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

9月開學恐進入腸病毒高流行期!醫:免疫負債反覆感染比率增,71型易致重症更不可忽視

9月開學恐進入腸病毒高流行期!醫:免疫負債反覆感染比率增,71型易致重症更不可忽視#丘疹

對小小孩的家長來說,最怕就是聽到學校腸病毒又開始流行!特別如果是腸病毒71型更是容易侵犯神經的類型,有相當高的機率造成腦膜炎甚至是腦幹腦炎引發神經性肺水腫,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肺衰竭,個案會在數小時內死亡,5歲以下的孩童是高風險群,一定要特別注意。 翁佩魁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醫師提到,1998年台灣發生過一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當時造成140萬名孩童感染,當中更有405個重症,甚至有78例死亡,死亡率從3%甚至衝到20%。 台灣處於亞熱帶一直是腸病毒好發環境,9月正值開學之時,小朋友很容易透過飛沫、糞便或者是丘疹中的水泡液散播病毒,盧英仁醫師說明,台灣每年3月下旬病例就會開始增多,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下降之後9月又開始流行,腸病毒幾乎已經算是全年度的流行疾病。 2週痊癒又感染,社區恐有2種以上病毒類型 這幾年由於免疫負債,盧英仁醫師提到,小朋友身上幾乎都沒有腸病毒的防護力,以往通常感染後3個月內都還有抗體,但這1、2年特別發現不少案例是感染後2週復原後,又感染另一種型態的腸病毒,這顯示社區內可能同時存在兩種或以上的腸病毒。 以台灣目前流行的腸病毒類型來說,是以克沙奇A型為主,通常典型症狀表現是嘴巴破、長疹子水泡、發燒,大約1週就會慢慢痊癒,但盧英仁醫師提醒,由於腸病毒71型是容易引發重症的類型,在症狀表現上家長更要留意,71型8~9成一樣會有手足口病,但疹子與克沙奇A型有差異的是,有可能只是小小紅疹不明顯,必須要仔細觀察才會發現。 由於71型會造成中樞神經的過度興奮及全身性發炎反應造成高血糖等情形,因此若感染腸病毒後有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昏睡症狀就是重症前兆,一定要馬上送醫。盧英仁醫師也說明,腸病毒71型分為4期病程,如果是重症會在很快幾天甚至幾小時內病情急轉直下,不可忽略致死的高風險率。 第一期(一般感染):嘴巴破、身上有丘疹水泡、高燒 第二期(腦脊髓炎期):高燒、昏睡、嘔吐、眼球動作異常、痙攣等 第三期自主神經失調:高血壓、心跳過快、肺水腫等 第四期(心臟衰竭):血壓急速下降、休克,致死率高 新疫苗防護力達9成5以上,有效減少71型重症機會 盧英仁醫師表示,腸病毒幾乎沒有特效藥,只能症狀治療,雖然一般腸病毒症狀家長都很熟悉,但如果要避免71型的重症,透過施打疫苗仍是最有效的方式。目前最新的腸病毒疫苗滿2個月~6歲就能施打,保護力達9成5以上,副作用相較於以往發燒比率較低,如果還是有發燒或注射部位疼痛,家長給予退燒藥以及局部冰敷都能獲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腸病毒疫苗只需間隔28天即可完成施打,相較於其他疫苗動輒需要等待數月,縮短了完成免疫所需的時間。意味著可以更快獲得全面保護,減少感染風險。新一代疫苗的副作用較少,減少發燒的機率,可降低家長的擔憂、降低照顧負擔和孩童接種後的不適感,有助於提高接種意願,讓家長在面對孩童腸病毒威脅時能夠更加安心。 盧英仁醫師也提醒,腸病毒71型重症病患所造成的腦損傷,甚至後續都會需要呼吸器或是鼻胃管輔助,幾乎是永久性的傷害,因此隨著高流行期的到來,5歲以下孩童一定要特別注意避免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更要強化抗體,透過施打疫苗來避免重症機會。目前只要滿2個月家長就可以帶寶寶施打疫苗,與五合一疫苗一起施打也沒問題,提早讓孩童擁有保護力也能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

鳥類出沒注意「寄生蟲」躲衣物害你全身癢!醫建議「5招」殲滅

鳥類出沒注意「寄生蟲」躲衣物害你全身癢!醫建議「5招」殲滅#丘疹

晾曬衣物的場所、陽台若常有鳥類出沒,小心禽蟎沾附在衣物,爬到身上叮咬吸血。許多到皮膚科求診的患者,身上出現大片紅疹,密集分佈在腹部、腰部、手臂、大腿內側、腋下等部位,經醫師詢問,患者們不約而同都表示,家裡晾曬衣物的空間,確實有常見鳥類如珠頸斑鳩、鴿子、八哥出沒,或本身就飼養雞隻。

反覆發燒多日治不好,醫見「鮭魚紅疹」揪出成人史迪爾氏症

反覆發燒多日治不好,醫見「鮭魚紅疹」揪出成人史迪爾氏症#丘疹

南投37歲的小惠,日前因反覆發燒畏寒,一度擔心自己罹患新冠肺炎,身體四肢還出現鮭魚色斑丘疹,吃了抗生素和退燒藥甚至服用類固醇腫成月亮臉後,依然沒有改善,經轉介到大千醫院,在醫師抽絲剝繭之下,確診為罕見的「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所幸定期服藥後,症狀大幅緩解。

年終大魚大肉又應酬 濕疹纏身癢不停

年終大魚大肉又應酬 濕疹纏身癢不停#丘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冷氣團來襲,不少人皮膚出現搔癢難耐的狀況,中醫提醒「當心是濕疹惹的禍」。擁有多年看診與臨床經驗的平安中醫診所院長袁國山表示,這陣子有許多皮膚乾癢、紅腫,甚至脫皮結痂的患者上門,大多都是濕疹所造成,像是最近來看診的上班族李先生,每年進入秋冬之際,天氣開始轉冷後,就會出現濕疹的症狀,今年在幾次應酬與聚餐的隔天,濕疹的狀況變本加厲,不但搔癢劇烈,還一抓就破皮流血,本來長年看西醫的李先生,經朋友的介紹才嘗試透過中醫改善。中醫改善體內濕氣 十天即見效袁國山表示,冬季發癢的皮膚病大多為濕疹。工作的壓力疲勞、年終聚餐的飲酒與暴飲暴食,體內濕氣太重,都會造成濕疹,濕疹常會讓患者出現劇烈搔癢且反覆發作,也會顯現出各種外觀,外表赤紅而濃淡不一,且大部分以小丘疹形態發病。李先生過去以類固醇藥膏治療濕疹,但病情反反覆覆,濕疹的病因在中醫學理上屬於外邪侵淫,即外受潮濕,或感受風熱,採用中藥材配方來祛風、清熱、利濕,改善體質,大約10天就有療效,3個月後便痊癒。避食刺激性食材 冬季保養是王道袁國山也提醒,濕疹患者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進食刺激性的食物,如未熟的蛋、蒜、魚、蝦、蟹、牛、羊肉等易過敏性食材,另外,衣著方面盡量選擇棉質衣物,羊毛衣物切勿直接接觸皮膚。建議民眾天氣變冷時,多擦油脂性的保濕乳液來滋潤皮膚,以減少皮膚搔乾癢,且均衡飲食,多吃肉類、五殼、奶類、蔬果類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預防皮膚感染。

長戴口罩酒糟肌增 預防治療這樣做

長戴口罩酒糟肌增 預防治療這樣做#丘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5歲吳小姐在醫學中心擔任護理師,長期飽受酒糟性皮膚炎的困擾,配合皮膚科醫師指示用藥,好不容易將症狀控制下來,沒想到因新冠肺炎爆發,第一線醫護人員需長期配戴口罩,導致雙頰長時間悶住,使得膿皰跟丘疹症狀又復發。好發於30至50歲 皮膚較白的女性吳仁欽皮膚科院長指出,酒糟性皮膚炎又稱為玫瑰斑,屬於慢性的皮膚發炎疾病,主要分布在臉部中間的位置,最常出現丘疹及膿皰、血管擴張、皮膚敏感(紅癢)、眼睛灼熱、畏光等現象,好發於30至50歲、皮膚較白的女性。罹患酒糟性皮膚炎主要與體質有關,過度保養跟清潔的人,也容易因皮膚變薄引起病症;此外,酒糟性皮膚炎常合併敏感性肌膚、痘痘等病癥,因此常被誤診為脂漏性皮膚炎及過敏性皮膚炎,延誤病情。口罩太悶酒糟易復發 醫:空曠場所不需配戴然而臉部溫度升高、或過度悶熱也會影響酒糟性皮膚炎的狀況,近期因應肺炎疫情防治,多數民眾長期配戴口罩,吳仁欽醫師也指出,口罩不僅把皮膚悶住,長期的皮膚摩擦,也對皮膚造成刺激,因此近幾周酒糟性皮膚炎復發的患者比例多了三成。對此,吳仁欽醫師建議,口罩除了在公共場合或醫療院所等人多且較密集的場所需配戴以外,在空曠的地方,如公園等或進行激烈的運動時,不需配戴,避免皮膚悶熱導致病情復發。治療方式多元 應諮詢皮膚專科醫師治療吳仁欽醫師說明,治療酒糟性皮膚炎可分為口服藥、外用藥膏及雷射。常見口服藥包含四環黴素、口服A酸等,目前也有抗蟎蟲外用藥膏,可減少皮膚中蟎蟲數量,降低發炎反應,針對丘疹膿皰型、血管擴張型的酒糟患者可與醫師討論使用。不過,酒糟方式治療多元,醫師提醒切勿自行至藥局買藥塗抹,應諮詢醫師,依照個人病況調整用藥與劑量,達到控制酒糟的效果。居家保養不能少 減少疾病復發與惡化吳仁欽醫生提醒,控制酒糟性皮膚炎除了正確用藥,日常保養也很重要。應避免處於過冷或過熱的環境,如風吹、日曬,也要做好防曬避免陽光照射;其次要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酒精、咖啡或辛辣的食物;適度的保濕也很重要,挑選保養品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洗面皂、卸妝品、美容產品等,就能減少酒糟復發與惡化的機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縮血管 脈衝光可救酒糟鼻!

縮血管 脈衝光可救酒糟鼻!#丘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妳臉紅紅的好可愛!」許多愛美女性都期待有紅潤雙頰,讓氣色更好,但不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臉部皮膚總是泛紅,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病,初期症狀常是兩頰、鼻尖或下巴像曬傷般紅紅的,可能幾小時或幾天就會褪去,但隨著皮膚越來越敏感,時間拉長,可能因皮脂腺增生長出丘疹、膿皰,形成「酒糟鼻」。微溫感 無侵入傷口、照護容易傳統治療酒糟性皮膚炎的方式包括口服抗發炎藥,抑制血管擴張,缺點是用藥時間動輒1、2個月以上,且無法根除增生的微血管,脈衝光作用於皮膚淺層、輸出方式溫和,除了治療時,血管處會感受到如日曬般的微溫感外,無侵入性傷口,照護容易,治療後可立刻回復正常生活,術後若皮膚微紅腫灼熱,大多數分鐘到數小時便會逐漸褪去。撫平細紋、改善鬆弛、淡化斑點如果已經產生持久性的紅斑及明顯的微血管擴張,藥物改善程度有限,但脈衝光則能去除產生病變的微血管,此外,脈衝光打入皮膚後,作用到真皮層的長波長會活化纖維母細胞、刺激膠原蛋白,能撫平細紋、改善鬆弛,短波長則可為含氧血紅素及黑色素吸收,萎縮微血管外,也具有淡化斑點、提亮肌膚的效果。重視保濕、不去角質、要擦防曬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幼華表示,酒糟性皮膚炎患者平常保養應重視保溼,避免去角質,保養簡單化,外出記得擦防曬乳,也要加強撐傘、戴帽等物理性防曬,不要常待在三溫暖或溫泉等環境,少吃過燙或過辣的食物,情緒保持穩定、生活作息正常,盡可能減少誘發因素。

美女部落客做臉變爛臉 醫呼籲:「別病急亂投醫」

美女部落客做臉變爛臉 醫呼籲:「別病急亂投醫」#丘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一名28歲新加坡美妝部落客茉莉,網路暱稱「Bun Bun」,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布一則駭人的心得文章,原來是她幾天前去美容護膚中心做臉,沒想到返家後當晚臉上開始發癢,甚至開始出現一顆顆的小膿皰,原以為只是常見的青春痘,沒想到4天後卻演變成大範圍的化膿,幾乎面目全非。現任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兼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王正坤醫師表示,這應是細菌感染後引發的「丘疹」與「膿疱」,其實也是青春痘的一種。王正坤醫師指出,做臉後若是出現類似的情況,可能的原因可分為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像是當時免疫力太差、抵抗力下降,進而造成細菌感染。也讓以下外在因素有機可趁,而外在因素很可能是下3種原因所致:1、物理性:美容師施行侵入性的治療,導致細菌感染。醫師表示美容師是不能夠執行任何「侵入性」的治療,簡單來說只要是任何會在皮膚上製造出「傷口」的行為都是被禁止的,凡是牽涉到侵入性的治療都應該由專業的醫療人員施作。2、化學性:擠痘後又使用到過期或是受感染的保養品。由於一般美容院所使用的保養品都是大罐裝的沙貨,一旦美容護膚中心缺乏衛生的觀念,即可能使用到過期的產品,或是讓細菌孳生(尤其是讓產品暴露在空氣中面積較大的「廣口瓶」)。3、生物性:美容師所使用的器具未事先殺菌完全。尤其是進行觸碰到傷口的行為時,應該準備一人一套的器具,而不是重覆使用,否則細菌感染的風險將會大幅提高。王正坤醫師進一步指出,坊間的美容護膚中心的服務,擅長按摩的手法,所以精於按摩與護膚。而皮膚科診所才是真正「治療」皮膚問題的地方,民眾應該保有正確的觀念,而非病急亂投醫,找美容師「治」皮膚問題,否則若是出現如同該為部落客的遭遇,可能護膚不成,反倒留下難以醫治的膿皰。

丘疹顏色突然改變 當心是惡性腫瘤!

丘疹顏色突然改變 當心是惡性腫瘤!#丘疹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如發現身上有不明丘疹,且顏色有轉變的情況,可要注意是否為惡性腫瘤!日前,高雄大同醫院一位25歲黃小姐2、3年前摸到左下腹部有一顆1公分棕色丘疹,但因無任何異狀,所以並未求診;直到近日,丘疹顏色漸轉為粉紅,捏起來也有些疼痛,經診斷之後,竟為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金依瑩解釋,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是一種真皮結締組織產生的低惡性度癌症,特點是浸潤性的緩慢生長,通常不會有症狀,所以病患往往在數年後才會尋求醫療協助。而這種癌症並不容易轉移,但容易在切除後於原位復發。據統計,小於5%的病患有遠處轉移的現象;若產生遠處轉移,則以轉移肺部最為常見。她說,普遍來說,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好發年齡層為20~50歲,男女比約1.2:1。臨床表現多是一隆起的硬塊,顏色偏粉紅到紫紅色,周圍皮膚可能有些許微血管擴張,有些案例則是以萎縮性的斑塊作表現。而傳統處理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的治療以廣泛切除為主,從腫瘤外緣量起再往外切除2~3公分的組織,深度亦然。然而,近來因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學的進步,發現約9成的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具有第17及第22對染色體的基因易位,導致特定生長因子的分泌進而促進腫瘤生長,所以一些針對抑制此生長因子的標靶治療,也開始成為局部無法完全切除或轉移性病灶的治療方式。對此,金依瑩呼籲,若身上有腫瘤丘疹,無論是外觀顏色、大小、症狀(痛、癢)變化,都應提高警覺,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若有需要即安排皮膚切片病理檢查,以確定無惡性轉變。(圖片來源:由高雄大同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