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

鼻竇炎難根治竟因「這體質」?醫:新療法抓出關鍵發炎因子才是改善關鍵

鼻竇炎難根治竟因「這體質」?醫:新療法抓出關鍵發炎因子才是改善關鍵#耳鼻喉科

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的發炎性疾病,很多人想說開刀就能一勞永逸,但臨床卻發現有部分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術後半年內仍舊再度復發,相當痛苦;這種鼻黏膜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且合併鼻息肉,在歐美有高達8成病患會發生,屬於「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副主任許雅晴醫師表示,一名竹科40幾歲男性患者,曾因鼻竇炎與鼻息肉開刀三次,本想說手術能夠有大幅改善症狀的效果,但術後卻又再度復發,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屬於「第二型發炎體質」,也就是特別好發鼻息肉的鼻竇炎型態。 25~30%患者演變為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鼻竇炎有分為急性與慢性,有些人感冒時也會併發急性鼻竇炎,但哪些人容易演變為慢性鼻竇炎?許雅晴醫師說明,臨床上發現本身如果有過敏性鼻炎、氣喘、下呼吸道疾病者,或者天生鼻子內部構造較為特殊、有免疫問題、長期胃食道逆流、長期使用抗發炎藥物等,會比較容易造成慢性鼻竇炎,在個人臨床間觀察發現男性族群居多。 「慢性鼻竇炎患者當中,大約有25~30%比例會演變成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這類患者會因細菌感染而不斷產生黃膿鼻涕,鼻塞也因為鼻息肉增生更嚴重,不僅嚴重影響睡眠,白天工作的專注力也變差,不少病患的嗅覺幾乎失去功能,都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手術是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主要方法,以往術後會搭配局部或全身性類固醇治療,但由於類固醇是屬較強制性阻斷發炎的方式,有些病患會因全身性類固醇治療感受到副作用較強而產生其他免疫功能反應;因此近幾年,安全性高的生物製劑逐漸成為精準治療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重要選項之一。 生物製劑用藥改善症狀,術後恢復也較佳 許雅晴醫師說明,由於鼻竇炎與發炎狀態環環相扣,針對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患者,透過生物製劑降低發炎反應的機轉,在臨床上發現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感受到鼻塞、嗅覺異常等症狀改善,更延緩反覆發作的頻率,術後恢復也更好。以前述的竹科個案來說,術後便是搭配生物製劑進行治療,一個月內患者就明顯感受到鼻涕變少、嗅覺功能也慢慢回來,目前已持續治療了4、5月,狀態也逐漸穩定。 許雅晴醫師強調,有些患者因為懼怕手術,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忍受很多年都不敢就醫,其實現在手術已經相當進步,搭配新的藥物運用,病症是有機會長期穩定控制不復發的。她提醒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患者應與醫師充分溝通,透過個人化手術、藥物的運用,便能將療程做得更完備;進行手術之後,也應遵循清潔保養並搭配藥物療程,鼻竇炎與鼻息肉儘早就醫治療,才能找回良好的生活品質。 (圖/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副主任 許雅晴醫師)  

頭暈、眩暈如何分辨?常見頭暈原因有哪些?醫:看診前先記錄這3點

頭暈、眩暈如何分辨?常見頭暈原因有哪些?醫:看診前先記錄這3點#耳鼻喉科

你是「頭暈」還是「眩暈」?該如何判斷?看遍耳鼻喉科、神經內科、復健科卻找不出原因嗎?其實眩暈屬於頭暈症狀中的一類,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發作時,前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的現象;而對於令人捉摸不定的頭暈,背後的疾病原因則大不同。以下解答頭暈症狀的看診重點、常見頭暈原因及治療。

肺炎鏈球菌「這型」超致命!台大醫建議:最佳疫苗施打法「先打這2支」

肺炎鏈球菌「這型」超致命!台大醫建議:最佳疫苗施打法「先打這2支」#耳鼻喉科

新冠疫情3年來,許多高齡者因感染肺炎重症死亡比例增加,每年約奪走1萬人性命,而社區型肺炎感染中,主要致病菌「肺炎鏈球菌」就佔了23%;台灣本土調查發現,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型別以「血清型3」為最多、症狀更嚴重。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也透露,最快今年秋冬將調整公費疫苗政策,針對高齡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群,提供新型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選擇。

喉嚨卡卡「有異物感」是長腫瘤?醫揭出現「這些症狀」恐需動手術

喉嚨卡卡「有異物感」是長腫瘤?醫揭出現「這些症狀」恐需動手術#耳鼻喉科

70歲吳先生,發現自己近半年來喉部異物感變重,而近來1個月還出現聲音沙啞的情況,擔心長了腫瘤前來就醫。門診理學檢查發現,吳先生左側杓狀軟骨有一突出腫瘤,耳鼻喉部無其他異常,疑似良性乳突瘤,建議手術切除。病患住院接受喉直達鏡顯微手術後,術後恢復良好,病理報告亦證實為良性「乳突瘤」。

睡到一半「停止呼吸」恐增中風機率!男性恐「硬不起來」4警訊注意

睡到一半「停止呼吸」恐增中風機率!男性恐「硬不起來」4警訊注意#耳鼻喉科

許多人認為睡覺打呼是因為太累,鼾聲如雷更是白日操勞的證明,但如果常常打呼到一半突然沒聲音,好幾秒後呼聲才又繼續或是被嗆醒,就要小心可能是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耳鼻喉科醫師示警,若是病患即使睡很久,仍覺得睡不飽、白天容易嗜睡,長期可能增加中風機率。

聽力50歲開始退化!美國專家警告:聽損達●●分貝「失智風險高5倍」

聽力50歲開始退化!美國專家警告:聽損達●●分貝「失智風險高5倍」#耳鼻喉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目前估計有超過31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將以平均每年增加1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研究指出,在失智症的12大風險因子中,「聽力受損」即名列第一,因此落實聽力保健,成為預防及延緩失智的首要任務。

耳朵出現「蟬鳴聲」小心聽力受損!醫揭耳鳴「分2類」恐是身體警訊

耳朵出現「蟬鳴聲」小心聽力受損!醫揭耳鳴「分2類」恐是身體警訊#耳鼻喉科

陳先生是科學園區工程師,年過50後開始感到耳朵出現像是蟬鳴聲的高頻聲音,從很深處發出來,卻又分不清是左右邊。到耳鼻喉科做檢查,排除是惡性因素,藥物吃了神經活化劑、血液循環促進劑,但症狀仍時好時壞。醫師指出,這是「神經性耳鳴」,因長期壓力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聽覺神經細胞病變,以及大腦聽力中樞聽覺感受異常。

6旬翁「失聲」說話只剩氣音!醫揪「1病因」惹禍:竟連喝水也會嗆

6旬翁「失聲」說話只剩氣音!醫揪「1病因」惹禍:竟連喝水也會嗆#耳鼻喉科

69歲的市場攤販王先生,食道癌手術後出現說話氣息音微弱、喝水易嗆咳等問題,工作需要用力叫賣的他現在卻只能發出氣音,經醫師診斷為「單側聲帶麻痺」,雖接受玻尿酸注射治療,但效果不符期待,所幸目前已有新式治療法,目前術後2年追蹤良好,不僅聲音宏亮,還可以每天唱卡拉OK,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