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愛滋病患逐年增加 青壯年占多數

愛滋病患逐年增加 青壯年占多數#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疾病管制局愛滋病最新統計顯示,近幾年來臺灣地區愛滋病毒感染者人數正逐年增加中。年齡層也愈趨於年輕化,以20至39歲之青壯年族群占多數。分析傳染途徑乃藉由不安全「性行為」感染佔最高,為傳播愛滋病的主要途徑。該資料進一步分析,發現感染者年齡層以20~29歲最多,其次為30~39歲,再其次為40~49歲,前兩者加起來占總感染人數達七成以上,且九成以上是男性患者。危險因子分析部份,則以「同性間」性行為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注射藥癮」者,再者為「異性間」性行為者。由此可知,近來愛滋病感染者有逐年增加及年輕化趨勢,所造成的家庭傷害,社會成本支出更是難以估算,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對「單一性伴侶」及「全程使用保險套」應保有正確觀念,並應拒絕使用毒品及共用針頭。對於身邊有此對象之親戚朋友,更應需予以鼓勵定期就醫檢查。

追求刺激、同儕影響 青少年易染毒

追求刺激、同儕影響 青少年易染毒#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曾經,我是個漫無目標的青少年,國二那年墬入毒品的世界,一開始以為不會上癮,後來發現泌尿系統產生問題,已染上安非他命和K他命等毒品,知道自己不能再沉迷,但,一旦碰毒就很難戒除。」日前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辦理藥癮者家庭支持團體,個案小馬所陳述自己染上毒品的過程。由於新型毒品種類多樣化,加上青少年對毒品存有好奇心,在追求刺激及同儕的影響下,青少年容易誤觸毒品,有可能成為持續用藥的吸毒者。隨者成長環境的不同,父母必須從小教育,灌輸對於安全使用藥品的觀念,提醒子女進入高危險場所,如網咖、酒吧、夜店等地方,必須多加留神,應注意新型毒品可能會偽裝成為香菸、咖啡、茶包、飲料等,讓青少年誤食。國內102年1至5月地方法院檢察署新收毒品偵查案件達3萬211件,為避免民眾濫用毒品,台南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針對藥癮者提供各項諮詢服務,並結合專業團隊辦理家庭支持服務方案活動,讓藥癮者及家屬形成互相支持的系統,激發正向力量,因家庭關係的變化對於戒癮者有重要的影響力,今年度也將擴大服務族群,增加三、四級的家庭支持團體,期望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戒癮動機。

解決青少年煩惱 臺大竹東分院開辦青少年親善門診

解決青少年煩惱 臺大竹東分院開辦青少年親善門診#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竹縣第一個青少年親善門診成立了!臺大醫院竹東分院成為桃竹苗地區第一個加入國民健康局青少年親善門診(Teens’ 幸福9號)計畫的醫院,4月3日舉辦成立記者會,活動邀請邱鏡淳縣長頒發門診招牌,宣告臺大醫院竹東分院即日起提供10~19歲青少年專業、隱蔽又方便的就診服務。「Teens’幸福9號」,意旨幸福就好、幸福久久之意。透過專業且受訓合格的醫師主持門診,提供10~19歲青少年友善、親切、尊重的醫療及諮詢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理發展、肥胖、青春痘、戒菸、生育保健(如未婚懷孕、安全性行為、兩性交往等)等生理議題,以及青少年在面對快速變化的身體發展、人際關係、課業壓力下所面臨的心理調適議題。臺大竹東分院長期關注大新竹地區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去年更增聘具有老年與兒童青少年精神次專科的蘇泓洸醫師加入,讓團隊更佳完備。也讓服務對象從老年、成人逐步擴展到青少年及兒童,以提供一個完整的全人身心健康門診服務。臺大竹東分院精神科蘇柏文主任表示,目前科內的三名主治醫師,包含蘇泓洸醫師、蔡昇諭醫師及蘇柏文醫師皆已取得青少年親善醫師資格。未來也將善用此專長,為大新竹地區青少年提供在地化的親善門診服務。蘇柏文說,除了提供青少年親善門診的服務,若就診期間發現青少年有心理諮詢需求,也將轉介給精神團隊的臨床心理師,由團隊提供後續身心全方位的保健醫療服務。

衛生局辦飆舞大賽 鼓勵青年跳舞紓壓

衛生局辦飆舞大賽 鼓勵青年跳舞紓壓#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南市救國團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為慶祝102年青年節特別辦理甚受青年朋友喜愛的「反毒、反黑、反霸凌」創意酷炫飆舞大賽,已有來自大台南市將近40支隊伍熱情踴躍參加,包含大專社青、高中職與國中等組別,將於3月17日星期日上午九點於國立台南一中群英堂,一展練習已久的高超舞技,為其爭取最高榮譽及獎金!承辦單位台南市救國團表示,飆舞大賽近年來已成為青年節熱門的系列活動之一,目的就是希望提供青年朋友一個可以輕鬆紓壓的舞台,展現飆舞競技的樂趣,並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結合「反毒、反黑、反霸凌」的創意主題,進而宣導健康身心的重要。此外,3月17日活動當天為配合「反毒、反黑、反霸凌」相關主題的宣導,會場內也會進行相關宣導活動與宣傳品發送,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共襄盛舉,為比賽隊伍加油打氣。

青少年叛逆有原因 應重視心理衛生

青少年叛逆有原因 應重視心理衛生#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青少年的心聲你知道嗎?2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在中山醫學大學舉辦「青少年情緒守門員論壇」,由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臺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及知名網路作家鄭匡宇及知名小說老師張經宏,與百位青少年近距離討論兩代之間所面臨心理問題;衛生局更提供發聲平台,讓民眾更重視青少年心理衛生。     根據臺中市衛生局自殺通報系統調查:100年15~24歲自殺未遂的青少年中,共有381位通報個案,其中約有40.4%的年輕人因感情因素自殺、其次為家庭問題(17.6%)、心理憂鬱(8.1%)等因素所導致。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為幫助青少年能以正向、積極看待各種問題,如升學、人際、情緒及對未來茫然等困擾,親友首要關鍵就是積極傾聽、同理,讓當事人感受到關懷與尊重,一同陪伴他度過難關與挫折。 目前就讀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大一生林培維表示:自己剛上國一時,自認年輕人就是要耍酷、與大哥們稱兄道弟、逞兇鬥狠才是年輕人的表徵,因此性情大變、學人抽菸加入幫派,叛逆的行為讓母親整天提心吊膽,哭到眼睛紅腫兒子依然故我,甚至一度想斷絕親子關係。於是林母堅持讓兒子轉班,所幸當時的班導師不斷引導、矯正偏激、錯誤的觀念,終於讓他揮別過往的荒唐事、重新展開新人生。 面對快速變化時期的青少年,此時最需倚靠身旁的師長、朋友扮演最重要「情緒守門員」的角色,對此衛生局也在Facebook建立青少年發聲平台,並將在中部各校園成立「青少年守門團」,落實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輔導工作,若民眾有需要也可透過撥打0800-788995免費諮詢專線,由心理衛生中心專業心理師進行輔導。 (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

拒賣菸給未成年! 超商買菸示證件

拒賣菸給未成年! 超商買菸示證件#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菸害防制新法」自98年1月11日上路後,賣菸給未滿18歲青少年的業者最高可罰5萬元,國內四大超商也號召發起「我們不賣菸給未滿十八歲青少年」活動,但因便利商店很難拒絕客人,且員工流動性高,相關教育訓練難度提高;而現在的小孩營養好,很多國、高中生外貌、身材很難辨識是否成年,也大大增加店員誤賣或輕忽的機率,因此仍不時發現學生能成功於超商購買菸品或是店員為方便行事賣菸給青少年。為了青少年的健康,其實菸品販賣業者對購菸者仔細檢視,做到詢問年齡、確認證件等簡單兩步驟,就能避免違法。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業者有權利看證件,無法提供證件的話,業者有權利可拒賣;若說幫家長代買也不可以,菸品絕對不可以賣給未成年之青少年,以免觸法最高可罰5萬元。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抽菸有害身體健康,肺癌有三分之二是由吸菸所起,致病的主要原因是抽菸,盡量少碰,尤其是身心健康都還在發展中的未成年青年們更是要重視。

尋找愛之天使 籲少年共同防愛滋

尋找愛之天使 籲少年共同防愛滋#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局2012年10月底國人愛滋感染累計統計:全國有2萬4千名感染愛滋病,而臺中市101年新增愛滋感染者共229人,其中以性行為佔95.2%,顯示不安全性行為是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上週六,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美術綠園道舉辦「101年度愛滋病防治宣導活動 青少年街舞大賽」,由副市長蔡炳坤和民眾共同演出「尋找愛之天使」小短劇,並廣邀各大專院校、高中職學生展開勁歌熱舞表演,活動過程藉由口號呼喊及有獎徵答,灌輸民眾對愛滋防治的認識。感染者年齡又以20到29歲最多佔47.96%,其次為30到39歲佔30.75%,特別是民眾為了講求刺激、新鮮,有些人會在網路上揪團搞性愛派對、來個3P、5P不戴套性行為,或是尋求一夜情,玩完後就拍拍屁股走人,導致歷年來愛滋病感染族群人口逐漸年輕化,甚至下降到17歲未成年。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避免愛滋找上門的小撇步就是要單一性伴侶、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共用針具及稀釋液,學習保護自己、守護健康,讓愛滋遠離你。

轉大人的青少年 當心「中二病」

轉大人的青少年 當心「中二病」#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流行的「中二病」是什麼?其實「中二病」是從日本動畫中衍生出來的名詞,泛指青春期少男少女在「轉大人」過程中所會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表徵,而這種行為主要好發在國中二年級,因此被稱作「中二病」;俗稱為「叛逆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為了得到認同,又想要與眾不同,因此產生了特殊的行為、思想及價值觀,恐有偏差的言行產生,進而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心身科醫師黃尚堅說,一名國三陳姓女學生,因不滿父母平常叨唸且課業不佳,情緒低落並出現割腕自傷行為,加上覺得從網友處可獲得關心與認同,便離家入住男網友家,在經濟困境下辛苦過日子,發現現實世界不如想像中美好,與網友之間爭吵不斷下情緒更低落了,還好父母透過同學提供線索及時尋獲,送至心身科就醫而獲得改善。黃尚堅指出,叛逆期的孩子會因小事而鬧彆扭或憤恨難消,父母更需要關心、了解、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讓孩子把父母當作朋友般信賴,才能真正在心靈上接近並幫助孩子。其實「叛逆期」不代表就是壞孩子,只是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主要是人體中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與賀爾蒙交互影響所引起,大多發生在12~18歲,到20歲後腦神經系統發展完成,行為模式與思考也會趨向成熟。但當孩子開始不願意去上學、情緒失控等情況出現,父母須適時的關心與注意是否有憂鬱傾向,嚴重或有自殺意念時應尋求醫療幫助。黃尚堅建議,父母每天都要陪孩子說說話,就算僅有幾分鐘也能達到效果,應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或壓力,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多以「關心、鼓勵、支持、讚美、溫暖、提醒」代替「禁止、責罵」,讓家庭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永遠避風港。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