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

4月大男嬰「胃口變大又腹脹」 一摸不對勁!檢查竟是肝臟長「這東西」

4月大男嬰「胃口變大又腹脹」 一摸不對勁!檢查竟是肝臟長「這東西」#腹脹

一名4個月大的嬰兒沒有任何全身性疾病,從2個月前開始出現腹脹,胃口越來越大的狀況,理學檢查發現嬰兒腹部腫脹而結實,右半腹部有一巨大的15X12公分腫塊;腹部X光顯示腹脹及肝腫大;腹部超音波發現肝臟內有大小不一多發的高迴聲實質性腫塊,疑似為神經母細胞瘤,後續也安排做進一步檢查。

年假將至,擔心大吃大喝「腸胃不適」?教你「按摩4穴位」腹脹秒舒緩

年假將至,擔心大吃大喝「腸胃不適」?教你「按摩4穴位」腹脹秒舒緩#腹脹

春節年假即將到來,這段期間尾牙、聚餐不斷,餐餐好料大吃大喝、暴飲暴食,常會導致脹氣、消化不良、排便不順等胃腸道問題,若又遇到過年時節醫院診所休息,這時中醫穴位按摩或中藥茶飲等保健妙方,就能派上用場,有助自救舒緩不適症狀。此外,針對放假時容易長時間用眼過度、久坐肌肉痠痛等困擾,中醫師也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

腸躁症反覆拉肚子?研究揭「低腹敏食物」改善:高麗菜、白米都可

腸躁症反覆拉肚子?研究揭「低腹敏食物」改善:高麗菜、白米都可#腹脹

「醫生,我常常拉肚子,肚子不太舒服。」「拉肚子好幾個禮拜,吃藥都沒有改善,怎麼辦?」這樣的症狀大多為大腸激躁症,也就是俗稱的「腸躁症」,常會有腹脹、腹鳴、腹瀉、便祕、腹痛、 大便有黏液、解便時未完全排乾淨等腸道症狀。醫師建議,可透過藥物與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來改善。

腹脹排便放屁有困難!腸打結險穿孔

腹脹排便放屁有困難!腸打結險穿孔#腹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中80歲趙伯伯連續多天腹脹,連排便和放屁都有困難,家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老翁乙狀結腸竟嚴重扭轉,若不緊急處理,恐因腸子破掉致死,經緊急以大腸內視鏡將扭轉的腸子反轉,鼓脹大腸順利排氣後,再手術切除部分乙狀結腸,避免腸扭轉狀況復發。腸扭轉嚴重腹膜炎恐危及性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腸扭轉雖然發生率不高,然而一旦發生,透過X光影像確診,乙狀結腸扭轉呈「咖啡豆」狀,必須立刻處置,萬一患者在家硬撐,或者輕忽症狀延誤治療,都可能因腸壁壞死導致腸穿孔,引發嚴重腹膜炎而危及性命。林敬淳醫師指出,腸扭轉好發於老年人及嬰幼兒、長期臥床、或長期服用藥物導致大腸蠕動變慢,皆容易發生扭轉,此時腸子中的空氣和內容物無法通過阻塞處,近端腸子會不斷脹大,出現腹脹、無法排便和放屁、甚至出現打嗝、噁心及嘔吐等症狀。腸扭轉為腹部急症 一旦確診須立即治療在大腸沒有壞死的情況下,通常會先以大腸內視鏡將扭結處打開,將腸子成功復位,並置留肛管於大腸內後,住院約數天觀察是否有復發跡象。發生過腸扭轉的患者,日後復發的機率高達40%-90%,千萬不可輕忽,通常會建議患者進一步接受預防性手術治療,切除過長的乙狀結腸以避免復發;林敬淳醫師提醒民眾,若有任何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建議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

乙狀結腸過長易積糞腹脹 輕忽恐致命

乙狀結腸過長易積糞腹脹 輕忽恐致命#腹脹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3天以上不解大便、不放屁、腹脹、腹痛就要注意了!31歲年輕男子,因腹脹不舒服求診,經腹部X光發現他不但是「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無扭結但形成交叉壓迫腸道,使整條乙狀結腸因糞便積留脹成宛若「車輪」似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馬秀峰表示,經以肛管由肛門進入約20公分處,將被壓扁窄化的腸道撐開,剎那間排出腸道內的氣體及糞便,患者立即解決腹脹的困擾。同時強調,先天乙狀結腸過長的人,年輕時比較不會造成扭結的現象,但很容易復發,隨著年紀增大越有扭結的風險,將來年紀增大因大腸蠕動減緩,容易導致過長的乙狀結腸扭結,如果錯失治療時機,恐會導致扭結的腸道缺血而變黑壞死,引起腹膜炎而危及生命,最好及早做縮短手術以免後患。乙狀結腸過長難自覺 但有跡可尋正常的大腸系統像ㄇ字形,乙狀結腸位於降結腸和直腸之間,人體的腸子都有一定比例的長度,正常的長度在20公分到30公分之間,乙狀結腸是屬於游離的腸道,如果因先天乙狀結腸過長,因其有游離性就容易扭結,造成腸子鎖死,會因缺血壞死,使整條腸子變黑。先天乙狀結腸過長的長度約在50公分至60公分之間。腹脹、腹痛、便秘、不解便、不放屁 要注意該患者接受乙狀結腸縮短手術,切除約40公分的乙狀結腸,接上降結腸和直腸,讓整個大腸腸道恢復正常狀態。馬秀峰醫師說,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基本上不會有任何症狀,因過長的長度不一,也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果超過50公分再加上高齡或臥病,發生乙狀結腸扭結的風險就高,因此如因腹脹、腹痛、便秘而發現是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造成的疾病,建議及早做縮短乙狀結腸手術,以免一再復發甚至危及生命的後果。

腹脹以為變胖 20幾歲罹晚期卵巢癌

腹脹以為變胖 20幾歲罹晚期卵巢癌#腹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20多歲的小芬,平常不愛運動,四肢體型偏瘦,但大學畢業後,卻逐漸變成小「腹」婆,腰圍越來越粗,起初自我安慰,是因為久坐不動導致;但近半年來,經常脹氣,鬧肚子疼,至腸胃科就診,用藥不見效果,至婦科檢查,接受進一步檢查,竟是晚期卵巢癌作怪。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志隆指出,卵巢癌為常見的婦癌之一,整體來說,患者年紀偏大,大都超過五、六十歲,但最近幾年,卻發現年輕患者變多,可能與飲食西化,接觸塑化劑、環境荷爾蒙等環境污染有關。逾五成卵巢癌確診已晚期 且一年半內就復發張志隆主任表示,早期卵巢癌患者在接受外科切除手術之後,預後都不錯,但可惜的是,國內逾五成卵巢癌患者於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儘管對於化療的反應率都不錯,但平均約在一年至一年六個月之間就會復發。張志隆主任解釋,卵巢位於骨盆腔深處,附近有很大的空間,一旦罹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到腫瘤較大時,則可能出現脹氣、腹痛,以及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因與腸胃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未能及時就醫。最近幾年,女性的警覺性越來越高,不少人因為肚子痛、排便習慣改變而就醫,在診間第一句話就是「醫師,我懷疑自己罹患卵巢癌」,所幸絕大部分超音波檢查結果正常;張志隆主任說,「有警覺,這是很好的事情」。張志隆主任強調,即使不幸罹患癌症,也不用惶恐,因為抗癌工具越來越多,包括藥物、外科手術均精進不少,晚期卵巢癌患者存活率明顯提高許多,也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七成卵巢癌面對反覆化療噩夢 加入標靶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治療卵巢癌,如在早期發現,最好透過手術清光所有腫瘤,但如果進入晚期,術後均建議持續接受鉑類化療,八成癌友反應不錯,但隨著化療次數增加,超過七成患者產生化療抗藥性,又再復發,對於病人來說,宛如惡夢再現,又是一次打擊。張志隆主任說,卵巢癌復發時間越晚越好,如果術後半年內復發,則預後變差,再來一次化療,但不久後還是可能又再復發,所幸標靶藥物介入卵巢癌治療後,搭配化療,有效延長晚期患者無疾病存活期。臨床證實,術後接受鉑類化療合併標靶藥物,在化療療程結束後,仍繼續施打標靶藥物,即能有效延長復發時間,甚至降低復發風險。張志隆主任說,標靶藥物可以加強鉑類化療的治療效果,進而延長無疾病存活期。張志隆主任建議,晚期卵巢癌在手術之後,就應接受鉑類化療、標靶藥物等合併療法,至少施打標靶藥物一年六個月,只可惜,目前健保並未給付標靶藥物,必須自費。 化療療程後持續標靶治療 近八成卵巢癌體積可縮小張志隆主任強調,在過去十年中,晚期復發型卵巢癌患者並無新藥可用,唯有鉑類化療一途,最新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方法,為治療帶來無限的可能。                        研究顯示,鉑類化療合併標靶藥物,停止化療後,續打標靶,近八成癌友腫瘤因而縮小,平均降低近四成腫瘤惡化風險,有效延後腫瘤復發,維持生命超過三年半,療效比單用化療來得優異,有機會翻轉患者人生。以小芬來說,在醫師建議下,術後即接受化療、標靶藥物等合併療法,腫瘤逐漸變小,最後腹部超音波已經找不到腫瘤,手術迄今近兩年,定期回診,所幸並未復發。張志隆主任說,受限於生理結構,目前在預防卵巢癌上,仍缺乏一個有效的篩檢工具,提醒女性,如果經常腹部、腹脹、排便習慣異常,務必提高警覺,到院接受檢查。(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腹痛以為腸胃炎 4旬男竟大腸癌末期

腹痛以為腸胃炎 4旬男竟大腸癌末期#腹脹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楊先生腹痛頻繁5、6年,始終沒有好好處理或檢查,某次腹痛嚴重掛急診,原以為是吃壞肚子導致腸胃炎。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已被腫瘤阻塞,連大腸鏡都無法通過。經檢查後確診為大腸癌第4期,開刀後正追蹤病情。大腸癌初期症狀少 常誤認為腸胃炎或便秘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楊先生經檢查疑似大腸憩室炎,經抗生素治療後症狀大幅緩解。但由於約1%至2%左右病人,在電腦斷層下大腸憩室炎和大腸癌難以區分,提醒患者1個月後應回診接受大腸鏡檢查,排除大腸癌可能性。大腸癌連續多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榜首,發生年齡以50至60歲居多。發生初期少有症狀,可能僅是出血及腹痛,以致常被誤認為痔瘡發作、腸胃炎或是便秘,導致沒有積極治療,但當開始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貧血、腹痛腹脹,便血等等,就有可能是晚期的大腸癌。增加纖維攝取、大腸鏡檢查 遠離大腸癌腹痛患者服用藥物後多半能緩解腹痛,但後續需大腸鏡檢查。許多患者症狀改善就認為腸胃道沒問題,不再配合回診後續追蹤,使得臨床上許多大腸癌患者,多半因沒有遵照醫囑配合回診,導致發現罹患大腸癌時已到末期。林敬淳醫師說明,大腸癌發生與家族史、飲食和腸道反覆性發炎有關,若是家中具大腸癌病史,一旦腸道發炎應檢查。日常飲食應增加纖維攝取,促進腸道蠕動,並適度攝取高蛋白、脂肪、膽固醇類的食物。50歲以上的民眾至少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若大便習慣改變,更要盡速尋求醫師協助,早期揪出大腸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