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暑假旅遊旺季到 傳染病風險恐激增

暑假旅遊旺季到 傳染病風險恐激增#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各級學校將陸續放暑假,旅遊旺季也即將到來,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不論選擇國內休閒活動或規劃出國旅遊,皆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降低感染傳染病的風險,以確保健康,至於計畫出國旅遊者,則應先了解當地疫情,並提前2~4週至旅遊醫學門診,尋求專業旅遊醫療諮詢。暑假接觸腸病毒機率增目前為國內腸病毒流行期,隨著各級學校陸續放暑假,學童參加夏令營及各類暑期旅遊活動,於公共場所接觸到腸病毒的機會增加,而暑假期間多數幼托機構並未停班,幼童於機構內仍有機會感染腸病毒,並傳染給家中其他嬰幼兒。所以,當幼童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時,應在家休息,避免到公共場所、幼托機構或參加游泳及團體活動,如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至大醫院,以及時獲得妥適治療。注意衛生、做好防蚊措施 降低傳染病風險除了腸病毒外,夏季也是登革熱及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節,所以,提醒暑假期間計畫前往流行地區者,務必做好相關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防蚊藥劑,避免蚊蟲叮咬,防範感染登革熱、屈公病、瘧疾等。疾管署呼籲,民眾勿輕忽傳染病的嚴重性,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有效預防感染及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如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接觸史。

梅雨過境防傳染病!3大步驟要落實

梅雨過境防傳染病!3大步驟要落實#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國內近日梅雨鋒面過境,雖然有助於解除限水危機,但卻對部分地區,造成淹水或積水等情形,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務必作好個人防護、注意飲食衛生,並落實「清潔、清除、消毒」防疫三步驟,如此一來,才能遠離傳染病威脅:1)清理時勿赤腳及穿拖鞋,避免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由於災後易產生污水、污泥、災害廢棄物等,因此,在清理的過程中,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以免被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進而增加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風險。2)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其中南部又屬疫情高風險地區,民眾於豪雨後應主動巡視居家環境,並清除戶內外孳生源,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熱病毒傳播。3)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豪雨後飲用水可能受到汙染,若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此外,也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廚具及餐具,或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來進行消毒。

麻疹病毒易使免疫失憶 增傳染病風險

麻疹病毒易使免疫失憶 增傳染病風險#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而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接種疫苗,所以,往往都建議家中年滿1歲幼兒應盡速接種,但日前美國普林頓大學卻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施打麻疹疫苗不僅可預防麻疹病毒外,還可以降低其他傳染病風險,真是一舉兩得!免疫失憶 恐增傳染病風險根據《科學期刊》的指出,該研究主要發現麻疹可能會引發「免疫失憶」,進而破壞免疫系統對人體的保護,長達3年時間,然而,換句話來說,就是免疫系統失憶時,就會忘記該如何阻止病原體侵入體內。所以,只要孩童染上麻疹,未來的2~3年內,都可能會存在著染上其他傳染病,甚至死亡的風險,而過去在免疫失憶的研究上,僅發現此情況會持續1~2個月而已,但經由這份最新研究分析後發現,麻疹引發的免疫損壞情形其實是會持續維持28個月,因此,預防勝於治療,提醒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應盡速接種,此外,民眾若擔心抗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的話,可至門診評估接種需求。

醫訊/破除迷思!乾癬不是傳染病

醫訊/破除迷思!乾癬不是傳染病#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小李(化名)是一名乾癬患者,因手腳會出現紅腫、脫屑,常被身旁的人誤認為是傳染病而紛紛走避,造成小李很大的心理壓力,不僅減少外出的機會,就算出門也會包緊緊,就怕被人指指點點。對於小李這樣的情況,皮膚科醫師表示,根據過往經驗看來,多數民眾對於乾癬都有錯誤認知,其中最多被詢問的就是「乾癬會不會傳染?」事實上,乾癬屬於慢性發炎疾病,卻常因手腳、全身呈現潮紅性紅斑、並伴隨白屑脫落,再加上「癬」亦指黴菌感染,讓不少人誤以為會傳染,而對乾癬患者投以異樣眼光、或敬而遠之。乾癬2大常見迷思皮膚科醫師表示,常見2種乾癬錯誤觀念,包含:乾癬是由黴菌感染的疾病、乾癬只需塗藥就可抑制。事實上,乾癬並非傳染疾病,而是身體慢性發炎而造成的脫屑反應,其實只要經過治療,並針對個案病況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都是有機會可以控制病情、和常人無異的。乾癬治療:生物製劑建保有條件給付目前乾癬的治療方式包含:外用藥膏、口服藥物、紫外線照射或生物製劑等,其中,生物製劑為最新的治療方式,且為健保有條件給付,呼籲患者應有著正面的心態,聽從醫囑治療,才能有效改善乾癬的病症。為建立民眾對於乾癬的正確衛教觀念,臺灣乾癬協會將於10月19日(日),在新北市文山農場舉辦一場身心健康營的活動,當天會有醫師與乾癬大使親臨分享衛教資訊與治療心路歷程,並有烤肉同樂與茶文化體驗等活動,歡迎乾癬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加入協會會員者可免費)。名稱:文山農場身心健康營時間:103.10.19(日)上午上午8:30-17:30地點:新北市文山農場(新北市新店區湖子內路100號)活動嘉賓: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的黃毓惠醫師與臺大醫院皮膚科詹智傑醫師電話:02-2952-0820或至乾癬協會官網報名 

颱風後做好防疫3步驟 遠離傳染病

颱風後做好防疫3步驟 遠離傳染病#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鳳凰颱風過境,挾帶的豐沛雨量,已造成部分地區道路積水,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應務必加強環境整頓,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且在清理家園時,也要作好個人防護,注意飲食衛生,並做好「清除、清潔、消毒」防疫3步驟。步驟1/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雖然本土登革熱疫情集中於高雄,但全國仍有登革熱病媒蚊分布,各地均有發生疫情的風險,所以,民眾應於災後主動巡視居家環境,並清除戶內外孳生源,例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降低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熱病毒傳播。步驟2/清理家園勿赤腳及穿拖鞋,以避免受傷感染災後容易產生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且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時,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診療。步驟3/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淹水地區的蓄水池,容易受到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徹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 

豪雨災後 防疫3步驟遠離傳染病

豪雨災後 防疫3步驟遠離傳染病#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連日超大豪雨造成台南、高雄和屏東部分地區淹水。疾管署表示,也將持續與該縣市衛生局通力合作,監視災後傳染病情形,並針對雨後病媒蚊孳生源列管地區進行清理與防治工作。疾管署也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做好「清除、清潔、消毒」防疫3步驟:1)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近期遭逢豪雨之南高屏三縣市均屬登革熱疫情高風險地區,民眾於豪雨後應主動巡視居家環境,並清除戶內外孳生源,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熱病毒傳播。2)清理家園勿赤腳,當心感染/災後易產生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請儘速就醫。3)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豪雨後飲用水可能受到汙染,若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徹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

風災後做好防疫3步驟 避免傳染病找上門

風災後做好防疫3步驟 避免傳染病找上門#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雖然麥德姆颱風剛離開台灣,但隨著侵台時所帶來的豐沛雨量,有部分地區紛紛傳出淹水災情,因此,疾管署要提醒各位民眾,若家中有淹水的狀況,在災後復原時務必落實清除、清潔、消毒防疫3步驟,並注意飲食衛生,以避免感染傳染病。1)清理家園勿赤腳及穿拖鞋,避免受到感染/災後易產生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2)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豪雨後飲用水可能受到汙染,若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徹底煮沸後才可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3)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豪雨後應主動巡視居家環境,並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以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病毒傳播。 

醫訊/乾癬就是傳染病?破除3大迷思

醫訊/乾癬就是傳染病?破除3大迷思#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張先生是位乾癬病患,因全身皮屑如同雪花飄落,在面對人群時總是感到好尷尬,遮遮掩掩就怕被排擠。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吳介山醫師表示,乾癬依病灶嚴重程度,會出現全身性潮紅、脫屑、紅疹、指甲角化異常、關節疼痛及變形等症狀,目前雖無法根治,卻可以透過正確治療達到很好的控制。高雄榮總響應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世界乾癬日活動,將於10月12日舉行乾癬的衛教講座,主要就是在協助病友建立正確的治療與生活照顧的觀念。而針對普遍民眾對於乾癬的迷思,醫師分析如下:迷思1:乾癬是由黴菌感染的疾病?乾癬是一種因自體免疫導致皮膚發炎的疾病,可能和基因遺傳或體質有關,再加上多重因子的調控,如:環境、壓力、情緒、荷爾蒙波動等,都可能會加劇乾癬的嚴重性。迷思2:乾癬就是傳染病?乾癬不是癬(所謂的癬即是黴菌感染症),但乾癬並非黴菌所引起的,所以不是傳染病。但因全身散在潮紅性斑,塊伴隨銀白色落屑,讓不少人誤以為會傳染,而對患者投以異樣眼光或敬而遠之,甚至造成恐慌或不必要的排擠效應,此一錯誤認知造成乾癬病友相當嚴重的心理傷害。迷思3:不用看醫師,塗藥就可以治乾癬?坊間流傳各式偏方宣稱能治癒乾癬,吳醫師表示,目前全世界尚未有能完全治癒乾癬的方式,目前僅能有效控制病症(可以達到完全沒有病灶,但是仍有復發的可能性)。而坊間療法或許可以短暫減輕乾癬症狀,但是很快就會復發;再加上服用不明來源藥物可能造成病症反撲,不僅會使病況加劇,甚至可能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民眾若有治療的意願,應該前往皮膚科接受正確的治療。為了幫助更多乾癬患者建立正確的疾病認知與健康照護觀念,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將於10月12日(六)下午邀請專科醫師針對乾癬的疾病、治療及健康照護等議題作詳細的說明,歡迎民眾免費報名參加。活動名稱:高榮皮膚科第二屆乾癬病友會及演講活動活動時間:102.10.12(六)下午14:00-17:30活動地點: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大樓六樓第八會議室(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洽詢電話:07-342-2121分機4302,謝小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