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

睡不好,慢性疾病隨後找上門!衛福部:未來安眠藥開立將更系統化

睡不好,慢性疾病隨後找上門!衛福部:未來安眠藥開立將更系統化#睡眠呼吸中止

睡眠健康與疾病的產生息息相關,然而多數睡眠問題並未獲得妥善診療。衛福部委託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ISSTA, www.isstasleep.org )台灣分會舉辦「睡眠衛生臨床實務與政策制定」研討會 ,透過醫師、心理師等跨領域專業人員討論解決之道。 根據研究證據顯示,世界各國大部分的睡眠障礙患者並未獲得妥善診療,同時安眠藥誤用、濫用情形相當普遍,台灣安眠藥使用量過去十餘年在全球亦名列前茅。 本次研討會邀請近200位來自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的醫師、心理師、睡眠技師、藥師、護理師、跨領域科技與工程技術專業人員,另外產業界也一同加入討論。 儘早解決 大幅減少醫療資源耗費 ISSTA德國總會暨台灣分會理事長江秉穎提及,他在美國攻讀「醫療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的研究資料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的平均每人每年的總醫療花費達到$6,366美元,而早期投入睡眠呼吸中止診療的費用大約為$2,105美元。不論國內外,有睡眠障礙者眾多,如果可以提早做治療,即可減少後面醫療資源耗費。 國人不少人有睡眠障礙問題,由於求助無門,反而導致安眠藥濫用。維新精神專科醫院董事長暨前院許景琦根據自身多年基層醫療院經驗,提出安眠藥誤用濫用現況,以及提出結合雲端藥歷、藥物尿檢等記錄的具體改善方針。 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所所長楊智傑表示,傳統睡眠檢查需在醫院進行,病患要接上許多量測導線或儀器,往往導致睡眠品質更不佳,也無法真實反映狀態。若能透過智慧醫療的研發,就可更順利進行腦波睡眠分期判定。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也分享了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分析精神藥物使用與就診行為,來預測失智症風險。 藥物濫用是重要議題 三軍總醫院精神部曾念生主任則分享利用健保資料庫做身心疾病與睡眠障礙風險或評估治療與介入方式對於預後之可行研究模式。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同樣利用大數據分析長期服用苯二氮類安眠藥與不同癌症之間的關聯。 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也針對睡眠障礙的失眠及異常睡眠問題,分享最新的狀況及發展。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正也向與會聽眾說明台大醫院體系安眠藥開立現況,及銀髮族服用安眠藥常見之副作用。 除了專家分享研究成果,現場與會者討論也相當踴躍,包含針對坊間經常聽到的CBD大麻二酚治療失眠的效果進行詢問,以及對於目前市面上充斥的助眠產品有充分討論。 會議後,專家學者共同認為,政策上該持續增加醫師與民眾在安眠藥物開立條件與服用妥適性的教育訓練,也應更詳細制定使用對象和規範罰則,才能有效減少不當安眠藥的開立。 江秉穎理事長強調,台灣更可以透過積極整合利基產業,以最先進的醫療健康科技,來協助國際社會,展現Taiwan Can Help精神。

減重手術前狂吃紓壓 百斤女胖到昏迷

減重手術前狂吃紓壓 百斤女胖到昏迷#睡眠呼吸中止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體重破百合併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必須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竟在手術前因壓力又大吃大喝,胖到145公斤,更在術前陷入昏睡,住進加護病房!年僅35歲、身高160公分的葉小姐先天失調、後天不良,先天失調是罹患乾癬,曾使用類固醇導致身體變成中央型肥胖,且患有嚴重糖尿病;後天失調則是飲食缺乏控制,習慣靠吃喝抒減工作壓力,更出現呼吸衰竭、睡眠呼吸中止等嚴重肥胖後遺症。父母擔心再這樣下去,女兒健康與性命堪憂,希望藉減重手術扭轉未來。腰圍55吋 穿過20公分厚脂肪層進行腹腔鏡手術台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表示,意外的是,患者術前加倍大吃特吃,短短兩周體重再增加10公斤,到達145公斤新高點,減重中心團隊術前訪視,她已陷入昏睡,緊急送加護病房插管治療,家人為了女兒好,決定還是要手術。患者在加護病房住了七天,恢復到可接受手術時,腰圍仍超過55吋,腹腔鏡手術必須在腹部開三個小洞,將套管伸進腹腔內臟,穿過近20公分厚的肌肉與脂肪層,團隊用一個多小時完成手術,再住進加護病房觀察,經悉心照護後,病情穩定順利出院。三個月瘦身40公斤 「感覺自己比以前清醒多了」患者接受胃縮小術後,胃減少2/3左右,配合飲食調整,三個月成功瘦身40公斤,舊衣服全都變得像布袋,得重新置裝。她歡喜說,感覺自己比以前清醒多了,人生也有了目標。李旻憲指出,胃縮小手術減少胃容量,吃一點就飽,足夠一天生活熱量,手術移除飢餓感,降低食欲帶動瘦身。

越睡越累?睡眠呼吸中止恐慢性病上身

越睡越累?睡眠呼吸中止恐慢性病上身#睡眠呼吸中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多久沒睡好覺了?每天起床都覺得睡不飽,甚至精神不濟飽受頭痛之苦!若情況已持續一段時間,小心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醒,這類病人短期內可能只是精神不濟,但久而久之,會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重大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冠心症、心律不整、鬱血性心衰竭、及腦中風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疾患及增加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的發生率,不可不慎!開刀除病灶 記憶力不集中困擾也改善李先生從學生時代就飽受睡眠打呼之苦,除了造成同學家人困擾,自己每天起床還要吃止痛藥,因為老是頭痛不已。今年4月他到台東馬偕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醫師沈廣軒利用高解析的內視鏡及睡眠量表,模擬李先生睡眠狀態,發現肥大的扁桃腺、腺樣體、懸壅垂組織是造成睡眠呼吸道阻塞,導致睡眠時因肌肉張力下降,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的主因。因此安排內視鏡手術將其肥大的腺體切除,術後兩星期恢復情況良好,同時早上起床後的精神也因為睡眠時氧氣濃度上升,讓頭疼及記憶力不集中的問題能有效改善。治療後的李先生神清氣爽,從此不需再倚賴頭痛藥,也介紹同樣深受打呼困擾的哥哥前去治療。沈廣軒表示,平均每5個成年人就有1個在睡眠時有打呼情形,但如果每天起床後覺得怎麼睡也睡不飽、疲勞感倍增,甚至影響工作表現,那就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找上門。臨床上可區分兩種,一是單純打呼,二是睡眠中止症的打呼;一般單純打呼的患者在睡覺時,呼吸都會有一定的規律及鼾聲,但若是突然沒有呼吸,停了10秒左右,又突然發出很大的鼾聲,同時覺得早上睡醒時常頭痛、白天工作容易沒精神,感覺睡很久卻怎麼睡都睡不飽,加上通勤時或獨處時容易打瞌睡,這樣的情形如果持續發生,就要小心自己是否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了。BMI>30以上者 4成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沈廣軒表示,患者不至於因睡眠呼吸中止而死亡,大腦在自然的機制下,會在身體缺氧到一定程度時,強迫身體呼吸,進一步喚醒患者。但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睡眠狀態下突然驚醒,睡眠的品質會變差,同時我們身體的血氧量也會明顯下降,研究報告指出,此症狀會增加許多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根據統計,BMI>30以上的人就有40%的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這些人是因為頸部脂肪的外在堆積,造成睡眠時對呼吸道的壓迫;而單純的口腔內扁桃腺及腺樣體肥厚,則是因為本身過敏體質的問題或是長期反覆性的發炎,進一步造成扁桃腺及腺樣體的肥大。可利用內視鏡手術去除肥厚的腺體組織,進而改善症狀。此外,減重亦是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相當重要的一環。根據統計,患者瘦身10公斤可改善50%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指數,因此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外,患者自身的飲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腦中風患者忌口減重 可防二度中風

腦中風患者忌口減重 可防二度中風#睡眠呼吸中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腦中風指的是腦部因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引起的腦部疾病,主要分成梗塞性與出血性兩大分類。梗塞性腦中風約佔所有腦中風患者的70%,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則佔30%。臨床上,腦中風(不論是梗塞性還是出血性)絕大部分都是突然發生,從幾秒到幾分鐘內就出現明顯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大多是單側肢體無力/麻木、臉歪嘴斜 、口齒不清 、吞嚥困難 、視野缺損 ,或是突發性劇烈頭痛/嘔吐等。肥胖易睡眠呼吸中止 死亡風險增高在台灣,腦中風是長期位列在十大死亡疾病前幾名,僅次於癌症與心臟疾病,而且由於治療照顧的進步,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也由於中風常留下許多後遺症,不但急性期需要大量的醫療照顧,長期的家庭與醫療支出也需付出龐大的成本。目前已知的腦中風危險因子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 、心房震顫與肥胖。其中,研究也發現在肥胖的患者中,年輕型腦中風(<55歲)的死亡率與預後,比55歲以上的腦中風患者來的更嚴重。而由於這年紀通常仍是家庭中主要的經濟支柱,一旦發生腦中風,對家庭與社會的影響更為明顯。此外,肥胖的腦中風患者除了常見的血壓與糖尿病等危險因子之外,更容易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這也是造成肥胖患者腦中風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之一。此外,研究顯示,體重每降5~10%,血壓會降低3~6mmHg,HbA1c則會降低0.5%,高密度膽固醇HDL則會增加3mg/dL。這對於中風的預防,甚至其他的心血管疾病,也有明顯的幫助。在中風之後由於肢體障礙的緣故,活動量減少,容易出現代謝速度放慢、肌肉流失、與胰島素阻抗等問題,導致身體的發炎反應,讓動脈硬化更嚴重,且動脈硬化後產生的斑塊更容易破裂,造成再一次的腦中風,如此不斷的惡性循環。所以如何在中風的病人身上控制好體重並維持肌肉量,也是預防再次中風的關鍵之一。增強肌耐力 補充蛋白質是關鍵但也因為腦中風患者活動量大幅減少,要以運動的方式來改善肌少症,效果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嚴格的飲食控制就非常重要,包括熱量控制搭配蛋白質補充、鈣質補充劑、維生素D補充等都有幫助,其中蛋白質的補充甚是關鍵。研究顯示,不論運動與否,高蛋白飲食的患者對比一般飲食,肌肉明顯流失的較慢,而且對復健治療中維持並增強肌耐力有幫助。經由這些研究可以發現,體重的控制不但可以改善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疾病,對於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預防也有明顯幫助,甚至對於腦中風後的再發生率以及復健都有好處。(文章授權提供/吳瑞醫師)

睡眠呼吸中止恐健康堪憂 3方法緩解

睡眠呼吸中止恐健康堪憂 3方法緩解#睡眠呼吸中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打鼾很多人認為是很正常的現象,甚至認為打鼾是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現。但其實打鼾是健康的一個隱形殺手,是威脅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睡眠呼吸中止症 健康隱患警訊在打鼾期間伴有反覆的呼吸停止,會造成大腦皮質的反覆覺醒,引起血液內氧含量降低,造成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慢性缺氧,這時候打鼾就不是正常現象了,被稱為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的慢性缺氧可誘發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絞痛發作。如果打鼾者晚上睡覺時出現呼吸暫停,且暫停時間超過10秒,就必須提高警覺。鼻腔疾病:如鼻中隔彎曲、鼻息肉等鼻部疾病可引起鼻腔狹窄,鼻咽平面堵塞;咽部扁桃體的肥大增生、舌根肥厚也會引起氣流的堵塞。疾病信號站做過睡眠呼吸監測的人就會知道,如果一晚打鼾幾百次、鼾聲超過60分貝(隔室可聞)且不規律、時斷時續、聲音忽高忽低,就需要警惕。因為此時呼吸有可能就會悄無聲息的暫停,腦部、心臟等問題隨之而來。你應該這麼做1)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有利於緩解睡眠呼吸中止症,例如採取側臥位睡眠,可以減輕或防止咽腔部軟組織和舌根的後墜,從而有助減輕鼾聲並預防呼吸暫停。肥胖者更易因咽喉腺樣體肥大阻塞氣道,進而影響睡眠,下巴短者更易中招。所以肥胖者應減肥,一方面要減少熱量的攝入,另一方面要多進行有氧運動。2)指尖點壓按摩迎香穴(位於臉部,在鼻翼外緣中點,鼻脣溝中),右側迎香穴沿順時針方向、左側沿逆時針方向刺激,每次1至2分鐘,每天3至5次,可補肺氣,緩解打鼾。3)按摩攢竹穴:從攢竹穴(在臉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向下,沿鼻外側到鼻翼,上下反覆按摩,每次1至2分鐘,每天3至5次。(本文摘自/小信號防萬病/大是文化)

打鼾聲如雷 用它改善睡眠呼吸中止

打鼾聲如雷 用它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睡眠呼吸中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男性夜晚睡覺時常有習慣性打鼾、鼾聲大、醒來口乾舌燥、日間嗜睡,以及半夜驚醒狀況,有些同床的太太因此被吵得睡不好,此症狀為「睡眠呼吸中止」。經過醫師的臨床症狀、上呼吸道結構及共病症分析評估後,可於睡眠時以陽壓(正壓)呼吸器或稱鼻腔陽壓呼吸器進行治療。使呼吸變得有規律且打鼾停止,提升睡眠品質,精神變好。6成男性會打呼 心梗風險增5倍睡眠呼吸中止是人在睡眠中出現間歇性停止呼吸的狀況,使空氣無法進入肺部,造成血中氧氣降低,可能導致睡眠中驚醒而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睡眠呼吸中止主要可區分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中止(Central Sleep Apnea, CSA)及混合性睡眠呼吸中止(Mixed Apnea)三個類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為最常見之類型,發生原因可能為肥胖、上呼吸道結構異常者(如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大、鼻息肉增生、懸雍垂過長、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等)等,造成呼吸道阻塞,臨床上的症狀可能包括打鼾、夜間頻尿、睡醒時口乾舌燥、頭痛、日間疲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還會增加1.6倍腦中風、2.9倍高血壓、甚至5倍的心肌梗塞風險。做睡眠檢測 尋求專業治療治療方式有局部手術、裝置口腔咬合器、睡眠時使用陽壓(正壓)呼吸器等,主要由醫師依患者病情、睡眠習慣等狀況來決定適合患者之治療方式。陽壓(正壓)呼吸器是常見的治療選擇,其作用原理為透過內建的空氣馬達提供一正壓力的氣流經面罩進入呼吸道,使呼吸道在睡眠期間維持通暢。有些陽壓(正壓)呼吸器設計為透過壓力或流速感測器來偵測患者的呼吸狀態,以調整供給的空氣壓力或流速,有時則設計為可加溫加濕空氣,有助於提升使用者呼吸的舒適性。目前已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之陽壓(正壓)呼吸器,皆經食藥署審查通過,確保安全及效能無虞,才可核准上市。食藥署提醒,在使用陽壓(正壓)呼吸器前務必與醫師充分溝通,並遵循「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首先要先認識哪些產品是醫療器材,第二步驟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並進一步確認醫療器材的標籤、仿單及包裝等標示內容,是否清楚標示出廠商名稱、地址、品名、許可證字號、批號、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間等資訊。最後一步則是在使用醫療器材前要詳閱說明書,並遵守產品仿單所載警告及注意事項,才能確保挑選了正確適用的醫療器材,且能妥善使用並發揮其應有之效能。並建議定期回診追蹤病情,以利掌握治療效果。

幼童打鼾小心!睡眠呼吸中止阻礙發育

幼童打鼾小心!睡眠呼吸中止阻礙發育#睡眠呼吸中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歲的男童佑佑因嚴重鼻塞與打鼾持續1年以上,睡覺張口呼吸,每個月都會感冒,近一年因呼吸道嚴重感染住院3次。檢查發現扁桃腺及鼻子後方腺樣體腫大,造成上呼吸道狹窄。採用扁桃腺及腺樣體切除術,術後睡覺打鼾大幅改善,鼻子變暢通,也不再容易感冒。睡眠檢查顯示呼吸中止次數從原本的每小時50次降至1.5次,完全沒有缺氧情形,恢復健康快樂的生活。高達9成以上打鼾的幼童 都有睡眠呼吸中止雙和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李威翰指出,上述案例診斷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發生原因為睡眠時肌肉及神經放鬆,導致原本已經狹窄的呼吸道更加阻塞,影響睡眠品質及缺氧。根據統計,「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孩童發生率大約5%,最常見的年齡是2歲到6歲,腺樣體、扁桃腺肥大、肥胖是主要的危險因子。最常見的症狀是習慣性打鼾,高達9成以上打鼾的小朋友都有睡眠呼吸中止。其他常見夜間症狀包含口呼吸、呼吸聲吵雜、目擊呼吸停止,夜咳及嗆到,睡不安穩及盜汗;白天症狀包含易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問題及行為問題,甚至有些被診斷為過動症。兒童睡眠中止的情形,如果每小時超過一次呼吸中止是輕度,5次以上算中度,10次以上屬重度。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及缺氧會導致小朋友發育不良,臉型改變、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扁桃腺切除術及腺樣體切除術為建議治療方式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終止症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指引,把扁桃腺切除術及腺樣體切除術作為第一線治療方式。李威翰醫師建議,腺樣體及扁桃腺切除可使用新式低溫等離子手術刀,有效降低術後疼痛及加速傷口癒合,手術時間約30分鐘。孩子在3到6歲是腺樣體肥大的高峰,導致呼吸道阻塞及睡眠時打鼾,難以進入深睡眠狀態,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影響身高;睡覺時呼吸困難必須張口呼吸,時間長致下頜骨過度發育,上唇短厚翹起,鼻唇溝消失,牙齒排列不齊,缺乏表情等,形成腺樣體面容。睡眠不充分,大腦長期缺氧,孩子白天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容易影響智力發育,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且容易暴躁等症狀。李威翰醫師提醒,孩童的成長及學習不能等,如有長期打鼾、鼻塞、白天精神不振等相關症狀者,應儘速至耳鼻喉頭頸外科進行專業諮詢。

早上總精神不濟?小心睡眠障礙跟著你

早上總精神不濟?小心睡眠障礙跟著你#睡眠呼吸中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明明沒失眠,早上卻精神萎靡嗎?其實,並不只有失眠會影響睡眠品質。晚上睡不好、多夢、打呼、磨牙、抖腳、夢遊等,這些偷偷在你睡眠時發生的行為,可能自己渾然未覺,但都會造成睡眠中的障礙。睡眠障礙就醫率僅1成 低估對健康影響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鄔定宇指出,台灣有每10人中1人有睡眠障礙的問題,年長者、女性比例明顯增高,而女性與男性慢性失眠比例分別是 13.9%和 8.6%,而女性患有慢性失眠比男性高出 1.62倍。台灣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超過40萬人,高達近9成病人未被診斷與治療,明顯低估睡眠呼吸中止對於健康的衝擊與檢查治療的需求。鄔定宇主任表示,要瞭解自己是否有睡眠問題,除了經醫師診斷,部分病人還須透過睡眠檢測確診,目前符合健保給付執行睡眠檢測的民眾需至醫院檢測。及早確診治療 降低腦部病變率台睡眠檢測中心共計52家,其中通過台灣睡眠醫學會認證僅21家,經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認證機構須每6年重新審核,審核內容包含人員配置、設施和儀器、作業流程與品質控制標準等,以確保民眾就醫品質。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郭博昭指出,民眾不要輕忽打鼾及睡眠品質不佳等問題,睡眠打鼾的民眾近一半有睡眠呼吸中止問題,若民眾能及早確診並適當治療,可降低罹患高血壓、腦部病變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