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

擔心猝死意外 勿輕忽心血管狹窄及心律不整症

擔心猝死意外 勿輕忽心血管狹窄及心律不整症#超音波

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名列國人十大死亡第二、三位,且因現代人飲食過油過甜、運動少、如又有抽菸飲酒習慣,則相當容易造成血管壁硬化及狹窄,埋下罹患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未爆彈,甚至將自己安置在猝死風險的行列中。台大預防醫學博士暨康聯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陳皇光醫師針對近期報導有關猝死與過勞死個案的指出,民眾平日若過度輕忽自身的心血管健康狀況,很可能因為一些外在環境因素或行為引發猝死。一般而言,心血管疾病到死亡是一個漸進式的發展過程,最初的導因還是在於不當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一旦心血管壁開始硬化或狹窄,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甚至眼睛病變及周邊血管阻塞等問題就接踵而來。而且心血管狹窄情況者,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或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下引發血壓爆衝,太久未進食造成身體脫水而引起腦部或心臟血管灌流不足,以及突然進行超過身體負荷之激烈運動引發心肌梗塞都是造成猝死的主因。且若有心律不整或曾出現心悸症狀者,更要避免過度飲用會造成神經亢奮之提神飲料,以防範心律不整症狀發生而引發死亡危機。到底要如何了解自己的猝死風險呢?陳醫師說明,目前在健康檢查項目上,除了基本的抽血檢查可以針對血脂、血糖及血球進行常規檢查外,針對「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及「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兩項血管硬化因子也可反應出受測者當時的健康狀態。另外,不妨輔以「動脈硬化儀」檢查周邊血管、以及「頸動脈超音波」了解中風危機,與「電腦斷層冠狀動脈鈣化指數」、「電腦斷層冠狀動脈照影」與「心電圖」等儀器多管齊下,全方位掌握自己的心血管健康。陳皇光醫師也叮嚀,健康檢查只能呈現個人單一時間的健康狀態,若要真正遠離死亡威脅,還是得從健康的生活習慣下手,除了三低一高(低鹽、低油、低糖及高纖)的飲食原則外,養成定時運動及戒除菸酒都只能算是基本配備,最好應在家中擺放血壓計,每日定時量測1~2次;且每年至專業醫療機構接受心血管全方位健檢,才是真正的「護心大計」。

Vaser威塑脂雕術 免上健身房也能擁有六塊腹肌

Vaser威塑脂雕術 免上健身房也能擁有六塊腹肌#超音波

近年來微整型風潮襲捲台灣,而微整型的年齡不但有向下發展趨勢,就連男性進行微整型的比例也逐漸攀升。根據統計指出,以往國內男性進行微整型的比例僅有1成,但在最近幾年卻快速攀升至2成5,目前數據仍在增加當中,顯示台灣男性對於體型的需求及自身的審美觀已逐漸改變。日前某知名女子天團在節目訪談中聊到挑選男友的標準,皆提出未來男友的理想身材標準要有胸肌、腹肌等條件!因應台灣女性對男性的審美觀的大幅改變,國內男性亦開始重視自己的身材比例,並希望自己也能擁有像運動球星及男模特兒般六塊腹肌的理想身形。打造六塊腹肌往往需要每週超過三次於健身房鍛鍊身形,並搭配高蛋白質等營養補給品,如此才可塑造及維持六塊腹肌的理想輪廓。忙碌的上班族男性,該如何免上健身房卻擁有令人稱羨的六塊腹肌?整形外科張至德醫師說明,今年醫學美容技術有大躍進的突破,新型Vaser威塑脂雕術,運用抽脂與雕塑技術,幫助國內男性完成六塊腹肌的心願。剛完成威塑脂雕術療程的張先生即表示,很久之前就嚮往美式型男特有的六塊腹肌線條,但礙於平日工作結束後早已身心俱疲,無心再花費時間在健身房裡鍛鍊肌肉,日前透過朋友得知過內已有新技術,可快速雕塑六塊腹肌,當下便立刻決定接受新療程。術後張先生開心地表示:「我已成功從大肚男變身六塊腹肌男,腰圍也從32吋變成30吋!」。整形外科張至德醫師表示,Vaser威塑脂雕術為新一代的超音波抽脂術,其運用超音波能量乳化脂肪後,透過專利引流探針將液化脂肪排出體外,手術過程較不易傷害皮下周圍組織,並使神經、血管與結締組織保持完整,相較於傳統抽脂與早期超音波抽脂,Vaser威塑脂雕術具有更多優點,包括燙傷機率低、疼痛度低、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恢復期短、術後皮膚緊緻等;此外,張醫師更特別指出,此新技術的另一特點為術後導引之液化脂肪,可被大量存活,對於想一併進行自體脂肪移植的患者,可達脂肪再利用之效益。除了打造六塊腹肌外,Vaser威塑脂雕術對於雕塑精緻肌肉曲線,效果也非常顯著,張至德醫師說明,威塑脂雕術可精確將表淺和深層的脂肪移除或填入,凸顯肌肉線條,針對大腿、腰臀、手臂與下巴等部位皆可進行曲線雕塑。張至德醫師提醒,Vaser威塑脂雕術療程適合身體健康之成年人,如有心臟病、服用抗凝血藥或其他內科相關疾病者,建議與專業醫師進行諮詢與評估後,再決定治療與否;而進行療程後的患者,建議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並建立運動習慣,如此才可永久維持術後完美曲線。

上天的禮物 子宮肌腺症婦女喜獲麟兒

上天的禮物 子宮肌腺症婦女喜獲麟兒#超音波

38歲的李小姐,罹患子宮肌腺症多年,每逢月事便劇痛難耐,服用止痛藥均無效,月事儼然成了李小姐的夢魘。二年前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劉偉民主任進行手術,將纖維化的子宮部分摘除,僅保留三分之一。李小姐術後復原良好並遠嫁日本,去年底自然受孕後回台生產,懷孕34週雖然合併「植入性胎盤」,經劉偉民主任手術,於7月7日順利剖腹產下一子,重2454公克。子宮在切除「植入性胎盤」部位後,仍然保留且母子均安。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劉偉民主任表示,二年前為李小姐進行手術時,因她仍強烈渴望能懷孕生子,故雖然日後受孕機會微乎其微,仍為她保留三分之一的子宮。直到今年二月初,李小姐再次出現在門診,表示她遠嫁日本後已懷孕約12週,經與家人商量評估後,決定回台生產。劉偉民主任指出,調閱李小姐之前的手術紀錄,對於她能受孕感到不可思議,經超音波檢查證實胎兒心跳正常,懷孕過程大致順暢,17週時經羊膜穿刺顯示為正常男嬰。劉偉民主任評估李小姐身材嬌小,孕前體重約39公斤,擔心僅剩三分之一的子宮無法承受遂漸長大的胎兒,有可能導致子宮破裂,會危及母子性命,於是決定在34週為她剖腹產,提早取出胎兒。劉偉民主任表示,李小姐於7月7日中午順利剖腹產下一子,重達2454公克,生產過程中意外發現胎盤有一大塊約6~7公分的組織已植入子宮壁內,不但無法自然剝離,且子宮壁僅薄到僅剩一層膜,即將破裂,即是一般醫學所稱的「植入性盤胎」。劉劉偉民主任說:「我們先將子宮生產的傷口縫合,再把植入性胎盤的部位切開後,一小塊一小塊的切除剝離,之後再將植入性胎盤取出時造成的一個大洞縫合,順利解決了「植入性胎盤」常導致的產後大出血,也避免直接將子宮整個切除的傳統做法,仍然保住了李小姐的子宮,也保住她懷第二胎的希望與機會。李小姐表示,劇烈經痛的問題困擾她十幾年了,也曾尋訪其他醫師,都勸她切除子宮一勞永逸,但她對懷孕生子有相當強烈的渴望,縱使只有一絲機會也不願放棄。後來遇到了劉偉民主任,第一次進行子宮肌線症手術前,她還特別叮嚀,不管剩下多少好的子宮組織,都一定要保留下來。術後復原良好,她也找到好歸宿,遠嫁日本。結婚後夫妻倆都沒有放棄懷孕的希望,先後在三間日本醫院求診,日本醫師皆表示,就算懷孕、外孕的機會很高。雖不放棄懷孕,但夫妻倆都順其自然,終於在去年12月發現懷孕了。李小姐說,初懷孕時心裡其實覺得很不真實,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懷有小生命,常常會焦慮擔心自己粗手粗腳不小心流產,夫妻倆不敢抱太高期望,擔心若有意外,失落感會更大。後來她跟先生、公婆商量後,決定回台待產,一直到24週她的心情才比實篤定,胎兒胎動頻繁,就像是在告訴她,胎兒仍安全的存在。對於這次順利產子,李小姐相當感謝劉偉民主任及北醫婦產部團隊的照護及關懷,現在首要的是好好照顧這個得來不易的寶貝,至於未來,李小姐笑著說:「不排斥為他添個弟弟或妹妹喔!」

女性照護乳房健康意識低醫師籲:成年後即可定期做超音波乳房檢查

女性照護乳房健康意識低醫師籲:成年後即可定期做超音波乳房檢查#超音波

台灣女性的乳房健康意識建立始於學校的健康教育課程,但年輕學子對自我乳房照護與疾病的了解是否確實吸收?近日一份調查問卷顯示,現今的大學生與年輕女性對於乳房健康基本問題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像是何時開始需關注自我乳房健診、現今有哪些乳癌篩檢方式、相關疾病的知識了解等相關認知皆一知半解。近年來國人的乳癌發生率節節上升,且我國的乳癌發生年齡層較歐美國家提早十年,因此國內乳房影像醫學專家池永昌醫師呼籲,女性成年後應定期做超音波乳房檢查,從年輕時就要有重視乳房健康的概念,「勤查早治」更能幫助提高乳癌存活率。池永昌醫師表示,若想遠離乳癌疾病決不能心存僥倖疏於檢查,建議女性自20歲開始,應每月做自我乳房檢查,而每年一次常規檢查可至醫院由專科醫師做超音波乳房檢查或其他醫學影像檢查,且乳房健康意識的建立,應從年輕時便開始建立。由於乳癌徵狀往往不易察覺,所以很多乳癌患者常因此延誤治療,因此若「勤查早治」的觀念能提早建立,不僅可降低乳癌罹患風險,對乳癌患者而言,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做乳房保留手術的機會及其存活率,更可大大提高。美國癌症協會已將女性生育年齡做為評估乳癌發生風險的指標之一,可見現代的女性傾向晚婚晚育的情況可能影響乳房健康,有鑑於此,池永昌醫師建議,20歲以上的女性可進行乳房紅外線熱像儀檢查,檢測罹患乳癌風險指數,此儀器經美國FDA認可可作為乳癌風險評估的工具,且無放射輻射、也非侵入式檢查,可降低年輕女性受檢的心理門檻。池永昌醫師說,現今的乳癌篩檢儀器已發展的非常完善,像是乳房紅外線熱像儀、超音波乳房檢查與乳房攝影都是女性可選擇的乳癌篩檢方式。現在台灣也引進了全自動乳房斷層掃描儀先進設備,這種無需肢體觸碰的超音波乳房檢查,提供害羞或害怕被觸診的女性另一種貼心的受檢方式。據臨床經驗豐富的池醫師表示,全自動乳房斷層掃描儀可提供400-600張影像顯現的檢查結果,若同時搭配乳房紅外線熱像儀與醫師觸診等理學檢查,在篩檢乳癌的準確率高達95%,幾乎等同於磁振照影的敏感度,可提供民眾做最有效的篩檢。定期做超音波乳房檢查,不僅對女性自己,對家庭與另一伴也相當重要,尤其現在夫妻多為雙薪家庭,加上有小孩和房貸負擔等責任使命,母親罹患乳癌對全家的經濟將有重大的影響。池永昌醫師呼籲,台灣的年輕女生應把乳房檢查視為一種愛自己的生活態度,盡量不要因為有了症狀才受檢,或自我安慰及僥倖的心態來逃避檢查,乳癌是可預防可治療的,除了平時應重視飲食健康與心態健康外,正確的照護自我乳房健康更為重要,擁有身體健康才能在事業與家庭上全力以赴。

民眾有脂肪肝超過5成 代謝症候群達8成5

民眾有脂肪肝超過5成 代謝症候群達8成5#超音波

臺北縣立醫院於去年底舉辦的超音波快篩脂肪肝的活動,經統計722位有效樣本數中,男性340;女性382。結果發現,男生有206人出現脂肪肝現象,比例高達60.5%;女生174人,比例45.5%,平均52.6%。此快篩脂肪肝的活動竟高達380人有脂肪肝的現象,比例超過5成且與代謝症候群有相當高的關聯性,比例更是高達8成5!院長沈希哲呼籲民眾,務必注意飲食、控制血壓及多運動,好好寶貝您的心肝。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次篩檢發現,代謝症候群(與血壓高,血糖高,高三酸甘油脂,低高密度脂蛋白與體重過重相關之症候群)與脂肪肝有相當高的關連性。患有代謝症候群的男性中,達87.5%有脂肪肝,女性則為82.4%,男女平均高達8成5!消化內科主任葉文俊醫師表示,由於國人生活富裕又少運動,加上熬夜應酬、吃太好等因素,導致脂肪肝的發生率普遍提高。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在臨床上發現,脂肪肝也會引起肝細胞發炎,也有可能會進一步導致肝硬化與肝癌,已成為非病毒肝炎患者的大宗。院長沈希哲也提醒民眾,脂肪肝初期沒有自覺症狀,血液檢查也可能正常,所以很容易被人忽視。它常出現在體重過重的人身上,同時他們也很有機會患有代謝症候群,而代謝症候群則和糖尿病、高血壓及冠狀動脈硬化有密切關係,所以脂肪肝患者需要注意飲食(少食油脂類及甜食)、預防高血壓(少鹽)及多運動。

把握語言發展黃金期~新生兒聽檢9/5日正式啟動

把握語言發展黃金期~新生兒聽檢9/5日正式啟動#超音波

輕、中度聽障的嬰兒若未於6個月大前確認診斷及給予必要的療育,將造成其語言和社會技巧發展明顯遲緩。為使本市出生的新生兒都有機會能接受聽力篩檢,該市將於98年9月5日開始辦理「臺北市新生兒聽力篩檢推廣試辦計畫」,凡於本計畫參與的醫療院所出生之新生兒都能獲得免費聽力篩檢服務。研究顯示,約千分之1~2的新生兒有兩側、永久性聽力損失,若未借助現代科技,難以早期診斷出來。據統計,重度聽障平均至1歲半才被診斷出來,中、輕度聽障則直到3歲半至4歲才會發現,皆已錯過語言學習關鍵時期。目前本市約有五成的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但由於是自費項目,部分家長並未讓孩子受檢,直到孩子的語言及各項發展不如預期,才意識到孩子可能有聽力方面的問題。為了讓本市所有新生兒都能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本府衛生局特別邀請了財團法人預防醫學基金會、臺北病理中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臺灣聽力語言學會、馬偕紀念醫院、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明展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本府社會局等單位,推出「臺北市新生兒聽力篩檢推廣試辦計畫」,從篩檢、確認診斷及療育三方面,規劃完整作業流程;其中財團法人預防醫學基金會、臺北病理中心贊助部分經費,明展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提供15對聽能輔具,幫助聽力損失兒童能聽得更好。參與本計畫之接生醫療院所共23家(其中4家醫療院所原已有自費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其他19家則尚未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自98年9月5日起,參與本計畫之23家醫療院所出生的新生兒,均能接受免費聽力篩檢服務,將有專人聯繫聽力篩檢執行人員,於出院前到醫療院所為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非參與本計畫醫療院所出生者,只要父親或母親任何一方設籍於臺北市,在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均可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接受免費聽力篩檢服務,各院區均已規劃「新生兒聽力篩檢特別門診」供民眾預約進行篩檢。經由此試辦計畫的推動,未來在本市所有醫療院所出生的新生兒,都能接受到新生兒聽力篩檢。聽力篩檢相關訊息請洽詢市民熱線1999。

關心新生寶寶健康 6個月內建議聽力篩檢

關心新生寶寶健康 6個月內建議聽力篩檢#超音波

聽說讀寫是人類很重要的生活必備技能。但是大家都輕忽了,聽力障礙其實是很普遍且無法預測的。根據文獻統計,有高達1/500的新生兒具有兩側永久性重度聽障,輕中度或單耳的聽障更高達3-4/1000,而且95%的聽障兒都是由聽力完全正常的父母所生,而且半數的聽障兒本身根本完全沒有可能造成聽障的危險因子。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 - 林玠模醫師表示,如果沒有正視這個問題或心存僥倖,聽力障礙常常在孩子已經一歲半到三歲半才發現,這時早已錯過治療的黃金期。如果聽障兒能在6個月大之前予以診斷及開始矯治,將來可以達到較正常的語言和身心發展;假若在6個月之後才診斷聽力障礙並開始療育,其語言及社會技巧發展還是會明顯遲緩。也就是說沒有做過聽力篩檢,通常最快要到一歲半才發現有聽力問題,即使積極療育,在未來的語言及學習發展還是會有某種程度的障礙;若是三歲以後才發現,已錯過三歲以前的聽語發展黃金時期,腦部可塑性差,積極療育也已經難以彌補挽回聽力與語言發展。有鑑於此,美國各州均已立法通過施行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建議新生兒在出院前或出生一個月內完成聽力篩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並建議,所有聽障兒宜於3個月大之前被診斷,並準備於6個月大時開始予以治療及復健計畫。林玠模醫師指出,新生兒的聽力篩檢是一個簡單、易操作、無害、舒適又無痛的重要檢查,只要在嬰兒安靜入睡,或餵完無哭鬧的情況下,於耳朵塞入適當的小耳塞,給予刺激音並記錄結果,儀器操作的時間約只有5分鐘左右,小寶寶完全沒有不適,甚至連睡眠都沒有影響就已經完成檢查。而且透過嬰幼兒聽力篩檢的完整檢查流程,對於聽力障礙有相當高的敏感度及特異度,一旦未通過再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檢查,對聽力功能有很好的把關。寶寶的健康是所有父母親的期待,然而一個外觀正常的寶寶,不代表隔著肚皮裏的各種器官也是正常,即使再仔細的聽診或觸診,也很難發現器官的先天性異常。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已經可以透過各式檢查瞭解新生兒全身內部器官是否健全,其中超音波是最近幾年發展最快速的檢查,因為這是一種無痛、安全無害、無痛、無輻射線又方便的檢查,最適合在嬰幼兒來使用。

慈醫乳房醫學中心啟用 照顧東部婦女健康

慈醫乳房醫學中心啟用 照顧東部婦女健康#超音波

在全球,每年有超過一百萬名的女性被診斷出罹患乳癌,而乳癌的發生率也逐年增加,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的乳癌患者以更年期前婦女為主,超過三分之一是年齡介於45到55歲的女性,相較於歐美國家好發於停經後婦女,國內患者平均年齡年輕了20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乳癌也有年輕化趨勢,漸漸找上六、七年級(1970-1980年代出生者)的青壯年女性;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94年的婦女乳癌發生率已增至每十萬人有49.2人。過去,東部地區婦女罹患乳癌常因信心不足,不惜長途奔波至北部醫院就診,無法兼顧家庭的治療過程,更使得罹病婦女身心俱疲。乳房醫學中心主任蘇進成表示,為了讓東部的婦女有信心,花蓮慈院特別跨科成立乳癌醫學中心,結和了一般外科、放射科、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復健科、整形外科、社工以及營養師,整合了八大科別領域,從診治、治療到復健、心理輔導等一系統的照護,讓東部的婦女不再有後顧之憂,也都能獲得北部的醫療品質。 三日乳房醫學中心揭牌之後,今年慈馨聯誼會也選在同一天舉辦。乳癌病友偕同家人子女將近有近百人參加病友會,陳訓徹、侯明峰和張金堅三位遠道而來的乳房權威更在病友會上,帶來最新的乳癌治療資訊,更與現場病友互動當場解答釋疑,病友們反應熱烈。由於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幾乎是可被治癒的,因此每位女性都應有正確的乳房健康三部曲,每月定期自我檢查、35歲以上每年由專科醫師檢查與乳房超音波檢查、50歲以上每2至3年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當然若有懷疑者應儘速由專科醫師檢查。高醫癌症中心主任侯明峰教授三日即對慈馨聯誼會病友們表示,台灣目前的醫療水準已經跟歐美並駕齊驅,尤其花蓮慈濟醫院癌症中心評鑑更獲得16個A級,有堅強的醫療團隊可以托付。侯教授並鼓勵在場所有病友,在台灣不同期數的乳癌患者存活率都比美國來得高,其實宋美齡女士也是乳癌患者,但是活了一百多歲,所以病友們不須擔心,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乳癌並不是絶症。三日當天的病友會除了參加人數踴躍打破紀錄之外,病友的先生們也勇於分享與另一半攜手走過抗癌路的心情點滴,有的曾陪著太太一起痛哭、有的高大的先生自覺在嬌小但勇敢的太太面前,自己露出了膽小的面貌,因而更加佩服太太的勇氣。但是不論已經控制了五年、四年或剛做完手術,在病友們真情分享及互相交流下,整個會場充滿溫馨與正向的力量,更有許多病友在疾病獲得控制好轉後,成為癌症關懷小組成員。,花蓮慈院乳房醫學中心將承擔起多年來台灣地區乳癌防治網的缺口,以專業團隊守護東部婦女的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