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飲食若習慣大魚大肉、重口味,卻常常睡一覺醒來,照鏡子腫到不認識自己,這代表你可能水腫了。營養師高敏敏建議可以採取「留鉀排鈉」策略,適量攝取含鉀蔬果,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鹽分,消除水腫並均衡營養。
平日飲食若習慣大魚大肉、重口味,卻常常睡一覺醒來,照鏡子腫到不認識自己,這代表你可能水腫了。營養師高敏敏建議可以採取「留鉀排鈉」策略,適量攝取含鉀蔬果,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鹽分,消除水腫並均衡營養。
烤肉不知不覺已成為許多家庭度過中秋節的標準儀式,若遇連假,更是索性連烤好幾天。即便是偶一為之的放縱,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曾郁芳提醒,烤肉時若能從食材挑選、醬料搭配、進食順序、烤肉器具到火源選擇,多多留意小細節,就能降低致癌風險和身體負擔,吃得更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破解鹽類迷思!根據國健署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鈉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都能降低血壓。而鄰近國家日本也因為大力推動民眾於飲食中減少鹽量之攝取,造成血壓下降,進而使腦中風之死亡率亦有明顯的降低。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但你真的達標了嗎?快來看看美國心臟協會提出的7大迷思!1完全不吃鹽最健康?食鹽中鈉是控制血壓的必需營養素,也是神經和肌肉正常運作的必需營養素,因此你需要適量食鹽確保生理機能運作正常。2海鹽比食鹽的鈉還少?海鹽近年非常風行,許多人都擁抱海鹽,聲稱其鈉含量較低,比較健康。但是海鹽就像食鹽一樣,通常含有40%鈉。3吃東西都不另外加鹽,所以不會進吃太多的鈉?據統計,超過75%的美國人攝取的鈉來自加工食品,而不是額外添加的食鹽。專家強調,這就是為什麼查看營養成分標籤和分量如此重要的原因,許多食品製作過程中,已經添加了高量的鈉,不需要再另外調味,但也讓民眾不知不覺中吃盡太多的鈉。4只有食物才有高鈉的問題?事實上,一些非處方藥品含有高含量的鈉。務必仔細閱讀藥品標籤,並記住一些公司生產低鈉非處方產品,若你對鈉含量攝取有控制的需求。5不加鹽食物就沒有味道?有許多創意和豐富的調味料可以替代鹽,幫助食物添加風味。可以嘗試使用香料、香草和柑橘增強食物的天然風味,更加健康。6我的血壓正常,所以不必擔心吃了多少鈉?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最好攝取少於1500毫克的食鹽。如此,即使對於沒有高血壓的人,減少鈉含量也會明顯抑制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高血壓風險,還可降低多鈉而引起其他疾病風險,如腎臟疾病。7我不吃太多太鹹的食物,所以我的鈉攝取量不高?小心家禽、奶酪和麵包等食品,這些食物可能含有過量的鈉,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餐老是在外?但國民美食卻暗藏驚人的鹽分,三軍總醫院營養團隊檢驗外食族常吃的15種餐點,發現牛肉麵、麻油雞麵線鹽分都超過每日建議量九成,建議民眾少喝湯、醬料減半,可減少近三成鹽分攝取。三總營養部主任戰臨茜表示,鈉是人體中必需的礦物質,可調節體液平衡、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與放鬆等,而鹽巴是飲食中最常見的含鈉調味品,醬油、番茄醬、豆瓣醬、味噌等都含有大量鹽分,吃太多當心鹽分破表。攝取過多 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根據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應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但衛福部相關調查卻發現,7歲以上族群、不分男女,每日鈉攝取就高達2400毫克。成人方面,19至30歲女性每日平均攝取3360毫克,31至44歲男性攝取量更高達4480毫克,高居成人族群之冠。許多研究顯示,攝取過多的鈉可能增加罹患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但現代人外食頻率高,對血壓認知也不足,恐將自己暴露在風險中。為了解外食鹽分究竟有多高,三總營養師實地訪查店家,利用鹽度計估算15種常見餐點的含鹽量,並將鹽量分成四級,分別是「鹽質爆表」,即含鹽量超過每日建議量九成以上,「高鹽質」的含鹽量約每日建議量的六至九成,「中鹽質」約三至六成,「低鹽質」則低於三成。牛肉麵一碗等於一日攝取量調查結果發現,民眾愛吃的牛肉麵、麻油雞麵線、咖哩烏龍麵、酸菜鴨肉麵都是「鹽質爆表」等級,一份下肚恐吞下超過5.4克食鹽。大腸麵線、甜不辣及西式的茄汁義大利麵則屬於「高鹽質」等級,一份約吃下3.6至5.4克食鹽。「中鹽質」包括黑胡椒鐵板麵、鮮肉蒸餃、鹹豆漿、炸醬麵,每份約含1.8至3.6克食鹽;而菜包、玉米濃湯、原味蛋餅、蔥花麵包等則屬於「低鹽質」食物,每份鹽量不到1.8克。營養師分享減鹽4招想享受美食又不想吃下過多鹽分,戰臨茜主任分享四大妙招:1.醬料減半、少喝湯,平均可減少28%鹽分攝取。2.使用天然香料如蔥、薑、蒜、九層塔,少用番茄醬、豆瓣醬等醬料。3.少吃加工及醃漬食品,尤其火鍋料含鹽量比天然食材高出四至六倍。4.注意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尤其是鈉含量的部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到秋冬,正是吃熱呼呼鍋物暖胃暖心的好時機,湯裡過多的鈉含量攝取,恐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台灣每5個糖尿病患者,就有1個死於心血管疾病。營養認知有很大漏洞據最新公布的「糖尿病患對影響心血管併發症之營養認知調查」,發現,國內糖尿病患者及其主要照護者重視腎病變、視網膜病變遠遠高於容易致死的心血管併發症,且調查也發現,民眾在降低心血管併發症的營養攝取認知有很大漏洞,更讓自己陷入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風險中。油脂造成血管堵塞、血壓飆高糖尿病患要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症,除了配合醫師藥物控制之外,飲食控制也很重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指出,過多油脂攝取會造成血管的堵塞、超標的鈉攝取會導致血壓飆高、血管彈性疲乏、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逾8成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每天能攝取多少鈉、近6成患者不會注意每餐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對此,蔡世澤執行長指出,過去糖尿病患者對飲食的認知多偏重糖份的限制,對飲食中致心血管併發症的因子,如:鈉含量及油脂,攝取量都缺乏警覺性,也是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盛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高鈉」、「高油」飲食4陷阱臨床上也發現,很多糖尿病患認為一天只要有吃到菜就可以,甚至認為一家四口共享一盤青菜就足夠,開業診所營養師李婉萍進一步分析,患者常忽略日常生活中隱藏的「高鈉」、「高油」飲食陷阱,常見糖尿病患錯誤飲食陷阱有4項:1) 不知道青菜用炒的會很油2) 不知道鍋貼其實很油3) 忽略湯裡的高鈉含量4) 不知道炒飯、炒麵、燴飯鈉含量很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近來食安問題越滾越烈,造成民眾人心惶惶,總在想「到底還有什麼能吃?」今年九月又再度上演米飯危機,踢爆米食工廠在煮飯過程中添加化學藥劑;但事實上,此藥劑含有的化學成份保鮮劑,是為保持食物在運送過程中的新鮮度,降低其酸鹼值以免酸敗,但長期食用恐增食物中毒機率。化學保鮮劑含鈉 長期累積增高血壓風險馬偕醫院祁安琪營養師說,由於米飯處於常溫下超過4小時,便會出現微生物;因此米食工廠為防止其產生,就添加化學保鮮劑(反丁烯二酸-鈉)讓食物在運送過程中保持新鮮,降低酸鹼值及酸敗、腐壞機率。一般來說,若吃到添加化學保鮮劑的食物,雖然短期看不出症狀,頂多出現腹瀉等腸胃道和食物中毒等衛生安全問題;但長期下來,保鮮劑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引發癌症、肝臟病變;若從小接觸,含有「鈉」成分的保鮮劑,更會隨著年紀增長於體內「放肆流竄」,易增加高血壓風險並對腎臟產生危害。保鮮米飯方法多 天然酵素助順腸然而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時間長,對外食族來說,要吃到新鮮又健康的米飯,恐怕是件難事;多數人都在問,難道就沒有健康又能保存米食的方法嗎?其實,只要在煮飯時加點「小把戲」就能幫助米飯保鮮,如滴上幾滴油或醋,不僅能增加米飯香味,還可降低酸鹼值、延長新鮮期。因此,若要讓米飯吃起來更鬆軟、口感佳,也可在蒸煮米飯時加點天然酵素,不只讓煮完的米飯看起來更好吃、色澤亮麗,同時也是日本人讓米飯粒粒分明、格外有彈性的保鮮秘方!由於天然酵素可軟化澱粉,使飯變軟、有彈性;對腸胃不佳、消化慢的人來說,可是一項改善方法。而日本米飯之所以好吃,就是因為添加天然酵素,當民眾看到外觀亮麗、新鮮的食物便會覺得可口,這也是為何日本人能將米飯也視為代表性美食的原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陳承璋/採訪報導)「好餓喔!吃蔬菜餅好了」這是許多人在消夜時刻,嘴饞想吃東西,卻又想削減罪惡感時,心理的最佳台詞。但你知道這一包包外盒包裝,滿是健康蔬菜,餅上又佈滿綠色乾燥蔥花的蔬菜餅,事實上不管是熱量與鈉含量,都媲美被列為「消夜十大惡人排行」的鹹酥雞、泡麵等高熱量食物嗎?別懷疑!若你還想把蔬菜餅當作消夜來吃,不僅會變胖,隔天起床恐怕還會因為餅乾太鹹而水腫。鈉含量高的嚇人 每百克竟有300~500毫克蔬菜餅乾的外觀,添加了許多蔬菜,就常讓人誤以為它是健康代表,但端看市面常見的品牌來看,國泰健康管理李宜芳營養師表示,每100克蔬菜餅就有400~600大卡,其中鈉含量每100克也約有300~500毫克,其中,部分製造商更會添加起士或其他添加物,助於增加口感及口味,使得普遍的蔬菜餅,熱量與鈉含量,都會雙雙飆升。以常見的鹽酥雞、泡麵、熱炒等熱門罪惡感重大的消夜為例,一包150克的鹽酥雞,熱量就將近600大卡、泡麵一包300~500大卡,而熱炒一盤平均也約有200~700大卡,整體而言,蔬菜餅的熱量幾乎與這些傳統觀念上,屬於不健康的食物不相上下!除了高熱量,蔬菜餅鈉含量也高得驚人,李宜芳坦言,若以一百克市售蔬菜餅的營養標示來看,大多落在五百毫克左右,而正常人一天鈉含量攝取建議在2400毫克,等於光是吃下幾片蔬菜餅,幾乎就佔去五分之一的鈉攝取量份額。油脂問題多 反式脂肪酸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別以為蔬菜餅的問題只有熱量與鈉含量!「在所有餅乾的過程中,包括蔬菜餅乾,都會添加油脂增加穩定度,」李宜芳說,這些油脂很可能都是反式脂肪酸,若攝取過多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對身體而言,恐增加許多負擔,例如,長期滯留於血液中,易導致血管窄化,亦或者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增加,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李宜芳分析,國人每日油脂建議攝取量為3~6湯匙約15毫克,但餅乾在製作的過程中,除了可能會油炸外,也有添加油脂的風險,因此,當民眾吃完一包或一盒蔬菜餅乾時,也在無形中攝取許多油脂。乾燥蔬菜就如同水果榨汁般 流失許多營養素蔬菜餅乾之所以易被民眾誤認為健康食物,主要原因在於外觀上的乾燥蔬菜,但這些乾燥蔬菜在加工的過程中,流失掉許多營養素,所以,當它製成餅乾時,已無法確定這當中到底還含有多少營養。李宜芳提醒,一般手工製作出來的餅乾,成本高且無添加防腐劑,僅能存短短幾天,但蔬菜餅乾價格低,又可久放,所以,建議民眾應盡量避免食用,除了可降低攝取到鈉、熱量外,也能預防攝取到其他添加物,對身體造成的潛在危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近年來威脅國人健康的幾項重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等,這些疾病與國人飲食習慣,鹽分攝取過量有相當大的關係。但你知道自己吃的東西,到底加了多少鹽嗎?醫師建議,在食品包裝上會有營養成分標示,大多都是標示「鈉」含量,只要將「鈉」的量乘以2.54即可換算出食品中的鹽含量。目前國際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每日鹽分攝取量是5克,台灣衛生福利部是6克(鈉2400毫克),但調查顯示,台灣人每日攝取量經常高達15g,是建議量的2倍以上。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家醫科鄭玠豪醫師說,目前台灣人的過量鹽攝取來自兩大因素:一是外食,另一個因素則是各類食物加工製品,如:零食、肉乾、醃製品、滷味,這些鹽分用量通常是自家烹煮的4、5倍以上。吃太鹹多喝水就好?當心鈣流失骨鬆而鄭玠豪醫師也表示,鹽份攝取過量可能招致的疾病有以下幾種:1) 慢性腎臟病、尿路結石、骨質疏鬆症/長期過多的鹽分會造成腎臟過度負擔,腎臟功能逐漸低下,甚至需要洗腎。另外,常聽說:「吃太鹹,多喝水就沒事!」但因腎臟在排除鹽分過程中,鈣離子也一同排出,除了會增加尿路結石發生機率,而過量的鈣離子流失,恐造成骨質疏鬆症。2)胃癌/每日攝取超過10g以上的鹽,會使胃黏膜受損,導致胃發炎,長期會造成罹患胃癌的風險性上升3到4倍。從小習慣清淡飲食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而在日常生活飲食中,鹽分該如何分配較適當?鄭玠豪醫師建議, 平時的食物習慣清淡口味。外食時,減少沾料使用,麵湯、火鍋高湯喝少許,勿全部喝完。 兒童最好從小就習慣清淡口味,若是從小就習慣攝取高鹽分食物,日後要減鹽將會更加困難。每日未調味食物中約含1g的鹽,因此可再額外添加的鹽量為5g,建議分配為早餐1g、午餐2g、晚餐2g。他強調,能在生活中逐步養成減鹽習慣,可以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改善高血壓狀況,防止動脈硬化的進一步惡化,和減少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發生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