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適

腹脹腹痛、大便變灰白色竟是罹癌!醫揭「7大初期症狀」像腸胃不適

腹脹腹痛、大便變灰白色竟是罹癌!醫揭「7大初期症狀」像腸胃不適#腸胃不適

一名41歲青壯男因腹部常有悶痛情形,日前到衛福部苗栗醫院腸胃肝膽科就醫,醫師安排他進行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乳頭處有腫瘤,進一步做切片後確定為惡性腫瘤,後續由外科醫師進行腫瘤切除手術,除根治性切除外還需重建胰管、膽管與消化道,腫瘤經病理報告確診為早期壺腹癌。

「隱藏版癌王」是膽道癌!常見疑問一次看         醫:7成患者發現已晚期 千萬別輕忽腸胃不適

「隱藏版癌王」是膽道癌!常見疑問一次看 醫:7成患者發現已晚期 千萬別輕忽腸胃不適#腸胃不適

腸胃不適很有可能是膽道癌?膽道癌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像是腸胃炎、腹部悶痛、食慾不振等,與一般腸胃疾病、膽結石有點類似。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彥豪指出,民眾對於膽道癌的警覺性往往不高,因此很難早期發現,有超過7成確診時已是晚期,高比例患者發現時已無法手術,因此又被稱為「隱藏版癌王」。 膽道在哪裡? 膽道是幫助人體消化的重要系統,膽道系統分布在整個肝臟,從肝細胞表面凹槽形成的微膽管開始,逐漸匯流成小膽管、左右肝內膽管,再穿出肝外合成為總肝管,與膽囊交匯後成為總膽管,最後與十二指腸相接。膽囊是儲存膽汁的部位,肝臟每天製造膽汁透過膽道運輸到肝臟下方的膽囊儲存,當人體進食含有油脂類的食物,膽囊便收縮擠壓出膽汁,透過膽管通道輸送到十二指腸來分解。 膽道癌初期會有什麼症狀? 膽道(管)系統分布在整個肝臟之內,因此膽道癌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與膽囊癌,台灣一年有2千多名膽道癌患者確診,其中較常見的是肝內膽管癌。陳彥豪醫師表示,因名稱內有肝,常常被誤以為與肝癌相同,但兩者的組織型態與治療方式皆完全不同。膽道癌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只有腸胃不適、腸胃炎、上腹痛、腹部悶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噁心、發燒、黃疸等,與一般腸胃疾病、膽結石有點類似,民眾警覺性往往不高且認知度低,通常發現時已是晚期。 為什麼會罹患膽道癌? 陳彥豪醫師表示,膽道癌主要高危險群有像是先天性膽道疾病、原發性膽道炎、膽道或膽囊有結石、B/C肝炎、肝硬化患者等,另外肥胖、糖尿病與有菸酒習慣者風險更高。膽道癌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有7成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手術不易,這也是存活率低的原因,高危險族群特別需要注意。 治療方式有哪些? 陳彥豪醫師分享,民眾除了經常詢問治療方式之外,也會詢問可否透過換肝、做栓塞、電燒等肝癌的治療方式來解決,但其實這個問題又回繞到第一個問題,膽道癌與肝癌不同,治療方式也不相同。在膽道癌的治療上,初期會以手術為主,陳彥豪醫師說明,即便手術切除,5年的存活率也只有10~30%1,加上膽道癌容易復發,因此患者在術後接受輔助治療是比較好的方式。 陳彥豪醫師指出,轉移性膽道癌對化療的反應率僅20~30%2,且抗藥性相當嚴重,後續可能會有肝功能異常、黃疸甚至敗血症,多數患者平均存活期不超過1年。2023年1月開始,衛福部已核准化療合併免疫療法來作為晚期膽道癌的第一線治療,從臨床研究顯示,和單用化療相比,免疫合併化療可降低死亡風險約20%3,約3成患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12.8個月,更有超過四分之一病患平均存活期可超過2年4。因此,膽道癌的患者在無法手術的情況下,建議化療搭配免疫治療,不少患者甚至腫瘤縮小,能重新評估手術、局部治療的可能性。 陳彥豪醫師分享門診一位50歲上班族男性患者,一開始只是腹痛在診所就醫,後來發現是膽道癌轉診至長庚醫院,去年8月就診時便自費以化療搭配免疫治療進行第一線治療,之後不僅局部腫瘤緩解,經過半年化療的部分已經結束,能單用免疫治療藥物。在這半年當中患者身體也沒有明顯不適,生活與工作都能如常進行,甚至同事也不知道他罹癌,目前控制良好。 陳彥豪醫師強調,傳統化療對於膽道癌的控制確實有一定瓶頸,透過搭配免疫療法不僅能穩定病患的腫瘤、提高存活率,生活品質也能獲得改善,他也提醒民眾,一旦有上述的不適症狀,就要提早就醫檢查,只要平時有警覺性,就能遠離膽道癌這個隱藏版癌王的威脅。

女子耳朵被鄰居咬掉1/3 重建新耳仍留陰影

女子耳朵被鄰居咬掉1/3 重建新耳仍留陰影#腸胃不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林小姐被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鄰居咬掉三分之一的左耳,被咬掉的耳朵不見了,畫面怵目驚心,急診時醫師告訴她「就維持這樣了,不會怎麼樣。」她無法接受缺一大塊的耳朵,轉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求助,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經過3個多月的重建,還她一個新耳。 重建取軟骨埋入頭皮讓皮膚生長 新耳不影響聽力呂明川表示,林小姐4個多月前來看診,缺了一大塊的耳廓經止血消毒後是沒什麼大礙,對生活也沒太大影響,但對外觀是一大打擊,一般人的心理可能難以接受,尤其是女生。由於缺塊的耳朵已經不見,無法進行顯微手術再植復原,因此進行斷耳再造。 重建需一小塊耳軟骨及包覆的皮膚,呂明川從患者右耳取下一小根軟骨,將軟骨接在左耳斷離處,再種植到頭皮,也就是將此耳朵埋入後方的頭皮,讓皮膚生長,包覆耳朵,經過1個月,再進行第二次手術,以分離手術將新耳和頭皮分開。 呂明川指出,與頭皮分離的新耳,必須再進行第三次手術,以美化外形手術造出耳輪等形狀,儘量將左耳塑成和右耳對稱及一樣的外形,三次手術前後花了3個多月時間完成重建。患者的新耳沒有影響聽力,但知覺比較差,大約等一年後,舊耳處的神經往新耳長過去後,知覺就會越來越好,其實最大的傷害還是在心理層面,耳朵不見的這段期間,對心理是很大的折騰。 林小姐休息4個月後回到職場,以工作及時間來撫平創傷。林小姐的媽媽說,女兒現在只要有人靠近身邊,就會感到恐懼不安,也害怕遇到傷害者,她很擔心女兒的心理狀況。 恐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焦慮感2個月未減輕應就醫呂明川強調,耳朵斷離的個案在臨床上不多,大部分來自意外,這類個案因外觀問題,患者常會有憂鬱傾向,不只是耳朵,只要是顏面損傷者也多少會有這種情緒反應,呼籲民眾若有顏面受損問題,不管是為了外觀或心理健康,最好在最短時間內尋求整形外科醫師的協助,在最短的時間內重建顏面,減少長時間面對顏面缺陷的壓力。 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類似林小姐的這種恐怖經驗,有些人會隨著時間淡忘,害怕的感覺會漸漸消失,如果超過兩個月還存在著恐懼或焦慮夾雜等強烈感受時,可能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應尋求專科醫的協助。

長期胃食道逆流 竟因內衣穿太緊

長期胃食道逆流 竟因內衣穿太緊#腸胃不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名24歲的小姐平時總是覺得腸胃不適,長期服用西藥但卻毫無改善,且胃食道逆流的情形越來越嚴重,觀察其身形,總覺得內衣提的特別高,馬甲也過於緊繃,後來建議患者先暫時換穿一般無鋼圈的運動內衣,腸胃症狀就減緩許多。翰鳴堂中醫診所賴睿昕醫師表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具有堅挺的胸部是每個女生夢寐以求的目標,但是內衣與馬甲太緊卻容易對身體產生危害,長時間穿著有可能妨礙腸胃蠕動,嚴重者甚至胃食道逆流。過緊的衣物會使腸胃蠕動變慢,導致胃酸逆流回食道的情況。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會感到胸痛、口中有苦味。而食物吸收效果變差,而且吃東西會有困難,民眾可能以為自己真的瘦下來了,其實是因為營養不良所致。胸部主要是肝經,膽經與胃經巡行的地方,選購內衣應選擇合身,最好親自試穿。如尺寸太小或太緊,或穿馬甲太緊的話,會影響到胸形,易感到胸悶及皮膚、經絡、血液循環不好。在中醫認為過緊的內衣會造成氣滯、血瘀、經絡循環不順暢的問題。中醫調理上,可用疏肝、理氣、化瘀的藥方來緩解症狀。雖然說內衣對女性的乳房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長時間穿內衣是不好的,容易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穿過緊的內衣,更容易影響血液循環,導致頸椎遭受威脅,尤其是一些肩帶比較細的內衣,會使人的肩部,背部肌肉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緊繃,容易導致這個部位的肌肉過度疲勞,出現腰酸背痛肩頸僵硬等頸椎綜合症,如有感到胸悶的現象,可按壓膻中穴,以及乳根穴,幫助理氣化瘀。以及若為影響到頸、肩、背酸痛,可按壓天宗穴、肩井穴,可幫助疏通頸、肩、背的經絡循環。賴睿昕醫師表示,合適的胸罩可以保護乳房,避免乳房過度下垂,在顯示女性的美態中起烘托作用,若胸罩不合適也會給身體帶來痛苦。因此女性朋友選購胸罩時,一定要注意大小適中,穿戴不宜過緊或過於狹窄,並要注意經常活動上肢,在肩部的位置移動吊帶。睡覺時也不要戴著胸罩,在家不出門或不迎接客人時,也可以考慮少使用,這樣可以解除或緩解其對胸部的束縛。每次摘掉胸罩後記得按摩一下乳房,以便該部位的淋巴系統恢復正常。年輕女性,特別是那些平常連睡覺時都不願將乳罩取下來的女性,一定要牢牢記住12小時這個極限,平常只要不是在公共場合,就盡量要讓胸部放鬆,以保證淋巴液排出。

醫訊/正確使用指示藥與成藥

醫訊/正確使用指示藥與成藥#腸胃不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身體出現輕微感冒、腸胃不適、疼痛等情況,常會到藥局購買指示藥或成藥來緩解症狀,但使用前您曾留意藥品外盒的標示與說明嗎?還是只憑自己的印象、親朋好友的推薦甚至是媒體廣告詞來選用藥品呢?在本次的講座中,藥學部藥師王怡茹,將在課程中教您認識藥品分級,讓您用藥更安心,不再在身體有病痛時,任意依賴成藥,講座內容豐富多元,歡迎聆聽。名稱:正確使用指示藥與成藥時間:105年9月28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2123

保健食品吃多無害?食用禁忌眉角多

保健食品吃多無害?食用禁忌眉角多#腸胃不適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國人注重飲食保健風氣盛行,有部分的民眾竟對健康食品持有「少吃可惜、多吃無害」的錯誤觀念,而忽略過量攝取,恐為身體健康帶來不必要的反效果;慢性病患者過量服用健康食品,可能會使病情惡化。小心!越吃越傷身。吃多傷身!健康食品服用學問多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統計發現,購買健康食品的消費者,在服用過後會引發的不適症狀多為腸胃不適,其次為神經系統疾患及皮膚過敏等問題。藥害救濟基金會季美琴藥師表示,在選購健康食品時應注意,產品包裝上是否有衛生福利部認證的「小綠人標章」;產品功用有無符合食藥署明定的13項保健功效。食品非藥品 當心交互服用的危險季美琴表示,健康食品並非「藥品」,多數民眾易將健康食品當作治療疾病的處方,取代用藥,過度食用可能會引發腹瀉、腸胃脹氣等問題,她指出,有紅斑性狼瘡症的患者應避免使用有調節免疫力功能的健康食品,亦或者在購買前必須與醫師溝通,是否有服用的必要性;且在食用健康食品時,切勿與人蔘、靈芝等刺激性食物搭配服用,以免導致病情惡化。然而,還有哪些健康食品,容易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帶給患者反效果的影響呢?藥師陳文志整理出5項常見的健康食品類別,破除保健食品對身體無害的迷思:1)紅麴/內含Lovastatin成分具有降低血脂、血壓的成效。但如同時服用statin類降血脂藥物,恐導致血濃度升高,引發橫紋肌急速受損的副作用。倘若出現過度的肌肉疲勞、疼痛的症狀,請立即停藥,並盡快尋求醫生或藥師諮詢。2)魚油/內含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血脂、抗血栓,且可預防心肌梗塞。但與阿斯匹靈及其他抗血凝劑使用,恐徒增出血的危險性。3)人蔘/有降血糖,促進免疫的功用。但搭配人蔘使用,恐減少抗凝血劑的療效,可能導致增加出血的危機;另外,由於降血糖功能,若同時使用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可能會增加低血糖發生率、降低免疫抑制劑的功效。4)銀杏/有預防心血管疾病、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但切勿與抗癲癇藥物一同服用,恐提高癲癇的發作機率,增加出血併發症的危機。5)甘草/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能,但有服用降血糖藥品的糖尿病患者應避免使用,以免抗血糖藥物的作用減少,導致血糖升高;且甘草具有讓鈉離子沉積在體內的作用,高血壓、服用類固醇或腎功能不好的患者應小心服用。保健食品選購之道 遵守停看聽原則健康食品僅作為預防疾病與身體保健的輔助用途,民眾切勿有吃多對身體無害的過度迷信,且不可替代正常飲食及藥物治療,否則可能會引發非預期的不良後果;季美琴藥師呼籲,民眾在購買健康食品時,應秉持「停看聽」守則:停下來思考是否有應當服用必要性、看清楚產品標示內容及功效、主動尋求醫生或藥師諮詢;遵守適量且正確的健康產品的食用辦法。

腸胃不適 中醫調理意外減重10公斤

腸胃不適 中醫調理意外減重10公斤#腸胃不適

一名三十五歲護士,工作緊張壓力大,吃點東西,就覺得脹氣,排氣打嗝困擾多年,求診腸胃科,服藥後改善,停藥後問題又來了,決定嘗試中醫。醫師把脈發現,女子情緒起伏大,體質寒熱夾雜,用藥半年後,腸胃不適緩解,代謝正常後,連體重都降了十公斤。署立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邱慧芳表示,門診常碰到一些腸胃功能失調的病患,脹氣引起腹痛、或是一吃東西就想上廁所、有時一天要排便好幾次、或是胃酸逆流,反覆發作、可能是功能性的腸胃疾病。透過中醫調理體質,才能根本治療。最近一名三十五歲護士,身高一百五十公分,體重六十公斤,長期工作緊張壓力大,容易脹氣、胃酸逆流、排氣打嗝,困擾多年,胃脹讓她失去享受美食的樂趣,分不清是脹還是餓,嚴重影響生活。在醫院看腸胃科,服用胃腸藥後,症狀緩解,停藥後問題又來了,輾轉嘗試中醫。 中醫師邱慧芳指出,詢問病史,王小姐除了腹部脹滿,伴有口苦,噁心,腹部怕寒,大便不暢,舌苔白膩,把脈發現體質寒熱夾雜,經由中醫調理半年,腸胃問題改善,經期恢復規律,更因為代謝變正常,體重意外掉了十公斤。(寇世菁報導 )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