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手術

女體重「直飆破百」竟因多囊性卵巢!醫用「1招」幫她成功甩肉還助孕

女體重「直飆破百」竟因多囊性卵巢!醫用「1招」幫她成功甩肉還助孕#減重手術

23歲何小姐從小身材豐腴,到了20歲左右體重不受控制地攀升,最重時達到114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是42,月經也消失一整年,經診斷是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後續,她尋求奇美醫院減重特別門診的幫助,經過一系列檢查及代謝減重中心醫師、營養師和精神醫學部醫師評估後,決定進行「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縮胃手術)。

糖尿病患術後可停藥?最新減重手術指引證實:可助緩解代謝疾病

糖尿病患術後可停藥?最新減重手術指引證實:可助緩解代謝疾病#減重手術

2025年,全世界的肥胖人口將會多於過瘦的人?英國醫學研究曾指出,未來不到3年時間,世界上的肥胖人口將超過11億、亦將超越每9個人當中有1人出現營養不良體重過輕的人口比例。醫界也指出肥胖是疾病,會影響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多重健康問題。但2022年最新《國際代謝減重手術適應症指引》證實:「術後可助嚴重肥胖者緩解慢性代謝疾病。」

減重手術前狂吃紓壓 百斤女胖到昏迷

減重手術前狂吃紓壓 百斤女胖到昏迷#減重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體重破百合併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必須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竟在手術前因壓力又大吃大喝,胖到145公斤,更在術前陷入昏睡,住進加護病房!年僅35歲、身高160公分的葉小姐先天失調、後天不良,先天失調是罹患乾癬,曾使用類固醇導致身體變成中央型肥胖,且患有嚴重糖尿病;後天失調則是飲食缺乏控制,習慣靠吃喝抒減工作壓力,更出現呼吸衰竭、睡眠呼吸中止等嚴重肥胖後遺症。父母擔心再這樣下去,女兒健康與性命堪憂,希望藉減重手術扭轉未來。腰圍55吋 穿過20公分厚脂肪層進行腹腔鏡手術台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表示,意外的是,患者術前加倍大吃特吃,短短兩周體重再增加10公斤,到達145公斤新高點,減重中心團隊術前訪視,她已陷入昏睡,緊急送加護病房插管治療,家人為了女兒好,決定還是要手術。患者在加護病房住了七天,恢復到可接受手術時,腰圍仍超過55吋,腹腔鏡手術必須在腹部開三個小洞,將套管伸進腹腔內臟,穿過近20公分厚的肌肉與脂肪層,團隊用一個多小時完成手術,再住進加護病房觀察,經悉心照護後,病情穩定順利出院。三個月瘦身40公斤 「感覺自己比以前清醒多了」患者接受胃縮小術後,胃減少2/3左右,配合飲食調整,三個月成功瘦身40公斤,舊衣服全都變得像布袋,得重新置裝。她歡喜說,感覺自己比以前清醒多了,人生也有了目標。李旻憲指出,胃縮小手術減少胃容量,吃一點就飽,足夠一天生活熱量,手術移除飢餓感,降低食欲帶動瘦身。

減重手術 助糖尿病友遠離腎病變

減重手術 助糖尿病友遠離腎病變#減重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球糖尿病人口自2000年的1.5億,到2017年翻了近三倍,增加至4.25億,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2045年將成長至6.29億人。而台灣每年新發生的個案數約16 萬人,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統計,糖尿病盛行率超過11%,患者超過230萬人,平均每10個成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儼然成為新一代國病。由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攜手台大等6家醫院共同發表最新的學術研究,針對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做減重手術,減低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發生機率,是學術醫療的一大突破。蛋白尿減少 神經功能也獲改善台灣糖胖症研究(Taiwan Diabesity Study)由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支持,台大醫院內科莊立民教授主導。針對糖尿病減重手術這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聯合了桃園敏盛醫院、台大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大里仁愛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及嘉義基督教醫院。研究比較49名肥胖且有第二型糖尿病的減重手術患者和338名接受標準藥物治療的患者,首度證實第二型糖尿病肥胖病患在接受減重手術後,比起不接受手術的藥物控制組,蛋白尿明顯減少,腎功能改善,神經功能也獲得改善。台大內科張以承醫師表示:「經過24個月的追蹤,病患接受檢測腎功能的重要指標腎絲球過濾速率、尿液檢測、神經系統檢查(包括腳趾音叉振動測試、踝腱反射測試、以及用來偵測足底壓力覺知的10克單股纖維測試,以識別雙腳是否有潰瘍和截肢的風險),以及眼科檢查(包括視力測量和眼底檢查),發現接受減重手術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比起不接受手術的藥物控制組,蛋白尿明顯減少、腎絲球過濾速率改善、腳趾音叉振動測試、踝腱反射測試功能也獲得改善」。此研究領先全球發表於《Obesity Surgery》8月號學術期刊上,《Obesity Surgery》為國際減重及代謝治療的重要論壇,受到國際醫學高度矚目。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王偉理事長表示,台灣糖胖症研究於2014年起跑,經過三年多努力,在2017年成功完成1000例台灣糖胖症患者的收集,並預計追蹤10年,以了解代謝手術對糖胖症患者的好處。此研究計劃結合內外科,視患者病症情況,甚至包括新陳代謝科、內分泌科及心臟科等,投入多科團隊共同研究,為糖胖症患者定期追蹤數據、術後血糖控制和飲食衛教等,幫助患者有正確生活飲食習慣避免復胖,並維持身體各項數值正常,才能遠離糖尿病併發症,多科合作達成最佳控制病情的團隊。百公斤病友 術後欣喜圓求子夢病友林淑鈴27歲時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及高血脂,體重114公斤,糖化血色素高到10.9,三酸甘油脂有300多,由於糖尿病一直控制不好,已有視網膜病變,六年前接受胃繞道手術,手術兩年後減去56公斤,足足減掉一半的體重,並順利在去年35歲時生下兒子。現在的她體重少一半,健康卻多一倍,血糖、血壓、膽固醇都回歸正常值。台灣糖尿病絕大多數為第二型糖尿病,其中合併肥胖及過重的比例高達66.4%,顯示肥胖和糖尿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中併發症按發生率前五大分別為:神經病變34.5%、心血管疾病25.19%、糖尿病足23%、腎病變17.92%及腦中風7.65%。因此糖尿病被稱為沉默的隱形殺手,容易被忽視,但卻會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千萬不可輕忽。去年國人10大死因 糖尿病第5 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糖尿病為國人第5位死因,糖尿病是目前台灣與全世界重要的疾病,莊立民教授表示:「台灣醫療對於糖尿病症相當重視,不斷努力尋求更好的治療方式,現在透過減重手術來治療肥胖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減輕體重外,血糖大幅降低,經由多科團隊追蹤也能及早控制身體各項數值,降低併發症發生機率,無疑是糖胖症的一大福音。」

BMI超標 代謝vs減重手術不同

BMI超標 代謝vs減重手術不同#減重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成人體重過重及肥胖的盛行率達45.4%,伴隨而來的併發症相當常見,諸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對健康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國民健康署建議成年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應維持在18.5-24之間,BMI超過24屬於體重過重,BMI超過27便屬於肥胖。天晟醫院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醫師表示,減重的最佳方式就是適量運動及嚴格飲食控制,其中飲食佔7成、運動佔3成,需要相當自律才能持之以恆。若BMI較高且有肥胖併發症,便得積極減重,建議尋求醫師的協助,使用藥物、代餐、手術等方法。所謂成功的減重,並非「減了20公斤」,而是「減了20公斤之後如何維持」,維持體重是長期抗戰。常有患者使用減重藥物,在幾個月內減重20公斤,但絕大多數都會漸漸回復原本的體重,甚至比原來的體重更重,陷入減重、復胖、減重、復胖的無限循環。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進步,減重代謝手術已能給予肥胖患者更多的協助。什麼是代謝手術?徐光漢醫師解釋,「減重手術」的目的是幫患者減去過多的體重,至於「代謝手術」在替患者解決肥胖問題的同時,還能改善多種代謝性疾病。肥胖病患常會併發多種合併症,包括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如果手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代謝性疾病,就會歸類為「代謝手術」。「減重手術」通常是透過腸胃道手術來限制患者的進食量,減少熱量吸收,進而讓患者體重下降。「代謝手術」跟減重手術的作法類似,最主要的差異是手術目的不同。這是減重手術發展過程中的意外發現,很多肥胖患者有糖尿病,但在接受手術、體重下降後,糖尿病也跟著改善,有些人的藥物可以減量,有些人甚至可以不用吃藥。一開始大家認為是體重下降的效果,但漸漸發現這並不只是體重減輕的關係,而是因為繞道手術改變了體內荷爾蒙,能降低胰島素阻抗、減少脂肪吸收,使患者的血糖、血脂得到改善。目前健保署的規定是根據BMI,當BMI大於32.5且合併有肥胖相關併發症,譬如說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糖尿病等,就可以進行減重代謝手術。美國減重代謝醫學會則是建議BMI大於30就應該考慮做減重代謝手術。限制型手術降低食量 吸收不良型減少熱量吸收徐光漢醫師指出,減重代謝手術有兩種,一種是讓進食量變少,屬於「限制型手術」;一種是讓腸道吸收變差,屬於「吸收不良型手術」,藉由降低熱量吸收來減重。常見的限制型手術,包括胃縮小手術、胃水球手術,這些都是靠減少胃容量,來降低進食量,以達到減重效果。至於胃繞道手術除了讓進食量變小之外,還會讓吃進去的東西吸收不完全。醫師會告訴患者這兩種手術的優缺點。限制型手術雖然可以降低胃容量,但是術後很多患者的進食方式會改變,偏好吃一些較高熱量的食物,所以很多患者在做完限制型手術幾年以後,因為沒有遵守嚴格的飲食規範而逐漸復胖,吸收不良型手術復胖的機率就會比較低。然而,不管接受哪種手術,如果無法長期飲食控制,都會有復胖的問題。若患者有糖尿病或者代謝性疾病,通常會建議做繞道手術,才有機會改善代謝性疾病。接受胃繞道手術 預期一年內可減重40%徐光漢醫師說明,手術後前半年的時間是「黃金減重期」,由於進食量跟以前相比差異很大,使得體重持續下降、變化最快,經過半年之後體重降低的幅度就會減緩,因為身體漸漸找到平衡。接受「胃縮小手術」後,預期一年之內可以減掉33-35%的體重;接受「胃繞道手術」後,預期一年之內能減掉35-40%體重。舉例來說,體重100公斤的患者,在做完手術一年後體重大概是65-70公斤,這是其他減重方式沒辦法達到的效果,而且減重成效可以維持較久。徐光漢醫師強調,接受減重代謝手術後最該注意的是飲食,我們會教導一些飲食方式並請他們嚴格遵守。務必珍惜僅剩的進食量去進食一些具有營養價值而非高熱量的食物,才能達到良好的減重成效並好好維持。目前減重代謝手術的照護皆有標準化流程,從術前評估、手術過程、到術後照顧,都已建立非常標準的流程,如果沒有意外,通常只需要在醫院待個2-3天就可以回家。以減重代謝手術經驗較豐富的醫師來說,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可小於1.5%,常見併發症包括出血、滲漏、腹內感染等問題。手術死亡率大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左右。由於腸胃道結構改變,有些人會在進食10-15分鐘後出現「傾食症候群」,而出現腹脹、噁心、暈眩、虛弱、冒冷汗等症狀,要避免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術後一個月開始運動 預防肌肉流失徐光漢醫師提醒,接受減重代謝手術後飲食量減少許多,所以務必善用僅存的進食量攝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才能瘦得好、瘦得健康。剛做完手術的一個月內建議先不要運動,一個月後可以從輕度運動開始,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能保持肌力,因為在瘦下來的過程中肌肉也會流失,透過適量運動會有助保持肌肉量。如果有生育計畫,最好在術後滿一年之後再懷孕,若能滿兩年懷孕會比較合適。面對減重代謝手術,患者的心理有時會很複雜,因為以前能大吃大喝,術後變得不太能吃,而變得憂鬱,感到不開心,將會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與支持。醫療團隊能提供各種協助,幫忙患者順利減重、健康生活!(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肥胖致喘、膝痛 減重術後找回健康

肥胖致喘、膝痛 減重術後找回健康#減重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8歲的夢夢(化名)身高150公分,體重卻已破150公斤大關。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她不但平時容易喘,走路更喘得厲害,且嘴唇發紫、雙膝疼痛。家人擔心她再胖下去會出人命,於是帶到減重門診就醫。夢夢因為體態求職屢遭拒絕,5、6年待在家沒工作,心情不好就以吃發洩,體重從失業後到過年前已胖了60幾公斤。雖然想減重過正常人的生活,但就是無法控制。病態性肥胖 減重手術改善自信與健康夢夢的病態性肥胖在經過各項檢查及諮商後,進行達文西微創減重手術及術後減重計畫,術後短短2個月已減掉28公斤。夢夢臉上漸漸有了笑容,走路時腳已經沒那麼容易痛,希望能再減到90公斤以下,找到工作,減輕家裡經濟負擔。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減重中心主任林建華說明,病態性肥胖病人的人際關係處處受挫,更嚴重的是健康狀態每況愈下,施行減重手術後找回自信和健康的例子很多。許多病態性肥胖的病人其實都曾嘗試各種的減重方法,但效果不彰,後來乾脆放任胖下去,這對身體健康是很大的傷害,雖也有考慮作減重手術,卻害怕可能的副作用。達文西手術細小精密 降低併發症發生率外科手術從最早的傳統剖腹開腹,進步到微創或腹腔鏡手術,至現在的達文西手術系統,協助醫師讓較複雜的手術更能妥善處置,應用在減重手術上,術後恢復效果良好,術後2天即可順利出院。達文西影像系統相較腹腔鏡,解析度及視野角度更具優勢,在腹腔內進行縫合時,比腹腔鏡器械更細小精密,縫合時減少出血機會,大幅降低術後併發症機率。林建華主任強調,如果是肥胖造成的代謝性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減重手術能有效幫忙減輕肥胖造成的問題,甚至解除。然而,如何讓身材變好及維持,手術都只是幫忙,主要還是少吃多動,這樣才能健康久久。

糖胖症治療有望!減重術後增控糖成效

糖胖症治療有望!減重術後增控糖成效#減重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是目前台灣與全世界重要的疾病,由於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密切,因此使用減重手術來治療肥胖型糖尿病是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台灣與美國合作研究以減重手術治療肥胖型糖尿病,結果顯示減重手術5年後,可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效。減重術後 血糖控制更良好敏盛綜合醫院代謝內分泌科醫師庄強說明,台灣與美國由民國96年開始針對減重手術治療肥胖型糖尿病展開醫學合作。民國98年正式通過衛福部的核准,針對120位糖胖患者進行隨機分組,60位接受腹腔鏡胃繞道手術另外60位接受積極的藥物與生活型態的控制。研究結果顯示減重手術於5年後可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績。以血糖控制而言,在第5年,55%手術組的參與者糖化血色素達到小於7%目標,而非手術組僅有14%的參與者達標,手術組達標者高於非手術組近4倍。以體重控制而言,手術組減重效果維持在20至25%左右,而非手術組則減重約為5至10%。越早接受代謝手術 控糖治療效果越好從5年追蹤報告印證,代謝手術對肥胖型糖尿病三高的控制效果,顯著優於單純接受藥物治療配合生活型態調整。影響治療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胰島細胞的剩餘功能(一般以c-胜肽作評估),因此對於適合病患,越早接受代謝手術,治療效果越好。庄強醫師表示,可以預期利用代謝手術控制三高減少糖尿病病患的大小血管併發症,甚至減少死亡率,但仍須進一步更大規模且更長期追蹤來證實。手術組相對非手術組而言有較多不良事件,主要是手術相關併發症及某些營養素缺乏,需要適當追蹤與處理。

減重手術後 5飲食習慣一定要注意

減重手術後 5飲食習慣一定要注意#減重手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於本身已經有肥胖問題的人,要改變飲食習慣,其實並不容易;特別是那些習慣用暴飲暴食紓解壓力的人,對食物更是沒有抵抗力。這時,透過減重手術改變胃腸道結構或是容積,便提供了改變飲食習慣的契機。從事減重手術後,病人必須讓自己的飲食習慣符合以下幾個原則:1) 進食速度必須放慢/手術會改變食量,以前可以吃兩個便當的人,術後可能吃不到半個便當就有飽足感,那是因為胃容量變小了。如果進食速度太快,容易導致噁心、暈眩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一定要放慢進食速度,最好每次有30分鐘的用餐時間。2) 少量多餐/因手術後食量變小,通常很自然就會調整為少量多餐。不過,即使是「少量」,「吃什麼」還是很重要,如果病人還是選擇高熱量的食物,減重效果就會不夠理想。3) 充分咀嚼食物/手術之後,大塊食物會讓病人的腸胃很不舒服,因此,隨著進食速度放慢,吃東西也一定要充分咀嚼,才能下嚥。4) 避免多油、多糖食物,補充高蛋白食物/病友術後還是吃高熱量的多油、多糖食物,除了會帶來腸胃的不適,也會影響減重效果;因此,必須遠離這一類食物,而高蛋白食物有助於身體的修復,可以適量補充。5) 補充綜合維他命/進行減重手術後,會影響腸道對於營養素的吸收,為避免微量營養素不足,必須定期補充綜合維他命。我常跟病人說,減重手術是一種改造和重建的工程,醫師能做的是,幫你改造和重建你的胃腸道系統,而病人本身也要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如果術後在飲食上依然故我,可能達不到預期中的手術成效。果汁、湯品熱量高,也要節制像有的病人術後回診,就向我抱怨:「醫師,我明明食量變小了,為什麼體重還是掉得這麼慢?」經過我仔細詢問,發現問題還是出現在病人的飲食習慣上。比方說,因為術後無法吃進太多食物,可是還是愛吃,於是就轉換食物攝取的方式,把固體變成液體,喝很多果汁、湯品。這些雖然是液體,但是果汁含糖量高,湯品更是高熱量食物,食量看似變小,但還是攝取了很多熱量,難怪體重不太容易降下來。病人在術後透視覺滿足轉化口腹之慾因此,病人做完減重手術後,必須徹底改變心態,不再透過食物紓壓和滿足,才能夠有效減肥。病人在術後,變得愛看食譜、烹飪節目,透過視覺上的滿足,轉化口腹之慾,有助於減輕他們對食物的依賴。如果長期的飲食習慣實在沒有辦法更改,有時候我會安排病人接受心理師的增強自我控制能力課程與訓練,讓他們重新塑造好的飲食習慣。(本文摘自/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天下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