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壓力

投資失利心情很差?分析投資虧損對心理的影響

投資失利心情很差?分析投資虧損對心理的影響#心理壓力

不論是傳統的股票、基金,還是新興的虛擬貨幣,投資早已成為許多老百姓的生活日常。許多人希望透過理財增加收入,加上零股交易與網路券商普及,投資門檻降低,用戶人數大幅成長。然而,隨著台股近年來起起伏伏,讓不少投資人承受龐大心理壓力。 在市場大跌時,到底會經歷哪些心理變化? 投資失利時,焦慮、失落,甚至不斷自責的情緒反應並不罕見。譬如,作為虛擬貨幣龍頭,比特幣價格一直容易受到投資氣氛與地緣政治的干擾。在2025年5月,比特幣價格曾一度突破112,000美元(約330萬新台幣),但隨後市場受以伊戰情影響,一度跌破 10 萬美元(約295萬新台幣)大關,創下六週來的最低點。這些波動對投資者的情緒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當市場不穩定時,許多投資者的信心開始動搖。不少人明知市場起伏是正常現象,但那種不確定性與無力感,還是會讓人心神不寧。 為何投資失利,心情會變差? 除了錢變少的現實,心理上的「失敗感」常是最難承受的。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失敗、判斷錯誤,甚至產生比較壓力。畢竟在台灣,財務穩定從來與「有面子」密不可分。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損失厭惡」是常見的現象,意指人們對損失的痛苦感受,遠大於同等金額獲利所帶來的快樂。當我們對某項投資投注太多情感,也更容易因為虧損而感到「不甘心」。 當投資失利心情很差時,可以怎麼讓自己走出情緒低谷? 不要怕,先正視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有難過、生氣的時刻,不需要強迫正向。接著,可以試著透過簡單的活動來轉換心情,例如去附近公園散步、聽音樂。台灣本地也有許多具療癒力的活動,例如泡壺茶、上陽明山走走,讓自己與自然重新連結。 若察覺情緒持續低落,請考慮諮詢心理師。目前各縣市衛生局皆提供或轉介免費心理諮商相關服務,可供在電話或線上預約。而「安心專線」等免費專線,為民眾在情緒困擾時提供專人即時在線協助。當然,你也可以與朋友傾訴、加入投資社群,避免獨自面對壓力。 如何培養抗壓性? 為了讓自己在未來投資時更有彈性,可以為每次投資設定停損點,不再「死抱到底」。分散投資也能同時分散風險。好好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例如每天做 10 分鐘冥想、定期運動,讓身心保持平衡。也別忘了預留一筆「玩樂基金」,讓自己在市場波動時,也能偶爾享受生活。 簡單來說,擁有心理健康才能成為更強的投資人。面對投資失利,不需要急著責怪自己,反而可以藉機訓練更成熟、更穩健的投資心態。不妨開始練習與情緒和平共處,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規律與投資節奏。

什麼是舒眠麻醉?與全身麻醉有哪些不同?牙醫點名「5種人」不適合

什麼是舒眠麻醉?與全身麻醉有哪些不同?牙醫點名「5種人」不適合#心理壓力

你家孩子看牙科總是超害怕?為了讓孩子能順利安全地接受牙科治療,兒童牙科醫師常費盡心思誘導、說服。但牙科治療過程中,會有高音頻及噴水震動,對孩子來說可能是難以克服的恐懼;也時常會遇到無法透過行為管理,而完成治療的狀況,使得看牙對孩子與父母來說,常都是很大的心理壓力。醫師建議,此時有「2種治療選擇」可解套。

避免年少殉情憾事 身邊人當心5徵兆

避免年少殉情憾事 身邊人當心5徵兆#心理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日前曾有新聞報導,2名國中男女同學,相約墜樓結束寶貴生命。遺書上只留下「對不起父母,但沒辦法了!」簡短字句,留下萬般錯愕又悲痛的父母親。學期即將結束,許多青少年學生正準備迎接暑假活動,卻發生國中同班男女同學相約墜樓死亡遺憾事件,讓親人哀傷不已。情緒持續低落3個月 5個徵兆要當心根據衛生福利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3.1%兒童與青少年在過去6個月內有過自殺念頭,顯示社會必須高度關注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青少年一旦萌生有自殺念頭時,多數還是會有一些外在徵兆,如果父母、老師或朋友能多點警覺發現不太對勁,有很大的機會能適時阻止悲痛憾事發生。特別是當發現有以下5種徵兆時應特別關心:1)情緒持續低落,或持續(通常三個月以上)覺得沮喪。2)對於原有嗜好不感興趣。3)原本規矩的行為或外表出現很大改變。4)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如突然之經濟問題、主要成員變動等)、親友死亡等。5)有意無意間表達有自殺之想法或探詢過往相關事件等。「同、理、心」原則 幫助身邊少年面對壓力家扶基金會表示,青少年孩子最容易與父母親爭執情感及課業問題,父母親常無意間以自己的認知或標準來要求孩子,少了許多溝通機會,孩子遇到困難也不想找父母親談話,面對壓力的處理方式也不成熟,容易造成發生無法挽回的後果。兒少自殺事件除了反應持續探討升學課業壓力的議題外,更應深入關心兒少心理健康與感情適應狀況。呼籲家長或身邊親友應把握住「同、理、心」原則: 同,一同面對/家長願意跟孩子一同了解課業狀況及情感間是否有衝突的議題,討論可能的因應方式,協助孩子擁有比較好的問題解決能力,如:增加求助動機;允許認知彈性,以提升可塑性,通常可以有效減緩其焦慮與恐懼。 理,心理建設/家長願意採取正向、樂觀的心態重視孩子新的交友自主性,多與孩子對話了解孩子對處理人際感情的狀態,願意一同面對孩子對自我困境的表達,且不應輕易作負面評斷,才能共同面對問題。 心,用心覺察/如兒少有上述5種萌生自殺意念的外顯徵兆,身邊親友應敏感察覺並主動關心,並適時提供協助的資源管道。敏銳觀察 預防不幸事件家扶基金會提醒,每當兒少自殺案件的發生,背後絕對不會只有單一因素,必須靠平常更敏銳的觀察,才能更有效預防不幸事件一再重演。家長若有兒少照顧方面的困擾,可撥打家扶基金會專線0800-078585或洽各縣市家扶中心,透過專業人員諮詢並提供進一步協助。

4種職場霸凌致壓力 停止忍讓才有解

4種職場霸凌致壓力 停止忍讓才有解#心理壓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班好苦,為了生活只能忍氣吞聲!校園霸凌可以透過反霸凌專線通報,但職場霸凌似乎沒有明確的解決方式與管道,人力銀行調查7成的上班族面對職場霸凌會選擇隱忍,僅有2成的人會選擇離職或是調單位表達抗議。精神科醫師孔繁錦指出,受害者若一再忍讓,只會讓霸凌者更囂張,得寸進尺呷人夠夠;讓自己更悲慘,走投無路任人宰割。誠所謂「軟土深掘」、「柿子挑軟的吃」 、「人善被欺馬善被騎」。善用手機蒐證自保、讓「該知道的人都知道」,這才是解決之道。怎樣構成職場霸凌?玉里醫院精神科醫師孔繁錦指出,職場霸凌是指發生在職場上,加害人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的持續性的冒犯、貶低、孤立等行為,讓受害人感到挫折、威脅、羞辱、孤立,承受龐大身心壓力。職場霸凌可分為行為霸凌、言語霸凌、態度霸凌,以及性霸凌四種。言語霸凌最氾濫 受害者多噤聲在4種霸凌形態中,最常發生的就是言語霸凌,主管咆哮、威脅、公開羞辱、冷嘲熱諷,都會讓受害人心理產生壓力。孔繁錦強調,遭受霸凌時多數人會選擇隱忍,但是「忍讓只會換來更多霸凌」,他建議受害者一定要向值得信賴的同事傾訴,並將遭受霸凌的事實「讓該知道的人知道」,才有可能抑制霸凌行為。職場霸凌身心崩潰 你可以這樣做不少人遭受職場霸凌都選擇隱忍,孔繁錦建議受害者面對職場霸凌要正面迎擊,除了循管道向上司與法務部門申訴外,也可直接向霸凌者面質:「憑什麼這樣對我?」 。此外讓自己單位團結起來也很重要,同事間彼此當後盾,有助於提振士氣,增強面對主管或其他單位的抗壓性。若心理上真的無法負荷,在換工作之前,也可考慮提告,採取法律途徑,讓職場霸凌者與其共犯結構得到應有制裁。(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腸道解壓助排便 三餐就要這樣吃!

腸道解壓助排便 三餐就要這樣吃!#心理壓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心理壓力沉重的人可以在飲食攝取上多下些功夫。首先,早上比平常早一點起床。如果早晨的時間充裕的話,心情也比較能放鬆。● 早餐/提早吃,選擇香蕉或優酪乳。腸道蠕動在早晨最活潑,配合體內韻律來進食也非常重要。攝取水分的同時吃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是第一要務,但因壓力食慾不振的話,可以選擇香蕉或優酪乳,在吃得下的範圍內盡量攝取食物。此外,也建議「麵包沾橄欖油」、「納豆拌橄欖油」這類簡單料理,或是食材豐富的味噌湯。味噌是發酵食品對腸道很好,加入滿滿的蔬菜,就會變成解除便秘的最佳料理。● 午餐/飯前深呼吸,搭配一顆蘋果。有很多人中午會在公司裡吃午餐,但請不要一邊工作一邊吃,要好好空出一段休息時間用餐。上午努力於工作或家事後,會累積疲勞與壓力。不能好好放鬆的話,大腦的疲勞沒有被消除,也就無法集中精神進行下午的工作。大腦不休息讓交感神經持續緊張,將導致腸胃運動低落、食慾下降,血壓及心跳次數也會上升。所以早上的工作結束後,為了讓大腦休息,可以先深呼吸幾次,等身體放鬆後再吃午餐。有數據顯示,中午是一天當中消化能力最強的時段。特別是對於不吃早餐的人來說,午餐可以補足營養素,因此午餐一定要好好吃飯。沒有食慾時,一顆飯糰或日式蕎麥麵就足夠,但請多加一顆蘋果。一顆蘋果(300克)就能攝取到4.5克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是預防便秘的優良水果。午餐過後,可以散個步或喝杯咖啡、茶,藉此轉換心情。事實上,地中海式飲食該區的人都有餐後散步的習慣。在西班牙這種習慣叫做「漫步」,與家人、朋友或同事一邊聊天一邊出門走走。這種輕微運動不僅能幫助消化午餐,還能強化腸道運作。● 晚餐/不要吃過量,睡前三小時完食。傍晚到晚上,交感神經作用逐漸變弱,副交感神經逐漸變強。交感神經是負責努力工作活動的神經,副交感神經則是掌管休息,進入放鬆模式的神經。對壓力大的人而言,晚上是消除壓力最重要的時間。可以跟朋友吃飯聊天,或是在安靜的房間獨處,請讓自己在舒適的空間裡度過這段重要的時間。晚上時段胃液分泌變多,但蠕動變弱,因此晚餐不要吃太多。但早上或中午沒有辦法好好吃飯的人,此時還是要攝取充足的營養。特別是白天專注於工作,水分容易攝取不足。所以晚餐最好加一道食材豐富的湯品,為腸道補給營養。也可選擇地中海式飲食,多攝取蔬菜,避免維生素C及礦物質不足導致疲勞。在家中用餐,改變使用的餐具或餐桌裝飾,也會出乎意料的放鬆效果。睡眠能讓大腦休息 是解壓最佳方式準備睡覺時可以播放喜歡的音樂、用香氛營造氣氛,或是小酌幾杯,用適量的酒精放鬆身心,再來就是要做到「睡眠充足」。睡眠能讓大腦休息,是解除壓力的最佳方式。睡覺時腸道蠕動不會停止,並且定期放射出一種叫做運動素(Motilin)的荷爾蒙,將殘留在腸道的食物,自動往肛門方式運送。自律神經及荷爾蒙進行自我清潔,就能使腸道變乾淨。這項作業順利進行的話,隔天空腹感出現時,也就做好了排便的準備。需要注意的是,萬一腸胃沒淨空,運動素就無法順利運作。這就為什麼晚餐最好在睡覺2~3小時前結束的原因。(本文摘自/快腸!絕好腸!驚人快便力/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