前臨床上普遍對於預後差的轉移性乳癌患者,以「高惡性」稱之,並以醫學上最高的證據指數顯示,這群患者的存活與6大危險因子相關。對此,三總血液腫瘤科戴明燊醫師表示,導致高惡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的存活率及無疾病存活期下降的危險因子,包括臟器轉移、大於三處器官轉移、三陰性、循環癌細胞數量、腫瘤分化級數3等,若以死亡風險來說,大於三處器官轉移者為2.47倍、三陰性者為4.3倍、循環癌細胞數量大於等於5者則為4.79倍。Her2陰性患者 對化療的反應率僅約2成雖然目前乳癌治療已趨向個人化,但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陳訓徹醫師表示,以長庚為例,目前新增的乳癌患者約有6%初次確診時,病情已轉移,其餘的94%在治療後五年約有15%轉移。像是Her2陰性的乳癌患者,若面臨轉移,以賀爾蒙陽性和陰性做區分,前者若為臟器功能惡化或轉移症狀明顯,會跳過荷爾蒙治療,直接採取化療;後者則僅有化療可選擇,但目前Her2陰性的轉移患者對化療的反應率約為2成。但戴明燊醫師表示,目前臨床發現第一線使用紫杉醇合併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較單一使用紫杉醇治療,不僅可增近2倍腫瘤反應率,也可延長近2倍無疾病惡化時間,減輕患者病情進展快速的痛苦,成為高惡性轉移醒乳癌的選擇治療。

肝癌者福音!電腦刀治療提升存活率

肝癌者福音!電腦刀治療提升存活率#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惡性腫瘤自民國71年起,已連續33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其中肝癌發生率雖然排名第三,但死亡率卻是第一名,且五年的整體存活率也僅有2成左右,在治療上相當棘手。而肝癌的治療方式非常多,如外科手術切除、射頻燒灼術、酒精注射等,但換肝仍是目前公認存活率最高的方式,只不過等候適當的肝臟捐贈者不容易,因此,近年來在醫學上經常運用電腦刀進行治療,為患者爭取時間,提升約1年以上的存活率。電腦刀 利用高能量X射線殺死癌細胞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放射腫瘤科張立平醫師表示,電腦刀是使用高能量的X射線來殺死癌細胞,精準度高,患者在不用麻醉、沒有疼痛感覺的情況下進行,不管是良性或惡性腫瘤都適用。相較於過去傳統放射治療,需花6~7週共30至35次的X線照射,電腦刀僅需1~5天的療程,每天照射1次約耗費15至30分鐘,也沒有掉髮、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多數實質性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都適用電腦刀,如腦瘤、頭頸腫瘤、脊髓脊椎腫瘤、肺癌、肝腫瘤、胰癌、攝護腺癌及乳癌等,除此之外,轉移或復發的癌症也能用電腦刀治療,只要病人體力還好、腫瘤的個數不太多、腫瘤擴散範圍有限都可以選擇此方式。

肝癌治療個人化 避免復發增存活率

肝癌治療個人化 避免復發增存活率#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感冒會有流鼻水、發燒等症狀,傷口發炎則會紅腫熱痛的感覺,唯獨肝臟因為沒有痛覺神經,所以發炎時總是不痛不癢,以致肝硬化、長出腫瘤卻渾然不知,往往等到出現症狀時,病情早已惡化成中、晚期。因此,肝癌十幾年來一直為全國十大癌症之一,每年約有1萬多人罹癌,死亡率達7成,但僅有1/3左右的患者,能夠以外科手術的方式治療,只是,手術後五年內大約有5~7成的人會復發,存活率也僅有35~50%而已,可見肝癌儼然已成為國人的頭號殺手之一。依病況提出個人化治療 以增治療效果為了使肝癌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外科李金德醫師建議,依個人呈現的病況,提出個人化的治療,以帶給肝癌病人更好的治療品質,提升健康生活。1)肝臟移植手術對於罹患肝癌,因為肝硬化嚴重,肝功能低下的病人,不適合一般手術者,目前接受過肝臟移植手術治療的患者,沒有復發的現象,三年存活率達94.7%。2)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對於位於肝臟邊緣或較淺層的肝癌較為適合。3)開腹手術對於較大、位於深層的肝癌,或不適合肝臟移植、微創手術者來說,選擇開腹式手術較為合適。4)肝癌手術復發預防,提升治療效果,同時罹患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肝癌病人,術後應積極地投與抗B肝或抗C肝的藥物治療,使肝癌的復發率大幅下降。

多發性骨髓瘤 標靶藥物存活期超過5至7年

多發性骨髓瘤 標靶藥物存活期超過5至7年#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52歲的阿枝(化名),2年前因不明原因骨頭痠痛、貧血、全身水腫,同時腎功能異常,就醫經過骨髓檢查後,發現阿枝罹患一種名為「多發性骨髓瘤」的癌症,醫師給予口服藥物及標靶藥物注射治療4個月後,目前疾病已逐漸獲得控制。多發性骨髓瘤使骨髓製造過多單株抗體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典錕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骨髓內造血細胞的癌症,一旦正常的骨髓造血細胞空間被癌變的骨髓瘤細胞佔據和影響,會造成貧血,進而產生頭暈、臉色蒼白和運動無力及喘氣。由於骨髓瘤細胞會分泌大量不正常單株抗體,造成蝕骨性病灶,病患容易骨折;也因為血液中有過多從骨髓釋放出的鈣離子,會引起高血鈣問題。若單株抗體過多,更可能傷害腎臟,嚴重會引起腎衰竭。腎功能出問題、骨頭痠痛、頭暈 皆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事實上,多發性骨髓瘤分泌大量的單株抗體而使得血液變濃稠,引起血液黏稠度過高症候群,所以病患容易有頭暈、手腳麻木、缺氧,甚至腦中風的可能。而多發性骨髓瘤病患就診時,通常是因腎臟出問題、骨頭痠痛、頭暈、貧血、手腳麻木、抵抗力變差等狀況,經轉診做骨髓切片檢查後,才會被診斷出來。標靶藥物問世 多發性骨髓瘤存活期超過5至7年以治療的角度來看,李典錕醫師說明,10~20年前是以化學治療為主,存活期約為3年;後來自體骨髓移殖出現,讓存活期延長到5年以上。近年來隨著標靶藥物(Bortezomib)問世後,該藥物可以使癌細胞傳遞路徑蛋白質的代謝改變,抑制癌細胞生長,讓病患的存活期延長到5至7年。研究指出,標靶藥物目前發現的副作用是周邊神經病變、帶狀泡疹復發、血球低下的問題,相較於傳統的化療,標靶藥物副作用明顯較少。由於副作用較少,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完成療程。醫師解釋,目前健保給付共8個療程,大約高達9成的病患都可以完成療程,剩下一成沒有完成的原因多半是中途改採用民俗療法。李典錕醫師鼓勵病患治療應持之以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52歲婦人標靶藥物治療後4個月 目前骨髓已找不到癌細胞診間就碰過一名52歲的婦人,因腎功能不佳,伴隨全身水腫、骨頭痠痛問題,轉診到血液腫瘤科後,才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經過半年的口服藥物及皮下注射標靶藥物治療,至今超過2年,這位婦人的骨髓檢查已看不到癌細胞,同時血液也沒有出現單株抗體,這個案的治療成效是完全緩解。李典錕醫師表示,以過去的化療或骨髓移植等治療,病患存活期約為3至5年,然而,標靶藥物可以特異性的阻斷癌細胞生長的機制,平均讓多發性骨髓瘤病患存活期超過5至7年,不管是副作用的降低,或是存活期的延長,讓病患應更有信心。同時也相信未來科技的進步,會有比現在治療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呼籲病患要有希望,千萬不可放棄。

口腔癌及早發現 存活率可達8成

口腔癌及早發現 存活率可達8成#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根據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與101年相比,口腔癌還進了一名,從原本的第9名提升到第8名,而且死亡率還增加22.5%。口腔癌是泛指所有原發部位在口咽部的惡性腫瘤,包括口腔黏膜、牙齦、舌頭等部位,醫師也提醒,預防口腔癌,應避免吸菸、喝酒、吃檳榔,若發現口腔黏膜出現紅、白斑,或同一處口腔黏膜的傷口超過2周都未癒合時,應懷疑罹患口腔癌,應盡速就醫檢查。菸酒檳榔不拒 口腔癌機率高123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余文瑞醫師解釋,嚼檳榔、抽菸及喝酒是口腔癌常見的3大危險因子,如果有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該習慣者的28倍,而嚼檳榔又吸菸,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提高為89倍,如果酗酒、嚼檳榔、吸菸三種危險因子都具備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比完全沒有這些習慣的人,高出123倍。 口腔癌的病灶不像肺癌、肝癌等癌症一樣隱藏在身體裏面,比較容易直接被發現,而早期(第一、二期)的口腔癌若是能及早被診斷並接受正規適當的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以達到70~80%以上。一旦拖延到第三、四期才開始接受治療,治癒機會就會降到50%甚至低於30%以下。因此,國民健康署從民國99年2月11日開始,就透過全民健保預防保健服務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全面提供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與口腔癌篩檢,正式將大腸癌、口腔癌篩檢納入預防保健服務項目,以期能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目的。但真正有效預防口腔癌的做法,應該還是要避免致癌物進入人體,在口腔癌方面,當然就是戒除菸酒、檳榔,並養成平時固定運動的好習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