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從甄嬛傳看傳染病 人心更可怕?

從甄嬛傳看傳染病 人心更可怕?#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當今流行的古裝劇甄嬛傳,劇中華妃為了爭寵,拿宮裡已經得傳染病的公公使用過的杯子,賞給已不被皇上寵愛的沈貴人使用,如此一來,此傳染病可能傳染給沈貴人,多日高燒,一病不起。一般我們在遇到新興傳染病時,社會大眾可能因對傳染病的不了解而可能引起恐慌,或因對疾病的宣導平台的不足也可能會造成民眾害怕。但是只要把握「勤洗手、戴口罩及注意咳嗽禮貌」,或是有發燒未達38.5度應自行在家中自我隔離管理,超過38度者應攜帶口罩至醫療院所,在檢傷的過程中,應提早告知醫護人員,如此一來就可以提供相對應的處理措施。在醫療不發達的清朝,對於有傳染病的個案使用過的東西只能予以燒掉或是掩埋土裡;在現代的我們可以將使用的餐具加以清洗,用高溫消毒或沸水消毒後便可另作他用。近年來的傳染病,如腸病毒、水痘等皆是依照「症狀治療」提供相關處置方式。像是發燒給予退燒或加強補充水分;疼痛給予止痛劑之類等等,並給予適度營養,最重要的還是須依靠患者的抵抗力才能夠復原並得到抗體。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表示,其實傳染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以及民眾對於疾病的不了解,而造成過度恐慌及害怕,平時若有適當的抵抗力,也不怕傳染病會找上門。

傳染性結核一年擴散十五人 自我把關第一線

傳染性結核一年擴散十五人 自我把關第一線#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一個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結核病患一年會使10至15名接觸者受到感染,而受到感染的人一生中有5~10%機會發病,尤其是一年內的發病機率最高。因此接觸者追蹤是結核病防治工作重要的一環,藉由初步接觸者追蹤檢查,暴露感染源一年後再做一次檢查,才能早期轉介、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為讓社區提早發現個案,避免社區疫情擴散,臺南市今年跨及東區、仁德、麻豆…等21區,與42間診所合作,設置「結核防治諮詢站」,提供民眾結核衛教資訊、篩檢及轉介服務。42家診所於社區中建構防治諮詢站,提供社區居民多元性、高可近性、方便性之結核社區服務與結核防疫知能,以提早發現社區潛在高危險者;截至101年11月底,各諮詢站總篩檢數共達14,283件,其中包含成功轉介26名及確診個案2名。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為自己及週遭親朋好友的健康把關,自我檢查,咳嗽2星期以上(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當分數加總達5分以上時,應盡速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延誤就醫,致病情惡化,害己也害人。(圖片: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提供)

「港埠核心計畫」 強化我國衛生管制

「港埠核心計畫」 強化我國衛生管制#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強化國際機場、港口之把關功能,有效阻絕境外傳染病進入國內,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交通部及衛生署於高雄市蓮潭國際會館舉辦「101年度『建置國際衛生條例(IHR)指定港埠核心能力計畫』執行成果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共同回顧我國建置IHR指定港埠核心能力的推動歷程,並針對指定港埠核生化災害的管理與應變能力,以及指定港埠夥伴關係之形塑等議題,進行經驗分享與探討。  為善盡國際成員義務,並提升我國港埠競爭優勢,行政院於100年初核定「建置IHR指定港埠核心能力計畫」,擇定桃園國際機場及高雄港為我國指定港埠,透過「中央跨部會」與「港埠跨單位」間雙向整合模式,持續強化我國港埠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以保障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作為「IHR國家對口單位」,除修訂傳染病防治法以符合國際規範外,並透過嚴格的機場及港口之邊境衛生安全管制,即時偵測與因應國際相關疫情,有效防堵傳染病於國際間蔓延,並與國際間即時交換疫情資訊。

颱風過後防傳染病 注意飲食衛生

颱風過後防傳染病 注意飲食衛生#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每年夏秋之際為颱風季節,且今年的颱風數目較多,且多處有淹水災情。當發生水災時,食品或烹調器皿可能會被染有病原性微生物或含有有害物質的污水浸泡或污染,此時要加強注意飲水衛生與食材保存狀況,以確保飲食安全。 澎湖縣衛生局鄭鴻藝局長指出,飲食衛生應注意有,浸泡或接觸過污水的食品、不明來源的食品及已開封、膨罐或凹陷的罐頭必須丟棄不可食用,. 浸泡或接觸過污水的木製筷子、湯匙和砧板以及嬰兒的餵食奶嘴及安撫奶嘴等必須丟棄不可使用,徹底清潔廚具、廚房與廁所,以清潔劑和清水清洗,再使用無香味的漂白劑擦拭,當冰箱失去電力時,應盡量不要打開冰箱門,以避免溫度升高,如果不打開門,裡面的食品可保持4小時,冷凍庫可保持24小時,超過保持時間的冷藏及冷凍食品必須丟棄不可食用。 鄭局長進一步指出用水衛生應注意,飲水一定要煮沸,或喝市售的包裝飲用水,地下水源水質未經檢驗合格前,請勿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地下水源,應經過濾設備(如逆滲透、超薄膜過濾等)處理後才能使用,且應經常更換濾心,停水期間應關閉抽水馬達,以免造成管路負壓,使輸水系統受到污染。

風災後注意環境清潔 杜絕可能傳染病

風災後注意環境清潔 杜絕可能傳染病#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為因應天秤颱風來襲後的環境清理,環保署呼籲民眾於颱風過後,立即依據「民眾災害垃圾清理原則」進行各項廢棄物清理工作。建議將易腐敗、發臭的垃圾與大型廢棄物分開清理,室內宜用漂白水消毒,戶外積水要清除,飲用水請煮沸後再使用,以加速居家環境之復原,並杜絕如登革熱等傳染疾病。環保署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環境清理,積水退後清理居家環境丟棄廢棄物時,請依清理原則首先將易腐敗、發臭的垃圾與其他廢棄物分開堆放,以便當地環保單位優先清除。此外,在不影響救災及交通順暢下,不易腐敗之廢棄家電或大型家具等,如欲丟棄,請放置於附近的空地或路旁或暫置於環保單位指定之暫時堆放地點,以利迅速進行各項廢棄物清理工作,加速環境復原。環保署也提提醒民眾在環境清理過後,宜進行居家環境及器具消毒工作,以市售漂白水(成分為次氯酸鈉,濃度約為3%至6%)稀釋100倍,進行室內環境及一般器物擦拭消毒工作。戶外公共環境方面,可請轄區清潔隊協助。此外,為了防止災後居家或戶外積水容器,易孳生登革熱病媒蚊,民眾應儘速清除戶內外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檢查花瓶、水缸、水塔、冰箱除霜底盤和盆栽植物墊盤等,並將積水清除,以遏止登革熱疫情蔓延。在飲用水部分,環保署並提醒,民眾應注意飲用水、食物及個人衛生,飲水要煮沸後再飲用;颱風過後各直轄市及縣(市)環保局將加強災後飲用水水質抽驗工作,而飲用井水或山泉水等簡易自來水用戶,應於煮沸後才可飲用,確保安全,管理單位應於颱風後清除水井或水池之污泥並洗刷乾淨,必要時施以消毒。※民眾災害垃圾清理原則(環保署提供)請民眾將易腐敗、發臭的垃圾與其他廢棄物分開堆放,以便當地環保單位規劃,優先清運易腐敗垃圾。不易腐敗之廢棄家電或大型傢俱等,如需清運,則置於附近的空地或路旁或暫置於環保單位規定之暫置地點,以不影響救災及交通通暢為原則。加速清除住宅地區垃圾及市集地區垃圾,並選擇適當之地點設置集中轉運,先以小型山貓及小型車集中,再以怪手或大型車轉運。為了加速清除效率,請環保單位就近尋找適當地點作為轉運站。以日間短程集中,夜間長程清運的方式,將民眾自家戶排出於街道上的廢棄物及淤泥,以機械裝入小卡車中,移離街道,日間統一集中堆置於轉運站,並進行適當的消毒,夜間再由大型卡車裝載,運送到掩埋場或焚化廠處理。如此可避開日間交通尖峰,大幅提升清運速率,有助於加速恢復街道的清潔。(圖片/翻攝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快樂出國平安回家 出國旅遊先諮詢

快樂出國平安回家 出國旅遊先諮詢#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經濟成長,社會及工作型態轉變,近來不僅兩岸交通頻繁,國人出國的人次也逐漸增加,隨之而來的醫療保健需求也逐漸成長,相關的傳染病防疫及公共衛生考量在近幾年來均受到重視,疾管局也建議民眾,在規劃出國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尋求諮詢與建議,避免健康的危害。出國目的包括出國旅遊、留學、經商工作、探親或從事志工服務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葉乃綸表示,根據統計,約有5%的旅遊者於旅程中會出現健康問題,如水土不服、感染性疾病等,輕則只是身體稍為不適,嚴重者亦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影響旅遊的健康風險包括旅遊者的健康狀況、旅遊地的傳染病疫情等,建議民眾於出發前4~6週可至旅遊醫學門診尋求諮詢與建議。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與全國12家合約醫院合作開設「旅遊醫學門診」,可以提供民眾旅遊相關的預防保健與諮詢服務。葉乃綸醫師指出,醫師會依據當時的國際疫情、民眾的目的地、行程、活動、停留時間、健康狀況、旅遊方式、季節等有關因素進行風險評估,然後提供應施打疫苗和預防性用藥之建議,以及相關疾病預防之衛教;民眾亦可以到疾病管制局網站中的國際重要疫情資訊,先了解是否有必須或建議施打之疫苗,或其他疾病的預防建議。旅遊醫學門診提供之疫苗注射包括A、B型肝炎、黃熱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狂犬病、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德國麻疹、痲疹、腮腺炎疫苗等,預防性用藥包括瘧疾、高山症、及一般用藥。特別提醒民眾若要施打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暴露後狂犬病公費疫苗,及瘧疾預防用藥,一定要到疾管局特約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方可開立。如何玩得健康無負擔,是出國旅遊最基本的要求,做好預防保健,不但可以避免健康的危害,還能防止境外移入的傳染病。因此,在規劃出國旅行的同時,別忘了到旅遊醫學門診做諮詢與評估,才能夠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

8、9月為颱風季節注意環境清潔防傳染病

8、9月為颱風季節注意環境清潔防傳染病#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前陣子蘇拉颱風為台灣帶來豐沛的雨量,但颱風才剛走,緊接著又一颱風形成,基隆市衛生局指出,每年8、9月是臺灣的颱風季節,由於對流旺盛帶來豐沛雨量,導致低窪地區傳出淹水災情,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依「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避免感染傳染病。若有淹水地區衛生局將調度消毒藥水,提供受災民眾家戶環境消毒使用,同時對雨後病媒蚊孳生源列管地區進行清查與防治,持續監視災後傳染病作業,提醒民眾應特別加強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根據疫情調查資料,目前是登革熱流行 季,大雨過後病媒蚊密度將大增,災後民眾整理家園時,應澈底清除室內外積水容器、垃圾及廢棄物,以防止病媒蚊孳生而導致疫情發生。另外在清理家園時,切忌赤足及穿著拖鞋打掃,避免鉤端螺旋體及類鼻疽感染,水災期間易接觸到污水、污泥,可能因此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及其他皮膚病,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及皮膚有外傷者,應避免皮膚接觸污水或淤泥,否則引發細菌感染,嚴重時可能需截肢。如有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就醫時務必告訴醫師居住地區及污水淤泥接觸史,以利醫師提供妥適的診療服務。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上也都需特別注意,預防腸道傳染病,因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受到汙染,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之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不要食用;民眾可自行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用清水10公升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消毒擦拭居家環境,而餐具部分應煮沸消毒。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另籲請臨床醫師在颱風季節特別注意病患是否可能感染。

風災慎防傳染病 花蓮發放漂白水、清潔用品

風災慎防傳染病 花蓮發放漂白水、清潔用品#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蘇拉颱風帶來豐沛雨量,低窪地區傳出土石流及淹水災情,而風災過後因天氣炎熱易茲生病媒蚊,容易發生傳染性疾病,尤其是淹水家戶及周邊水溝,因此花蓮縣衛生局已撥放含氯漂白水、醫療用口罩、家戶消毒藥品及災後衛生教育指導單張,並協助鄉親作好居家環境消毒。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呼籲民眾,災後清理家園時應注意人身安全,傷口勿沾染污水,以避免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務必做好手部、腳部防護,避免鉤端螺旋體及類鼻疽感染。同時注意清除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發生的風險。多洗手,維持手部清潔衛生;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預防腸道傳染病。災後收容所人口密集,請落實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若有發燒、咳嗽等身體不適情形,請立即戴上口罩就醫,預防呼吸道疾病。徐祥明局長更提醒,泡水廚房用具及餐具要煮沸消毒後才能使用,不能煮沸者,民眾可使用市售含氯漂白水40毫升加清水10公升稀釋後(濃度約0.02%),消毒廚房用具及餐具;另外,將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濃度約0.05%),可用來擦拭居家環境。廁所可用漂白水或消毒劑,依容器瓶上標示的稀釋方法稀釋後噴灑消毒;垃圾清理後之地面,亦可以同樣方法消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