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ㄧ名年過5旬的家庭主婦,每日固定到公園運動,平日飲食選擇也力求清淡少肉多蔬果,力行健康生活,1次在家不慎滑倒嚴重骨折,醫師告知才知道原來骨密度、肌力狀況都不及格,該患者雖有固定運動習慣,從事的多半是簡單的柔軟伸展操動作,並未配合有氧運動及肌力訓練。強化骨密度 要考量運動強度許多民眾對運動的認知寬鬆,認為有動就算有運動,甚至連上下班或往返運動場的過程,都納入運動時間的計算,然而要達到肌力與骨密度的強化,運動的強度必須同步考量,以多數民眾會從事的散步走路運動來說,雖然健走(速率一般是每小時5.4~6公里)已被多數研究證實有助骨密度,但低強度的慢速走路卻無助於骨密度。一下補足運動量 易傷害肌肉另一種常見的運動強度錯誤,則是將所有運動集中於假日,意圖在短時間內以高強度運動補足1周運動量,並將運動後的疲勞痠痛誤認為運動成效的展現,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TOA)理事長吳至行表示,這類一步登天式的激烈運動法,除了無益健康,更容易造成肌肉、骨骼與關節的傷害,每日30分鐘規律的中強度運動較為適當。肌力與有氧 再搭配柔軟度訓練注意身材的輕熟族偏好有氧運動、重視肌肉線條的健美族習慣重量訓練、養生族則偏好瑜珈太極等柔軟運動,少有民眾兼顧3者的均衡發展,以一般民眾都能輕鬆入門的健走來說,包含了肌力與有氧2種運動型態,再搭配暖身與收操的柔軟度訓練,就是一套完整的入門行動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