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廖女士自第一胎產後出現漏尿情形,半年後又因確診新冠肺炎,用力咳嗽時導致症狀加劇,會無法控制地滲尿,曾多次至診所諮詢和檢查,並聽從醫師的建議多做凱格爾運動,雖然剛開始症狀有些微減緩,但在3、4個月後卻又回到無法控制排尿的狀態。直到至醫院婦產科檢查,才發現自己是「應力性尿失禁」,接受陰道雷射治療後,漏尿症狀獲大幅改善。
39歲的廖女士自第一胎產後出現漏尿情形,半年後又因確診新冠肺炎,用力咳嗽時導致症狀加劇,會無法控制地滲尿,曾多次至診所諮詢和檢查,並聽從醫師的建議多做凱格爾運動,雖然剛開始症狀有些微減緩,但在3、4個月後卻又回到無法控制排尿的狀態。直到至醫院婦產科檢查,才發現自己是「應力性尿失禁」,接受陰道雷射治療後,漏尿症狀獲大幅改善。
性行為後發生陰道出血的情況相當普遍,許多男女都對這樣的狀況見怪不怪,事實上,出血是一種健康警訊,最好就醫檢查釐清原因。韓國婦產科醫生柳知沅於《如果我的朋友是婦科醫生,我會這樣問她》一書中,整理各種婦科問題,包括私密處癢痛、為何避孕失敗、卵巢及子宮異常等等,幫助女性了解自己的身體。以下為原書摘文:
女性們是否有難以啟齒又困擾已久的煩惱呢?例如「我下面很乾,夫妻生活很不舒服,因常常拒絕先生都快引起婚姻危機了」、「我是荷爾蒙敏感型的乳癌患者,化療後更年期症狀很不舒服,但又不能使用荷爾蒙治療該怎麼辦?」、「生完小孩很多年了,運動、跑步、跳繩還是會漏尿,要是遇上感冒咳嗽更是漏的厲害,有辦法改善嗎?」
日前,55歲張女士因腹痛1個多月,至地方診所看診服藥仍疼痛不止,遂至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門診就醫。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竟是放置十餘年的銅製避孕器,穿透子宮引起腹腔嚴重發炎感染且出現小腸沾黏。後續醫師執行子宮開腹切除術,將子宮摘除並仔細清理子宮及小腸沾黏情況⋯
避孕藥的主要成份是雌激素和黃體素,可經由抑制排卵達到避孕的效果。不少有避孕需求的女性,都會選擇服用避孕藥,但是,避孕藥應該怎麼吃、何時吃,才能得到最大效果?食藥署請到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來為大家進一步說明。
台中市31歲女子安裝避孕器1年多,最近她計劃準備懷孕,因此前往婦產科診所取出避孕器,然而,透過超音波檢查,醫生未能找到避孕器的蹤影,就轉到長安醫院詳細檢查。經超音波、子宮鏡與腹腔鏡檢查,發現她的避孕器已穿出子宮外,並造成子宮後窩出現沾黏狀況。長安醫院婦產科醫師吳佩玲表示,幸好狀況不嚴重,否則恐影響胚胎著床成功率,日後懷孕將變得極為困難。
哪怕是同一人連生好幾胎,也不敢說每胎的狀況都差不多,事實上,每一次懷胎,光是年紀就有差異,更不要說生理與心理的狀況也隨之不同。雖然有過懷孕的經驗,對於再次懷孕,有助部分狀況的判斷,但事事總是以第一次懷孕的狀況為準,卻也未必恰當。無論生第幾胎,該做的產檢都要按時受檢,以確保胎兒的健康。
46歲黃姓女患者,3年前出現經期不正常、量大等症狀,到鄰近的醫院檢查發現子宮底部長出約2公分的息肉,經醫師建議進行傳統子宮鏡電燒切除術,確認是良性息肉,但在切除後約半年左右,又長出不到1公分息肉,再次切除後近1年後,再度在子宮頸口長出息肉⋯不只反覆手術相當困擾,也因此導致經期紊亂、貧血,讓患者感到相當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