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肌痛症」指的是廣泛性的肌肉痛與深部組織疼痛,同時伴隨疲勞、失眠、健忘及情緒問題。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於《全彩圖解 終結慢性疼痛的14堂自救必修課》一書中,整理慢性疼痛的可能原因、症狀與正確治療觀念,配合抗發炎飲食和核心快走法,幫助患者擺脫疼痛,打造無痛好體質。以下為原書摘文:
「纖維肌痛症」指的是廣泛性的肌肉痛與深部組織疼痛,同時伴隨疲勞、失眠、健忘及情緒問題。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於《全彩圖解 終結慢性疼痛的14堂自救必修課》一書中,整理慢性疼痛的可能原因、症狀與正確治療觀念,配合抗發炎飲食和核心快走法,幫助患者擺脫疼痛,打造無痛好體質。以下為原書摘文:
腰痛、偏頭痛、肩膀痛⋯全身都很痛?疼痛是身體受傷的警訊,當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且沒有任何持續損傷時,就可能變成慢性疼痛,甚至會造成失眠、易怒等情緒,嚴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對此,醫師建議,患者可以採取支持性療法「SEEDS」,再搭配「核心快走法」來改善擾人的慢性疼痛。
全身痠痛除了是運動或勞動的結果外,竟然也有可能是疾病所造成的?20多歲的武女士職業是家庭主婦,因長時間頭痛及睡眠品質不好,至醫院神經部就診,但醫師發現她平時除家務外,沒有搬重物等高強度活動,多年來卻全身筋骨的莫名痠痛、坐立不安,尤其在靜止不動時及睡覺前特別明顯,雖曾用市售消炎止痛藥來緩解,但成效不彰,醫師判斷是罹患了纖維肌痛症。
「我真的不是偷懶,我一早起來就頭昏腦脹、渾身都痛,感到好疲倦。」明明這裡痛、那裡痛,痛到生不如死,連拿起梳子梳頭髮、爬一層樓梯,都沒有力氣,大腦有如一團迷霧,記憶力、專注力都不好,但不管是做抽血、影像檢查,都找不出東痛西痛的原因,常常被誤會是無病呻吟、沒病裝病想偷懶,這幾乎是所有纖維肌痛症病友經常面臨的困境。
慢性疼痛患者常常感到全身性肌肉及深處組織疼痛,可能持續至少3個月以上甚至好幾年,且同時伴隨睡眠障礙、負面情緒以及容易疲倦問題,日常中僅是輕微活動就可能造成不適,令患者生活品質陷入困境。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2歲王先生平時不菸不酒,也沒有慢性病,偶爾快走當運動,但最近身體飽受多處莫名疼痛所擾,從小診所看到大醫院,症狀仍毫無改善,不僅影響睡眠,也使白天精神不佳,一度擔心自己是否卡到陰或更年期,直到醫師確診為「纖維肌痛症」,經藥物治療後,症狀才大幅改善。 纖維肌痛症俗稱公主病 全身部位無一倖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致螢表示,患者沒有不良習慣,平日生活沒有耗費體力的粗重工作,但身體疼痛卻如影隨形,各部位幾乎無一倖免,即便到多家診所、醫院就診,做過不少抽血及放射檢驗,結果總是莫衷一是,吃止痛藥休息一陣子,似乎有些改善,但過沒多久,全身疼痛再度來襲。 王先生的困擾不僅於此,他經常晚上失眠、白天無精打采、意志消沉,導致工作渾渾噩噩,連以往熱中的爬山、打球也提不起勁,令他懷疑自己自律神經失調、碰上更年期,甚至以為是卡到陰、被下降頭等,就診時根據詢問病史、臨床表現及壓痛點檢查後,確診為「纖維肌痛症」,經藥物治療後緩解許多。 患者遊走各科難診斷 常被當詐病或心理病吳致螢醫師指出,「纖維肌痛症」俗稱公主病,只要摸到哪,就會痛到哪,甚至輕觸身體也會造成莫名疼痛,由於外人無法體會患者的痛苦,因此常會以為是無病呻吟,就醫也會被當成詐病或心理病,無法被正確看待、診斷及治療。 「纖維肌痛症」盛行率約2~4%,以女性患者居多,確切致病原因仍不明,一般認為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失調、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包括疼痛刺激太嚴重或持續太久,造成中樞對疼痛感受的敏感化,腦部容易將不是疼痛的刺激,誤認解讀為疼痛訊號,以致於體內疼痛抑制系統功能下降。 如警報器故障 抗鬱藥物及體能訓練可改善疼痛感猶如警報系統,對身體具示警作用,讓人可適時就醫,及早治療,但此病有如警報器故障,一直發出假警報,使患者身體或心理提心吊膽,不僅嚴重干擾正常工作及作息,甚至造成焦慮、憂慮及失眠,因此患者往往遊走於神經科、身心科、骨科、風濕科和復健科,仍找不到原因也無從改善症狀。 吳致螢醫師強調,目前仍無法以醫學檢驗儀器協助確診,包括檢查肌肉、骨骼或關節病痛的方法,甚至於針對疼痛部位的肌肉切片檢查,在顯微鏡下也觀察不到任何的肌肉發炎病變,不過研究顯示,早年受傷或感染、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都可能是致病影響因子。 吳致螢醫師提醒,目前無法以單一因素歸咎病因,不過確實可藉由抗憂鬱藥物、抗癲癇藥物,以及物理治療、體能訓練及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達到改善症狀效果,讓生活再度步上正軌,早日脫離「公主病」的夢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6歲的陳女士因頭痛、全身痠痛到處看醫生,雖以止痛藥稍微緩解,仍無法痊癒。經診斷推測為纖維肌痛症(公主病),合併偏頭痛或憂鬱。由於體質特殊、加上身心壓力,造成中樞過敏,產生游移疼痛、失眠、倦怠、認知退化、憂鬱情緒、腹痛、頭痛等多樣性症狀。經衛教及治療計畫討論,輔以藥物治療,症狀已改善。纖維肌痛症難確診 對止痛藥反應不佳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高章表示,纖維肌痛症成因不明,通常在40至60歲發病,女性多於男性,美國約1300萬人患病,而台灣盛行率約僅1%,對於臨床醫師是治療挑戰。此病特性是全身到處疼痛(含頭痛)、止痛藥反應不佳、認知功能變差、易失眠睡不飽、倦怠感等。由於病人多屬易感體質,合併偏頭痛的機率比正常人多7至8倍,容易被當成偏頭痛治療。纖維肌痛症不同,藥物反應通常不會立即出現,對止痛藥反應不佳,病人時常到處另覓醫生,一般也無檢驗指標可以參考。運動、藥物治療並行 逐步改善身心狀況只要病人了解誘發因素,如同預防偏頭痛一般,加上適當的有氧運動、水療SPA、打坐、太極、認知行為治療等,健保亦有核可藥物,適當劑量服用,利用抑制中樞敏感作用達到止痛、改善睡眠、減少憂鬱。一旦症狀緩解,病人就有自信可自行調整身心狀況,逐漸加強運動能量,屆時即便停藥,也能隨心所欲控制病痛。林高章醫師表示,每年5月12日,是國外紀念纖維肌痛症的日子。醫學的進步帶來更精準的治療,從病人的覺醒及參與治療計畫,讓醫師從旁協助輔以藥物改善症狀,或許可以節省許多資源浪費。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寶拉是全美超過600萬的纖維肌痛症患者之一。不到 6 年時間,寶拉的生活已完全陷入疾病和疼痛的魔掌中。寶拉回憶道,「我曾是做田野調查的生物學家,我喜歡跳舞和做瑜伽。一個充滿活力、老愛往外跑的人⋯⋯變成連走到停車場都覺得很勉強。」纖維肌痛症 好發於女性及30至40歲成人女神卡卡因纖維肌痛症宣布暫別樂壇,這種神祕的疼痛症真的無法治癒嗎?據統計,每100位成年人中就有兩位是纖維肌痛症患者,女性發生率比男性稍高,好發於30至40 歲間正值事業高峰期的成年人,但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纖維肌痛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會對肌肉纖維最重要的滑動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導致一連串慢性疼痛的相關症狀,包括背部痙攣、纖維肌痛及狼瘡等等。當肌肉纖維的活動能力因痙攣被鎖住時,釋放肌肉收縮狀態的訊息便無法順利送達纖維端,疼痛因此席捲而來。肌肉無法自行放鬆時 需透過運動來舒緩這種慢性擴散的全身性疼痛,主要特徵是慢性神經肌肉疼痛,以及全身廣泛性的僵硬疼痛。對正常、健康的肌肉來說,肌纖維的收縮和放鬆是一直自動交替進行的;但如果發生痙攣,就會阻斷正常的傳導,肌肉變得無法自行放鬆。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透過運動讓肌肉從收縮狀態釋放出來。益身操正好能釋放因痙攣造成的肌肉緊繃,幫助持續收縮的肌肉細胞放鬆下來,解除因長期無法放鬆而受損的危險,最重要的是還能永久終結疼痛。寶拉花了約6 個月的時間,每天不間斷的練習益身操。「可以說練習益身操治好了我的纖維肌痛症,」寶拉說,「後來就再也沒有因為這個毛病覺得痛了。」規律進行益身操、太極拳 恢復身體平衡我們肌肉裡的機械性接受器,是針對物理外力如壓力、聲音等加以反應的感受器,會負責收集有關全身健康情況的訊息,然後透過肌肉的運動,將訊息傳到大腦。大腦得到這些訊息之後,會刺激免疫系統,來協助體內該加強的器官。我相信,這就是寶拉的免疫系統能透過全身運動和保持理想的身體排列而加強並改善的原因。想治癒纖維肌痛症引起的痙攣疼痛,強化因狼瘡而變弱的免疫系統,就需要活力十足的肌肉骨骼。只要規律的進行全身運動,就能讓全身的肌肉骨骼系統保持健康,並且不再受疼痛之苦。像益身操和太極拳這些運動,在肌肉伸展的同時,強化肌力,幫助我們找回理想的身體排列,並恢復身體平衡,幫助我們重拾健康。只要提供正確的環境,永遠不該小看身體的自癒能力。(本文摘自/零痠痛益身操/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