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腸病毒發病前就會傳染 1周內威力最強

腸病毒發病前就會傳染 1周內威力最強#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全年都有腸病毒的感染個案,每年四到九月為流行期。醫師表示,腸病毒的臨床表現十分多樣化,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咽峽炎和手足口症,會造成口腔水泡或潰瘍,可能合併發燒,手足口症尚有手腳紅疹或水泡,進而可能有脫水現象,只有極少數有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或心肌炎等重症產生。衛福部南投醫院小兒感染專科丁佩如醫師表示,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及糞口傳染,接觸病人或無症狀帶病毒者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或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病毒的糞便污染的食物,接觸病人手腳水泡內的液體也可能傳染,一般病程7至10天,潛伏期為3至5天,此時已有傳染力,而在發病一周內傳染力最高。當心重症前兆病徵腸病毒目前無有效抗病毒藥物,治療方面以退燒止痛等支持性療法為主,生病期間照顧者須注意患童有無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等重症前兆,若有需盡快至醫院就醫。不如勤洗手 酒精類消毒劑效果差丁佩如醫師也說,在人口密集處如家庭或學校很容易傳播,在預防方面,勤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少出入公共場所仍是不二法門,而因病毒的特性,酒精類消毒劑對腸病毒的消毒效果不佳,所以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乳而非乾洗手,環境消毒可用漂白水,器物的消毒尚可採日曬或煮沸法。 

新生女嬰染腸病毒 出生就併發重症

新生女嬰染腸病毒 出生就併發重症#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新北市13日確診今年度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居住中和區新生女嬰,6月2日出生後即出現發燒、心肌炎、心肺衰竭等重症症狀,當日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醫院於3日通報疑似腸病毒,所幸經治療後已於6月27日康復出院。衛生局即日起將中和區列為高風險區,幼兒園、托育(嬰)中心於一星期內同一班級或無法區分班級之同一收托單位有2名以上幼童,經診斷或疑似為腸病毒,應停止上課7日。衛生局指出,個案經實驗室檢驗為克沙奇A16型病毒,調查顯示母親產前有感冒症狀,但腸病毒採檢為陰性,故無法確認女嬰的傳染源。腸病毒疫情燒   今年第四例重症衛生局疾病管制科代理科長陳小燕說,104年截至目前,全國有4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目前仍在流行,家中如有生病幼兒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或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時,務必送醫治療。陳小燕表示,腸病毒主要經由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亦可經由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感染,甚至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染給新生兒,提醒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

腸病毒升溫 小心71型併發重症奪命

腸病毒升溫 小心71型併發重症奪命#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氣溫節節升高,腸病毒疫情也拉警報,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2015年迄今共3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其中2例死亡,較2014全年確定病例6人,其中1例死亡相比較,疫情有升高之趨勢。柳營奇美醫院兒科部詹仁隆醫師表示,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其中腸病毒71型因為容易造成腸病毒重症而為民眾所熟知。且腸病毒71型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而嚴重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只出現腦膜炎、輕微腦炎、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併發症,有的則會造成死亡。家長照顧幼兒 勿忘勤洗手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糞口或飛沫傳染;潛伏期約3到5天,發病前數天在喉嚨及糞便都有病毒存在,即開始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1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糞便排出病毒,所以如果生病的是1到2歲的小朋友,主要照顧者在處理該病童排泄物後,對於雙手清潔、衣著更換和周邊環境清理就很重要。嘴巴內有明顯水泡、潰瘍是徵兆詹仁隆醫師也說,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大家最關心的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患者會在手腳與臀部周圍出現紅疹或小水泡,口腔也會有潰瘍。疱疹性咽峽炎則是在口腔後部出現水泡,然後很快地破裂變成潰瘍;當病童第一天發燒時,由於此時可能還處於病毒血症的時期,嘴巴不見得會有水泡或潰瘍,但若考慮到有明顯接觸史,家長要持續注意個兩三天,常常一兩天後嘴巴內就開始出現明顯水泡和潰瘍了,此時應該就可以確認診斷。孕婦、新生兒避免與疑似病患接觸如果嬰幼兒感染腸病毒,需注意有無中樞神經併發症,如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意識不清等,這些是腸病毒重症的前兆,必須及早診斷及介入治療,才不會有嚴重後遺症。詹醫師強調,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時時正確洗手可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此外,孕婦、新生兒及幼童儘量不要與疑似病人接觸,兒童玩具應經常清洗,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最後提醒,家中小朋友若有重症前兆,應立即送至大醫院,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腸病毒疫情攀升 5歲以下童為高危險群

腸病毒疫情攀升 5歲以下童為高危險群#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據疾管署腸病毒感染急門診監測資料顯示,最近三週全國腸病毒急、門診就醫人數不斷攀升,目前為疫情高峰,因此,衛生局提醒民眾,只要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任一種病徵時,就要盡速就醫,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特別是0至5歲的孩子。就醫人數雖低 但目前已出現3例重症個案台中市衛生局表示,近三週全國腸病毒急診/門診就醫人數千分比,雖然較去年低,但是國內目前共通報3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2例死亡,另疾管署透過社區病毒監測,也檢出1例腸病毒71型陽性個案,所以,提醒民眾仍要注意防範。另如果出現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感染者,應立即就醫休息,並注意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因為腸病毒在0至5歲的孩子中最常見,所以,學校、家長、學生皆要提高警覺,也提醒全市各診所、醫院,在診療時要特別提醒衛教幼童照顧者提高警覺,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時,就要盡速就醫,以免拖延到黃金治療期。

今年首例腸病毒71型現蹤 嬰幼兒應多留意

今年首例腸病毒71型現蹤 嬰幼兒應多留意#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升溫!日前,疾管署透過社區病毒監測,發現今年首例腸病毒71型陽性個案,為桃園市八德區3歲6個月男童,未就學,平日由母親照顧,發病前曾與母親回廈門娘家,5月31日返台當晚出現發燒,隔日至診所就醫,診斷為腸病毒。因持續出現發燒、咽唊炎、食慾差、抽搐等情形,家屬於6月3日送至醫院並住院治療,已於6月9日出院返家,目前個案雖有輕微咳嗽,但健康情形良好,家中除父母外,無其他小孩,廈門當地有4個年紀較大的表兄姊,其中有2位有發燒及喉嚨潰瘍的情形。腸病毒流行高峰 目前已有兩例死亡個案國內現處腸病毒流行高峰,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第23週腸病毒急診就診人次與前一週持平,但門診就診人次仍較前一週上升;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為克沙奇A型(約占73.5%),第22週社區中檢出1例腸病毒71型陽性檢體。今年截至目前共計3例重症個案(2例死亡),其中2例感染克沙奇B5型、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學齡前嬰幼兒 為重症的高危險群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若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留意是否出現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契機。

新北今年首例 男童染腸病毒重症死亡

新北今年首例 男童染腸病毒重症死亡#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今(12日)確診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個案。是名居住三峽區的新生男嬰,5月27日出生後即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心肺衰竭、肺出血等症狀,檢驗為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6型,經急救後仍因腸病毒感染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懷孕的媽媽及家有嬰幼兒的民眾,由於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應落實正確勤洗手,防範感染腸病毒。全台已有3例重症  出現前兆速送醫104年截至目前,全國有3例腸病毒重症個案。衛生局代理科長陳小燕表示,腸病毒主要經由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傳染,亦可經由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或甚至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染給新生兒,提醒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陳小燕提醒家長,照顧生病的嬰幼兒時,若感染腸病毒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一旦出現上述任一情形,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治療。

腸病毒好發季 出現4重症前兆速就醫

腸病毒好發季 出現4重症前兆速就醫#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疾病管制署公布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3萬人。腸病毒感染是幼兒常見的傳染病,每年夏秋季節是腸病毒感染的好發季節;近期北部發生一起新生兒感染致死病例,醫師呼籲家長及教托育機構留意嬰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降低感染風險。腸病毒感染 當心併發重症南投醫院小兒科阮偉珉醫師表示,較有特徵的腸病毒感染表現為咽峽炎或手足口病,臨床症狀為部位出現的小水泡,通常水泡在五至七天後消退或偶會脫皮,不會留疤,而較讓人擔心的是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如果有出現以下重症前兆病徵,必須立刻前往大醫院住院觀察:1 )嗜睡/包括意識改變、意識不清、活力不佳。2 )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於睡覺時發作特別頻繁。這種動作於正常兒童時偶而可見,但若發作次數頻繁,或於白天清醒或深睡時也會出現則為異常。3 )持續嘔吐/頻繁的噁心或嘔吐4)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在小朋友安靜且體溫正常的情況下,有呼吸喘或心跳變快的情形。醫師也表示,腸病毒流行之際,不論幼兒或成人都可能感染,最佳防範措施為做好個人衛生管理最重要,並於發現症狀時立即就醫。

腸病毒就醫率急升!症狀多為口腔潰瘍

腸病毒就醫率急升!症狀多為口腔潰瘍#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桃園市衛生局監測發現,全國腸病毒急診就醫比率,過去4週已急遽上升1倍,全國由2.52%增加至5.05%,超過流行閾值。而目前流行病毒型別以克沙奇A16型腸病毒為主,因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所以,「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的重要方法,透過洗手時的搓洗動作,可有效減少病毒數量,且指縫間最容易被忽略,因此,提醒家長應留意孩子指縫清潔,洗後記得將手擦乾,以減少再沾附病毒的機會。稀釋漂白水來消毒 可防治疫情流行衛生局提醒,教托保育機構環境,也應定期清洗消毒,如幼童常接觸的門把、桌椅、餐桌、樓梯扶手及玩具等,應以500PPM稀釋漂白水擦拭消毒,靜置1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可以有效防治腸病毒疫情流行,若以一般市售漂白水來說,與清水比例1:100即可。此波疫情症狀 常見為口腔潰瘍、發燒在監測的過程中發現,本波感染腸病毒症狀以口腔潰瘍(74.2%)、發燒(49.7%)、手腳出疹或水泡(23.6%)最為常見,家中幼童如出現類似症狀應在家中充分休息及就醫,若出現高燒不退、嘔吐、肢體無力、睡夢中抽搐等腸病毒重症前兆時,應迅速送往腸病毒責任醫院就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獲得妥適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