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

放假更累?練會兩招跟疲勞說拜拜

放假更累?練會兩招跟疲勞說拜拜#疲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工作能力強的人,會將工作目標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一面朝著長期目標努力,也一面完成短期目標。因此,為了減輕身心的疲憊,我們應該制定短期、中期與長期目標;並以日、週、月為單位來做安排。以「日」為單位,固定的生活模式使身心較不易感覺疲憊。每天於固定時間起床、按時攝取3餐、定時就寢。遠離疲憊的秘訣,就是要盡量維持固定節奏的生活。了解活動力高低的時間點 簡單調適生活步調不過,請先確認自己是屬於「早鳥族」還是「夜貓子」,了解活動力高與低的時間點。30~40歲的人,可以藉此機會把生活模式調整為「早起型」。年輕的時候,熬夜輕而易舉,但是早上很容易賴床。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失去「熬夜」的體力,自然就會開始早睡早起。對現代人來說,幾乎沒有晝夜之分,許多人從事需要輪班的工作。不管白天或晚上都在上班,日積月累下來,導致身體容易出狀況。如果輪班的頻率固定,身體的負擔相對地也會減輕。一、累了就要休息,別勉強自己/以「一週」為單位的「擺脫疲勞」計劃,是最簡單的,以我為病人看診的經驗來說,他們的心情通常會以「週」為單位,例如:「星期一是上班的第一天,心情很難開朗。」、「週三最累人了!」、「週末快來時,就覺得越來越無力。」等。你覺得心情最沉重、最疲憊的時候是星期幾呢?對我而言,是必須為40名病患看診,還得立刻趕去值班的星期二。因為這天是一週當中最忙碌的時刻,所以,前一天我就會盡早回家,為隔天的工作做準備。我也會告訴周遭的人,這一天我必須早點回家休息,同事們也較不會在這天丟給我太多工作。若是以「月」為單位,大多就是指女性的「生理期」了。生理期前常會感到不舒服,稱為「經前症候群」。因為「黃體素」的分泌量增加,容易變得焦躁、不安、身體痠痛,甚至會嗜睡。目前多用賀爾蒙替代療法或中藥治療,但是,至今尚未出現完美的控制方法。因此,與其積極治療,不如配合經期的生理變化生活,才能有效改善。生理期之前,最好不要安排太多的飯局,讓自己休息。二、事先排好休閒活動,生活更有動力/不管是上班族或學生,一年中的身心狀況,也會起起伏伏。以我的病人來說,因為6月是公司的會計結算日,因此,只要到開股東會議之前的5月和6月,就會變得非常緊張。另一位負責人事工作的病人,只要進入秋冬與春天交界之際,就會感到神經緊繃。一般來說,人事異動情況較劇烈的3~5月是他最容易感到疲累的時候(編按:因為大多數的人會在年後換工作)。這些狀況都是因人而異,像暑假等較長的假期,建議大家可先安排遊行計劃,確保自己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來恢復元氣。只在自己真正「有空」的時候,安排出遊,就是擺脫疲勞的秘訣。假如沒有事先計劃,突然插入的活動就會讓人措手不及。只要掌握好每週的生活節奏,就不須要太注意一整年的步調。不妨確認自己每天、每週、每月的生活節奏吧!享受最悠閒的時刻,以平穩的心情度過忙碌時期。(本文摘自/15分鐘擺脫疲勞/采實文化出版)

52%患者 不知自己有「心」病

52%患者 不知自己有「心」病#疲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過度疲勞不只要小心肝,也要小心「疲球心」!心臟衰竭盛行率高,單在亞洲就有900萬人罹患心臟衰竭。國人對心臟衰竭的認知度太低,導致超過52%患者直到初次急診送醫才知道罹患心臟衰竭,事實上,操練過度的心臟最終會因缺乏彈性而疲軟。咳嗽加劇出現呼吸困難、肺積水74歲的武伯伯10年前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就醫,接受心導管手術挽回性命,沒想到去年4月開始因感冒出現咳嗽症狀,不以為意拖延3個月後咳嗽仍未好轉,甚至加劇轉變成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甚至出現肺積水。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表示,武伯伯的心臟擴大且左心射出分率只有20%,約為正常人的1/3,當下先施以心導管手術後穩定狀況,並施以心臟衰竭藥物治療後,目前武伯伯體力及體重已恢復到發病前狀況,還可固定進行每週3次、每次30分鐘內的跑步機、腳踏車等復健運動,也會監測血壓狀況,並配合醫師建議定期進行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國人不易發現容易錯過治療時間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指出,台灣心臟衰竭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為8天,死亡率高於國人常見癌症,5年內逼近50%,但由於心臟衰竭沒有特異性的早期症狀,導致國人不易發現,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指出,心臟就像幫浦,推動血液到全身再流回心臟,當幫浦的馬力不夠,無法順利的推動血液時,就叫做心臟衰竭。呼吸困難、胸痛是病患主要2大症狀。其他常見症狀還有咳嗽、疲累、喘、水腫等,許多患者會輕忽咳嗽症狀,因為還能正常活動而不以為意;但當病情惡化時,甚至纂道無法呼吸,必須整晚坐著睡覺。 洪惠風醫師提醒,心肌梗塞、心臟疾病患者、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尤其心肌梗塞患者因為心臟已經受到損傷,是心臟衰竭的潛在患者,更要有長期保養的觀念,不可不慎。

新藥救新肝 12周和緩C肝病毒

新藥救新肝 12周和緩C肝病毒#疲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68歲的莊彩鳳女士,17年前工作時容易感到疲憊,時常貪睡10多個小時,到院檢查確診罹患C肝,起初嘗試接受長效型干擾素治療,因副作用大無法耐受,後期因腹水次數逐漸頻繁,醫師表示肝已惡化成肝硬化,使用藥物治療已無法根治,建議選擇換肝手術才有望延續生命。莊女士術後以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4週後症狀和緩,體內C肝病毒也降低。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 提升治療成功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資料庫顯示,每年約有千位病人等待肝臟移植,然而僅不到一成獲得肝臟移植,在等待肝臟移植人數中,C肝患者更是佔1/4-1/3,高雄醫學大學特聘教授暨哈佛醫學院客座教授余明隆表示,末期C型肝炎病患能得到肝臟進行移植實屬難得,患者需要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現在有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大大提升治療成功率及減少副作用。余明隆教授表示,C肝患者即使移植新肝卻無法完全斬斷C型肝炎的威脅,血液中的C肝病毒仍可能造成肝臟損傷壞死,C型肝炎的再發率高達100%,5年內再次惡化成肝硬化風險達20%到50%。這讓好不容易得到的新肝,恐怕在3到5年內又再次肝硬化,但是過去無藥可妥善治療的狀況已改變,現在已有治癒率且安全性高的C肝全口服治療新藥可以成功治療寶貴的移植肝臟。今年一月起納入健保 8000患者可受惠高醫大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黃釧峰副教授也指出,過去使用傳統干擾素治療C型肝炎,治癒率約僅6至7成,且副作用大,有些患者會感到相當不適,現在已有C肝全口服新藥,針對基因型1b的患者治癒率高達95%以上。黃釧峰副教授表示,自今年1月24日起,衛福部將C肝全口服新藥納入健保,全年共計約有8000名患者可受惠,目前第一階段開放至今已有千位患者登錄接受治療,應可期待大幅達成根治目標。

找不到病因?低體溫10病徵自我檢測

找不到病因?低體溫10病徵自我檢測#疲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體不舒服卻找不到原因,多數與「自律神經」有關。現今正常體溫低於36度的「低體溫族群」越來越多,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女性。不過,這不表示年輕人與男性沒有低體溫的問題。因忙碌導致運動量不足,再加上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及壓力等,現代生活充斥著讓人陷入低體溫危機的負面因素。體溫下降1度 免疫力就降低3成醫學證實人的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降低3成。身體與生俱來的自然治癒力也會隨之下降,不只變得容易感冒,還會出現過敏症狀,或是感到不適遲遲無法治癒,難以維持健康狀態。現在醫院的門診病患,有7成左右的人是因「不定愁訴症候群」求醫。不定愁訴症候群是指原因不明的不適症狀,與自律神經息息相關。人體遍布許多神經,連結腦部且貫穿脊椎內部的「中樞神經」是所有神經的根基,從中樞神經分支出的「末梢神經」布滿身體各處。自律神經失調  「低體溫」就是萬病之源末梢神經又分成2種,一種是由將刺激與感覺傳達至大腦的「知覺神經」,以及接收大腦指令活動身體的「體性神經」,負責控制手腳活動與眨眼等動作。多數情況下,人可以透過自我意志控制體性神經。另一種末梢神經則是負責調節呼吸、血液循環、消化吸收、荷爾蒙分泌、調節體溫等生命功能的「自律神經」。自律神經不受個人意志控制,但我們的呼吸與心跳從未休止,就是因為自律神經不眠不休持續運作的關係。自律神經有「調節體溫」的作用。一旦自律神經失衡,人體就無法確實調節體溫;也就是說,只要維持穩定的自律神經平衡,就能維持最適體溫。值得注意的是,當自律神經功能異常,便會引起血液循環不良,導致體溫偏低。長期睡眠不足、工作繁重、精神壓力大的人,很容易因自律神經失調,產生各種的不適症狀與疼痛。千萬不要小看「體溫少一度」的影響,不改善低體溫問題,自律神經失調就會引起慢性的身體不適與疼痛。隨之而來的免疫力降低也讓人容易生病、代謝遲緩、提早老化,百害而無一利。虛寒體質vs.低體溫的比較虛寒體質與低體溫看似相同,事實上完全是兩碼子事。一般來說,虛寒體質是指體表的一部分變冷,例如手腳冰冷,自己會有明顯的感覺。相對於此,低體溫則是指體內溫度較低,自己不會有「冰冷感」。無論哪種情形都會影響身體健康,不過相較之下,「低體溫」對健康造成的傷害比虛寒體質更嚴重。正常體溫約36℃/虛寒體質=末梢神經障礙:手腳等肢體末梢冰冷正常體溫約35℃/低體溫=中樞神經障礙:身體內部冰冷「低溫族」自我檢測/請在下列符合描述的選項打勾1) 老是覺得身心倦怠、容易疲勞。2) 曾經為了減肥不吃正餐。3) 有肩膀痠痛、頭痛或便祕等任一問題。4) 觸摸腹部時感到冰冷、肚臍以下特別冰涼。5) 肌膚與頭髮沒有彈性、光澤。6) 早上爬不起來。7) 一到晚上雙腿就會水腫。8) 吃很少卻容易發胖。9) 動不動就感冒。10) 脾氣暴躁易怒、容易情緒低落。勾選項目越多,代表你可能是「低體溫」危險族群。(本文摘自/神奇熱敷法:一條毛巾治好痠痛!/采實文化出版)

講座/一覺好眠不是夢

講座/一覺好眠不是夢#疲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生有三分之一的好久沒有一覺到天亮了嗎?面對家庭與職場的壓力、生理週期的轉換,睡眠障礙成為許多熟齡女性的困擾,失眠、淺眠、多夢,都是屬於睡眠品質不好,不但容易老化,更會連帶引起包括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等生理症狀! 《魅麗》特別邀請睡眠達人—楊紹民醫師,分享如何不靠藥物,運用天然、健康、不傷身的方法擁有安穩睡眠,想要擁有優質、無負擔的睡眠,需要讓身、心、靈真正放鬆,讓你輕鬆享受一夜好眠,睡出健康與美麗。  時間:4/27(四)晚上7:00~9:00地點:誠品信義旗艦店6F 視聽室(台北市松高路11號6樓,捷運市府站2號出口)參加方式:免費進場,因座位有限,請事先報名。報名網址:魅麗官網www.camelia.com.tw線上報名報名電話:02-2362-6068 或 2362-6057

七旬婦無「三多」 血糖超標4倍

七旬婦無「三多」 血糖超標4倍#疲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近七旬的婦人固定服用高血壓藥物長達8年,每次回診時也沒有要求做其他檢查,在一次健康檢查後發現飯前血糖竟超標4倍。原來婦人有糖尿病家族史,平時雖然沒有出現糖尿病「三多」的症狀,但追蹤發現其醣化血色素也高達12%(正常值5.7%以下)!血糖波動大 易疲勞、視力糊、手腳麻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婉妮表示,除了典型「三多」症狀外,出現以下症狀也可能為糖尿病徵兆,包含容易疲勞、手腳麻痺、視力模糊等問題。另外,也會容易出現皮膚搔癢、傷口難癒合或女性陰部搔癢的現象。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巫慶仁指出,糖尿病的盛行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在台灣,平均每10人有1人得病。罹患糖尿病主要跟生活型態與基因有關,以這名婦人為例,平時雖沒有糖尿病典型症狀,但是因為年紀較大又有家族史才會罹患糖尿病。這次健檢意外發現糖尿病,及早服藥治療才避免受到併發症的危害。體重偏重、有家族史 要定期檢查蔡婉妮醫師表示,除了有家族史的病患應該定期篩檢外,其他族群如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體重過重、血脂異常、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婦女也要預防高血糖,巫慶仁醫師也提醒,常喝酒、喝飲料不減糖都是罹患糖尿病的潛在危險群。體重偏重、有家族史但還沒有出現症狀的民眾也要記得定期篩檢。目前政府提供每3年一次的成人健檢,民眾可以好好利用。巫慶仁醫師指出,人到了40幾歲以後,會陸續產生代謝問題,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成人健檢,成人健檢可看出潛在的問題,千萬不要忽略。

趕走倦怠 快看3月飲食重點

趕走倦怠 快看3月飲食重點#疲勞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冬天邁入春天之際,生理節奏急遽變換時很容易感到疲勞,身體無力、想打瞌睡的倦怠症也會跟著找上門來。這時,需要藉由均衡的營養攝取、適當的運動和休息來安定生理節奏,擊退倦怠症的辦法就是多吃齊菜、山蒜與桔梗等酸味蔬菜。• 均衡的營養攝取/出現倦怠現象的主因正是因為在冬天疏忽了營養管理、與缺乏運動而造成身體的免疫力缺乏所致,因此在季節交替的時節身體的適應力會變得較弱。愈是活動量提升的春天時日、愈需要費心在均衡營養的攝取上才能維持健康。• 以天然食品作為主要菜單/鼻炎、哮喘與皮膚炎等有過敏症狀的人,在花粉開始飄散的春天季節裡特別需要多加注意。平常用餐時也需格外的小心,特別是菜單上應避免選擇速食食品,而是應該挑選天然食材。此外,需要經常清潔環境,盡可能隔離掉過敏源。• 養成有規律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在活動量提高的春天,為了健康最重要的是過著有規律、節制的生活。即便只是改正生活習慣也是可以提升身體的免疫力。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第一法則是不要錯過早餐並且每餐都準時用餐。此外,搭配適當的運動與充份的休息來找出身體的節奏感也是很重要的。• 攝取抗氧化的食物/代表性的抗氧化劑是為他命B、C、E和胡蘿蔔素、硒等。請藉由補充豐富的蔬菜、水果等來攝取這些營養素並增加身體的免疫力。代表性的抗氧化食物有柑橘類與綠色花椰菜、青椒、高麗菜、紅蘿蔔、菠菜、鱷梨、番茄與西洋芹菜等,積極的將這些食材反映在菜單上進行有效率的營養攝取。• 節氣飲食/農曆的三月時分,天氣漸漸回暖,春燕紛紛歸來,百花也開始綻放了,為了享受這慢慢暖活起來的日子,此時最適合到山上或田野間,摘取杜鵑花製作成杜鵑花煎餅和核桃糯米切糕來享用。• 時令食材/• 蔬菜、水果:春季白菜、青蔥、山蒜、芹菜、苦菜、滇苦菜、歐芹、艾草、蕨菜、金橘。• 海鮮:黃花魚、白帶魚、鯧魚、石斑魚、牡蠣、菲律賓蛤仔、泥鰍、文蛤、巴非蛤、海帶、鹿尾菜、負子毛氈苔(Drosera prolifera)。(本文摘自/吃當季:一年12個月的每日食譜/自由之丘出版)

腸道超順暢 三餐就照這樣吃

腸道超順暢 三餐就照這樣吃#疲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心理壓力沉重的人可以在飲食攝取上多下些功夫。首先,早上比平常早一點起床。如果早晨的時間充裕的話,心情也比較能放鬆。早餐/提早吃,選擇香蕉或優酪乳腸道蠕動在早晨最活潑,配合體內韻律來進食也非常重要。攝取水分的同時吃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是第一要務,但因壓力食慾不振的話,可以選擇香蕉或優酪乳,在吃得下的範圍內盡量攝取食物。此外,也建議「麵包沾橄欖油」、「納豆拌橄欖油」這類簡單料理,或是食材豐富的味噌湯。味噌是發酵食品對腸道很好,加入滿滿的蔬菜,就會變成解除便秘的最佳料理。午餐/飯前深呼吸,搭配一顆蘋果有很多人中午會在公司裡吃午餐,但請不要一邊工作一邊吃,要好好空出一段休息時間用餐。上午努力於工作或家事後,會累積疲勞與壓力。不能好好放鬆的話,大腦的疲勞沒有被消除,也就無法集中精神進行下午的工作。大腦不休息讓交感神經持續緊張,將導致腸胃運動低落、食慾下降,血壓及心跳次數也會上升。所以早上的工作結束後,為了讓大腦休息,可以先深呼吸幾次,等身體放鬆後再吃午餐。蘋果膳食纖維、維生素含量豐富有數據顯示,中午是一天當中消化能力最強的時段。特別是對於不吃早餐的人來說,午餐可以補足營養素,因此午餐一定要好好吃飯。沒有食慾時,一顆飯糰或日式蕎麥麵就足夠,但請多加一顆蘋果。一顆蘋果(300克)就能攝取到4.5克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是預防便秘的優良水果。輕微運動可強化腸道運作午餐過後,可以散個步或喝杯咖啡、茶,藉此轉換心情。事實上,地中海式飲食該區的人都有餐後散步的習慣。在西班牙這種習慣叫做「漫步」,與家人、朋友或同事一邊聊天一邊出門走走。這種輕微運動不僅能幫助消化午餐,還能強化腸道運作。晚餐/不要吃過量,睡前3小時完食傍晚到晚上,交感神經作用逐漸變弱,副交感神經逐漸變強。交感神經是負責努力工作活動的神經,副交感神經則是掌管休息,進入放鬆模式的神經。對壓力大的人而言,晚上是消除壓力最重要的時間。可以跟朋友吃飯聊天,或是在安靜的房間獨處,請讓自己在舒適的空間裡度過這段重要的時間。晚上時段胃液分泌變多,但蠕動變弱,因此晚餐不要吃太多。但早上或中午沒有辦法好好吃飯的人,此時還是要攝取充足的營養。特別是白天專注於工作,水分容易攝取不足。所以晚餐最好加一道食材豐富的湯品,為腸道補給營養。也可選擇地中海式飲食,多攝取蔬菜,避免維生素C及礦物質不足導致疲勞。在家中用餐,改變使用的餐具或餐桌裝飾,也會出乎意料的放鬆效果。睡眠充足 腸道才能順利運作準備睡覺時可以播放喜歡的音樂、用香氛營造氣氛,或是小酌幾杯,用適量的酒精放鬆身心,地中海地區的人也是往喜歡一邊聊天一邊喝酒。再來就是要做到「睡眠充足」。睡眠能讓大腦休息,是解除壓力的最佳方式。睡覺時腸道蠕動不會停止,並且定期放射出一種叫做運動素(Motilin)的荷爾蒙,將殘留在腸道的食物,自動往肛門方式運送。自律神經及荷爾蒙進行自我清潔,就能使腸道變乾淨。這項作業順利進行的話,隔天空腹感出現時,也就做好了排便的準備。需要注意的是,萬一腸胃沒淨空,運動素就無法順利運作。這就為什麼晚餐最好在睡覺2~3小時前結束的原因。(本文摘自/快腸!絕好腸!驚人快便力/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