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

抽血數值正常,就沒有心血管疾病?醫揭「它」才是關鍵:需定期追蹤

抽血數值正常,就沒有心血管疾病?醫揭「它」才是關鍵:需定期追蹤#抽血

「醫師,為什麼我的膽固醇數值正常,但還是建議我吃降膽固醇的藥呢?」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危險因子,其中膽固醇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然而「低密度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致病因子,更是治療的指標.只把血清膽固醇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是不夠的。

有做產前檢查就不用新生兒篩檢?醫揭補助、保險「3大迷思」一次看

有做產前檢查就不用新生兒篩檢?醫揭補助、保險「3大迷思」一次看#抽血

新生兒篩檢,是孩子出生後健康的第1道把關!兒科醫師指出,透過新生兒篩檢可以瞭解孩子是否有先天性異常疾病,且比爸媽接受的產前檢查更為全面。到底新生兒篩檢是什麼、篩檢項目有哪些?新生兒篩檢時間又該如何選擇?是否會影響保險理賠呢?《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相關的資訊及迷思。

靜脈定位儀 抽血找血管一次OK

靜脈定位儀 抽血找血管一次OK#抽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到醫院就診或健檢時,你最害怕的檢查項目是什麼?有不少人的答案是「抽血」!尤其曾因不容易找到血管,而被多扎好幾針,才順利完成抽血的人,更將抽血檢查視為畏途。現在有醫院引進「靜脈定位儀」,協助抽血,可讓靜脈血管一覽無遺,減少民眾抽不到血的困擾。重複扎針 民眾視抽血為畏途50歲張先生喜歡吃爌肉飯、五花肉等熱量高的美食,因此身形略為肥胖,雖然知道為了健康應加以控制,但為了工作應酬,經常飲食過量,多年來,身材一直沒有瘦過,他有多次痛苦的抽血經驗,針扎下去卻抽不出血來,又再扎了三、四針才成功,相當無奈;日前做員工體檢,醫檢師使用靜脈定位儀幫他抽血,一次順利完成,讓他心情放鬆許多。為什麼有時候會不容易抽到血?衛福部苗栗醫院醫事檢驗科湯永城主任指出,原因很多,除了技術問題外,若體型過胖、皮下脂肪厚,抽血時也不容易確定血管的位置與深度。此外,若天氣很冷,導致血管收縮、四肢血液較少,就不容易抽。再者做過化療及發生過血栓性靜脈炎而造成血管硬化的人,或是老人家皮下組織較鬆弛,血管會到處跑,也會比較難抽血。儀器可讓靜脈血管一覽無遺湯永城主任表示,透過靜脈定位儀攝影和影像的處理,可以將皮膚底下的血管走向,清楚投射在皮膚上,因此可以讓靜脈血管一覽無遺,減少扎針失敗的機會,進而減少民眾的疼痛,讓大家不再害怕抽血打針,一次就ok!此項技術,可應用在打針或抽血較容易失敗的族群,也就是血管細小且哭鬧躁動的兒童、血管彈性較差的老人、長期需靜脈給藥重複扎針的病患、肢體水腫血管難以定位的洗腎患者等,可說是一大福音。

僅24歲驚見腫瘤!必知肝癌7成因

僅24歲驚見腫瘤!必知肝癌7成因#抽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4歲的陳小姐常覺得工作壓力大,愛女心切的母親到宮廟問事,師父點出將有血光之災。原本陳小姐想藉至醫院抽血解除災難,沒想到卻意外查出肝癌,趕緊安排手術治療。所幸病人是初期癌症,術後恢復良好,目前定期回診追蹤。胎兒蛋白指數過高、超音波發現疑似腫瘤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表示,病人的胎兒蛋白指數高達500以上(正常參考值約0-9ng/mL),同時從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肝腫瘤,顯示罹患肝癌的可能性高。進一步安排128切電腦斷層和1.5T核磁共振掃描,經放射科診斷為惡性腫瘤,安排住院手術切除腫瘤。醫師會依據腫瘤大小、數目、生長位置及是否轉移等狀況評估、決定治療方式。病人的腫瘤雖有7公分大,但因為腫瘤被包覆的相當完整,沒有轉移也沒有血管侵襲,屬第1期肝癌,手術預後佳,但術後仍要密切追蹤。B肝感染等7原因 與肝癌形成有關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王柏政說明,除了(1)B肝、C肝感染外,(2)黃麴毒素、(3)嚴重脂肪肝、(4)先天遺傳疾病(包括威爾森症候群、血鐵沉積症等)、(5)抽煙、(6)糖尿病、(7)口服避孕藥也皆可能與肝癌形成有關。但上述病例年輕又沒有B肝、C肝的患者屬少見。初期肝癌時幾乎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民眾有疑難雜症會尋求宗教信仰,但求助宗教外也別放棄醫學,尋求專業的醫師協助也相當重要。李博彰主任表示,肝臟神經只分佈在表面,罹患初期肝癌時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因飲食習慣改變,消化系統疾病是現代社會常見的疾病。呼籲民眾保持正常飲食作息,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及癌症篩檢。罹患肝炎的患者更應定期進行血液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並且門診追蹤,遠離肝癌的威脅。

降低麻醉風險 麻醉必知4件事!

降低麻醉風險 麻醉必知4件事!#抽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論是哪種技術的麻醉,都有其潛在危險性,無法保證受術者在手術中不會任何變化,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疾病,像是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佳等或其他先天性的條件不夠理想等,其手術時的風險自然偏高。麻醉評估攸關手術風險 6件事記得告訴醫師所以,麻醉前評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為了將危險降至最低,麻醉前醫師必須根據患者各方面的生理狀況、慢性疾病、心電圖、抽血報告及手術方式來決定最合適的麻醉方式。麻醉有其風險,在醫師進行諮詢時,務必要誠實告知以下資訊:1) 自身病史、家族病史。2) 正在服用藥物、保健藥品。3) 是否有抽菸、喝酒習慣。4) 有無過敏物。5) 是否有麻醉藥物過敏的經驗。6) 是否有麻醉經驗,當時有無產生副作用。如何降低麻醉藥物過敏機率?會不會對麻醉藥物過敏這個問題,患者一定比醫師更了解,所以手術前,患者一定要跟麻醉醫師詳細說明自己曾對哪些藥物或食物過敏,麻醉醫師也會詢問患者有無過敏經驗,在了解患者過敏的程度後,醫師必須100%確定不能使用該項會引起過敏的藥物。且為了降低對麻醉藥物的過敏機率,手術前可注射抗過敏的藥物,以避免過敏的發生。麻醉後的4個小提醒1) 手術完後要在病房等待麻藥退去/若患者感到疼痛,可請醫師給予藥物協助止痛,醫師會在術後提供「術後注意事項清單」,為降低麻醉風險,務必遵照醫囑進行。2) 患者不宜自行開車返家/全身麻醉的麻藥消退時間及用藥量,會因個人體質而出現差異,一般約需3~8小時;麻藥消退後,仍不宜自行開車、騎車,應由親友陪同返家。           3) 術後1週勿從事危險或劇烈活動/手術後的1星期內,請不要從事危險性高或較劇烈的活動,如攀岩、游泳、水上活動,最好能多休息。     4) 完全恢復期間勿進行重大決定/在完全恢復期間,不要簽定契約,或進行重大買賣等有關法律的行為,因頭腦還會有點昏沉現象,可能影響判斷。(本文摘自/比美更重要的事/世茂出版)

夏日壁蝨活力強 每年篩檢揪「毛」病

夏日壁蝨活力強 每年篩檢揪「毛」病#抽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養狗的飼主多半會有抓過壁蝨的經驗,全台平均每10隻狗就有1隻曾經或正在感染艾利希體症,炎炎夏日,中南部的寵物隱憂恐加倍。壁蝨不僅僅會吸血,還會帶原許多致命的傳染病!根據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的調查發現,全台平均每10隻狗就有1隻曾經或正在感染艾利希體症。夏天壁蝨活動力增加 傳染病防不勝防一隻上了年紀的長毛米克斯,平時最喜歡出門散步,有段時間飼主發覺狗狗的食慾、精神都明顯變差,到獸醫院就診才發現感染了艾利希體症。艾利希體症為壁蝨爬上了被感染艾利希體的狗狗身上叮咬後,再爬到別的狗狗身上時,就會把艾利希體傳播給另外的這隻狗。獸醫師林辰柔表示,炎夏來臨,壁蝨的活動力增加,傳染病更是防不勝防,即使平時有用藥也無法完全預防狗狗被壁蝨叮咬,建議飼主每年幫寵物打疫苗時,可以一起抽血篩檢壁蝨、蚊子帶原的6種傳染病,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與控制。犬隻感染多半會有發燒、倦怠、眼紅症狀林辰柔獸醫師表示,壁蝨究竟是如何對寵物狗造成威脅,多數飼主仍不清楚。壁蝨通常會躲藏在耳朵、脖子等皺褶處,不容易被發現。犬隻若感染艾利希體症,初期會有發燒、倦怠、眼紅等症狀,但這些症狀容易被飼主忽略,有時甚至沒被發現,有些狗狗就靠自己的免疫力把症狀壓制了。亞臨床期可持續數個月或數年,隨時會因狗狗的抵抗力降低而進入慢性期。慢性期時狗狗會發生流鼻血、貧血、腎臟疾病甚至癲癇的症狀。炎熱地區感染率是北部2~3倍根據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的調查顯示,台灣平均約每10隻狗就有1隻曾經或正在感染艾利希體症。其中炎熱的中南部地區更為盛行,中部地區的感染率是北區的2倍,南部地區更高達3倍。時值夏季,壁蝨的活動力提升,林辰柔獸醫師提醒,即使沒看到壁蝨也不代表壁蝨不存在,唯有透過抽血篩檢才能確認寵物是否感染壁蝨帶原的傳染病。建議飼主們可以在每年帶寵物施打疫苗的同時,一起為家中寶貝進行傳染病篩檢。早期治療,狗狗的健康也就能管理的比較好。

從頭黃到腳 小心恐為貧血、黃疸找上門

從頭黃到腳 小心恐為貧血、黃疸找上門#抽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新生兒無法表達自身需求,透過爸媽的細心觀察照護是決定寶寶能不能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小寶是個足月寶寶,出生後母奶吸食很順利,但爸媽卻覺得小寶的皮膚越來越黃,活力也較剛出生時差。出生第2天,醫生診斷小寶為高黃疸,問診才發現小寶父親是蠶豆症患者,後確診小寶為溶血性貧血合併高黃疸,經照光處置及補充輸液後,小寶恢復健康。病理性黃疸會從頭黃到腳台大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李孟如表示,新生兒黃疸在台灣地區極為常見,又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所謂生理性黃疸通常出現在出生後第3天後,第5到7天大時達到高峰,且最高黃疸值未達照光標準,是非結合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則大多出生24小時內即出現,典型的黃疸症狀會從頭開始黃到腳底。父母若發現寶寶軀幹及下肢膚色很黃,需盡快就醫接受處置。引起黃疸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是由於紅血球破壞增加導致溶血性貧血及膽紅素製造過多。蠶豆症引發新生兒貧血伴隨黃疸會比較嚴重李孟如醫師提醒,蠶豆症引發新生兒溶血性貧血伴隨的黃疸較嚴重。一般新生兒於出生後48-72小時皆會進行新生兒篩檢,約2-4週後會有報告,在報告未明前,不確定寶寶是否有蠶豆症時,應先避免接觸紫藥水及樟腦丸。值得注意的是,寶寶呈現高黃疸期間進行蠶豆症數值的相關檢驗,可能會有偽陰性的情況。當寶寶處於高黃疸的情況時,較脆弱的紅血球被破壞了,留下來的是相對「健康」的紅血球,此時去驗蠶豆症的數值會偏高。此時醫師通常會建議在高黃疸狀況緩解後,再追蹤蠶豆症數值會較準確。另外,因為新生兒無法明確表達不適且臨床症狀變化快速,李孟如醫師呼籲,爸爸媽媽若有發現任何異狀,宜儘快就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