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

醫訊/萬人健康齊步走活動

醫訊/萬人健康齊步走活動#健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成年男性體重過重或肥胖者已達45.9%,女性也達33.1%。然而,大家開始減重都是由運動方式介入,只是,對於久未運動者,不建議一開始就挑戰強度太強的,建議先讓自己習慣動起來後,再循序調高強度,因此健走是最好的選擇。健走的門檻低,只要一雙鞋子即可,是國民健康署最推薦的運動,也千萬不要小看健走的效果,以消耗熱量來說,快走操場一圈所消耗的熱量與跑步相當,但快走因強度較緩和,反而可以走比較多圈,增加消耗的熱量。為推動健走的好處,雙和醫院與烘爐地、茂德慈善基金會、國際護理榮譽學會等單位合作,舉行「萬人健康齊步走 萬馬奔騰開心GO」健走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萬人健康齊步走健走活動時間:3月9日(日)8:00~11:30地點:南山溝分洪道籃球場旁停車場(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99巷)洽詢:(02)22490088-8836

健走培養運動習慣 妙齡女成功甩肉13公斤

健走培養運動習慣 妙齡女成功甩肉13公斤#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健走可是減重的好朋友,且又是最容易入門的運動之一,只要一雙鞋立即可以施行!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劉燦宏醫師表示,健走門檻低,只要具備一雙鞋即可,且千萬不要小看健走的效果,以消耗熱量來看,快走操場一圈所消耗的熱量與跑步相當,但快走強度較緩和,反而可走比較多圈、增加消耗的熱量。成功靠健走瘦下來的楊小姐表示,她藉著飲食控制與運動,減了13公斤的肥肉,以前自己根本不運動,但為變美變瘦,她一開始利用上下班時間爬樓梯、午休散步15~20分鐘,現在已可加強到跑步,透過健走養成的運動習慣,讓她變瘦又健康。劉燦宏醫師說明,近來最新的運動觀念是要融入日常生活,如可利用通勤、上班空檔、下班後或假日休閒的時間來做運動,強度無須太強,但卻是能消耗熱量的活動,因此健走、騎腳踏車與有氧舞蹈成為最熱門的項目。天天健走1小時 享「瘦」又健康其中又以健走最容易施行,醫師強調走路速度因人而異,即使走得慢,但只要時間拉長,也能達到相同的熱量消耗;健走的好處不只消耗熱量,還能預防慢性疾病、降低罹癌風險、加速脂肪代謝、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增加腦內啡釋放、降低情緒壓力等。因此劉燦宏醫師建議,民眾每天可安排半個小時健走,再加上通勤走路的時間,以累積的方式,朝每天走1個小時的目標前進,健康減重輕鬆不費力。

英老翁健走近地球一圈 心臟病好了!

英老翁健走近地球一圈 心臟病好了!#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規律的運動,能促進身體健康,但似乎也能讓心臟病獲得良好的控制?許多老年人,時常因為心血管疾病而頻繁進出醫院,但英國就出現了一名77歲的男子,在二十多年前被醫師診斷出罹患心臟病,有鑑於他的父親與家人,都相繼因心臟病而死亡或進行「開心」手術,讓他下定決心每天至少健走五公里以上,這二十幾年來風雨無阻,目前累積的腳程已經逼近一圈地球,當然,他的心臟疾病也獲得控制。老翁:罹心臟病他很快樂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這名老翁在1987尚未罹患心臟病之前,因為高血脂與膽固醇過高的情況,醫師早已勸他要勤運動,並且維持健康生活,但他遲遲不聽勸,直到心臟病真正找上他,且也淪為必須接受心臟手術的命運後,終於讓他決定「金盆洗手」與生活壞習慣告別,並且決定每日在醫生許可的範圍內,健走至少五公里以上。經過計算,老翁風雨無阻走了將近二十七年,至今累積的腳程(約3.46萬公里),幾乎已經逼近地球一圈,而他樂觀的表示,對他來說,得了心臟病是發生在他身上最好的事,心臟病讓他認清事實,如果沒有心臟病,他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改掉生活壞習慣,早晚有一天可能就會因此死亡。

健走好時機 飯後45分鐘最佳

健走好時機 飯後45分鐘最佳#健走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繁忙,鮮少有機會可以運動,但其實有一種運動只需要少許的時間就能夠完成,那就是健走。衛生局表示,健走算是有氧運動的一種,它能幫助減肥、預防心臟病、老年痴呆、動脈硬化、避免脂肪肝,也能改善腰、肩、頭部疼痛,還能消除壓力並幫助睡眠。而且,飯後45分鐘是健走運動的好時機,以會流汗及稍微喘的強度,每天至少走1萬步以上,每次運動時間持續30分鐘以上,一周3到5次就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依狀況調整 適合自己的理想運動量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提醒民眾健走須注意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健走時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關節較弱容易酸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健走是一種現代人很理想的運動方式。

年節防童走失 3招孩子不離身

年節防童走失 3招孩子不離身#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新年到來,今年有6天的新年連假,而且有個溫暖的好天氣,父母可以有很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但是該如何安排假日生活呢?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指出,為了讓民眾能夠開心平安地度假,管理中心整理了放假前的叮嚀,讓各位家長們能夠一起預防連假期間的失蹤事件發生,出發前除了準備好行程、行李、人到齊,家長們還要為一起出門的小朋友多做以下準備:1) 多看一眼出門開車或搭乘交通工具時,務必要先清點人數,確認每個孩子都在身邊才能往下個目的地前進。出門前也請分配好大人必須緊跟照顧的小孩,讓大人與小孩都要有確認的對象,才不會造成誤會讓孩子有失蹤的可能。2) 多教一點對於五歲以下小孩請在孩子身上放置一個名牌夾填寫孩子姓名與家長聯絡電話預防萬一。出門前教導孩子能夠說出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裡電話、住所等,當孩子不小心走失時,能夠及時提供自身資料,以便在短期內找到父母。出門時提前告訴小孩當不小心走失了,可以站在原地大哭別怕害羞,以吸引周遭人群注意與關心。若在賣場或百貨商場、遊樂場走失時可請求服務台或是穿有賣場背心的阿姨、叔叔協助。3) 多打一通發現孩子失蹤需立即報警協尋,另家中有幼童家長可將中心免付費諮詢專線存於手機內以便不時之需,或是可撥打查號台查詢協尋中心電話,立即發布協尋消息,以掌握最佳黃金協尋時機。最後,管理中心提醒,不管在家或外出,請父母、孩子多看看大自然,讓眼睛放鬆,避免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多與孩子談話聊天,孩子不但可以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與注意,父母也才能多瞭解孩子的狀況。

英研究:每日多走2000步 降8%中風威脅

英研究:每日多走2000步 降8%中風威脅#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步行有益健康!英國最新醫學研究指出,每天多走2000步,可降低8%中風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萊斯特大學(Leicester University)近期發表一項關於步行與健康的研究,是針對全球40個國家共9306名成人作調查,運用每天計步器的紀錄,評估其與患病風險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每日多走2000步,可使中風及心臟病的風險降低8%;而每日多走4000步,相當於服用降血脂藥物可達到的效果,而健走不會有藥物的副作用,對健康更有益。研究人員也表示,其實只要透過簡單的運動就能改變自身的健康狀態,大家可養成健走的好習慣。

天天健走 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加肌耐力

天天健走 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加肌耐力#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天走上1萬步就能夠消耗身上的糖分和脂肪,天天健走可預防及改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經常運用骨骼關節也比較不容易老化,更重要的是還能解除焦慮緩和情緒。鼓勵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落實健康運動的概念,經由健走活動的推廣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加肌耐力預防跌倒,並可獲得及促進身心健康。為提倡拒絕菸檳酒、健康飲食、每天運動的健康生活型態,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與平寮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共同舉辦「走出健康 享瘦幸福 作伙來健走」活動,希望透過活動鼓勵社區民眾養成健走、運動的好習慣,利用假期邀請社區民眾全家一起作伙來運動。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鼓勵,落實健康生活型態的新生活運動,達到拒絕菸檳酒、遠離肥胖、健康體能及活躍老化的目標,共同營造中正區優質健康生活環境,創造美好未來。

10個健走秘訣 輕鬆預防慢性疾病

10個健走秘訣 輕鬆預防慢性疾病#健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走」是最容易執行且最被建議的身體活動項目,且健走不需特殊裝備不需額外的費用也不受場地的限制,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運用「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五個健走小口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以預防慢性疾病,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維持健康體重,提高腦內啡的釋放,降低情緒壓力。為鼓勵民眾從事生活化的運動,將運動融入生活,國民健康局提出十個健走秘訣,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找出時間來健走:1)多爬樓梯取代搭乘電梯2)上下班途中,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增加往返的步行時間3)步行去買午、晚餐及用餐4)飯後散步5)步行前往超市、傳統市場、賣場、花市購買食材及日用品6)到前一站或下一站倒垃圾7)蹓狗8)陪伴小孩走路上下學,或跟小孩一起運動、一起外出散步9)假日與家人去爬山或從事戶外休閒活動10)出差、旅遊時,可在住宿旅館的大廳走路、爬樓梯或逛逛在地的大賣場或市集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表示,增加民眾運動的機會,建議國人要做到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運動時會喘、會流汗的程度,以達到足夠的運動量,每天利用生活中的空檔健走,持之以恆就能促進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