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會開始增生,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會逐漸上升,也是老年人常見視力退化及失明的原因。不過,平常只要多攝取「4大營養素」就能降低風險,最好還要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才能遠離失明危機。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會開始增生,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會逐漸上升,也是老年人常見視力退化及失明的原因。不過,平常只要多攝取「4大營養素」就能降低風險,最好還要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才能遠離失明危機。
人每天只有睡覺時沒有使用眼睛,隨著手機、平板等3C產品普及生活,現代人的用眼習慣也跟著改變,但過度用眼恐致眼睛調節力下降,加速眼睛老化速度。2025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最新認知調查指出,老花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是國人3大常見眼睛老化疾病,且逾6成3民眾自覺有眼睛疲勞乾澀情形,小心可能已是眼疾警訊。
隨著年齡增加,視線開始灰濛、扭曲看不清?當心黃斑部病變上身!醫師指出,具有視力障礙的年長者中,每4人就有1人因黃斑部病變所引起,更是造成失明的最大主因。以往即使早期發現介入治療,視力也無法逆轉,只能穩定控制病情,所幸新一代針劑藥物在今年1月納入健保,可快速消除眼睛水腫、出血,有機會改善已受損的視力。
文字突然扭曲變形,竟與高度近視有關?64歲陳先生有一天晚上閱讀時,突然覺得字體扭曲看不清,因此求診。醫師詳細問診得知,陳先生之前雙眼近視度數高達1200度,在開完白內障後近視度數大幅減少,自認為不再是高度近視,也沒有做眼睛定期檢查⋯
一位壯年在職糖尿病患者,因為覺得看東西有暗影,而發現是雙眼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左眼伴隨黃斑前少量玻璃體出血」。牛津眼科診所院長趙效明指出,今日有多元眼內注射藥物可選擇,施打頻率略有不同。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可以雙管齊下抑制血管不正常增生,且有機會快速減少視網膜積液、血液滲漏的藥物。在穩定治療後,其施打頻率調整至約4個月注射一次,治療便利性明顯提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造成不可逆視盲的主要原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以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除了這些原因外,在台灣形成視覺障礙原因亦有色素性視網膜病變、意外傷害,以及先天疾病。眼科醫師指出,其中最難早期發現的是青光眼,但即使視覺障礙惡化造成低視能,仍可透過輔具來發揮殘餘視力的最大功能。
視力突然模糊看不見快就醫!一名50多歲的民眾,平日身體健康,視力並無特別症狀,沒想到日前右眼忽然發生視力模糊的現象,尤其是視野正中央位置的視力,緊急至北市聯醫院陽明院區眼科就醫,為其視力檢查後發現僅剩0.5,左眼則為1.0,原來黃斑部下有不正常息肉狀血管瘤增生,導致眼出血。
隨著現代人使用3C手機平板越來越普及,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近視問題已成為全球「流行病」,估計2050年,全球將有50%的人罹患近視。台灣近視病醫學會示警,年紀越小近視,平均每年近視度數會增加100度,一旦達到500度以上高度近視,就容易產生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風險,甚至有10%導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