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易人群恐懼?轉大人會痊癒

易人群恐懼?轉大人會痊癒#精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年紀越小的青少年,越難意識到這裡所說的「提出問題」或「找出意義」,她們多半只能陷入挫折,不知所措,我們即使要求這些青少年「找出意義」,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著手,我們大人只能安慰他們、幫助他們、鼓勵他們,手先讓他們實際上重新站起來。感受內心某種意義 不再為悔恨所惱即使我們貫徹這樣的幫助,只要能夠採取試圖找出意義的態度,青少年就不會覺得自己被單純的被當成壞人,或是遭到輕視,這麼一來,他們就能感受到自己內心似乎擁有某種正面意義,不再為無用的悔恨所惱,能夠盡早重新站起來。精神官能症 不安、緊張感人群恐懼症是一種精神官能症,患者在與他人共處時,會產生強烈的不安與緊張感,擔心自己是否帶給他人不快,光是待在那裏就難以忍受,因此他們會盡可能迴避人際關係,嚴重時甚至無法外出,一般來說,這樣的患者置身於完全不認識的人當中時,不會有強烈不安的感受,它們害怕的是同學、鄰居、以及親戚等等。眼神尖銳、體臭 遭到他人厭惡嚴重時,他們甚至堅信自己的眼神尖銳,將帶給他人災難,或是自己有奇怪的體臭,所以遭到他人厭惡,學者指出,與歐美人相比,罹患這種精神官能症的日本人特別多,之後也會再提到,就比較文化的觀點來看,這也是值得關注的症狀,事實上,很多日本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曾在極短的期間內有過這樣的體驗。在意他人視線 羞於與親戚見面一般說來,他們在意他人的視線,覺得自己莫名的笨拙,或是從前明明沒有任何問題,到了青少年時期卻突然羞於與親戚見面,也想避免見到鄰居,我想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很多在青少年時期有過這樣的經驗。成為大人後 自然痊癒的很多如果前述的對人緊張感太強烈,無法在人前說話,總是把自己關在房裡,而且狀況持續好幾年,那麼就明顯罹患了對人恐懼症這種精神官能症,但即使是這樣的人,在成為大人後自然痊癒的也很多,由此可知,這種精神官能症與青少年時期的精神狀態有關。(本文摘自/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試煉/心靈工坊) 

吸食毒品可致精神症狀 恐產生幻覺、被害妄想

吸食毒品可致精神症狀 恐產生幻覺、被害妄想#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北市近日頻傳隨機殺人事件,其中王姓男子殺害女童更是震驚社會、引爆眾怒,警方調查發現王男有毒品前科,家屬也表示其有精神方面問題,毒癮及精神病患的議題因此引起熱議。醫師表示,吸食搖頭丸與安非他命這類中樞神經興奮劑確實可能造成精神病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幻覺、不安多疑、被害妄想,甚至被跟蹤、被監視妄想等。長期吸食 恐引起腦部病變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陳奇硯醫師表示,時下非常流行混用毒品,例如「咖啡包」,裡面可能參雜各種導致精神病症狀的物質,如Ketamine、搖頭丸、神仙水、安非他命等,亦有可能合併使用強力膠,這些都容易引起妄想及幻覺。而長期吸食毒品,也可能引起腦部病變而罹患精神疾病。陳奇硯醫師建議,當面對可能有吸毒相關問題的朋友或家人時,先以不批評的的態度與之討論,瞭解他目前用毒的狀況,可以的話提供相關資訊,例如網路上有許多毒品危害的文章,促使他思考吸毒的負面效應,鼓勵就醫治療。家人保持警覺 言談、行為異常應送醫然而常見的狀況是家屬以勸說起頭,卻以爭吵結尾,個案根本聽不進去。所以讓與個案關係較好的人協助,比較有機會成功。另外必須了解到毒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的腦部疾病,無法光靠決心就永久戒除,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並以戒慎恐懼的心態,來進行預防復發的工作,最好尋求醫療協助。陳奇硯強調,如果個案因吸毒或其他原因出現言談或行為異常,家人要保持警覺,注意自身安全,必要時請求警消及精神衛生等相關單位協助送醫治療。

超越癌症!精神問題躍升全球疾病負擔之首

超越癌症!精神問題躍升全球疾病負擔之首#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精神疾病造成個人、經濟、社會之負擔不容小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精神疾病是全球疾病負擔之首,然而其嚴重性卻未受重視,世界各國的精神衛生相關預算於總健康預算的佔比均不到7%。為此,康復之友聯盟進行精神疾病照護者負擔調查,結果發現台灣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在精神康復者發病後,生活衝擊大,家庭經濟受牽連、甚至社會歧視也帶來許多困境與壓力。精神疾病間接成本 易造成家庭經濟壓力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楊延光醫師指出,精神疾病是造成失能的主要原因,若以失能調整生命年(DALYs)來進行比較,它是全球疾病總負擔的13%,比大家熟悉的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都還要來得更高,是全球疾病負擔之首。而精神疾病所導致的失能問題,更反應在社會成本的增加。楊延光醫師說明,花在精神疾病上治療及照護的直接成本其實並不高,但是因精神疾病多發病早,罹病時間又長,以致疾病失能所帶來的間接成本,包括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生產力下降、失業後的收入損失以及社會支持等,就像是潛藏在冰山之下的巨大問題,是迫切需要被解決的。罹患思覺失調症 恐少活13年除了經濟負擔大之外,精神疾病也證實與生理有關;研究發現,重度吸菸者壽命較一般平均壽命少8~10年,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壽命則較一般人平均壽命少13.7年;然而,105年度用於心理健康促進的預算總額為556,756,000元,相當於全台灣2400萬人口當中,平均1人的心理健康只投入23元,是癌症篩檢、孕前檢查等保健服務經費(85元/人)的1/4,且心理健康預算自103年起年年遞減,顯示對全民心理健康的重視度逐年降低。康復之友聯盟呼籲,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一樣,需要獲得同等的重視與覺察,精神健康若出現狀況,也與身體健康一樣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接受後續復健服務,降低精神疾病復發而導致的急病慢性化,將精神疾病對家庭或個人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只為傳承俠醫精神!顏宗海接棒「食安守門人」

只為傳承俠醫精神!顏宗海接棒「食安守門人」#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談雍雍/專題報導)「食品安全是種社會責任」,這是因病驟世的俠醫林杰樑教授,生前所樹立起的一個精神,而現在這個「精神」由他最大的子弟兵,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延續下去,就算覺得自己尚未準備好,甚至害怕無法勝任,也選擇要站在第一陣線,扮演著食品安全守門人的重要角色。除了看診、教學外 他也想為社會盡一份心力「說真的,當初會走上毒物科這條路,完全是受到偶像林杰樑教授的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憶著,自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因為一個機緣,讓他在當住院醫師時就遇見了林杰樑教授,從一個菜鳥便跟隨在他身邊學習,以榜樣持續努力著,不僅從中看到他視病如親的關懷外,且在一般的觀念下,醫師要做好教學、臨床服務與研究的這三件事,林杰樑教授也都做得很好,甚至還做了第四件「社會責任」。在每天有限的時間內,分配好所有的工作,也在早期不太重視食安問題的社會裡,無畏無懼的面對各方壓力,為民眾食安的問題發聲,逐漸引起媒體、民眾的關心;更列了一個很好的醫學典範,告訴大家做醫師不一定只有臨床服務、教學、研究,其實在社會責任上也可以兼任些角色,而這就是促使顏宗海走向毒物科,甚至傳承林教授的精神,站在第一線為食品安全把關的主要原因。微量無害理論、制度漏洞 食安屢爆的關鍵毒澱粉、香精麵包、塑化劑、餿水油,黑心食品幾乎每年一爆,顏宗海不諱言的說,「其實一直以來,食安問題就是政府、業者、消費者三方面環環相扣,但消費者永遠都是最大的輸家。」而這麼多年以來,黑心事件屢見不鮮的3大原因,第一就是業者自主管理沒有落實,在做任何食品時,除了要有良心外,也要敢給自己的家人食用,而不是只單純用來販售,自己卻不敢食用。第二當食安問題爆發時,很多學者、主管機關都會拿ADI(每日最大安全攝食量)來計算,灌輸民眾「微量無害」的觀念,但換個方式想,如果每種食品中都有微量毒害,累計下來就會產生健康危害,所以,若真正的為民眾健康著想,別再拿微量無害的觀念來解釋黑心食品了!第三則是管理制度出了漏洞,若以好的管理制度來說,應該是在制度規範下同時能抓出黑心食品,而不是三番兩次都由消費者、檢調發現,且當事件爆發後,應該要盡速讓業者受到懲罰,不然即使事後在立法提高罰鍰,也罰不到業者,長期下來廠商當然不怕,所以,才會一再出現黑心產品。黑心產品難防!顏宗海分享防毒秘訣至於在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到底該怎麼吃的健康又安心?顏宗海說,不僅口味上要堅持少油、少甜、低普林、低糖外,避免食用內臟食物、高溫烹調也很重要,這樣才能降低各種疾病風險。此外,若是民眾擔憂平常可能會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吃到黑心產品的話,建議可多食用當季當地的新鮮蔬菜水果、每天至少喝2000C.C.的水來幫助代謝,就可以避免毒害累積體內造成危害。

氣溫變化大!春季憂鬱來襲 精神病患激增兩成

氣溫變化大!春季憂鬱來襲 精神病患激增兩成#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春季,時而陰雨綿綿,時而豔陽高照;昨日氣溫冷得叫人直發抖,今日卻熱得短袖短褲全都出籠,面對春天後母心,說翻臉就反臉,不少人心情也跟著七上八下!根據精神科醫師的觀察,每年到了春季,門診罹患憂鬱、焦慮的患者,就會因此暴增兩成之多,建議春季之時,民眾務必加緊每天運動的腳步,才能擺脫春季憂鬱!多吃香蕉喝牛奶 助減少溫差衝擊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環境因素影響心理甚鉅,像是春天進入梅雨季,因為外頭陰雨綿綿,日照變短,若以腦科學來解釋,這會改變人腦的松果體運作,讓退黑激素的分泌產生波動,進一步使人體內的血清素降低,引發憂鬱或焦慮問題。其實,就連溫度的變化,也會影響心情,楊聰財說,溫差會對腦中的下視丘產生極大的刺激,同樣也會讓人出現情緒障礙。而進一個月來,因大陸寒流的間接性來襲,導致溫差好幾次都動輒將進二十度以上!使得體質較為敏感的人,容易出現焦慮、憂鬱心情,而早已有情緒障礙的患者,更可能因此病情加重。 至於如何減少季節變化所帶來的情緒衝擊,楊聰財說,可多吃一些含有色胺酸的食物,例如,牛奶、香蕉,或是多攝取魚油,有助於保護腦神經不受外界的刺激,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更要加強運動量,才能避免春季憂鬱來襲!

鬼月來到心驚驚 精神病患病情恐加重

鬼月來到心驚驚 精神病患病情恐加重#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每逢農曆七月,也就是俗稱的鬼月時,民眾紛紛繃緊神經,深怕有任和超科學事件發生,也讓此時出現的精神或是行為異常者,往往都會被歸咎於是卡到陰、中邪等怪事,包括幻覺、妄想、精神異常等症狀。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在門診上曾有位幻聽患者,常常聽見有人對他批評、指罵,而家人在這期間也有帶他去進行一些民間習俗,但仍然無效,直到最後在腦內分泌的失調下,開始覺的四周有人要對他監控、不利,甚至到最後覺得父母因為他繼承遺產而在他背後說壞話,以至於攻擊父母後,才到醫院進行治療,最後,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後他恢復了健康。國人對精神病認知普遍不足 平均花3~6個月才就醫他說,國人對精神疾病的認知普遍不足,且根據研究統計,每個人從開始有症狀後,平均會花3~6個月才會就醫,尤其是症狀開始的前半年,民眾都會透過命理、改運、風水等民間習俗來治療,不僅會使自己或他人延誤就醫外,就連親人也會身陷於危險之中,因精神疾病患者,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往往情緒一來就會有攻擊的可能性。就人性心理而言 鬼月易使病情加重就學理而言,鬼月與精神疾病完全無關,但就人的心理來說,農曆七月對於性格緊張、患有精神疾病患易到受外在暗示,而導致精神緊張、疑神疑鬼、焦慮等,甚至總會覺得鬼在抓交替、容易發生意外。因此,楊聰財醫師表示,在鬼月對於病情來說是有加重的機會,提醒各位民眾,周遭若有人出現行為或是精神異常,應先以就醫檢查為首要,以避免延誤了治療時間。

擺脫汙名化!思覺失調症患者應樂觀治療

擺脫汙名化!思覺失調症患者應樂觀治療#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全台領有身障手冊的精神疾病患者已達119,514人,中部地區就有21,224人,占全國的17.8%,其中「思覺失調症」(原「精神分裂症」)比其它精神疾病更容易因為長期污名的影響,造成疾病患者治療及回診比例低、治療不易。但其實,「思覺失調症」和其他疾病一樣是可以經過治療回歸康復之路的。可惜精神康復者常在症狀減緩後就鬆懈停藥,結果卻惡化。為減少疾病名稱引發的誤解,鼓勵精神康復者正確就醫、持續治療,在眾多單位超過十年的努力之下,「精神分裂症」終於在今年(2014)正名為「思覺失調症」。經過治療 患者有極高機會回歸正常生活彰基副院長孫茂勝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為大腦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因為沒有即時被察覺而錯失早期的治療時機。所以一旦出現社交退縮、學業和就業能力下降、思考內容和行為變得神秘異常時,應及早至精神科就醫,早期治療可減輕機能退化、協助疾病患者儘早接受後續以回歸社會為目標的復健活動。他強調一般經過適當治療與復健服務,約30%可以回歸原本的社區生活;30%可藉由社區資源逐漸康復,切勿因為疾病名稱忌諱就醫與求援,耽誤精神康復者康復的潛能。病患驚治療後勿擅自停藥歐陽文貞醫師也指出,「思覺失調症」常發生在青少年至成年階段(18歲至25歲),有可能是突然發作,也可能潛伏一段時日才出現症狀,所以需要超過六個月以上的病程才能確診,但臨床上發現,許多病患確診後會因為對疾病不瞭解或外在污名影響而自行中斷治療,造成病情變嚴重。其實「思覺失調症」的復發與中斷治療是息息相關的,研究顯示停藥半年,復發率是50%;停藥一年,復發率增加到80%;停藥兩年,復發率高達90%以上,因此要預防疾病復發,即使症狀得到改善或緩解,仍建議維持最低有效劑量藥物治療2至3年,才有機會康復回歸社會。因此鼓勵精神康復者,能透過專業衛教師的幫助,學習自我照護、破除中斷治療的迷思,逐漸邁向康復之路。

精神分裂症遭汙名 正式更名「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遭汙名 正式更名「思覺失調症」#精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幻聽、幻覺、多重人格,曾經轟動一時的「24個比利」小說,再再讓人對於精神分裂症充滿困惑與害怕,因而產生了許多對於此病的偏見與誤解,為了能夠矯正民眾的錯誤認知,讓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夠在較為友善的環境下就醫,避免拒絕治療,精神分裂症,將依照精神科改為身心科一般,變更為「思覺失調症」期望能藉此擺脫負面偏見,讓患者能在社會的每個角落繼續讓生命發光發亮。精神病患就醫意願增加 惟精神分裂症不見起色根據201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10年內確診的精神疾病病例已從7.5萬人上升至近12萬人,增加近6成,而單看2011年到2012年短短一年就增加了6,332個確診病例。代表家屬及精神康復者對於疾病的認知程度增加,並願意積極就醫,使得確診病例大幅提升。然而仔細分析,患者是因哪些疾病就醫,其中,憂鬱症與躁鬱症,在民眾衛教知識逐漸充足的情況下,就診人數大幅提升,反觀思覺失調症,患者與其家屬,仍處於疑慮、害怕的心態,而不願就診。即使衛生福利部持續推動心理健康促進計畫、落實精神疾病的防治與照護,仍有許多精神康復者因為疾病名稱帶來的恐懼與汙名化影響不願意求助就醫、延誤治療,突顯對精神疾病相關知識的不足,容易忽視治療與照護的重要性。日本早已花費七年時間 去除汙名為了改變民眾對於精神分裂症的錯誤認知,綜觀日本,早在1995年花了七年的時間,於2002年成功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統合失調症」,韓國也為了去除疾病名稱帶來的汙名,在2012年將精神分裂症成功更名為「調弦症」。台灣精神醫學會周煌智理事長表示,由長期臨床經驗及國外文獻中發現,精神康復者因為對於疾病的錯誤認知,造成一年的回診率低於50%。但須注意,若九個月後中斷治療,復發機率約7成,而若二年內沒有持續治療,復發機率高達9成!顯見為精神疾病患者,去除汙名化,提高民眾對於各種精神疾病的衛教知識的行動,極為迫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