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成人勿輕忽腸病毒 34歲男子併發重症

成人勿輕忽腸病毒 34歲男子併發重症#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大人也不能輕忽腸病毒!一般而言,5歲以下嬰幼兒因抵抗力較弱,感染腸病毒容易併發重症,成人則較少見。日前疾病管制署公布一案例,一名34歲成人男性感染腸病毒之後,竟併發71型重症,出現手足口病,及四肢無力、不自主抖動、發燒等疑似腦炎症狀。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 確診後仔細觀察病徵這名居住在北區的男性病例,家中有幼兒先前出現腸病毒症狀,不排除是透過家中幼兒或其他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所致。疾管署表示,15歲以上因腸病毒併發重症的案例雖然少見,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因此,腸病毒流行期間,家中的大人小孩都應該保持良好個人衛生,以正確方式洗手。疾管署呼籲,經醫師確診為腸病毒之後,應該注意病人是否出現以下重症前兆: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以上這些病徵,務必立即將病人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持續燒 三少一多好防範

腸病毒持續燒 三少一多好防範#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近日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一例感染伊科30型,於出生4天後出現發燒、活動力降低、發紺、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及內出血等症狀,目前仍於醫院救治中。另一例感染腸病毒71型,自7月上旬開始出現手足口病,其後出現持續發燒、肌抽躍等狀況,及時就醫,目前已康復出院。                                                                 伊科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給新生兒,提醒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醫師則應注意新生兒健康狀況,並加強嬰兒室的感染控制作業。也再次呼籲家長與幼童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有效防範之道,建議民眾謹記少人、少親、少摸、多洗手等「三少一多」的原則,也就是盡量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同時也不要接觸疑似受到感染的患者;腸病毒防治之道,就是落實正確勤洗手。而一般酒精性乾洗手無法殺死腸病毒,洗手時應以肥皂反覆搓手至少20秒,以清水將泡沫沖洗乾淨後,還要記得用紙巾將手充分擦乾,才能預防腸病毒。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羅局長財樟也表示當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要注意是否有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驚!腸病毒71型、伊科30型傳重症

驚!腸病毒71型、伊科30型傳重症#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目前正處流行高峰期!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一例感染伊科30型,為居住於北部的未滿月男嬰,於出生4天後出現發燒、活動力降低、發紺、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及內出血等症狀,目前仍於醫院救治中。另一例感染腸病毒71型,為居住於北部的5歲大男童,自7月上旬開始出現手足口病,其後出現持續發燒、肌抽躍等狀況,因及時赴大醫院就醫,目前已康復出院。伊科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給新生兒,提醒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醫師則應注意新生兒健康狀況,並加強嬰兒室的感染控制作業。也再次呼籲家長與幼童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 南投縣衛生局也提醒,準媽媽及家有嬰幼兒的民眾,目前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落實正確勤洗手,防範腸病毒感染。   

今年腸病毒通報案例已突破3萬例!

今年腸病毒通報案例已突破3萬例!#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季高溫炎熱,且7月進入暑假期間,正是適合腸病毒生存及繁殖的季節,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至今年六月,腸病毒通報案例已突破3萬例,基隆市七堵區今年通報案例達112案,雖較去年同期219案減少,但腸病毒仍是需要關注的議題。今年流行的病毒型為克沙奇A6型,症狀表現在手口及腳掌手掌等有小水泡,克沙奇A6型造成的腸病毒重症雖個案較少,但仍有少部分病例發現會影響到中樞神經及心臟,家長還是不可掉以輕心。目前正值暑假期間,學童參加夏令營及各類暑期旅遊活動機會增加,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范成鎧主任呼籲,預防腸病毒應確實做到洗手五步驟,搓足20秒鐘,殺死腸病毒,環境消毒可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清潔,稀釋比例為市售漂白水10C.C加在1000C.C的水,可將家中桌椅、地板環境進行擦拭,帶毛的玩具應經常清洗,平時保持好的抵抗力均衡飲食,避免感染腸病毒。

腸病毒活躍 居家小心幼童相互傳染

腸病毒活躍 居家小心幼童相互傳染#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腸病毒也隨著活躍,造成罹病的人數隨著氣溫飆升,兒童病房半數以上都住進了罹患腸病毒的小病患;大多數幼童都是群聚感染問題,雖然國小生已進入暑假,但幼稚園安親班仍要上課,家長仍要特別注意。一名6歲的吳小弟放學回家時,晚上開始發燒,並出現肌肉無故收縮、驚嚇反應 ,家長趕緊送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收住病房,經兒童感染科高佳慧醫師檢查後發現這名吳小弟嘴巴內也出現破洞、手腳發疹出水泡,住院後確診不是腸病毒重症且病情改善後,即返家隔離照顧。腸病毒克沙奇A6型 當心引發重症吳小弟返家後三天,3歲弟弟也出現發燒、嘴破、手腳出現水泡的情形,家長趕緊也將弟弟帶至給高佳慧醫師看診,確認為腸病毒手足口症後收住院觀察治療三天後症狀緩解,也出院進行居家隔離。高佳慧醫師表示,這波流行的腸病毒以克沙奇A6型病毒株為主,雖較少有導致中樞神經併發症,但是仍有引發重症的可能性,家長仍要特別小心。近來很多案例都是兄弟姊妹互相感染,因此當家中有一個以上兒童的家庭,若有一孩子罹患腸病毒,進行居家隔離時更要注意相互感染問題,最近流行的腸病毒手足口症多有嚴重皮膚大面積水泡情形,臨床照顧上應避免讓孩子抓破水泡,以免水泡內的病毒傳染給其他人,或傷口感染細菌造成蜂窩組織炎的併發症。

醫護大跳洗手舞 宣導勤洗手防腸病毒

醫護大跳洗手舞 宣導勤洗手防腸病毒#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因應目前流行的腸病毒,署立基隆醫院於今日上午舉辦洗手運動,期透過洗手舞與實際的洗手體驗向大家宣導正確洗手的重要性與觀念。活動也邀請到了雙全幼兒園的小朋友及經國的實習護生一同來參與體驗溼洗手,期望透過這樣的互動活動,向大家宣導正確的洗手步驟與洗手的時機。活動開始先由洗手娃娃與署基的醫護人員大跳洗手舞,並由該院王文彥院長帶領示範正確洗手步驟。七字訣分別為內、外、夾、弓、大、立、腕。現場並規劃有溼洗手的體驗,利用特製之螢光乳液塗抹於手部模擬為細菌,藉由平常洗手的動作後,以UV紫外線燈檢測是否有殘留之螢光劑,用以檢測有無將手洗乾淨。並且也期盼現場民眾將相關資訊帶給家人及朋友,讓手部衛生落實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使得大家都能保有健康。落實手部的清潔相當重要,像是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後,都要正確洗手,降低病菌的感染。除了現場的民眾,署立基隆醫院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將病人安全的議題以輕鬆活潑的方式讓院內的醫護同仁落實手部衛生的遵從率,降低院內感染,提供民眾更好的醫療品質。

腸病毒創七年同期新高 勤洗手防感染

腸病毒創七年同期新高 勤洗手防感染#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腸病毒進入流行高峰期,天氣逐漸炎熱,腸病毒仍將持續活躍,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近來急診就診腸病毒個案比率急速上升達19.06‰,為七年來同期之最高值,各地區的腸病毒疫情均持續升溫。疾管局呼籲家長及教托育機構需持續保持警覺,尤其是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落實正確勤洗手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以降低感染的機會。目前社區流行病毒株仍以克沙奇A6型病毒為主,感染者多無症狀或很輕微,幾天後自然痊癒,有些個案會出現全身性的大水泡,發病4至6週後,還會掉指甲。一般來說,感染克沙奇A6型後導致嚴重中樞神經併發症的機會較腸病毒71型為低,但仍有引發重症的風險,民眾不可輕忽,應注意防範。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不論是幼兒與大人都可能感染,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呼籲家長與幼童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

腸病毒疫情高峰 近七年同期最高值

腸病毒疫情高峰 近七年同期最高值#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近來急診就診腸病毒個案比率急速上升達17.76‰,為近七年來同期之最高值,已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為了杜絕疫情,宜蘭縣衛生局希望各位大人們,除了要求您的寶貝要常洗手外,也不忘記你們也要常洗手,如:上廁所後、吃東西前、看病前後、 抱小寶寶前、下班回到家後等,因為你們也會將病毒帶回家感染給您的寶貝,所以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常洗手。衛生局劉局長建廷再次提醒各位家長,更應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並落實「生病不上學」的觀念,生病請假或停課的學(幼)童,應在家好好休息,不 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