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進入尾聲,明天就要開學了!孩子在假期接近尾聲,通常會出現「收假症候群」的症狀,包括失眠、疲倦、昏昏欲睡⋯⋯等,甚至極度抗拒開學。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收假症候群雖然不是疾病,但家長及老師仍須注意,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引導孩子瞭解假期和非假期生活的差異,陪伴孩子調整作息。
寒假進入尾聲,明天就要開學了!孩子在假期接近尾聲,通常會出現「收假症候群」的症狀,包括失眠、疲倦、昏昏欲睡⋯⋯等,甚至極度抗拒開學。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收假症候群雖然不是疾病,但家長及老師仍須注意,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引導孩子瞭解假期和非假期生活的差異,陪伴孩子調整作息。
過年連假結束了,收假症候群是許多人面臨迎接新年工作或學業的挑戰時所共有的感受,轉換回正常的生活步調,常伴隨著情緒低落、壓力增加等現象。有趣的是,憂鬱或心情低落感其實與飲食也密切相關。《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吃對食物就能緩解沉悶心情,可多補充色胺酸、維生素B和D,讓大家開工第1天就有好氣色!
才剛結束熱鬧的農曆春節連假,學校緊接著就開學,面對漫長假期結束,為了幫助孩子收心預防收假症候群,門諾醫院臨床心理師侯仁智建議,若能提前在開學前收心最佳,若來不及也應把握開學後的第1個黃金週,親子一起「倒數321」擺脫3C影響,調整心情與作息重回學習崗位。
年假收心預備備!到了農曆新年尾聲,若不想收假症候群影響工作或學業表現,在開工前做足收心操相當重要,心理師建議,最好可以在開工日前,提早半天或一天收心,可以先檢視工作待辦事項,讓自己提前熟悉上班心情,或利用一些小技巧,在假期最後一晚睡個好覺,都能讓上班當天保持好精神、心情更穩定。
81歲陳奶奶患有失智症多年,固定每年到醫院進行心理評估。日前,女兒陪同做完檢查後,向心理師表示:「我媽過完年後,有一段時間情緒很不安,一直反覆問在台北工作的大兒子在哪裡,晚上也變得很不愛睡覺,會一直走到客廳看,問她發生什麼事情也說不清楚,還以為她又退化了⋯」
真的不想上班!結束清明連假,面對收心上班的日子,開始感到憂鬱、提不起勁嗎?其實,假期結束也需要透過適當的方式進行收心,進而紓緩壓力、重回規律生活,才能避免「收假症候群」的發生。對此,營養師也分享讓身體找回活力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幫助民眾找回好狀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七天年假結束,剛回到工作崗位,有不少人適應不良,覺得意興闌珊,精神不濟,思緒不斷飄回假期的美好時光。醫師表示,若時間持續超過兩周,感到十分苦惱,或對工作、人際、社會功能造成顯著影響,就可能罹患收假症候群!身心科醫師洪敬倫表示,儘管精神醫學中,並沒有收假症候群這個診斷,但每逢長假結束,確實有不少人感到難以快速適應。包括作息規律度較低、長期缺乏的生活目標與意義、壓力調適能力較差或本身已有精神疾病者、習慣以高感官刺激,以及放縱的方式填充假期者,都可能是收假症候群的高危險群。收假症候群 5指標自我檢測洪敬倫醫師也仿照精神疾病診斷的架構,設計以下指標供民眾自我檢測,若符合5項症狀中的其中3項,持續時間超過2周,就可能是罹患收假症候群。*在假期結束後,感到強烈的失落、沮喪與焦慮。*不斷回想假期時光的美好畫面。*無法專注於眼前的工作,甚至對工作產生厭惡與倦怠感。*因為假期時生活節律的大幅改變,導致收假後轉換困難,產生失眠,疲勞等症狀。*不斷質疑自己目前生活與工作的意義,甚至打算大幅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收假症候群是生活連續性中斷後的一種適應不良現象,應對之道,就是逐步恢復生活節律。預防方法就是在假期時,仍保持一定的慣性,因此,洪敬倫醫師也提供以下3點要訣,或許可以在下次假期預作準備:1.在假期中保持幾項平日例行活動:例如晨間運動、睡前閱讀,在假期中仍能保持一定的生活節奏,有利於收假後的穩定。2.避免過度放縱:「放鬆」不等於「放縱」,大量飲酒,通宵玩樂,高額賭博等行為,不但無法放鬆,反而常在收假後帶來許多後遺症。3.不要把假期行程塞滿:緊湊的行程不但無法讓人放鬆,還會帶來無謂的壓力,建議留點時間給自己,在收假前兩天空出點時間,讓自己有多餘整理心情,規劃工作。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收假就心情低落?那就來點堅果或是來跟香蕉吧!營養專家推薦12種提振情緒的快樂食物,用食療、打敗收假症候群!血清素和情緒好壞相關研究發現,情緒變化和「血清素」有很大的關係。「血清素」被稱為快樂荷爾蒙的物質,它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主要負責調節情緒,當血清素濃度足夠時,我們就能感覺到開心、幸福;相反的,血清素濃度過低,就容易出現憂鬱、煩躁的負面情緒。 如何提高血清素濃度?首先是補充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色胺酸」,不過這成分身體沒有辦法自己合成,需要從飲食中來攝取,再來是幫助色胺酸轉變成血清素的成分,包含維他命B、Omega-3、碳水化合物和鈣,把這些營養一起吃下肚,才能有效增加血清素,讓心情保持愉悅。 1.全穀類燕麥、糙米、玉米等都是全穀類,豐富的維生素B群,有助於合成血清素,還有穩定心神、紓壓的功效,加上它們屬於「好的澱粉」來源,吃下肚後能延長身體吸收糖分的時間,讓血糖不會亂飆升,而是保持平穩的狀態,較不容易影響情緒。 2.深海魚鮪魚、鮭魚、鯖魚等深海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除了有強大的抗氧化力,有助於消滅自由基外,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合成、刺激血清素分泌。 3.堅果類腰果、核桃等堅果多含有豐富的色胺酸、維生素B6和菸鹼酸,都是血清素合成的關鍵要素,有助於穩定我們的情緒、改善失眠。 4.香蕉含有豐富的色胺酸、維生素B6,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另外,香蕉還含有一種比較特別的成分,生物鹼(alkaloid)這物質更有助於振奮精神,所以香蕉也被稱為快樂水果。 5.深綠色蔬菜菠菜、小白菜、花椰菜等蔬菜大多含有豐富的葉酸,它也是合成血清素的重要成員之一,另外,深綠色蔬菜也有大量的鎂,更有助於放鬆、紓解壓力。 6.牛奶思緒過多,不好入睡時,建議你在睡前喝一小杯熱牛奶,會比較好入眠,因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色胺酸和鈣質,有助於提高血清素的濃度,讓我們能夠穩定心神,安穩的睡一覺,而睡眠品質好,心情也跟著好。 7.雞蛋雞蛋屬於完全蛋白質,內含所有的必需胺基酸,當然包含合成血清素的色胺酸,加上卵磷脂有助於加強抗壓能力、酪胺酸提高專注力,如果收假後有心情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建議多攝取雞蛋來改善。 8.番茄《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雜誌》研究中指出,當人體缺少葉酸,憂鬱症的發生率會升高,關鍵是大多數人的葉酸攝取量都不足!如果上述的深綠色蔬菜你都不喜歡吃,那麼建議多補充同樣有豐富葉酸含量的番茄,另外,番茄還有α-硫辛酸,有助於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達到穩定情緒的功效。 9.漿果類藍莓、覆盆子、草莓等漿果類,和紫米一樣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力,有助於清除自由基,根據《營養與環境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發現,和使用安慰劑治療的憂鬱患者相比,使用抗氧化劑的人,抑鬱的情況有明顯降低。 10.蘑菇「心情差沒食欲,心情好胃口佳」,沒錯!腸道是否健康,也會影響到情緒,而蘑菇富含膳食纖維、多醣體,並且有助於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壞菌,對於促進腸道健康很有幫助。 11.蘋果蘋果也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對抗自由基,同時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纖維素,能減緩消化速度,避免胰島素突然飆升、穩定血糖,也減少了情緒隨著血糖波動的機會。 12.種籽類奇亞籽、亞麻籽等種籽類,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合成血清素,另外,大量的膳食纖維,對促進腸胃健康也很有幫助。 假期日夜顛倒、三餐不定時、營養不均衡,是造成收假症候群的主要原因,所以除了多補充快樂食物,規律運動也可以提升大腦中的血清素,趁放假把握時間,讓自己養成運動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