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0歲女性上班族平時是3C重度使用者,某日突然眼前看見的事物全部扭曲,緊急至眼科就醫求救,檢查發現是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表示,隨著醫學進步,黃斑部病變不再是「眼科絕症」,定期眼內注射藥物,可良好控制病情,但民眾常因2大迷思,導致醫囑順從度不積極,使逾半數患者在治療兩年後停止療程,陷入失明危機⋯
一名30歲女性上班族平時是3C重度使用者,某日突然眼前看見的事物全部扭曲,緊急至眼科就醫求救,檢查發現是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表示,隨著醫學進步,黃斑部病變不再是「眼科絕症」,定期眼內注射藥物,可良好控制病情,但民眾常因2大迷思,導致醫囑順從度不積極,使逾半數患者在治療兩年後停止療程,陷入失明危機⋯
年齡增長視力變差正常嗎?小心黃斑部病變導致失明危機!64歲劉先生在4年前發現右眼看東西視野線條扭曲,連家人五官都看不清楚,至長庚醫院眼科部就醫。醫師安排其接受視力表格檢查、理學檢查,最後診斷劉先生為眼睛老化所引起的「黃斑部病變」,積極遵從醫囑定時回診追蹤,治療病情獲良好控制,視力甚至較治療前更進步、回復0.2度。
8歲的小誠平時生活作息正常,去年暑假一直看電視、玩手機,在沒有家長加以節制的狀態下,小誠看電視的距離越來越近,還常常瞇眼或是歪著頭看,某次被家長發現後,便前往醫院眼科就醫。醫師提醒「5招」從日常做起,才能有效預防近視度數增加,若一旦演變成高度近視,未來有更高的機會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
一名65歲婦女近1年以來,左眼長時間模糊,曾至多處眼科求診,即使接受過白內障手術,術後左眼視力仍沒有得到改善,最好視力僅能到0.3。後續,婦人至醫院求診,經眼科醫師檢查後發現,造成左眼視力模糊的真兇其實是「玻璃體黃斑部牽扯症」。
近幾年來常見大家手機不離身,眼睛長時間盯著3C產品螢幕。所謂的「3C產品」指的是「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Consumer Electronics),包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
上班看電腦、下班滑手機、追劇盯平板,現代人操爆眼球的時間不斷延長,有些人直到睡覺前一刻都停不下來。長期近距離看螢幕用眼,讓眨眼次數減少,再加上年輕人或多或少,喜歡戴隱形眼鏡,更會加重乾眼及疲勞狀況。
台灣有「近視王國」之稱,近視情況甚為普遍。尤其在COVID-19後疫情時代更為嚴重,3C使用頻率普遍增加,加上為避免感染,長時間的社交距離限制,使孩子們在戶外度過時間減少,將更多時間花在近距離活動上,例如家庭作業、使用電子設備玩耍或工作等,這些活動都會加劇近視。 若不及時治療,近視會發展為高度近視,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可能會在未來出現威脅視力的情況,包括視網膜剝離、近視性黃斑部病變、青光眼和早發性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民眾都知道常吃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除了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但其實這些高脂肪食物還會影響視力健康。最近有研究指出,經常攝取不健康飲食的民眾,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比起地中海飲食習慣的人高出三倍。美國有一研究針對約1300多位民眾,進行為期18年的研究,針對所有參與者進行2次與飲食相關的調查,研究人員將食物分為29類,研究發現,黃斑部病變晚期患者,多半偏好西式飲食,高風險的食物包含紅肉、奶油、加工食品、脂肪類、高脂乳製品及油炸食品等。該研究發表在《英國眼科學雜誌》(December issue of the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眼科何建賢主任表示,黃斑部是位在視網膜中心處的感光區,當黃斑部病變或退化時,視野會出現扭曲、變形或視力下降等症狀,若沒有治療恐導致視力嚴重惡化。何建賢主任表示,當用眼過度、工作高度依賴光線、長時間暴露藍光和紫外線、高度近視等因素,都有可能促使黃斑部病變提早報到。雖然紅肉、奶油、加工食品、脂肪類、高脂乳製品及油炸食品等食物的攝取對於黃斑部病變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的釐清。何建賢主任仍建議民眾平時應均衡飲食,可多攝取蔬果,禁菸,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少接觸3C產品,都是視力保健的好方法。另南投醫院近日也引進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眼球光學電腦斷層掃瞄儀,能夠提供視網膜黃斑部及青光眼視神經精密檢查,協助醫師在診斷及治療上更加準確,可即早發現視網膜病變及視神經變化,以利即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