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歲患者,這幾個月以來,右側上顎第一大臼齒與第二大臼齒出現嚴重疼痛及非常大的動搖度,醫師檢查發現為牙周病導致牙槽脊破壞嚴重,建議拔除這2顆牙齒。由於病人擔心拔牙後齒槽脊會嚴重塌陷導致植牙困難,無法再擁有良好的咀嚼功能,一度讓他憂心抗拒拔牙⋯⋯
一名50歲患者,這幾個月以來,右側上顎第一大臼齒與第二大臼齒出現嚴重疼痛及非常大的動搖度,醫師檢查發現為牙周病導致牙槽脊破壞嚴重,建議拔除這2顆牙齒。由於病人擔心拔牙後齒槽脊會嚴重塌陷導致植牙困難,無法再擁有良好的咀嚼功能,一度讓他憂心抗拒拔牙⋯⋯
40歲林先生全口有多顆深度蛀牙,原在診所就醫,先以暫時填補物填補,仍感疼痛不已,於是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門診就醫,醫師診療後發現他不僅齒質崩落,且右下第一大臼齒也因蛀牙過大過深,可能已侵犯牙髓腔,經採取活髓治療,並持續追蹤1年後,牙齒神經活性正常無異狀,牙齒日常功能恢復良好,已能盡情享受美食。
台灣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年長者如果能有健康的口腔環境,就能維持健康的身體。牙醫指出,重度牙周病造成缺牙風險,高齡每年定期回診率低,尤其80歲以上定期看牙僅30%,以成人牙周病盛行率推估,台灣恐有50萬名長者面臨全口無牙,最好定期回診,才能守護牙齒健康。
老人家牙齒痛,又不方便看醫生怎麼辦?牙醫也可以到府看診?全台唯一「到宅牙醫」平台醫療服務已經納入健保給付,希望深入到每個家庭與角落,即時提供口腔與醫療照護。到宅牙醫是什麼?如何申請?到宅牙醫有哪些服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介紹身心照礙者及失能長者出不了門,可善用的居家醫療照護資源。
牙齒太短老是被笑,牙冠增長術能改善!25歲許小姐從小被同學取笑牙齒短、牙齦很長、笑露牙齦,也讓她一直不敢開口笑。後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牙科就診,希望能夠改善前牙太短的情況,醫師評估發現牙冠過短主要原因是發育異常,以診斷蠟型模擬術後狀態並和患者溝通達成共識後,進行「牙冠增長術」成功改善病人困擾。
牙齒咬合不正影響外觀,早期矯正提升自信心!一名女童因齒列先天發育異常,從小就咬合不良,雖然能正常飲食,也不影響說話,但是一口亂牙令她相當困擾,因此11歲時被媽媽帶來台北慈濟醫院齒顎矯正科評估。後續,全口X光中看到牙齒不但亂,還有先天缺牙與阻生齒,醫師也建議早期進行齒列矯正⋯⋯
植牙是目前普遍的重建缺牙方式,但常有民眾因為植牙後續衍生的問題而尋求幫助,例如:植牙周圍骨頭喪失、牙齦發炎合併流血的狀況、牙齦萎縮造成植牙金屬裸露等問題,導致部分民眾對於植牙產生懷疑的態度。然而,植牙前做好手術前評估,就可以減少後續問題,建議先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才能確保植牙之後有健康良好的口腔環境,未來植牙健康才能事半功倍。
兒童牙齒斷裂,醫生會直接拔掉嗎?日前,一名7歲孩童不小心把上顎新長的恆齒撞斷,經醫師以活髓治療後,雖然偶爾會因咬到堅硬的食物而使黏上去的斷片掉落,但整顆牙仍保留恆齒成長潛能。醫師指出,發育中恆牙根尖孔尚未完全閉合,若能在7天黃金治療期內,控制牙髓神經感染並保留健康的牙隨組織和齒質,多數仍能保留恆齒成長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