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

作息不正常胃食道逆流 時間久恐罹癌

作息不正常胃食道逆流 時間久恐罹癌#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導致三餐不定時,有時藉由喝咖啡來提神,對於甜食也不忌口,往往吃飽飽後倒頭就睡。日前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就收治一名年約60歲的黃姓病患,三個月前,開始出現嗝氣、嘔酸水的症狀,起初不以為意,漸漸地出現慢性咳嗽及胸悶的情形,甚至影響到睡眠,趕緊到醫院求診。經心電圖以及胸部X光檢查,發現在黃姓病患胸部X光的左側有不正常氣體堆積,進一步的胸部電腦斷層顯示腹腔內臟器,原來黃姓病患的胃、大腸及網膜組織已異位至左側胸腔,而胃鏡在食道下端,靠近胃食道交接處有一潰爛的腫塊,切片檢查證實為腺癌。三總胸腔外科主任張宏表示,許多人或許都有上述症狀,卻檢查不出病因,在門診常當做「胃食道逆流疾病」治療。而胃食道逆流,會造成吃下的東西、胃中的消化液逆向跑到食道中,時間久了就會有癌化的可能性。張宏指出,治療「胃食道逆流疾病」,可從改變生活飲食型態做起,如果症狀嚴重,或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可藉由藥物治療,當症狀非常嚴重,就需外科手術治療。張宏表示,該病患在接受治療後,症狀均改善,不再出現嗝氣、嘔酸水,甚至是慢性咳嗽及胸悶的症狀。呼籲民眾發現身體有異狀時,建議還是求助醫生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鹼粽油屬強鹼 孩童若誤食千萬別催吐

鹼粽油屬強鹼 孩童若誤食千萬別催吐#食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節將屆,應節食品非粽子莫屬!目前市面常見的粽子種類大約可分鹹味粽及甜味粽兩大類,其中屬甜味的「鹼粽」是將鹼粽油添加於糯米中製做而成,在鹼粽油的作用下,鹼粽呈現亮麗金黃色透明的外觀,同時具有特殊的口感,冷藏後食用,更是夏天的消暑佳品。鹼粽油雖是可加於鹼粽的食品添加物,但民眾使用及貯存要特別注意,市面上販賣鹼粽油通常是略帶黃色的透明液體,聞起來有點鹼味,屬強鹼性物質,也因聞起來不似強酸刺鼻,所以容易遭誤食。由於往年常有兒童誤食「鹼粽油」的案例,造成食道及腸胃道的嚴重傷害,因此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特別提醒製作或販售鹼粽油業者一定要注意以下產品包裝及標示規範,衛生局亦將依法加強稽查。衛生局也提醒,鹼粽油勿以一般飲料或油品容器盛裝。應於瓶身加註明顯的危險警告標幟與警語;勿存放於冰箱及小孩易取處。萬一誤食請勿催吐,儘速送醫。小小一瓶鹼粽油,售價區區幾十元左右,但一旦發生誤食,造成的傷害卻是永久的,因此,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購買時應查看其標示是否完整,家中用剩的鹼粽油應即丟棄,勿存放於冰箱。

46歲男急吃火鍋沒細嚼 食道灼傷造成潰瘍

46歲男急吃火鍋沒細嚼 食道灼傷造成潰瘍#食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四十六歲的周先生日前與朋友一同吃火鍋,結果一不小心將一塊高溫滾燙的豆干,幾近沒有咀嚼就吞下了肚子,當時他感覺燙豆干在胸口停留好一陣子後還是下肚了,並不以為意。三天後吃東西、喝水竟感到有如刀割般的胸痛,緊急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檢查後發現是食道潰瘍。肝膽腸胃科檢查室陳建華主任表示,原以為周先生是因服用藥物時沒有配水喝,造成藥丸逆流破壞食道黏膜,但是病人近期並沒有服用藥物的紀錄。於是安排周先生照胃鏡,結果在食道中段,門齒下約30公分處發現兩處潰瘍。 陳主任表示,這樣的病例跟常見的逆流性食道炎不同,造成周先生食道潰瘍的主因是吸飽滾熱湯汁的豆干溫度過高,在沒有讓食物降溫及細嚼慢嚥的情況下,灼傷食道造成潰瘍。 民眾喜歡吃熱騰騰的食物被燙傷時有所聞,卻不認為燙食會造成傷害或有其他合併症。事實上,如果食物體積大於食道寬度,食物卡在食道的風險大增之外,造成食道潰瘍的機率也會遽增。 這名周先生在服用治酸藥物治療後,症狀已有改善。陳主任呼籲,年節將至,民眾享用酸、辣、燙火鍋的時候務必小心,進食時要細嚼慢嚥,切勿狼吞虎嚥,否則高溫或酸辣食物造成食道潰瘍,至少需六至八周才能康復。(圖片:臺北慈濟醫院提供)

吃飯卡卡 腫瘤作怪食道大轉彎!

吃飯卡卡 腫瘤作怪食道大轉彎!#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灣每百萬人約20人罹患「胃腸道基質瘤」,多數會長在胃、腸,在食道位置只占其中不到5%,非常罕見。一名五十四歲游先生在兩年前,吃飯會「卡」在食道,用餐就改成湯泡飯,由於不會疼痛,體重也沒有減輕,就沒特別在意。一直到呼吸急促、腹部脹氣,甚至背痛痛到貼滿痠痛藥膏都無效,X光檢查發現從喉嚨垂直通到胃的食道竟然大轉彎!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指出,這是罕見「食道下段胃腸道基質瘤」,腫瘤作怪,大到壓迫食道造成食道變形彎曲。經手術剝離腫瘤與食道,搭配標靶藥物治療,追蹤半年,復原情況好轉。吳政元表示,手術有相當危險,卻也不得不做,因為腫瘤長在游先生的食道肌肉層上,大小就像一顆心臟,隨著腫瘤長大,向外影響到肺臟伸展空間,因此會呼吸急促、喘,疼痛也反射到背部,向內則壓迫到食道,所以游先生吞不下較硬的食物,米飯也得泡湯吃。吳政元說,手術要剝離游先生食肌肉層十多公分大小的腫瘤,還必須維持薄如紙張的食道黏膜層完整,避免食道破裂,真的要很小心,否則食道裡頭的胃液或是食物殘渣漏出,很可能感染縱膈腔,嚴重會敗血症、死亡。吳政元強調,所有的胃腸道基質瘤病患術後都需要長期追蹤,建議飲食以八分飽、清淡為原則,吃飯也不要急躁,最好能多吃富含纖維的蔬食。

尾牙、聚餐要節制 當心腸胃搞叛「逆」

尾牙、聚餐要節制 當心腸胃搞叛「逆」#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快過年了,尾牙、望年會等聚餐特別多,腸胃科門診最近也多了腹脹、腹痛,甚至上吐下瀉的患者,急診也有因拼酒導致劇烈嘔吐,甚至食道粘膜撕裂傷而吐血的個案,提醒民眾節制飲食,以免消化器官鬧脾氣。一名37歲的張先生,連日以來幾乎有酒攤,不是喜宴就是尾牙或同業聚餐,導致每天都有腹脹、腹痛的情形,還不時「溢赤酸」胃食道逆流徵象,是近期較多患者有的症狀;另外就是上吐下瀉、腹痛的急性腸胃炎患者也增加,可能吃了遭病菌感染的不潔食物或經手口接觸途徑遭病菌感染,如常見的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胃食道逆流常因攝入甜食、咖啡、茶飲、酒精,或是暴飲暴食導致腹壓上升,而引起「溢赤酸、火燒心」般不適,建議民眾除了服用醫師開立之藥物及飲食上避免外,另外避免腰帶束縛太緊、睡覺時枕頭墊高也有助避免胃食道逆流。一般而言,急性腸胃炎患者可多補充水份、電解質,如是免疫力正常患者,約3至7天症狀會緩解,不需看醫師也會慢慢痊癒,但若是出現血便、發燒或老年及小小孩有嚴重腹瀉導致脫水症狀,就建議趕快求醫,及早給予適當檢查與治療。 腸胃炎患者應避免高滲透壓的食物,如太甜、太鹹的食物,像是奶茶、辛辣鍋物等,因為這些食物反而會把水份從腸道帶出,讓腹瀉症狀更為嚴重。最好是選擇清淡飲食,如土司、稀飯。提醒民眾謹記「病從口入」這句話,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差,更要特別小心,平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生食,才能減少罹患腸胃炎的機會。由於許多人趁年假出國旅遊,尤其是到較落後或流行病盛行的國家,常因發生急性腸胃炎敗興而歸,為免腸胃的問題影響遊興,建議可以在出國前到腸胃科或感染科門診諮詢,開立預防性用藥,以保腸胃一路平安,縱使出狀況也能緩和病情。

「鴨」傷食道 專機馳援

「鴨」傷食道 專機馳援#食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縮短救援時間!一名台商因鴨骨哽傷食道,在大陸當地又無法因醫療資源不足而無法手術,所幸台灣有醫療專機出動救援!童綜合醫院急診部暨國際醫療轉送中心執行長盧立華表示,過去醫療專機啟航救援都需要經過3天時間,而民國99年起提供國際及兩岸醫療專機服務,將時間縮短為2~3小時就可以起飛救援,把握黃金搶救時間。盧執行長指出,最近有一名在大陸投資經商的64歲張先生,經常性的往返兩地、居住。在台灣被鴨骨頭哽傷食道,咳嗽咳出血並咳出一塊鴨骨,認為已經將鴨骨咳出,因此不以為意又飛到大陸,朋友提醒他脖子紅腫有異,張先生便到當地醫院做了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內還有鴨骨頭殘留,造成食道傷害,併發深頸部軟組織感染、縱膈腔感染及兩側膿胸。因當地醫療資源不足,無法進行開腔清創手術,只做了兩側膿胸之胸腔引流;症狀雖有部分改善,但還是反覆發燒,導致病患身體日漸虛弱。台灣的妹妹得知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有協助病患進行國際醫療轉送,便向院方提出轉送申請,童綜合醫院立即派出醫療團隊進行醫療專機轉送回台救治。

老婦食不下嚥 患食道弛緩不全症

老婦食不下嚥 患食道弛緩不全症#食道

(優活健康網談雍雍/綜合報導)美食當前是享受,但對一名七十多歲的婦人來說是折磨,兩年來飽受肚子餓卻吃不下的困擾,和家人同桌吃飯時還得擔心吃到一半時,突然將食物原封不動吐出來的窘境,幾度向兒子訴苦說乾脆死了也罷。醫師表示,這位阿嬤得了容易被誤認為是胃潰瘍的「食道弛緩不全症」,最後是以手術方式解決食道管腔狹窄,現在能正常吃,也讓體重逐漸回升。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文耀表示,食道弛緩不全症主要是食道下端的括約肌發達而失去彈性,讓食物無法進入胃中,造成吞嚥困難,尤其累積在食道中的食物會在吃飯以及睡覺中無意識的吐出來,不僅困擾且有窒息的危險。通常前兩三年還算很正常,但會突然出現暴瘦的情況,這時食道的括約肌已經肥厚到幾乎完全失去擴張的功能,讓食物無法再往胃裡流,必須以手術來治療。不過,通常好發在三十到五十歲間,像阿嬤七十二歲高齡的病患比較不常見。尹文耀醫師表示,先以內視鏡微創手術來為病人進行食道下端括約肌切開術,將肥厚的肌肉層切開,讓食道下層黏膜向外擴張來解除食道狹窄的問題,然後再進行胃底部摺疊手術來避免胃酸逆流傷害食道黏膜。尹文耀醫師說,目前食道弛緩不全致病原因仍不清楚,不過患者除有難以下嚥、吃了會吐、忍耐度變差以及體重逐漸下降等情況,還會有食道鼓漲、胸前會痛等症狀,建議在就醫用藥一段時間沒起色,同時也找不到食道與胃其它疾病如食道潰瘍、胃發炎、胃潰瘍等,就應和醫師說明情況且再度評估,以免延誤治療。

老翁誤吞魚骨刺卡喉 食道破裂險喪命

老翁誤吞魚骨刺卡喉 食道破裂險喪命#食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一位八十歲老翁,雖然一向不喜歡吃魚,但家人將打包回家的砂鍋魚頭加入青菜燙來吃,卻因青菜中夾帶著魚下巴骨頭,老翁不慎一起吞入,不僅造成食道破裂,因為刺穿卡住的部位位於胸腔食道,所以看過耳鼻喉科、照X光、做完喉頭鏡檢查,都未發現異狀。等到三、四天後,老翁吞嚥困難發高燒,才由電腦斷層診斷發現,食道破裂造成縱膈腔發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鄭秀玲說,從去年至今接獲多起因誤食造成異物刺穿食道合併縱膈腔發炎的案例,異物內容包括魚刺、蝦殼皆有,因為食道破裂不易早期診斷,病人轉至該院區時,多已高燒出現敗血症。醫師先由胃腸內科以胃鏡取出卡住的魚骨頭,再由胸腔外科以胸腔鏡手術清除縱膈腔發炎形成的膿瘍,加上抗生素治療,老翁得以順利康復回家,恢復正常吞嚥功能。鄭秀玲醫師提醒,因老年人感覺較不敏銳,誤食異物不易察覺,反而容易將異物卡在更深處的食道,所以喉頭鏡和X光無法看到,必須以電腦斷層才能發現,而胸腔食道破裂越晚診斷,因發炎引發敗血症死亡率越高,民眾不可不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