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罹患糖尿病多年的老婦因忽略血糖測量導致昏迷就醫,家人原以為只是疲勞,沒想到是因血糖飆高一直未發現,到院已經傷及腦神經。儘管經過急診血糖與癲癇症狀趨緩,但仍舊無法清醒,最終還是不治。
一名罹患糖尿病多年的老婦因忽略血糖測量導致昏迷就醫,家人原以為只是疲勞,沒想到是因血糖飆高一直未發現,到院已經傷及腦神經。儘管經過急診血糖與癲癇症狀趨緩,但仍舊無法清醒,最終還是不治。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許多人出現倦怠、失眠等後遺症,39歲林小姐就持續感到疲倦,睡眠時間從每晚7小時拉長到10小時才能充分休息;另一位42歲許小姐則相反,嚴重失眠。衛福部彰化醫院新冠肺炎整合門診評估,兩人皆為「長新冠」患者,安排高壓氧治療,林小姐恢復肺部交換氣體能力,降低疲倦感;許小姐也能好好入睡。
許多上班族經常感覺肩頸背腰痠痛難耐,回家寧可躺著不動,隔天依然拖著沉重身體生活,即使休假幾天也難以擺脫疲勞感。在日本曾指導過許多頂尖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師中野.詹姆士.修一在《最強疲勞恢復法》書中分享,靜態伸展操可活化擠乳作用,讓血液和淋巴順暢,進而舒緩身心的疲勞,並介紹了幾種伸展動作。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多工處理的生活型態,也就是所謂的「一心二用」。不過長期的壓力,逼迫我們的大腦快速反應,時間久了,大腦就累壞了、再也撐不住。國外一項研究發現,當你很專心地做一件事情時,要銜接處理另一件事,中間需要10到15分鐘的緩衝時間,才能全心投入、專注在後者上。「腦疲勞」會以身心合併的症狀表現,分成3階段:第一階段,大腦慢性發炎時會出現輕微身心症狀,但容易被人們忽略;第二階段,自律神經失調和腎上腺壓力荷爾蒙失調,導致免疫系統混亂,引發皮膚病症;第三階段,則會產生嚴重的免疫系統失調。你有腦疲勞症狀嗎?測一測就知道! 早晨總是想賴床,不想起床 走路有氣無力,抬不起腿 不想參加社交活動,只想窩在家當宅男宅女 懶得講話,說起話來也有氣無力 老是想當沙發馬鈴薯,坐下後就不想起來 時常發呆發楞 記憶力減退,時常忘東忘西 頭暈、頭痛、耳鳴、易怒、煩躁 眼睛疲勞,經常打哈欠 食慾變差,討厭油膩,甚至會想添加多點調味料刺激味蕾 不好入睡,睡眠品質變差 雙腳無力,休息時想把腳放在桌子上 如果有上述2至4項情況時,代表你輕微疲勞,請多休息;有上述5至9項情況時,表示你中度疲勞了,關掉壓力的聯繫,讓自己放空;如果有10項以上表示你已經重度疲勞,也許還可能潛藏疾病,建議應馬上就醫檢查。做對以下五件事,幫你找回元氣、讓大腦再度活力充沛。1.累了就去睡覺吧!研究發現,睡眠時血液中的一氧化氮會稍微增加,有助於加強記憶的固化,還可以提升睡眠品質,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對提升記憶力有幫助,」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胡朝榮表示,國內外相關實驗都證實,睡眠和記憶力息息相關;在睡覺前學習的東西,經過睡眠之後會記得更熟。如果感覺疲勞,卻無法立刻去睡,除了喝咖啡以外還有什麼提神的方法?中央大學認知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永儀說,腦細胞需要大量的氧氣,目前唯一確定有效的提神物就是新鮮氧氣,吸一口真的會瞬間醒腦;不過這是暫時性的,一旦拿開氧氣筒,提神效果就沒了。2.壓力沉重時,最快也最有效的紓壓法就是運動面臨壓力,人體的反應是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瞳孔放大,人的本能已準備好要迅速逃離,如果這時候還勉強自己坐在電腦前,當然會覺得焦慮不安、心煩意亂。「去運動吧!這才是你的身體面對壓力時該有的反應,」陳永儀說,在沒辦法馬上改變壓力環境的情況下,運動是最好的紓壓方式。一週運動3次、每次至少20分鐘的有氧運動(瑜伽不屬於有氧運動),持續一個月就能顯著改善焦慮症狀,還能讓大腦的運作效能更好。3.學習禪定睡覺時,外界的新事物暫時不會進入大腦,但大腦還是在快速運作。如果老是覺得睡不好、思緒停不下來,你應該學習禪定或稱內觀(mindfulness),真正讓大腦休息。「身體要動,腦袋則是要靜,能做到這兩者,大腦才可以真正得到休息。」陳永儀說,配合腹式呼吸法,練習禪定可以幫助你專注、給大腦一個喘息的機會。然而,腦子裡的思緒太多了,要如何不被這些雜亂的念頭帶著走?陳永儀建議先找一個聲音、或是一種氣味來當做專注點,例如空調的聲音、或是點一支香或蠟燭。她自己則會使用節拍器的聲音。4.訂定合理的目標壓力並非全部來自外界,很多壓力都是自找的。在設定目標前,應該先對自己的壓力承受度有所認知,才能訂下合理的目標;不要把自己逼到極限,而是該給自己一點時間與空間去釋放內心壓力。唯有心清明了,才能重拾專注與力量。馨培心理治療所院長呂嘉寧表示,生活不可能全無壓力,而人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承擔度,因此重點不是追求「零壓力」的人生,而是要找出自己的極限,不要設定超出能耐的目標,才不會把自己逼過頭了。5.一個小儀式,不把煩擾帶回家另外,很多人下班後仍持續處於情緒緊繃的狀態,就算回到家還是在擔憂工作的事,大腦得不到休息的機會。呂嘉寧建議,不妨為自己安排一個小小的儀式,例如下班回到家就先洗澡、換掉上班的衣服等,藉由這些儀式,告訴自己「我已經下班了」、「不要再想工作了」。練習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慢慢適應不同角色的切換,不再把工作的煩擾帶回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8歲林姓老奶奶近期感覺疲勞、反應差且感覺到許多退化現象,經醫師做了抽血及頸部超音波檢查,發覺到林奶奶屬於「副甲狀腺亢進」,且副甲狀腺有顆約2公分腺瘤,會診外科醫師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副甲狀腺亢進 可能導致高血鈣症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林鴻安醫師表示,民眾常聽到「甲狀腺亢進」,相較下「副甲狀腺」則是較不為人知的器官。其實副甲狀腺就緊貼在甲狀腺後方,總共有四個,分布於頸部左右兩邊上下共兩對,大小如豌豆,形狀為扁圓形小體,副甲狀腺也是一種內分泌腺體,也就是在甲狀腺左右葉後面的上緣和下緣各一個。副甲狀腺激素調節骨骼中鈣離子的釋出,保持血液維持正常的鈣濃度,幫助你吸收食物中的鈣質,和避免從尿液中流失太多。多數這類病人可以找到一個或多個副甲狀腺增生,分泌過多的副甲狀腺賀爾蒙,使得大量鈣質從骨骼中釋出,引致血鈣上升,稱為高血鈣症,且骨骼會因為鈣質流失而造成骨質疏鬆。副甲狀腺亢進的症狀並不明顯 常被誤解為老化副甲狀腺並不是甲狀腺,它與甲狀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器官,分泌不同的賀爾蒙,負責不同的功能。女性罹患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比男性多,較常見於老年人,不是每一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都有症狀。林鴻安醫師指出由於「副甲狀腺亢進」的症狀並不明顯,通常是容易沮喪或者疲倦、骨骼感到疼痛、易口渴、肌肉無力、噁心、便秘、高血壓、腎功能衰退、多尿症等,且約有50%的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無症狀,因而成為容易忽略的疾病,常被誤解為老化、退化或是失智,然而當鈣離子過高、磷離子過低,且副甲狀腺素過高時,極可能是這類內分泌疾病,嚴重時可能導致腎衰竭、昏迷、死亡,應提高警覺進一步做詳細檢查。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分為原發性、次發性、三發性和假性四種,如果病人的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合併明顯的症狀,通常會建議進行摘除副甲狀腺手術治療,副甲狀腺手術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很低併發症,而且成功率高達95%,林鴻安醫師提醒民眾若有相關症狀,請至醫院尋求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治。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好不容易終於結束忙碌的工作,卻因為感冒而病倒了。心想只要休息一下就好,但是就算經過充分的休息,身體還是感覺倦懶、提不起勁。可是完全沒有發燒,或其他任何症狀。也試過吃維他命與保健品補充營養,卻看不到成效。工作過度、睡眠不足、營養不良都會造成身心疲勞明明就睡得很飽,但是不知為何還是很容易疲倦、又提不起勁,女性還可能出現不容易上妝等症狀。其實,倦懶、覺得累,是身心疲勞的累積所引起。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各種壓力。以及工作過度、睡眠不足、營養不良、人際關係困擾等因素,這些都是造成身心疲勞的原因。疲勞,除了是年紀增長造成新陳代謝下降所引起,也可能是因為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造成的。因此,請先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檢查重點包括三餐是否定時、經常飽腹入睡、攝取過多的鹽糖與碳水化合物、喜歡高油脂食物、蔬菜攝取量偏少、運動不足、吃飯速度過快等。特別是飽腹狀態入睡,容易導致早晨醒來頭腦昏沉,並且容易疲勞,千萬要特別注意。一旦持續性疲勞,身體的抵抗力或免疫力就會跟著降低,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如感冒等。當然,每個人都有覺得疲倦的時候,可在睡前做些按摩或運動。當天疲勞、當天消除是非常重要的。舒緩身體緊繃體操(放鬆心情)1)平躺,雙手往上舉,放鬆。小幅度地晃動雙手,然後回正。同樣地抬起雙腳,一樣輕鬆地晃動雙腳。2)接著雙手、雙腳同時往上舉,放鬆地晃動四肢。維持約2、3分鐘即可,不要讓自己過度勞累。這個體操能夠有效地溫暖四肢末端,感覺手腳冰冷時就可以做這個運動。腹式呼吸法(消除壓力)1)感到壓力時,身體的肌肉會變得緊繃,呼吸也會變得短淺。腹式呼吸法,可以調整副交感神經的運作,讓自己進入容易放鬆的狀態。首先,坐在地上、閉上雙眼。2)請試著先從「嘴巴吐光所有空氣」開始。接著,慢慢地花2、3秒的時間、透過鼻子吸氣,讓腹部自然膨脹。手放在腹部比較容易體會這種感覺。重複數次。檢視飲食內容(改善體質)稍微調整飲食內容,就能夠改善身體的活動力及體質。建議多攝取鐵、維他命B、鎂等營養素,改善疲勞與活力不足的問題。建議攝取的營養素中,鐵具有運送氧氣給細胞的重要任務,如果鐵質不足就會產生疲勞現象。有氧運動與伸展(適度運動)1) 先進行走路、慢跑、或是結合這兩者做20分鐘的有氧運動。2)接著做伸展運動。從阿基里斯腱→小腿肚→大腿→臀部→腰→肩→頸部等,順著這樣的順序伸展,最後記得深呼吸。(本文摘自/擺脫痠‧痛‧僵,恢復自癒力、找回身體舒暢感/商周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蓄積在人體內的廢物約有75%會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糞便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一旦過長,將會造成多餘脂肪堆積,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與代謝力,也容易引發肌膚粗糙、肩頸痠痛、疲勞倦怠、煩躁焦慮等各種身心失調的症狀,在工作上自然會效率不彰。現代人外食及吃加工製品的機會增加,社會上充斥著各種添加了化學調味料、添加物及脂肪等各種妨礙營養吸收與影響排泄機能的食品,要徹底避免這類的食品或許很難,但成功人士無不運用智慧,想辦法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取一些能提升排泄力的食物。味噌、醬油、豆瓣醬、起司、優格是較具代表性的發酵食品為了增加排便的順暢度,他們經常吃發酵食品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其中,味噌、醬油、漬物、豆瓣醬、起司、優格等,是較具代表性的發酵食品,每天持續攝取,將能有效增加體內的好菌,讓占了人類體重約1至1.5公斤的腸內細菌變得更有活力與朝氣。另外,豆類、穀類、蔬菜、菇類及藻類等,則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成功人士都會提醒自己,每餐一定要吃到這些食物才行,如此,每天排便就會無比順暢,血液得到淨化,身體當然也就不容易感到疲勞。腸胃機能不正常 大腦無法發送正確訊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煩躁易怒的人,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腸胃狀態,我相信身體一定有哪裡不舒服,像是容易便秘、常拉肚子或胃痛等,因為一個人的腸胃機能只要不正常,大腦便無法發送正確的訊號,請試著回想一下,自己菸酒的量是否多了點?是不是經常外食、吃油炸類的食物?還是多半偏好加了許多化學調味料或添加物的餐點呢?當煩躁想吃甜食、或壓力過大想喝酒等要塞東西給身體,何不先留意一下身體的排泄狀況,看看自己的腸胃是否健康,排便是否正常,經常拉肚子,有時是跟飲食不正常有關,許多人在學會正常吃飯與充分咀嚼後,腹瀉的狀況就自然痊癒了。就像工作一樣,不先想好要output(成果、表現)什麼,就拼命地input(努力、付出),往往一點用處也沒有,因此平常在為增強體力而吃之前,可要記得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讓自己排便順暢喔!(本文摘自/這樣吃,會變有錢!/好優文化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憂鬱症的警訊很難察覺。尤其對沒有直接經歷過憂鬱症的人來說,即使碰上了也很難察覺。有部分原因是人們並不清楚憂鬱症真正的樣子是什麼。我們把「憂鬱症」當作是「傷心」的同義詞,這其實還好,就像我們把「飢荒」當作是「肚子餓」的同義詞一樣。雖然在憂鬱症和傷心之間的差異,就如「真正鬧飢荒」與「感覺有一點點餓」的差異一樣大。憂鬱是一種疾病,但它不像發疹子或咳嗽一樣外顯,它是難以辨識的,而且通常看不見。雖然它算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不可思議的是,許多為它所苦的人卻無法一開始就察覺到。不是因為它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它會的),而是因為那個不舒服的感覺似乎難以辨認,或是會和其他事情混淆。例如,如果你覺得自己沒價值,你可能會想:「我覺得自己沒用,因為我就是不中用。」我們很難認定,這就是生病的徵兆。或者如果我們確認自己生病了,也極有可能是自我價值感太低加上身心疲勞,使得想要說出的意願或能力都降低了。可能會出現動作與言語的遲緩情況但不管如何,以下列出的情況,是我們最常拿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得了憂鬱症:疲勞-如果一個人總是沒有理由地、從早到晚無精打采。自我價值感低落-這是外人很難察覺的一點,尤其對那些不擅於表達情感的人更是如此,但自我價值低落正好對跨越憂鬱困境完全沒有益處。「精神運動遲緩」-在某些憂鬱症案例裡,可能會出現動作與言語的遲緩情況。失去胃口(不過食慾大開也有可能是一種徵兆)易怒(不過,客觀來說,那也可能是任何事的訊號)。失樂症-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字,是因為這是伍迪.艾倫電影《安妮.霍爾》最初的片名。它的意思,正如我所說的,無法對任何事情感到愉悅,甚至像欣賞日落、享受美食,或觀賞八零年代吉維.蔡斯(chevy chase)的喜劇那一類令人愉快的事。突然變內向-如果有人變得比平常更安靜或更內向了,他們有可能正處於意志消沉狀態。(我還記得有好幾次我連話都說不出來,感覺像是我的舌頭無法動彈。而講話這件事似乎毫無意義,別人在講的事情,就好像屬於另一個世界。)(本文摘自/活著的理由/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