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精障病友勤復健 家屬看了好感動

精障病友勤復健 家屬看了好感動#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使長期住在醫院的精神障礙病友也可以充分與家屬互動感受歡樂家庭氣氛,行政院衛生署草屯療養院8日舉辦家屬座談會,介紹並帶領家屬參觀草療的復健工作模式,藉著家屬座談會活動,讓家屬與住院治療的親友團聚,彼此互動讓病友感受親情之外也希望讓家屬認識復健工作的意義,支持並鼓勵病友積極參與復健。草屯療養院職能治療科李慧玲主任表示,慢性精神病人罹病過程中需要接受長期的治療與復健,多數病友雖然屬於工作年齡人口,但都未能進入就業職場。經過醫療就算症狀穩定,但因長年與社會脫節,加生病後的功能退化,復健工作訓練對病友而言就更顯重要。事實上這也是維持病人現有功能,協助他們重返社會的重要機制,病人參與復健工作訓練有其價值,而療養院目前也積極地推展各種復健工作訓練,讓病人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提升自信、發揮能力。草屯療養院社工科巫淑君主任表示工作復健訓練,目前分為:事務類、農務類、勞務類、服務類等四大類。家屬共同參與病人工作訓練計劃,更能早日協助病人恢復社會功能,帶領著家屬參觀各工作訓練的場所,分別有製作代工的代工廠、聞香四溢的麵包坊與動力小舖、洗衣坊及洗車場,看著病友們努力工作的表情,家屬們眼中有著無限的感動。(圖:草屯療養院提供)

還是睡不著? 失眠治療服藥是關鍵

還是睡不著? 失眠治療服藥是關鍵#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失眠除了會使精神不好,嚴重更會影響生理及心理。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楊佳峰表示,門診中常有因失眠問題前往就診的病患,每位皆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品質不佳狀況,睡眠障礙調整已經儼然成為中醫常見的醫療處置。楊佳峰說,失眠在中醫又稱為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暝。不寐的證情輕重不一,輕者有入睡困難,有眠淺易醒,有醒後難入眠,有眠續斷,嚴重者可整夜無法入眠。楊佳峰指出,中醫治療失眠的特色在於依照病人臨床表現,區分為不同失眠證型,以及區辨出造成失眠的主要臟腑後,給予相對應的中藥治療,而非一套藥走天下。此外,還須注重精神治療作用,消除顧慮的來源以及緊張情緒,在治療中扮演相當重要角色。楊佳峰表示,失眠治療的服藥方法較為重要,為了使中藥在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一般早晨或上午不服藥,只在午後、晚上以及睡前各服一次,也可以採用針灸治療或耳穴按摩。比較要重視的是情緒管理,消除壓力來源,避免情緒劇烈波動。楊佳峰提醒,日常生活除了要儘量規律作息,也要適當運動,但是晚餐後至睡前不宜過度運動。飲食方面,午後不要飲濃茶、咖啡,晚餐勿食過飽,睡前不要抽菸飲酒。楊佳峰呼籲民眾,失眠狀況若每週至少發生三次,且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引起苦惱或影響精神活動的效率,甚至影響社會功能時,就應該尋求治療,避免症狀惡化。(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醫訊/認識憂鬱症

醫訊/認識憂鬱症#精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憂鬱症是一種現代文明病,又號為「心靈的重感冒」。W.T.O.預估7年後該症將名列失能與早夭的第2名病。憂鬱症也是世紀3大疾病之一,另兩種為癌症與愛滋。因此,新光醫院特規劃「精神科家庭座談會」,邀請精神科醫護人員主講「認識憂鬱症」,參加對象為一般民眾、精神科病友及其家屬。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精神科家庭座談會時間:101年12月8日(六)上午09:00~12:00地點:新光醫院(近捷運士林站1號出口,台北士林區文昌路95號)一品廳洽詢:02-2833 2211轉8465謝映萱

睡不著很抓狂?先找出失眠類型

睡不著很抓狂?先找出失眠類型#精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會因為睡不著而感到抓狂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陳麗卿醫師表示,近日許多民眾至該院精神科門診求助失眠問題,表示吃了十幾年的安眠藥,一下子被醫生換藥,但還是睡不著,痛苦不堪就快要抓狂!醫師強調,與其把時間花在挑哪一顆藥,不如多跟醫師討論什麼是健康的睡眠衛生習慣。 其實失眠有很多成因;陳麗卿說,失眠個案可分為壓力型、逃避型、作息紊亂型等等。壓力型的人常憂心明天又要早起,不可以睡不著。帶著憂慮的心情叫自己快睡快睡,卻怎麼還不睡,越不睡越緊張,越緊張越睡不著。逃避型這類個案害怕面對夜深人靜,其心理總是想「什麼都不要想、睡著就沒事了」、「白天忙一點,就不會亂想」,因此,這類個案常會急著吃藥,以為藥吃就睡了,有煩惱明天再說了。作息紊亂型則常主訴「沒有壓力」,但是白天缺乏生活重心,無所用心,生活沒有成就感,常常有空就躺床休息,雖然沒睡著,但夜眠就不好睡了。陳麗卿指出,不管哪一類病人,長期服用安眠藥超過一、二個月以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依賴。因此,這些個案對藥物的改變非常敏感,即使是同成分、只是換了包裝,吃起來仍感覺很不一樣。若換了劑型,個案對藥性吃起來很不一樣,就非常不能接受。陳麗卿建議病人從根本做起,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適度的壓力調適、運動、放鬆練習,才能放掉對藥物的依賴,重拾自己的生理時鐘。

壓力大導致無法入睡? 那就來一根香蕉吧

壓力大導致無法入睡? 那就來一根香蕉吧#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失眠是你的壓力來源嗎?據睡眠醫學會的調查報告,台灣至少有200萬人有睡眠障礙困擾,慈濟大林醫院睡眠中心黃俊豪主任表示,失眠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白天生活壓力過大,導致晚上大腦反覆思考著未完成的事情,導致精神無法完全放鬆,進而導致失眠。根據大陸網站報導,失眠可以透過食物的攝取來改善,像是洋甘菊茶。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表示,如果要用食物來幫助入眠,可以吃香蕉或喝溫牛奶,都能達到舒眠的功效,因為這些食物當中含有色氨酸,可以合成腦中血清素,幫助停止產生神經傳導物質;至於大陸網路傳言的蜂蜜、馬鈴薯、火雞肉、燕麥片、杏仁、亞麻籽、全麥麵包等,陳紋慧營養師表示,這些食物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但未曾聽過可以幫助入眠。她強調,用食物來改善睡眠效果有限,只要保持穩定的情緒、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規律的運動,就可以輕鬆入眠。至於菊花茶或洋甘菊茶是否能幫助睡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建榮中醫師表示,菊花茶一般用來當養肝的功用,至於舒眠則不完全贊同,洋甘菊一般有褪黑的功用,但是不確定是否能達到舒眠功效。黃建榮中醫師表示,如果要幫助睡眠,可以嘗試飲用酸棗仁湯,並且加入甘草、小麥及紅棗等藥材,就可以達到安神的功效,另外他也建議民眾可以選購一種「天王補心丹」,對安神入眠的功效更佳。

心理治療 鼓勵患者敞開心門

心理治療 鼓勵患者敞開心門#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最近社會自殺案件頻傳,因為許多人正受失眠、焦慮、憂鬱的感覺所苦,進而封閉自我不與別人傾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劉又銘醫師說,透過心理治療可以幫助自己,將敲開和外界溝通的心房。劉又銘醫師表示,心理治療是專業心理從業人員運用技巧,協助處理心理問題的過程。心理治療也分門別類各有所長,在醫院的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家族治療、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等。他觀察到這些困難處理的心情,在臨床治療上卻出現矛盾現象:有時病患堅持要醫師開藥治療,返診時也狀況不錯,但後來卻表示自己其實都沒吃藥。有的患者則相反,抱怨醫師只做開藥動作。強調速效解決問題,如只用疾病跟藥物的生理因素去處理問題,則問題會一再重複發生。其實,許多困擾的感覺與想法,反而不容易和親近的人討論,甚至不被自己所查覺。因此,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採取一種以聆聽為主的方式,不以教導與建議為導向。為求更接近問題本質,治療師要專注於患者有說與沒說的事。劉又銘醫師強調,治療師不評斷患者,而是在必要時,鼓勵患者了解過程。在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很多人可以被幫助去說出他痛苦的情緒和想法,這將可以帶來釋放的感覺與反思。

三心照護精神病友 社區關懷員同協助

三心照護精神病友 社區關懷員同協助#精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般社會大眾,甚至很多精神病友的家屬一提到精神疾病,就會有恐懼、害怕等感受,甚至出現排斥行為。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協助精神病友在社區中穩定生活,除了安排公共衛生護士定期關懷社區精神病友,提供衛生教育、協助定期就醫、穩定服藥外,亦提供社區專業人員服務方案。事實上,精神疾病並不是無藥可醫的絕症,而是可以透過治療與復健來改善的心理疾病。在精神藥物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透過穩定地就醫服藥,兼以「關心、愛心、耐心」真誠地關懷及鼓勵病友,精神病友也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一樣,在社區中穩定生活。 另外,為服務有多元需求之精神病友,衛生局自95年9月起開辦「精神病患社區關懷照顧計畫」,安排關懷訪視員提供密集性關懷訪視,評估需求,並協助就醫、就養、就業、就學等資源連結。例如協助定期就醫、提高服藥遵從性、協助增進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連結參與職業訓練等服務資源,同時協助家屬及病友增進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及問題解決能力,提供精神病友連續性、完整性之關懷照顧服務。精神病友治療與復健這條路或許要走很久、很艱辛,但只要敞開心懷接納,以「關心、愛心、耐心」真誠關懷,讓病友及家屬感受到支持與希望,將能幫助他們重展笑顏,穩定在社區生活。

擺脫「麵龜一族」 減重後精神更好

擺脫「麵龜一族」 減重後精神更好#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響應國健局全民減重活動,100年度認養3,000公斤減重數。在院方積極推動下,員工及社區里民成功減重3,444公斤,榮獲國健局頒發「全國醫院減重卓越獎」及「減重績優醫院」肯定,且減重成果幾乎多出其他獲獎醫院近千公斤。減重成功的員工及里民對於能擺脫「麵龜一族」莫不感到開心,直呼「如釋重負」的感覺真好,不但身體比以往健康,精神也更好。根據國健局的統計,97~99年18歲以上的全國肥胖盛行率為38.4%,嘉義市地區則為36.3%,顯示嘉義市民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與全國相當。為了鼓勵員工及民眾響應健康生活哲學,聖馬爾定醫院整合衛生機關、醫院及社區資源,辦理「健康100動起來-社區資源整合計畫」,鼓勵民眾、員工參與健康飲食、體重控制活動,將健康理念化為實際行動,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共同營造健康人生。在員工健康促進部份,院方特地舉辦全院性體適能檢測,並由衛教師及營養師針對BMI值高於24共970位的員工進行減重管理。此外,院方更用心規劃友善、支持性的體重控制環境,提供員工低卡蔬食、爬樓梯集「健康點數」的創意活動及設置免費體重控制諮詢專線、開辦一週兩次的免費塑身運動課程等,希望以更輕鬆、無負擔的方式,幫助員工達到減重目的。在社區健康營造部分,除了在嘉義市東區頂庄、黨徽、文雅共12處健康小站,提供民眾定時定點健康減重諮詢與轉介服務。此外,亦透過舉辦社區健康篩檢活動,針對BMI值高於24的民眾,積極轉介至嘉義市54個免費運動團體,希望民眾除了透過飲食控制,更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健康甩油。推動減重計畫的過程,除了有衛生機關、院方相關資源的挹注,最可貴的就是民間團體的全力配合。聖馬爾定醫院社區醫療部主任陳汶均開心表示,這次減重活動非常感謝嘉義在地企業及社區里民的支持。其中,某石油氣公司為了鼓勵員工積極減重,獎懲並施,凡超過正常BMI值的員工,每人一年內皆須減重2公斤,若未達目標將影響個人考績。此外,公司更加碼祭出減重1公斤送1000元獎勵金活動,一年推動下來果然成效顯著,共有31位員工成功減重91公斤,其中還有一名女性員工靠著減油飲食、運動,一年內就瘦了19公斤。在社區健康服務部分,頂庄里16位里民在一年內成功甩肉61.8公斤,其中更有一名里民減重30公斤,同時血糖控制也更加穩定,不但贏得面子,也找回健康。聖馬爾定醫院代謝症候群防治中心主任黃紫寶指出,現代人偏向攝取高脂、高糖的精緻飲食,加上「多吃少動」的生活習慣,使得成年人屬於肥胖或過重體態的狀況越來越常見。然而,肥胖除了影響個人美觀,同時也容易引起代謝異常,造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聚集。因此如何健康打肪,已是全民共同課題。黃主任提醒民眾,坊間減肥方法琳瑯滿目,千萬不要追求速效,而隨意服用來路不明藥物。「少吃多動」仍是瘦下來的不二法門,當民眾有減重需求,應當好好的與醫師、營養師商量,訂定減重食譜及合適的運動計畫,才不會為了瘦身卻賠上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