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表達出一般人對於牙齒痛與看牙醫的恐懼,但是不看牙醫可能會造成後續問題。牙科醫師呼籲,要有一口好牙的關鍵就是先預防,不要等到變嚴重時才看醫生,而且植牙治療前也必須先安排牙周病檢查,守護牙齒需要提前準備。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表達出一般人對於牙齒痛與看牙醫的恐懼,但是不看牙醫可能會造成後續問題。牙科醫師呼籲,要有一口好牙的關鍵就是先預防,不要等到變嚴重時才看醫生,而且植牙治療前也必須先安排牙周病檢查,守護牙齒需要提前準備。
嘴巴一張開,竟是滿嘴蛀牙?一名5歲女童因疫情2年沒看牙醫檢查口腔,使原本僅需簡單治療的蛀牙嚴重惡化,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最後竟需進行群身麻醉手術拔掉9顆牙!兒童牙科醫學會提醒家長,想預防家中小孩蛀牙,應從1歲前就建立口腔健康習慣,並掌握正確清潔口腔4大方法。
每個人都喜歡一口潔白好牙,卻不一定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牙膏,以及掌握正確刷牙方式。市面上的牙膏品項多元,許多美白牙膏、含氟牙膏、敏感性牙膏等,到底該如何挑選呢?食藥署提醒,先搞懂常見4款牙膏的功效再購買,並掌握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和刷牙習慣4大重點,才是保持一口健康好牙的關鍵!
拔牙後的不明發燒,竟會引發心內膜炎?有病患因為近2個月不明原因斷斷續續發燒,至醫院經一系列檢查後才發現,原來病患3個多月前曾有拔牙手術病史,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心臟內膜遭到細菌感染,診斷為心內膜炎,經過住院抗生素治療,病患才康復出院。
為因應新冠病毒疫情後,國內外生技醫療市場產生的新需求,長庚醫院今(11)日舉辦「2022年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智慧醫材技術廠商交流媒合會」,以「智慧醫材」及「創新醫材」為主軸,展出由長庚自主開發,具遠距偵測、降低治療侵襲性或縮短療程等功能的16項實用專利技術,並集結技術驗證所需之「臨床試驗」資源介紹,以及過去技術移轉開發成功之案例介紹,邀集國內生醫及資通訊業者參與探討,如何成功將上述軟硬體技術量產後導入國內外臨床領域使用,提升國內外民眾的健康福祉,同時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國際市場,達成長庚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使命。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程文俊主任委員表示,長庚醫院自創院來即重視臨床研究和基礎醫學研究,每年投注超過24億元研究經費,並延攬國內外在醫學研究領域有卓越成就的醫師學者,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基礎,研發可提升國內外醫療品質的生醫技術。為促成基於醫療臨床需求而研發的技術回歸臨床使用,在造福國內外民眾的同時也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於2014年成立產學合作中心,專注於推廣本院研發成果以專利或其他形式之智慧財產移轉至國內外生醫及資通訊業者,並利用自身從基礎研究到臨床場域垂直整合的優勢,完成臨床試驗並已促成超過10項技術完成商品化上市。例如林口長庚骨科謝邦鑫醫師的「萬向互鎖式髖臼強化器」專利技轉,嘉惠許多髖臼骨缺損的患者;皮膚科鐘文宏醫師的「抗癲癇藥物過敏基因檢測方法」專利技轉,讓民眾用藥前可先進行特殊基因體質檢測,避免可能嚴重併發症的皮膚過敏反應。 本次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智慧醫材技術廠商交流媒合會展出的專利技術,均發想自臨床及民眾健康需求進而進行研發的成果。在「智慧醫材」部份共有八件,「創新醫材」部份亦有八件,涵蓋AI實驗室、骨科、復健科、兒童加護科、牙科、急症外傷科、兒童骨科、整形外科、婦產科、心臟內科、腦神經外科等專科。 例如,由林口長庚兒童加護科發表的「運用智慧醫材辨識新生兒癲癇發作」專利技術。林建志醫師指出,國外有大型研究顯示,新生兒癲癇發生率約每千名兒童有1.5至5.5例,發生率不低,但現行兒童癲癇鑑定,需要豐富經驗的臨床醫師長時間連續性判讀腦電圖,才能診斷出癲癇病症,若無即早介入治療,可能造成永久且不可逆的腦神經傷害,且65%案例會進展成頑固型癲癇,而增加照護的困難度。林口長庚兒童加護科研發團隊將AI技術結合新生兒高危腦病變檢測資料,可及時診斷出更多無臨床症狀的腦電圖癲癇病童,儘早以藥物或飲食介入治療,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減緩腦部病變及創傷,從而改善他們未來的人生。 林口長庚兒童骨科則發表「平衡而有效的矯正兒童長短腿」專利技術。張嘉獻醫師表示,兒童長短腳的盛行率在族群之中高達40%,長短腳差距2公分以上者,需要以生長抑制手術矯正以減少腿長差異。現行未成年兒童生長抑制手術使用的鋼板或U型釘等醫材,皆有內外側抑制不均勻而造成肢體變形的風險,而且抑制成效較緩慢。林口長庚兒童骨科與明志科大共同研發的生長板鋼釘套組,搭配微創傷口手術方式矯正長短腳,能強化生長板內外側平衡抑制效果,用平衡而有效的矯正兒童長短腿技術來協助矯正,有助於孩童提升日常生活品質。 林口長庚復健科亦針對高齡化社會長者健康需求,研發出「人工智慧估測骨質密度即早預防骨質疏鬆」專利技術。裴育晟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外觀無明顯病徵,早期診斷的比例偏低,假如骨質密度減少使骨骼結構變得脆弱,易導致嚴重骨折發生;林口長庚復健科與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共同研發以X光影像篩檢骨質密度技術,不僅於高齡照護市場有迫切需求,ㄧ般民眾也可透過日常健康追蹤了解自身骨質密度資訊,即早發現並定期追蹤骨質疏鬆情形,降低嚴重骨折發生的風險。 除了技術商品化之外,本次媒合會中也特別介紹「長庚醫院臨床試驗中心」,此中心為協助研發技術之臨床試驗、強化生醫轉譯研究及新醫療器材開發,是產學合作相當重要的一環。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2012年共同開發的高階醫材技術「聚焦式超音波應用於腦部血腦屏障開啟輔助藥物遞送」,於2015年技術移轉國內廠商後,即於長庚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獨立執行Phase 1臨床試驗,同時發表國際性期刊SCIENCE ADVANCES,獲得2022年美國創新界的奧斯卡-愛迪生金獎,其嚴謹的臨床試驗已獲得國際肯定。
「身體每個部位都要好好照顧,否則可能引發連鎖效應!」三軍總醫院牙周病科主任黃仁勇說,多數人都以為牙周病只是單純口腔的疾病,即使有牙齦流血、牙齦紅腫,甚至是蛀牙等等現象,往往因為怕看牙而忍住不治療,卻反而造成全身性的問題。
半夜突然牙痛怎麼辦?牙醫診所都關了找不到醫生,牙齒又痛到睡不著,簡直要人命!牙醫師提醒,牙痛原因除了蛀牙最常見之外,也可能是咀嚼時咬合太用力所引起,且醫師警告,此時千萬不要用嘴含冰塊來止痛!教民眾透過「3不2要」小撇步,快速舒緩急性牙痛。
後疫情時代下,遠距醫療、雲端病歷及AI數據應用等智慧醫療場景在政府及企業協作下走入大眾日常,透過數位化科技應用與醫療資訊系統(HIS)整合,降低產業資訊不對稱的痛點,進而提升診療品質與醫病關係成為眼下當務之急,台灣牙科新創dentall(台灣牙e通)歷經7年積累,宣布正式啟用全台首間複合式數位牙科營運總部,首度向外界發布「Dentaverse ─ 牙科宇宙」集團概念,以dentall HiS雲端診所管理系統為核心樞紐,串聯牙科領域的生態圈水平整合與產品垂直創新,攜手多家技術合作夥伴如達擎、圖爾思生物科技以及集智顧問,賦能多元智慧醫療場景,開創國際市場對於數位牙科領域的全新想像。 首創牙科宇宙全新概念,一站式水平整合與垂直創新 dentall自2015年創立至今,專注解決牙科領域的數位整合痛點,除了深耕dentall HiS雲端診所管理系統、牙材採購系統、醫務管理顧問等牙醫營運服務外,也經營給牙科助理的「小小牙助通」社群及給一般大眾的「知齒」衛教平台,更推出線上、線下的牙e教育訓練與課程,協助牙醫師、學生精進專業,透過新成立的國際營運總部集結AI研發中心、星創牙科、數位牙科部、SPACE教育訓練中心、攝影棚與辦公室等多元空間應用,落實「Dentaverse ─ 牙科宇宙」全新集團概念,水平式整合牙醫領域的全方位需求,充分運用大數據及AI科技,導入垂直式創新的智慧醫療產品應用,讓牙醫師在診療過程,大幅改善醫療服務的品質與效能。 攜手多家技術合作夥伴,賦能數位牙科生態圈 面向智慧醫療的未來趨勢,dentall本次攜手達擎、圖爾思生物科技以及集智顧問開創多項專屬牙科領域的智慧應用技術,首先與友達旗下專精工商應用顯示器的達擎所推出之智慧牙科比色解決方案,透過其業界領先的顯示技術與色彩擬真還原運算的能力,搭配獨家先進抗反光技術的A.R.T. (Advanced Reflectionless Technology,A.R.T.)顯示器,打造從色彩運算、傳輸、擬真顯示完整一條龍解決方案,達到精準牙色影像擬真還原,提升效率,降低假牙退件重製比例,減少營運成本外並能提高醫療滿意度。同時也與致力研究人體菌相科學研究的圖爾思生物科技建立”Taiwan Oral”口腔菌相資料庫,從風險評估進行整體治療流程的優化,進而改善保險支付的負擔;此外,dentall也採用集智智慧醫療 VSI 3D影像解決方案,經上傳醫療影像檔後,可透過混合實境操作、展示口腔3D全像投影,使患者對診斷結果有更直觀的認識,一目了然的資訊介面更讓牙醫師可以專注在醫病關係經營與溝通。 dentall成立於2015 年,由陳欽章醫師創業自建,是目前全台灣最大的資訊整合平台,註冊會員數超過14,000人,其中牙醫師約佔全台灣牙醫總數50%,主要業務包含牙材電商採購平台、牙科教育與訓練、牙科醫管顧問與牙科診所管理系統,並積極與學會、公會、廠商配合舉辦課程和推廣服務。dentall成立的初衷在於解決產業中「資訊量龐大、斷裂」的痛點,無論是採購牙材的電商平台;還是數位整合系統HIS(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都是希望能夠用不同的產品及服務支援牙科產業夥伴,致力於打造產業內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用數位科技的力量串連產業,進而提供病患、牙醫師、診所及相關廠商更好的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