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動脈瘤

脊椎開刀後下背痛⋯竟是「這種瘤」無聲長大!醫警告:破裂恐致命

脊椎開刀後下背痛⋯竟是「這種瘤」無聲長大!醫警告:破裂恐致命#腹主動脈瘤

多年抽菸、有高血脂病史的61歲黃先生,從2年前開始持續下背痛,並曾因腳麻症狀被診斷為脊椎狹窄問題,而在其他醫院進行過脊椎手術。然而仍持續背痛,發展至難以忍受的地步,因此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室求助,檢查發現腹部有顆5.5公分動脈瘤,主動脈瘤血栓更是下肢麻痺疼痛的原因。

吃什麼都吐 竟是巨大主動脈瘤作祟

吃什麼都吐 竟是巨大主動脈瘤作祟#腹主動脈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沒有,我只有血壓高,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有可能是腸阻塞,先幫你打點滴,然後安排檢查。」醫師說。遇到腸阻塞的年長病患,一般都會將腸沾黏、大腸癌等問題納入鑑別診斷,不過當電腦傳回檢查的影像時,醫師不禁倒吸一口氣。原來,讓老先生腸子阻塞的原因竟然是顆巨大的腹主動脈瘤,直徑達12公分,於是連忙照會血管外科醫師。「腹主動脈瘤形成時,患者大多沒有感覺」,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柯博仁主任說,「老先生的腹主動脈瘤大到造成腸阻塞,竟然還沒有破裂,實在非常幸運。接受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後,老先生恢復得很順利,幾天後又能就開始吃東西,非常高興。」主動脈瘤不是癌,卻相當致命很多人聽到「主動脈瘤」會誤以為這跟肺癌、大腸癌一樣,是顆惡性腫瘤。柯博仁主任解釋:「主動脈瘤指的是主動脈血管壁因為老化、失去彈性,漸漸膨大變成一顆球狀的瘤體。當主動脈瘤體的直徑從3公分、4公分、5公分越來越大,就越來越危險;這就跟吹氣球一樣,氣球吹得越大越容易隨時破裂。」一旦主動脈瘤破裂,疼痛是第一個症狀。「患者會覺得腰痠背痛,」柯博仁主任表示:「這種疼痛是你換任何姿勢都無法緩解,非常痛!」接著患者會因為大量內出血、失血過多而休克昏倒、導致死亡。更棘手的是,主動脈初期並不容易被發現,在逐漸惡化、變大的過程中往往沒有任何症狀及感覺,就像個沉默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而又有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呢?柯博仁主任直言:「年紀大、男性、有抽菸習慣,以及本身若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也是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超前布署,預防主動脈瘤破裂根據統計,當腹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五公分,或胸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六公分,就有極高的破裂危險。最好的對策就是,盡早發現主動脈瘤,並搶在其破裂之前接受治療,避免這沉默的炸彈突然爆炸。傳統治療腹主動脈瘤的方式是開放式手術,醫師會打開患者的腹腔,夾住主動脈瘤前端與後端的血管,接著切下主動脈瘤,並置換上一段人工血管,再放開夾住的血管。目前臨床上大部分都已經使用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醫師會從患者鼠蹊部開一個小傷口,將導管放入延伸至病灶的位置,然後展開帶有薄膜的支架。柯博仁主任說:「主動脈支架具有一層不透血的薄膜,這樣血液就可以順著在支架裡流動,不會再去衝擊主動脈瘤。只要主動脈瘤不再承受血壓持續衝擊,就能降低破裂的風險。」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的過程中,失血量通常只有1、200毫升,相較於開放式手術動輒200、3000毫升的失血量來說,比較不會造成心臟、肺臟過大的負擔而引起各種併發症,其優點包括死亡率低、傷口小、患者的恢復期短。由於每個人主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長度不同,目前已有許多不同尺寸的主動脈支架可供專科醫師選擇,讓主動脈支架能夠運用在更多患者身上。減少併發症,小螺絲大妙用柯博仁主任說,每種治療都可能產生併發症,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也不例外。即使是手術完成,隨著時間經過,支架與血管壁若是貼合不良,血流可能又流入主動脈瘤,稱為「內漏」;或是因為在血壓衝擊下,支架漸漸滑脫,則稱作「位移」。「內漏跟位移,是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中最被重視的兩個併發症。」柯博仁主任說,「為了減少這兩項併發症的發生率,近年來醫師會在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之後,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像鎖螺絲、釘釘子一樣,將主動脈支架與血管壁鎖在一塊兒,加強密度、更加牢靠。」抽菸會增加主動脈瘤發生、破裂的機率,柯博仁一再叮嚀,「沒抽菸的朋友,千萬別抽菸;有抽菸的朋友,得趕快戒菸。」上了年紀的朋友要多關心自己主動脈的健康狀態,只要利用超音波,短短幾分鐘便可以檢查主動脈的狀況,請記得定期追蹤。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請一定要控制達標!(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嬤心臟掉到肚子裡!原來是腹主動脈瘤

嬤心臟掉到肚子裡!原來是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83歲的阿嬤從20年前就一直覺得「心臟掉到肚子」,腹部總是感覺得到心跳,但因無任何不適症狀,就沒有就醫檢查,直到最近常頭暈才求診,並確診是腹主動脈瘤,透過主動脈套膜支架放置手術,阿嬤3天就出院,恢復正常作息。跟著心臟噗通跳 誤認心臟掉到肚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翁啟峰表示,阿嬤的腹主動脈瘤非常巨大,約6x 6x 7公分,一般大於5公分以上的腹主動脈瘤需手術處理,否則恐有破裂致死的危機。心臟團隊為阿嬤進行手術時,運用舒眠麻醉避免氣管插管帶來的不舒服,且僅以兩處0.5公分的微創傷口,取代傳統需要開腹、大傷口造成病患不舒服的手術。翁啟峰醫師指出,當主動脈進入腹腔後則稱為腹主動脈,當血管逐漸老化退化或有感染、發炎、結締組織疾病,造成血管壁變形膨大,便形成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隔著肚皮,跟著心臟一起跳動,才讓阿嬤感覺「心臟掉到肚子」。年紀大於65歲、有吸菸或有高血壓、高血脂、感染及發炎,或是有家族史者屬於高危險族群者,較易得到此種疾病。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倘若發現腹部不適、食欲不振、腹痛、背痛或腰痛就要儘速就醫。傳統需開腹傷口大 支架術傷口僅0.5公分翁啟峰醫師表示,傳統腹主動脈瘤的手術需在腹部劃上約30公分的傷口,才能將主動脈膨大處切除後置換一段新的人工血管,患者必須面臨手術傷口大及開腹後常衍生的腸胃道沾黏及傷口癒合等問題。腹主動脈支架置放術則從兩側鼠蹊部約0.5公分的傷口,將外嵌有金屬支架的人工血管由股動脈,直接放置腹主動脈及兩側腸骨動脈固定,心臟送到腹部的血流便局限在人工血管內,避免持續衝擊已膨大且變薄的血管內壁,造成日後破裂的風險,整個手術過程不僅傷口小,風險低術後恢復快。

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破裂致死率達9成!

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破裂致死率達9成!#腹主動脈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名86歲老翁癌症篩檢發現糞便潛血陽性,檢查發現罹患直腸惡性腫瘤,建議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但是電腦斷層檢查又發現腹部主動脈有約6公分主動脈瘤,考量病人年齡大及手術風險後,決定同時施行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及微創腹腔鏡直腸切除手術。病人術後復原良好,住院1週後順利出院。腹主動脈瘤無症狀 若破裂致死率高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兼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林明賢表示,腹主動脈瘤非惡性腫瘤,好發於年長、男性病患。生成原因為腹主動脈長年高血壓、血管壁粥狀硬化造成血管脹大膨出,破裂死亡率高達90%。腹主動脈瘤幾乎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往往接受健康檢查或其他腹部器官檢查才無意間發現。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及微創腹腔鏡大腸直腸切除手術是常見手術,單項手術執行沒什麼大問題。但是,這位患者因同時罹患直腸癌及腹主動脈瘤若要成功救治,需接受兩項重大手術。決定於1次全身麻醉中同時進行2項重大手術,皆採微創手術。年長患者1次麻醉2項手術 縮短復原時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直腸肛門外科沈名吟主任表示,如此不但避免分次手術的全身麻醉風險,還能減少住院天數,使用微創手術也可以減輕患者疼痛、縮短身體復原時間、降低術後併發症,對高齡86歲的老翁是最適的治療方式。依病人罹癌位置選擇結合腹腔鏡的「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手術」,比一般腹腔鏡手術優點更多,包括腫瘤周圍組織完整切除、減少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的破壞、增加腫瘤切除的安全遠端距離,提升直腸癌微創手術品質及成功機率。

逾60歲三高又愛抽菸 當心這病上身

逾60歲三高又愛抽菸 當心這病上身#腹主動脈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超過60歲、有吸菸習慣的男性要當心,若同時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症狀,一定要記得定期身體檢查,即使平時無明顯症狀,也可能潛藏腹主動脈瘤的風險!主動脈正常直徑約為2公分,當超過正常的1.5倍以上,稱為腹主動脈瘤。而血管直徑越大,破裂出血的危險性越高。腹主動脈瘤可能以腹部不適、背痛來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亮廷表示,當動脈管壁受到外傷、感染或發炎就可能造成硬化和膨大,之後形成腹主動脈瘤。大部分患者沒有症狀,通常都是因其他疾病就醫安排相關檢查,或是因腹痛做腹部理學檢查觸診時意外發現。症狀的病人可能以腹部不適、食欲不振、腹痛、背痛或腰痛來表現。若平時沒有察覺,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破裂,如同發生大量內出血,若沒有及時手術,會危及生命。而當破裂後,即使馬上手術,死亡率也在50%以上。因此腹主動脈瘤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肥胖的患者不易依靠觸診發現病灶劉亮廷主任表示,腹主動脈瘤可以靠仔細的腹部理學檢查觸診而發現,但肥胖的人不容易觸診發現。傳統治療為開腹手術,從腹部劃開約20到40公分的傷口,進入到腹主動脈瘤的位置,切除腹主動脈瘤並置換人工血管置修補。但傳統手術傷口大、死亡率高、恢復慢、住院時間長,手術後必須留在加護病房觀察直到穩定後才能轉普通病房,等腸胃正常運作後才可以進食。高危險群平時就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劉亮廷主任表示,新的血管內覆膜支架手術,只要在兩側大腿腹股溝劃開約3到5公分小切口,將覆膜支架經由兩側總股動脈逆行置放到腹主動脈瘤的病灶位置,使膨大或破裂的血管瘤經由血管腔內作阻隔。優點是傷口小、手術死亡率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不像傳統手術需要在加護病房留觀,住院5天內甚至手術當天就可以出院。 腹主動脈瘤平常大多沒有症狀,通常是破裂引發劇烈腹痛或腰背痛而發現。而當破裂時,死亡率極高,預後不好。因此高危險群平時就應該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和篩檢,檢查主動脈是否有異常膨大,以期及早發現和治療。若是直徑小於5公分且無症狀的腹主動脈瘤,建議每6到12個月進行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追蹤檢查。

腹主動脈瘤恐致死 症狀不明顯難察覺

腹主動脈瘤恐致死 症狀不明顯難察覺#腹主動脈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81歲的伯伯,因為腳趾的傷口反覆破皮又癒合、癒合又破皮,前後拖了超過2個月,且同時右下腹部隱約可見有個在搏動的腫塊,經診斷後發現周邊動脈阻塞及腹主動脈瘤,合併慢性腎衰竭。雖然透過血管置放動脈瘤支架手術後解決了相關問題,但最後仍因腸子動脈硬化的血管阻塞,導致嚴重併發症去世。年長男性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高危險群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紹榕醫師表示,現代人營養過剩,含糖飲料盛行,缺乏運動,且吸煙人口正逐漸成長,使得三高及各種動脈血管硬化衍生的問題患者持續增加中,此外,年長的男性也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高危險群。而動脈硬化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主要原因,下肢動脈阻塞的病人,有極高的機率會合併身體其他動脈阻塞產生病變,如心臟冠狀動脈、大腦血管及腎動脈的病變,因此,也會提高罹患心肌梗塞、腦中風或腎衰竭可能性。腹主動脈瘤不易察覺 民眾應多加留意腹主動脈瘤一直以來被醫界視為駭人的隱形殺手,此種疾病察覺不易,可能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奪走人命,同樣也是動脈硬化常見病症,腹主動脈瘤在患者的身體內如同裝上不定時炸彈,血管瘤悄悄地在體內擴大直到破裂,導致病患猝死。因此李紹榕醫師表示,65歲以上有動脈硬化病史的人,尤其是曾有高膽固醇、心絞痛或高血壓病史的病人,若在肚臍以上稍偏左或偏右的部位摸到圓形的有搏動腫塊的話,建議就要盡速至醫院做腹部超音波篩檢及電腦斷層確診,因為你可能已經罹患腹主動脈瘤。

分叉型血管支架手術 成功治療動脈瘤

分叉型血管支架手術 成功治療動脈瘤#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的治療已不再是令病人及家屬聞之喪膽的傳統大傷口切除置換手術,目前治療的主流是以微創血管支架手術將這惱人的不定時炸彈予以解除。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外科陳沂名醫師表示,此類手術近十年來蓬勃發展,到目前已有大型報告證實微創血管支架手術治療腹主動脈瘤有令人滿意的手術成功率及存活率。而衛生署也於民國94年7月7日通過為受規範之常規手術,並於99年2月1日通過健保給付,本院自衛生署開放至今以微創血管支架手術已成功治療超過五百例主動脈瘤,佔所有主動脈瘤病例達90%。陳沂名醫師指出,在腹主動脈瘤的治療中,若動脈瘤的範圍涵蓋重要分支,如腎動脈、上腸系膜動脈、髂內動脈等,常常會使的手術的複雜度及困難度提高許多,少數病患甚至無法以微創血管支架手術達成治療的目的,而需使用侵襲性較高的傳統手術來切除動脈瘤。隨著醫學科技的日新月異,面對此類複雜的腹主動脈瘤,開窗或分叉型血管支架是專門設計來治療此類「涵蓋重要分支」的腹主動脈瘤,不但可以達到避免動脈瘤破裂的治療目的,更可以保存重要血管分支,避免重要臟器的缺血而保存其功能。案例:83歲的袁老先生本身有高血壓、攝護腺肥大、高尿酸等病史,於常規的健康檢查發現於骨盆腔左側有一個髂總動脈瘤,動脈瘤的位置涵蓋了左髂內及髂外動脈,若使用傳統的血管支架會使髂內動脈被血管支架覆蓋,易導致骨盆腔重要臟器如大腸、直腸及泌尿生殖器官因缺血而導致功能損傷。新式的分叉型血管支架於民國98年10月衛署開放使用,袁老先生於99年8月12日接受分叉型血管支架置入手術,成功治療左髂總動脈瘤,並保存左髂內動脈的血流供應,袁老先生於99年8月27日順利出院,目前長期於門診追蹤,術後狀況一切良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