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我的孩子很怕生 原來是「分離焦慮症」作祟

我的孩子很怕生 原來是「分離焦慮症」作祟#精神

阿芝(化名),女,七歲。因焦慮不安,不願與母親分離片刻一個月而來就診。一個月前雙親因家務事吵架,母親一氣之下到外祖母家住了一夜。此後阿芝總怕母親離開自己,以致上學,上課不專心,聽課時發呆。中午也要跑到其母工作處找她。問阿芝為何?說是「想媽媽,怕媽媽走了」。近一週來堅決不去學校,一步也不願離開母親。診查時醫師故意讓其母在診查室外等待阿芝,她呈現焦慮不安,在與醫師會談時數次跑到診查室外看母親還在不在。阿芝被診斷為兒童期分離焦慮症。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何志培醫師表示,所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是指兒童與其依附對象分離後感到過度焦慮。何志培說明,一般來講,6~9個月的嬰兒即會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產生警覺並拒絕接近。當幼兒剛入托兒所、生病住院或交他人撫養,要與主要依附對象如母親分離時,部份幼兒表現為哭鬧,抓住親人不放,發脾氣,家人很難將他送到托兒所;勉強送去,常靜坐少語,不吃飯,不聽指令,不與他人交往,每日離家相當困難。這種與主要依附對象分離而產生的焦慮,稱為分離焦慮。多發生於幼兒早期,以3~5歲多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熟悉環境,而自行緩解,一般不屬於病態。何志培解釋,兒童期分離焦慮症並不少見,DSM-IV報告患病率為4%。此症常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早期,常見5~16歲,平均發病年齡為7.5歲。賴斯報告患病率男女相似,也有報告女高於男。病因方面,學者包拜認為有兩類行為與焦慮情緒有關,即依附與逃避。依附乃出現在「聯絡成對」的成員彼此分離之時,逃避是患童與陌生事件突然相遇而產生。與依附對象分離是引起分離焦慮的直接原因。有研究顯示,嬰幼兒在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人,幾乎很少怯生;若在不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人,則半數以上的孩子怯生。面對陌生環境,逃避引起又一種導致焦慮的作用。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核心症狀,乃患童與主要依附人或家庭分離後表現明顯的焦慮情緒和行為反應;何志培進一步解釋,分離焦慮往往經歷三個階段。最初表現為反抗、哭鬧、拒絕他人,表現極度痛苦;接下去情緒反應則為無助、冷漠、傷心、失望;最後患童似乎變得「正常」,對於依附對象的分離表現出漠然和無動於衷。何志培提醒父母,孩童通常直到拒絕上學或有身體不適如腹痛,才到醫院就診,且不同年齡表現形式亦有所不同。此症障礙總時期至少四週,初發病於18歲以前。在做出診斷之前,需要與一些情況做鑑別。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支持性心理治療:儘快幫助患童適應新環境。新環境的撫養人要向患童主要依附對象了解患童的飲食起居及生活習慣、性格、慣用詞彙及表達需要的特殊方式。行為治療:主要針對兒童的異常行為和內心矛盾衝突而進行。可採用系統性減敏感療法、情境再現和處理意外事件等方法。家族治療:可針對部分患童使用,因為家長的知識程度和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且父母的焦慮情緒和態度對孩子有暗示作用。藥物治療:當心理治療和行為療法效果未理想時,藥物治療可作為輔助之用。SSRIs類藥物療效肯定,被認為是治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首選藥物。延伸閱讀「兒童期分離焦慮症鑑別情況與疾病」: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141

為什麼醫院不強制他住院?

為什麼醫院不強制他住院?#精神

在現代工商社會的發展中,人與人的互動日益複雜而密切,保障人身自由的同時,必須兼顧維護社會公共安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柏妤表示,精神病病患因為其疾病症狀(例如:幻覺、妄想),會影響其個人現實感及判斷力,在急性發作期可能出現傷害自己或攻擊他人的危險情形或傾向,由於病人本身經常缺乏病識感,又同時是需要被幫助及治療的人,因此每個現代國家都把強制治療的議題歸在法律體系內。陳柏妤指出,我國在精神衛生法中明定「強制住院」的相關辦法。精神衛生法41條規定「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前項嚴重病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指定精神醫療機構予以緊急安置,並交由二位以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前項強制鑑定結果,仍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經詢問嚴重病人意見,仍拒絕接受或無法表達時,應……向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因此「強制住院」必須符合五個要件: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二位以上指定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拒絕接受住院。審查會許可。陳柏妤說,並非每一位被強制送醫的病人都符合強制住院要件;並解釋,首先病人必須被判定符合精神衛生法定義的「嚴重病人」。意指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在精神醫學上通常指「精神病」狀態導致的現實感受損,病人經常表現出幻覺、妄想、不合邏輯思考或怪異行為等症狀。因此「嚴重病人」專指的是一種特殊疾病狀態及法律狀態,而非單指病情嚴重度。陳柏妤進一步表示,精神病病患經常被誤解成他們是可怕的犯罪分子,過去研究顯示,精神病患犯罪率比起一般人差不多,而且犯的通常是微罪(例如占據他人物品、闖入私人領域等)。過去媒體報導方式卻經常強化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與歧視,造成犯罪與精神病的不當固著連結。反觀有些犯罪者由於人格問題、衝動控制差或合併藥酒癮的使用,反而自認或被認定為精神病病患,造成「犯罪不送警察局先送精神科」的奇異現象,實非家庭社會之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保障病患人權,自從民國96年新制精神衛生法重新修訂後,強制住院需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會許可,有別於過去只需兩位專科醫師鑑定,經常出現裁判兼球員的爭議。因此,別再要求「醫院」把病患強制住院。延伸閱讀「案例分享」: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390

「國際失智症日go!go!憶起來」

「國際失智症日go!go!憶起來」#精神

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花蓮慈濟醫院將在21日上午9點在輕安居舉行「國際失智症日 go!go!憶起來」,邀請病友、家屬、社區民眾透過失智症話劇、失智症的照護經驗分享、趣味競賽等活動,一起為「記憶而走」,進而重視失智症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目前,全世界已有2400萬個失智症病人且以每7秒鐘出現一個新案例的速度增加中,預估西元2040年,全世界必須面對超過8000萬失智症患者存在的事實;台灣目前已有超過15萬失智症患者,20年後將倍增。 根據美國阿茲海默症雜誌發表的「2005年全世界失智症社會成本推估研究」報告指出,2005年全世界失智症患者年成本高達3150億美元,超過10萬億元台幣,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呼籲各國政府應將預算投入失智症的早期預防措施,促進大腦記憶健康,以減輕失智人口及國家社會負擔。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自1994年起,發起國際失智症日,在每年9月21日聯結全世界失智症協會及失智症患者、家屬共同響應為記憶而走活動,希望各國政府及社會民眾重視失智症的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 花蓮慈濟醫院響應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國際阿滋海默症協會發起921國際失智日為「記憶而走」,21日上午9點至12點,在感恩樓三樓輕安居舉行「國際失智症日 go!go!憶起來」。當天有失智症篩檢,話劇表演,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浩銘將以家屬身分經驗分享「如何活出生命的光彩」,輕安居團隊也將帶領拼圖、撿豆子等趣味競賽及有獎徵答活動,歡迎社區鄉親一起來認識失智症,重視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並關心失智症議題。 洽詢電話(03)8561825分機2068、2300或234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