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

女子長期倦怠、食慾差 竟是腦內長腫瘤

女子長期倦怠、食慾差 竟是腦內長腫瘤#倦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老人體力衰退常被視為老化現象而易被忽略,就有一位72歲女性,長期有倦怠、食慾不振、視力模糊以及體重減輕問題,但不以為意。某次因脊椎壓迫性骨折開刀住院,出院後倦怠且嗜睡和食慾不振越來越嚴重,於是就醫檢查後發現腦下垂體長了腫瘤,進而影響腎上腺及甲狀腺分泌,才會出現倦怠等症狀。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新陳代謝科郭雅雯醫師說,病患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有一顆2.8公分的腦下垂體腫瘤,並壓迫到視神經交叉繼而引起視力模糊。再接受手術,同時服用類固醇以及甲狀腺素藥物治療後,倦怠、食慾不振及電解質不平衡現象皆改善。郭雅雯醫師也指出,很多原因都會造成慢性疲累,例如感染、血液疾病、癌症、肝疾病、腎疾病、慢性肺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精神疾病與藥物濫用,其中內分泌相關的代謝疾病包含:糖尿病、高血鈣、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不足以及腦下垂體功能低下等。腦下垂體影響代謝    症狀全身性由於腦下垂體是控制賀爾蒙,所以功能異常就會影響到身體代謝狀況,所以引起的症狀會和不同荷爾蒙有關,常有月經失調、不孕、性慾降低、疲憊倦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嚴重者甚至會有昏迷或死亡發生,若確定有內分泌失調則需就醫治療。長期倦怠原因多    超過半年要注意郭雅雯表示,新陳代謝疾病造成的長期倦怠其實並不少見,但很多人都輕忽了內分泌的重要性,該案例病人症狀即是因為泛腦下垂體功能低下所造成。她建議大家如果沒有做事的動力及有倦怠問題超過6個月,應就醫檢查。

老人易倦怠、宅在家 當心憂鬱症作祟

老人易倦怠、宅在家 當心憂鬱症作祟#倦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5歲張伯伯打算退休後在家享天倫之樂,但沒想到退休後竟開始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同時也因為時常感到倦怠而使內心壓力比退休前更大。至各科門診檢查也查不出原因,不久,張伯伯漸漸開始出現不喜歡和人群接觸、不想抱孫子和出門等情況,不僅社交生活開始出現反差,情緒也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原以為是退休空巢期或身體退化所致,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憂鬱症倦怠作祟。彰化基督教醫院王俸鋼醫師表示,老人憂鬱因不易被診斷而容易忽略,如未及時治療可能會使原有的疾病惡化、引發失智,甚至容易提升患者自殺風險,家屬應格外注意長輩的情緒問題。老人憂鬱情況不易察覺 恐提升自殺風險王俸鋼醫師表示,近年來台灣人口老化嚴重,據研究推估國內65歲以上人口已達260萬人,其中,憂鬱症已是老年人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加上臨床診斷比一般成人更為困難,因此實際接受治療的老年人可能不到十分之一。事實上,長輩憂鬱的情況較不會主動表達,反多以身體不適為主訴,如:倦怠無力、腸胃不適、胸悶無法呼吸等,若沒有仔細詢問心理狀態,常被誤診為內外科的疾病,家屬也以為是老化而未加以關懷照料,使原有的疾病惡化,甚至容易提升患者自殺的風險。此外,老年憂鬱症也會出現多種認知障礙,因此也常被看作是失智症的前身,未來甚至可能引發失智症的狀況。憂鬱、失智易混淆 長輩情緒問題勿輕忽事實上,憂鬱症和失智症在臨床上都會出現情緒低落或記憶力衰退,甚至產生精神疾病,因此兩者常容易被混淆,造成長輩延誤就醫的情況發生。其中,失智症的主要症狀為記憶力喪失,患者即使努力回想也想不起來;憂鬱症則是仍有記憶力,但因無活力所以懶得去回想,若長輩有上述狀況則應及早求助醫療單位,先從憂鬱症進行治療。王俸鋼醫師強調,罹患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症的老人,容易因疾病帶來的內心壓力而併發憂鬱症。根據研究顯示,及早治療憂鬱症對控制疾病有正面影響,除了心理治療外,透過藥物更能有效控制病情。因憂鬱症用藥能夠修復大腦細胞以及調節腦中神經傳導物質達到效果,而家人單純以「不要想太多」及「要快樂點」等語言鼓勵,對於患者來說,僅是輔助而並未能有明顯的療效。憂鬱倦怠 可先自我評估並尋求醫師協助事實上,憂鬱症症狀複雜,老人憂鬱症更是不易被察覺,因此建議民眾,家中長輩若出現內外科檢查不出來的病痛,就有可能是憂鬱症所引起的症狀,其中,如長輩常抱怨沒力氣、倦怠且連續兩周以上,則可能是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所引起,如未及時治療,嚴重則會影響家庭與親密關係,家屬應多加注意。此外,平時也可透過憂鬱症評量表及「FaMi量表-疲勞相關認知及功能障礙快篩量表」來判斷長輩狀況;用藥部分,常見的血清素抗憂鬱藥物僅能改善情緒低落問題,較無法改善憂鬱倦怠相關症狀。其中,疲勞相關認知及功能障礙快篩量表是由高雄醫學大學唐子俊醫師自行研發並獲得國際會議認可,幫助患者自我評估憂鬱倦怠的嚴重程度。提醒民眾,憂鬱倦怠症狀較為頑固,若觀察到長輩有倦怠症狀,則可和醫師討論使用倦怠症狀藥物來進行治療,增加體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幫助改善疲勞、提升活力。圖:疲勞相關認知及功能障礙快篩量表(FaMi-Fast Screen of Fatigue Syndrome from Mental Illness)

情緒低落、倦怠 36萬學子好憂鬱!

情緒低落、倦怠 36萬學子好憂鬱!#倦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七月正逢畢業潮,不少學生面臨升學或找工作的壓力,而當中對自我期許或外在環境壓力也成為現代年輕人沉重的心理負擔。根據衛生署統計,18歲以上罹患憂鬱症約有30-36萬人,年輕學子因持續在高壓環境的狀態下,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更是持續攀升。醫師提醒家長,家中孩子若有情緒憂鬱症狀,開始出現逃避上學、失去活力等情況並持續兩週以上,那就可能是因多巴胺分泌不足所導致的「憂鬱倦怠」,嚴重恐會影響生活與學習,家長可不得不慎。多巴胺分泌不足易引起情緒沮喪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說明,造成憂鬱症的原因包括遺傳基因、精神壓力、心理或社會等因素,而人的性格與體質則是引起憂鬱症的主要原因。洪醫師解釋,憂鬱症就像是心的感冒,容易持續兩週以上會出現情緒低落、莫名哭泣、失眠、對事物失去興趣及倦怠等症狀。事實上,憂鬱症也與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有關,進而引起情緒沮喪、負面思考、體力不濟、睡眠及胃口異常等症狀發生。憂鬱倦怠若無積極治療恐惡化憂鬱症狀洪櫻娟表示,憂鬱症患者開始服用抗憂鬱症藥物後,約有7成患者常抱怨仍有倦怠症狀,主要是因為憂鬱症症狀複雜,大部分患者接受血清素的抗憂鬱藥物治療後,雖改善情緒低落問題,但憂鬱倦怠的相關症狀卻無法改善,再加上因不是外顯症狀,所以常被輕忽。事實上,憂鬱症患者在良好的控制下通常都能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若有倦怠症狀,身體則會出現如疲倦、沒有活力、虛弱等感覺,一旦活力下降,則會抗拒社交活動、上學、工作,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導致生活和人際關係經營不善,若沒有積極治療,還可能會加劇憂鬱症惡化甚至提升憂鬱症復發機率,對於倦怠症狀不得不慎。洪櫻娟呼籲民眾,憂鬱倦怠症狀有時不易被察覺,親朋好友應多留意觀察,若發現身邊的人開始出現生活習慣反差,就有可能是無法解釋的倦怠所引起,建議可先透過「疲勞相關認知及功能障礙快篩問卷」了解自我狀況,並儘速就醫諮詢。提醒民眾,憂鬱症最佳的治療方式還是需搭配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但因憂鬱倦怠症狀較為頑固,所以心理治療效果有限,因此建議若留意到自己有倦怠症狀,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是因憂鬱症引起,並針對倦怠症狀的藥物進行治療,增加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以幫助改善疲勞並提升活力。

上班族身心休憩/開工如何避免BlueMonday

上班族身心休憩/開工如何避免BlueMonday#倦怠

很多上班族或是學生,在開工的第一天都會產生Blue Monday的狀況,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藍色星期一」是指人類在星期一總會感到特別憂鬱,心情亦比較低落。這大概是因為星期一是每週假期過後的第一個工作天。在這天人們要收拾之前假日的愉悅心情,重新面對工作接受壓力,故此一些比較眷戀假日的人,就會覺得星期一相當難過。(圖片為示意圖,攝影/林又旻。)根據台大醫院的衛教文章指出,為了調適放假之後的工作壓力,最好能夠保持良好的時間規劃,將當天的任務依據重要的優先排序,訂定當日的工作進度;以集中腦力、體力、心力的行動順序,把眼前規劃的工作完成;下班之後,把工作壓力留在辦公室裡,多留些時間、空間給自己。除此之外,還可以每隔一個小時就起來走一走,不要一直盯著電腦看,在排定當日工作的時候,就要記得把休息的時間排進去,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還可以活絡腦細胞。最新的研究發現到,適度地運動不但可以讓人更健康,還可以幫助自己的思維能力與記憶力更上一層樓,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高山症恐致死!嚴重會引發腦、肺水腫

高山症恐致死!嚴重會引發腦、肺水腫#倦怠

登山客網路揪團一起登山竟發生意外!4男1女6日從台東縣向陽入山,途中1男1女疑因高山症而死亡,搜救隊後來找到另3名存者,將他們引導下山。臺安醫院家庭醫學科徐微婷醫師表示,急性高山症的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頭暈、頭輕與失眠,進行活動時,身體會有反應性的呼吸困難,可能處於高海拔1至6小時後發生。徐微婷醫師說,快速爬升到海拔2,500公尺的高處,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會發生高山症,一般建議慢慢增加爬升的高度來降低高山症的危險。到達海拔2,500~3,000公尺,應停留2~3天,以使身體功能先作調適,然後再以每天上升1,000公尺的速度,繼續爬到更高的地方。高山症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包括高山拔肺水腫和高海拔腦水腫,高山拔肺水腫常於上山2至3天後的夜晚發作,症狀包括休息時的困難、咳嗽、虛脫和活動耐受力下降等,高海拔腦水腫的症狀為倦怠和精神狀態改變。徐微婷醫師提醒,預防高山症首先需要避免激烈活動,直到身體適應,多喝水,少喝酒。輕微的高山症通在停止上升後12至36小時便獲得緩解,下降460公尺後,可使症狀消失,如果症狀沒有改善的話須要往更低海拔地區移動。優活聚焦:●天冷注意 急性氣喘發作恐窒息死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65&HN_Yr=0&HN_Mon=0●腹式呼吸可預防心臟病 使身體更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66&HN_Yr=0&HN_Mon=0●愛美割眼袋 醫師切太多女眼瞼外翻像扮鬼臉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62&HN_Yr=0&HN_Mon=0

老先生「慢性腹瀉」受不了 中醫對症下藥見療效

老先生「慢性腹瀉」受不了 中醫對症下藥見療效#倦怠

一位年已逾古稀的葉老先生因為急性缺血性腸道病變(Ischemic bowel disease)即俗稱的腸中風,導致腸道部分壞死,經手術緊急切除三分之二腸道後保存了性命,但卻從此與腹瀉形影不離。出院後仍一日腹瀉多次,嚴重時甚至多達十幾次。回診時當時主刀的醫師對他說,「腹瀉這個症狀會伴隨著你一直到人生的盡頭」。於術後近一年的時間裡葉老先生看過了無數的西醫專科醫師,症狀雖有改善但他依舊經常發生不堪的窘境。就是一有便意時,在往廁所的路上,糞水就會忍不住地流出來,總是令他羞愧不已,進而不敢出遠門。雖然後來可以在包尿布的情況下出門,但葉老先生逐漸變得意氣消沉,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後來葉老先生改尋求中醫協助,經人介紹至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中醫部診療,中醫部黃健財醫師初診即以胃苓湯為主方加減化裁讓病患服用。第三次回診時即告知解便已較黏稠,已無需再使用尿布。再歷經約兩個月的療程後,葉老先生由當初一日腹瀉多次轉為解便已成型且一日一次、食慾及體力也都有改善。症狀至此總算穩定下來,陪伴同來的親人很高興地說,現在葉老先生對人生可是再度充滿了希望。黃健財醫師表示,對於慢性腹瀉的治療,只要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下,加上持續不間斷地治療,不論腹瀉的原因為何,即便是部分腸道切除(有限度的切除)的病患,都可有相當大的療效,並達到病情穩定的狀態。

痔瘡、腸胃腫瘤長期失血 恐致缺鐵性貧血

痔瘡、腸胃腫瘤長期失血 恐致缺鐵性貧血#倦怠

一名32歲女性因臉色蒼白、倦怠、小便混濁,擔心腎功能不好而至門診求診,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趙政漢醫師表示,經檢查後發現其腎功能正常,但有貧血的現象,其血色素只有7g/dL(正常女性應有12g/dL以上),經再次評估後發現,其血鐵濃度及運鐵蛋白飽和度均低,證實為缺鐵性貧血,並非尿毒症引起的貧血,經口服鐵劑補充3個月後,其血色素已恢復至12g/dL,並且臉色蒼白及倦怠感等症狀皆已消失不見。趙政漢醫師表示,所謂缺鐵性貧血就是因為食物中長期攝取不足和血液流失過多,造成身體內鐵質不夠,而無法產生足夠的血鐵質,造成血色素下降而形成貧血。因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和尿毒症貧血的症狀很相像,趙政漢建議,當發現有缺血性貧血時,要仔細找出其背後的原因,例如慢性長期失血(胃部疾病、痔瘡出血、腸胃道腫瘤等)或是鐵質攝取量不足(尤其使用多種藥物時,有些會影響鐵質吸收),治療其根本原因,加上鐵劑補充治療,即可改善缺鐵性貧血。延伸閱讀「缺鐵性貧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351

脖子莫名腫大一倍 年輕女子罹患「亞急性甲狀腺炎」

脖子莫名腫大一倍 年輕女子罹患「亞急性甲狀腺炎」#倦怠

25歲的陳小姐爬山之際,被家人意外發現脖子腫脹,要她去看醫生,經醫師診查才發現她是罹患了「亞急性甲狀腺炎」,經過2個多月的藥物治療才改善症狀。童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政驎說,「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症狀與一般感冒的症狀類似,使得患者容易忽略,所以提醒民眾,若是脖子莫名的腫大、喉嚨痛等症狀,應儘快尋找專業醫師的協助。該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政麟表示,患者在假日與家人去爬山,突然覺得胸悶、呼吸喘,休息片刻,想繼續前進,卻因為心跳好快、頭暈、人站不穩,而無法繼續攻頂,此時患者的媽媽發現她的脖子腫脹,覺得怪怪的,要她看醫生。回家照鏡子她才發現脖子比平常大了一倍,加上前兩週感到喉嚨痛,吞口水痛、全身酸痛、倦怠、及輕微發燒的症狀,以為是感冒,便自行服用普拿疼,但症狀並未獲得改善。因脖子腫大才就醫,經超音波與抽血檢查,診斷為「亞急性甲狀腺炎」,由於她的甲狀腺已遭到暫時破壞,藉由短期的類固醇加以治療,病情才獲得改善。蔡政麟主任說,「亞急性甲狀腺炎」好發於年輕或中年女性,臨床病患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所以目前認為可能由濾過性病毒感染所導致。在發炎初期,因甲狀腺組織受破壞,可能過度釋放出甲狀腺荷爾蒙,產生短期的甲狀腺亢進。有些病患會有心悸、怕熱及緊張等症狀,之後卻又可能演變成暫時性的甲狀腺功能低下。但絕大部份病人的甲狀腺機能最後會回復到正常,甲狀腺自然的消腫。其症狀多半因頸部前方感覺疼痛,且可能合併持續發燒情形。頸部疼痛可延申至耳朵、下巴、或喉嚨。其他症狀包括倦怠、聲音沙啞、吞嚥疼痛、肌肉或關節酸痛、心悸、怕熱、緊張等甲狀腺亢進的症狀。治療方面可採取藥物治療,多數病人需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來緩解症狀。若症狀較輕,用普拿疼來止痛即可。較嚴重者,則須服用皮質類固醇。一般而言,服用類固醇之後可快速改善症狀。在一週後便可逐漸減少類固醇劑量。但少數較嚴重的病人可能須使用類固醇長達三個月或更久。若病患有暫時性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並不須抗甲狀腺藥物,而以症狀治療為主。反之,若有暫時性的甲狀腺機能低下時,則必須暫時服用甲狀腺素補充。「亞急性甲狀腺炎」由於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容易被病人忽略而看錯科別,加上在季節交換之際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眾多,若是民眾脖子出現異常脹痛,應尋找新陳代謝科醫師協助,診斷方式可以身體理學檢查、抽血檢查方面或超音波檢查,查出病因並對症下藥。延伸閱讀「甲狀腺超音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