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

天氣炎熱毛囊炎惹禍 皮膚紅、腫、癢

天氣炎熱毛囊炎惹禍 皮膚紅、腫、癢#毛囊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一兩個月來,台灣一直維持30幾度的高溫。隨著天氣炎熱,各種微生物如細菌、黴菌,甚至病毒的活力都活躍起來,伺機在人體紮營滋長,引發民眾全身出現紅、癢、痛,醫師提醒說,小心可能是毛囊炎惹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吳貞宜解釋,毛囊炎,就是有毛髮的地方發炎,所以全身上下有毛囊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炎。不過還是以毛髮較多,或是身體較閉塞的地方,如頭髮、腋窩、男生的鬍鬚周圍、或是臀部為好發部位。依據毛囊發炎部位的深淺,又可以簡單分為淺層毛囊炎及深部毛囊炎兩種,分別有不同的臨床特徵及症狀。吳貞宜表示,淺層毛囊炎症狀不明顯,大部分症狀以癢為主,少數會疼痛,臨床上可以看到在毛囊的地方,長起一顆顆紅色丘疹膿皰。而深層毛囊炎位置較深,通常發炎也較嚴重,症狀以疼痛為主,常常可以擠出膿液。毛囊炎只是毛囊發炎感染的一個統稱,各有不同成因。細菌或黴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是台灣夏天非常常見的主因。反覆接觸油膩的機油,也常見手部毛囊發炎。甚至時下很多酷哥辣妹,喜歡穿著緊身衣物來秀出自己曼妙身材,可是長時間將皮膚包裹在不透氣的環境下,並不健康,常見在穿著胸衣或者臀部的地方,較容易引起毛囊炎。吳貞宜醫師說,毛囊炎最常見原因還是細菌感染,以表皮的正常宿主:金黃色葡萄球菌,占了大部分致病因。青春痘的病人,在長期服用口服抗生素治療後,可能引發較少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另外有人喜歡去泡三溫暖或土耳其浴等公共浴池,也容易引發某些特別菌種的毛囊炎,常出現於泡澡後兩三天,而且好發在穿著泳衣褲的位置。吳貞宜醫師提醒民眾,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多用肥皂清洗,維持適當體重,盡量穿著寬鬆吸汗衣物,是大熱天預防毛囊發炎的基本要務,才能預防毛囊炎的反覆侵擾,大部分表淺性的毛囊炎,在環境改善後就可以不藥而癒,少部分較深層或頑強的毛囊炎,可以用合適的外用藥膏,甚至短期口服抗生素治療。當然有一些特別的毛囊炎就不是一般病因所致,還是要請教醫師,做進一步的鑑別及治療才行。

愛穿緊身衣褲嗎? 好潮!好癢!

愛穿緊身衣褲嗎? 好潮!好癢!#毛囊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連日高溫、容易出汗,全身濕濕黏黏的好不舒服!甚至有人發現,怎麼全身出現一點一點的紅腫,會發癢甚至會痛?醫師提醒,很可能是細菌感染造成的毛囊發炎,像是頭髮、腋窩、臀部等都是好犯的部位,愛穿緊身衣褲或常出入公共浴池的人也是好犯族群,應盡速求診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吳貞宜解釋,毛囊炎,就是有毛髮的地方發炎,所以全身上下有毛囊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炎。不過還是以毛髮較多,或是身體較閉塞的地方,如頭髮、腋窩、男生的鬍鬚周圍、或是臀部為好發部位。依據毛囊發炎部位的深淺,又可以簡單分為淺層毛囊炎及深部毛囊炎兩種,分別有不同的臨床特徵及症狀。淺層毛囊炎症狀不明顯,大部分症狀以癢為主,少數會疼痛,臨床上可以看到在毛囊的地方,長起一顆顆紅色丘疹膿皰;而深層毛囊炎位置較深,通常發炎也較嚴重,症狀以疼痛為主,可以擠出膿液。吳貞宜醫師表示,毛囊炎只是毛囊發炎感染的一個統稱,各有不同成因。細菌或黴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是台灣夏天非常常見的主因。反覆接觸油膩的機油,也常見手部毛囊發炎。甚至喜歡穿著緊身衣物的年輕人,因長時間將皮膚包裹在不透氣的環境下,並不健康,常見在穿著胸衣或者臀部的地方,容易引起毛囊炎。吳貞宜醫師指出,毛囊炎最常見原因還是細菌感染,以表皮的正常宿主金黃色葡萄球菌,占了大部分致病因。青春痘的病人,在長期服用口服抗生素治療後,可能引發較少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另外有人喜歡去泡三溫暖或土耳其浴等公共浴池,也容易引發某些特別菌種的毛囊炎,常出現於泡澡後兩三天,而且好發在穿著泳衣褲的位置。吳貞宜醫師提醒,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多用肥皂清洗、維持適當體重、盡量穿著寬鬆吸汗衣物,是大熱天預防毛囊發炎的基本要務,可預防毛囊炎的反覆侵擾。大部分表淺性的毛囊炎,在環境改善後就可以不藥而癒,少部分較深層或頑強的毛囊炎,可以用合適的外用藥膏,甚至短期口服抗生素治療。當然有一些特別的毛囊炎就不是一般病因所致,還是要請教醫師,做進一步的鑑別及治療才行。

潮濕梅雨季 當心皮膚傷口染蜂窩性組織炎

潮濕梅雨季 當心皮膚傷口染蜂窩性組織炎#毛囊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時序進入梅雨季,潮溼的天氣加上一下子下雨,一下子晴天,家裡的傢俱牆壁,也會有潮溼、發霉的現象,不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李世光醫師提醒,這種氣候及環境也容易引起毛囊炎,民眾應謹慎,像是近日台大有位40多歲病患,本來腳只是一點小小的紅疹,後來就變得很痛,細菌大量生長的結果,就變成下肢蜂窩性組織炎。 李世光醫師表示,蜂窩組織炎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常見的細菌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菌、嗜肉菌等。細菌經由傷口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釋放毒素,而在組織空隙內滋長,引起局部組織炎性反應。人體的皮下脂肪層如果發炎腫大,變成像是一區區蜂窩狀的組織,就稱之為「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初期特徵包括患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1.紅:傷口及其四周表面潮紅;2.腫:受傷部位表面輕微隆起;3.熱:被感染之區域較其他正常區域溫度稍高;4.痛:患處受牽連區域會持續疼痛或有化膿現象。李世光醫師強調治療方面則應立即治療,可利用: 1.抗生素治療:當發炎情況輕微時使用口服抗生素或局部塗抹;若症狀未緩解且有持續擴大的情形時,則採靜脈注射抗生素。第一代抗生素為蜂窩性組織炎常用的抗生素,對鏈球菌及葡萄球菌皆有效。2.冰敷:急性發炎期使用冰敷,可減輕疼痛。3.抬高患肢,最好能高於心臟。4.多喝水,有助於增加毒素排出。5.外科手術:當傷口已形成膿瘍,必須採外科手術的切開引流與傷口的擴創處理。6.多休息。李世光醫師指出,下肢的皮下組織若是曾經有細菌感染過,常常會殘留一些細菌的孢子在組織層,每當身體抵抗力變差時,就很容易再發生蜂窩組織炎,所以在急診常看到反復發作的病人。因此,在潮溼的天氣裡,下肢皮膚若有受傷,應注意保養才是預防之道。

入夏濕熱 久坐不動 當心臀部毛囊發炎

入夏濕熱 久坐不動 當心臀部毛囊發炎#毛囊炎

一名卡車司機,因其臀部幾乎都長滿了毛囊炎,且未即時治療,因此到醫院求診時,毛囊炎已惡化成疔瘡似的症狀,必須切開引流,因此難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李世光醫師表示,當天氣燠熱時,皮膚毛孔會張開進行散熱,一些細菌很容易從毛孔進入毛囊,此時如果身體抵抗力較弱,就較易導致毛囊發炎。細菌性毛囊炎通常為一至數顆針頭到米粒大小的膿皰,膿皰中間有毛髮(但是也有可能因太細小,而不容易看見),周圍有發紅的現象。病灶主要的感覺是輕微到中度疼痛,一般並不會有發燒或其它全身性的症狀。在春夏天的時候,天氣濕熱,有為數不少的年輕學生因學校宿舍沒有冷氣,又得長時間坐著打電腦,由於椅墊悶熱不透氣,因而造成臀部罹患毛囊炎的皮膚病。李世光醫師指出,毛囊炎是毛囊被細菌感染而發炎的一種皮膚病,經常反覆地發作。任何有毛孔的部位都有可能發生。常見的部位包括頭皮、前胸、後背、臀部、大腿、上臂等處。臨床上呈現出一顆一顆的紅色丘疹或膿皰,有時會痛或癢。毛囊炎常發生在男性朋友身上。而不同部位的毛囊炎則有不同的原因:頭皮的毛囊炎,多與個人體質、過度洗頭、悶熱或生活作息有關;前胸後背及臀部的毛囊炎,多與濕熱、常流汗及個人體質有關;大腿的毛囊炎,多由褲子(如牛仔褲)與腿毛磨擦造成;而上臂的毛囊炎,則多是因為毛孔角質化(個人體質)的結果。李世光醫師呼籲,時序漸漸入夏,天氣逐漸轉熱,要預防毛囊炎,最好從自己的穿著做起,儘量穿寬鬆的衣服,質料以麻紗為宜;青年學生最好少穿緊繃又不透氣的牛仔褲,如果要較長時間坐著工作,應慎選椅座材質,以通風透氣為佳,坐了一段時間後,應該多起身拍拍臀部,活動一下。

檳榔西施的「背」後

檳榔西施的「背」後#毛囊炎

雅典奧運跆拳金牌得主陳詩欣年少曾做過檳榔西施的經歷,為這位來自台灣而奪金的選手增添了神秘色彩。姑且不論檳榔櫥窗背後的社會價值觀及道德評判標準,但對於身體保護方面,有一半以上的檳榔西施是因為工作需要而穿著暴露,也為了爭取高業績必須穿著更清涼,如此長久工作下來,不知不覺地增加了她們被紫外線傷害的程度;透過現代的皮膚醫學美容科技,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改善。但他們逝去的青春呢?如果台灣是我們的母親,那這些正處於花樣年華的「台灣女兒」,是不是要更疼惜她們?「我們可不可以果酸換膚讓背部變白?」小如跟小妤(化名)是同條馬路上,不同檳榔攤的小姐,經過今年夏季的熱烤後,忍了一「夏」因紫外線造成的臉部、背部和手臂皮膚問題,趁著秋天即將來到,來門診想一併處理皮膚的問題。關於她們臉部的青春痘及痘疤的部分,粉刺和粉刺發炎所產生的丘疹是許多女生的最大天敵,夏天因為氣溫升高,皮脂的分泌量就會增加;皮脂一旦大量增加,粉刺的形成就會跟著快速而難以控制,尤其櫥窗內的日曬及濕度過高會加重青春痘的病情。視程度可開一些如外用A酸、杜鵑花酸等治療粉刺的藥膏,或一些適當濃度的家用果酸凝膠或是乳液塗抹;如此幾個月下來應該都會有不錯的效果,且對之前紅紅黑黑的痘疤也會有所幫助。而對於一些程度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會輔以適當的口服藥物或是果酸換膚。紫外線除了會造成曬紅及曬黑的急性傷害外,還會慢慢的讓皮膚產生皺紋、黑斑等老化現象,而許多皮膚癌更是慢慢累積紫外線傷害的最終產物。小如跟小妤比同年紀的其他女性,因工作關係,日積月累下來,背負了更多紫外線的傷害。她們都知道要把防曬品擦在臉上和手臂,但卻忽略了背部,也忘了要三到四個小時補充一下防曬。所以在他們兩個的背部看到了米粒大小的褐色曬斑形成,整個陽光曝曬處的皮膚呈現較黑的膚色。一般美背分兩階段,先治療背部常見的皮膚疾病,如汗斑、細菌性毛囊炎、芽孢菌毛囊炎、玫瑰糠疹或毛囊角化症等,再處理疤痕及紫外線傷害的部分,至於她們詢問的果酸換膚可以去除她們背部過厚的角質,加速皮膚更新,也有淡化黑斑及毛囊發炎後疤痕的作用,另外可以配合三合一藥膏、趜酸、家用高濃度果酸,雷射及維他命C超音波美白導入進行美背。當然嚴格的防曬是最重要的,生活作息正常及多吃蔬菜水果也都有幫助。皮膚科醫師只能幫她們減少「背」後有形的紫外線傷害,至於她們背後無形的問題可能要留待政府與社會學家多費心幫忙了。

從雅典奧運談陽光性毛囊炎

從雅典奧運談陽光性毛囊炎#毛囊炎

陽光性毛囊炎是經太陽曝曬後,出現多個大小一致的紅色丘疹或膿疱,提出的學者們將它命名為「馬羅卡痤瘡」。因為這個皮膚病主要發生在南歐酷熱烈陽下,特發於移居南歐後的斯堪的納維亞人(Scandinavians),所有病例幾乎都是20到30歲的女性,主要發生於陽光曝曬處的皮膚,如臉部、肩膀、手臂、脖子、胸口,致病機轉還不是很清楚,屬陽光性表淺毛囊炎,多在陽光曝曬後幾個小時內出來,基本上是一種陽光所導致或惡化的痤瘡,大多不痛不癢,一般使用高係數的防曬即可預防,但特別的是一般對於痤瘡有效的標準療法,如外用及口服抗生素製劑、局部塗抹A酸,對於陽光性毛囊炎效果不好,不過有醫學研究報告,一些病例在使用口服A酸後,效果不錯。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 楊志雄醫師指出,毛囊炎是毛囊被細菌感染而發炎的皮膚病,任何有毛孔的部位都有可能發生,特別是在頭皮、前胸、後背、臀部、大腿、上臂等處,臨床上出現一顆顆的的紅色丘疹或膿疱,有時會癢或痛。另外門診最常見的毛囊炎則是“青春痘”,也稱為痤瘡,大多發生於青春期或年輕的男女。常發生於臉部、前胸、背部等皮脂腺分佈多的皮膚。其形成主要因皮脂分泌過剩、皮脂分泌腺導管阻塞、細菌作用以及內分泌因素而引起發炎反應。其臨床表現變化很多,有白頭粉刺、黑頭粉刺、丘疹、膿庖、囊腫等。它與遺傳、荷爾蒙、皮脂分泌旺盛、痤瘡桿菌都有關。事實上,任何會刺激毛囊炎形成的東西也都要避免,包括:1.) 職業上接觸油脂、含氯的碳氫化合物,如多氯聯苯。2.) 反覆摩擦而造成發炎,如托腮或戴安全帽與面部摩擦。3.) 藥物:如美國仙丹(皮質類固醇),某些種類的避孕葯、抗結核病葯、含鹵素如碘、溴的葯物(如抗甲狀腺葯物),和某些精神疾患用葯……等。4.) 刺激粉刺生成的物質:如化妝品或速食店的油煙。5.) 氣候:日曬、濕度過高會加重青春痘的病情。6.) 生活作息不正常:生活不規律、壓力太大、情緒不佳、睡眠不足、不良飲食習慣。要預防陽光性毛囊炎,則須加強防曬觀念,日曬前30分鐘擦用防曬品,選擇的防曬品以防護紫外線A+B、抗汗、抗水、清爽為原則,以遮陽帽、衣物、太陽眼鏡輔助防曬。

頭皮上惱人的小疙瘩

頭皮上惱人的小疙瘩#毛囊炎

許多病患來門診的主訴就是頭皮上摸到許多突起的小疙瘩,有的癢,有的不癢,忍不住摳一摳,摳到流血破皮,結果還是再長出來。頭皮上的小疙瘩,摸得到,看不著,不知到底是什麼,的確叫人煩惱!其實許多皮膚的問題都可以造成頭皮上的小疙瘩,較常見的有下列幾種:《毛囊炎》外觀是紅色的丘疹,具有些微的癢感或些微的疼痛,常常好好壞壞,有時會自行消失。病因類似青春痘,主要是由於毛囊開口阻塞、皮脂腺分泌旺盛,加上細菌在阻塞的毛囊中增生所造成的。壓力大、睡眠不足,以及戴安全帽都是造成毛囊炎惡化的因素。治療的方式主要是口服或外用的抗生素藥水,也可合併使用外用的抗發炎藥物。《結節性癢疹》紅色或棕色,表面粗糙的結節,非常癢,病因是長期搔抓引起。治療可以液態氮冷凍治療,或病灶內注射抗發炎藥物。《病毒疣》肉色或棕色表面粗糙的丘疹或斑塊,通常沒有症狀,是由於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病毒疣好發在手指和腳底,可經由洗頭髮或搔抓頭部由手指傳染到頭皮上,也可能是去美容院洗頭被傳染。治療主要是用液態氮冷凍治療。病毒疣由於具有傳染性,一旦發現就要積極治療,否則會越長越多,還會傳染給他人!《脂漏性角化症》肉色或棕色表面粗糙或平滑的斑塊,通常沒有症狀,但少數的病灶可能有些微的癢感。病因是由於體質加上日曬造成表皮的增生,在年紀大的人較常見,故俗稱老人斑,好發在臉部、頭皮及手背。此症不會產生病變,治療主要是美觀上的考量,可以二氧化碳雷射或鉺雅各雷射治療,一次就可以見效。《日光性角化症》紅色或棕色的斑塊,表面可能是粗糙、脫屑或是表淺的潰瘍,是由於日曬所造成的皮膚癌前期病變,在白種人較為常見。治療可用液態氮冷凍治療或塗抹藥膏。《表皮囊腫及皮膚腫瘤》通常是無症狀的肉色或紅色結節,治療一般需要手術切除及病理檢查。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 王佳珍醫師表示皮膚的問題形形色色,需要專業醫師才能鑑別診斷。如果在頭上摸到突起的小疙瘩,還是走一趟皮膚科門診,請教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就可以獲得解決。千萬別以為摳一摳就掉了,結果延誤治療又造成續發性細菌感染,那就得不償失了!

背部也要防曬

背部也要防曬#毛囊炎

紫外線除了會造成曬紅及曬黑的急性傷害外,還會慢慢的讓皮膚產生皺紋、黑斑等老化現象,而皮膚癌更是慢慢累積紫外線傷害的最終產物。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 楊志雄醫師指出美背一般分兩階段,先治療背部常見的皮膚疾病如汗斑、細菌性毛囊炎、芽孢菌毛囊炎、玫瑰糠疹或毛囊角化症等,再處理疤痕及紫外線傷害的部分。至於果酸換膚,則可去除背部過厚的角質,加速皮膚更新,也有淡化黑斑及毛囊發炎後疤痕的作用;另外,可配合三合一藥膏、趜酸、家用高濃度果酸,雷射及維他命C超音波美白導入。當然,嚴格的防曬是美容抗老最重要的基本工,而生活作息正常及多吃蔬菜水果也都有幫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