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

超音波辨別胎兒性別?衛署:恐不準確

超音波辨別胎兒性別?衛署:恐不準確#超音波

為避免國內男女嬰比例失衡,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今年8月發文規定,除非是因為醫學理由,否則任何產檢,醫師都不能告知父母親胎兒性別;對此規定有些醫師也頗無奈,也有一些父母認為國健局真的管太多。(圖:超音波檢查,取自台中榮總)對於過去婦產科醫學界習慣以超音波檢測性別,並告知受檢婦女胎兒性別,這是不是一個必要或適當的措施,對於民眾與社會的意義如何?國民健康局表示:非常樂於多聽各界的意見。國民健康局說,這件事其實是一個涉及社會、倫理與人權的議題,將會邀請社會學、醫學倫理專家與女性團體深入討論。國民健康局指出,在有性別失衡的國家,例如韓國、印度及中國,皆有明文規定,除有醫學理由外,禁止對胎兒進行性別檢測。由於法令明文禁止性別檢測,一旦告知性別,即形同承認有進行檢測,在這些國家也是違法的。關於醫界認為,在時間點上是否可以准許在懷孕中期檢測與告知?國民健康局說明,過去國內外的法令,並未就禁止檢測區分時間點,這個部份,社會各界可以深入討論。從倫理上來看,在一個有性別偏好的社會中,到懷孕中期以後告知胎兒性別,即使未必引發性別選擇性墮胎,仍可能有胎兒性別不符父母期望,而對懷孕父母徒增困擾,或造成胎兒尚未出生就不受父母歡迎的情況。國健局說,此外,胎兒超音波主要是用於測量胎兒的頭頸與腹圍等生長測量,胎盤和羊水的狀況,以及重大的先天性畸形。以超音波看胎兒性別,並不準確,許多民眾都有被看錯的切身經驗,例如有時把胎兒拇指看成某部位,而將女娃誤以為男娃,也有的因沒看到某部位,而將男娃誤以為女娃。這方面的準確度到底是幾成?政府將會詢問婦產科醫學會是否有相關科學數據,不然恐怕常會造成父母錯誤期待與買錯衣服。國民健康局表示,對於胎兒性別的態度與相關規範,是整個社會共同的問題,非常樂意多聽民眾與醫界的聲音,並將廣邀社會學、醫學倫理、教育界與性別專家,深入討論。

孕婦下腹部遭撞擊 胎兒竟腦部出血

孕婦下腹部遭撞擊 胎兒竟腦部出血#超音波

成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佩穎表示,22歲的林小姐懷孕前無特殊已知疾病,懷孕初期起,於外院接受定期產前檢查,在產前檢查過程中無特殊異常。然而,在懷孕20週時工作時下腹部曾受外力撞擊,意外發生後曾有陰道出血及腹痛情況發生,就醫並服用安胎藥物後症狀緩解。但其後幾天發現有明顯胎動減少而再度求診。原產檢醫院檢查發現胎兒頭部有異常發現,因此轉診到成大醫院做進一步評估檢查。在成大醫院婦產科檢查時,彩色超音波檢查下發現胎兒頭部有大範圍腫塊並壓迫到腦部及腦室,根據檢查結果懷疑為胎兒腦部出血。另外安排胎兒核磁共振檢查後,此胎兒腦部出血腫塊疑似為大範圍硬腦膜下出血。在會診小兒神經科、新生兒科醫師後,經醫療團隊與患者及家屬諮詢解釋胎兒狀況並詳細討論新生兒預後情況以作為進一步醫療處置的參考。蔡佩穎醫師說,胎兒頭顱內出血屬於少見的懷孕併發症,大部分發生在懷孕後期,懷孕中期發生更為少見。根據出血所在的位置可分為腦部出血(佔32%)、腦室出血(佔49%),若血塊堵住大腦導水管,可能導致腦室擴大的水腦問題;硬腦膜下出血(佔19%),根據文獻報導全世界至目前為止,發生病例約20例。胎兒頭顱內出血常見發生原因有子癲前症、孕婦高血壓、良性或惡性頭部腫瘤、產前感染性疾病、藥物濫用、胎兒血管生長異常、胎兒腦部動脈瘤、自體免疫抗體、凝血系統、血小板低下、雙胞胎輸血症候群、創傷。而其中以創傷為硬腦膜下出血常見的原因之一。

裝避孕器仍不斷懷孕 原來是「雙子宮」引起

裝避孕器仍不斷懷孕 原來是「雙子宮」引起#超音波

苗栗一名35歲黃姓婦女,雖然在5年前裝設了避孕器,卻仍然不斷懷孕,一開始推測是避孕器有瑕疵,經婦科醫師超音波檢查後才發現,黃姓婦人是因為有罕見的「雙子宮」,發生率僅有五千分之一。為恭醫院婦產科醫師沈國壽表示,一般女性僅有1個子宮,另外還有雙角子宮、雙子宮雙陰道等案例。黃姓婦人自從生了3名子女後,裝了避孕器決定不再懷孕,想不到之後還陸續懷孕3次,陸續換了幾家避孕器之後,仍然「中獎」,醫院為黃婦做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在子宮左下側還有另一個子宮,這月初又懷孕,胚胎就是在另一個子宮形成。沈國壽認為,黃婦的例子相當罕見,雙子宮等子宮異常多是由於子宮妹膜表面擴大,肌肉排列異常,易發生流產或早產,也可能不孕,而黃婦卻可足月又是自然產下3胎,還不斷懷孕,表示2個子宮皆有完整功能,更是相當罕見的例子。黃婦表示不打算再生第四胎,進行人工流產後且兩個子宮內都裝設避孕器。對於避孕器的避孕效果,醫師表示一般避孕器的效果約95%,最好5年更換一次,否則避孕效果使用年限越久效果就越低,並定期檢查,找醫生複診、諮詢才能達到完整的避孕效果。飯後別馬上喝茶與咖啡 恐會抑制營養吸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01心肌梗塞奪藝人命!「健康搜查隊」追蹤心血管疾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69&HN_Yr=0&HN_Mon=0腰酸背痛消失了 安全抽脂可以重拾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90&HN_Yr=0&HN_Mon=0

乳房問題應看「外科」! 兩成婦女誤看婦產科

乳房問題應看「外科」! 兩成婦女誤看婦產科#超音波

「當初我就是因為走錯科,才延誤就醫!」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16年前罹患乳癌也誤看婦產科,還好最後轉介到外科才確診。乳癌病友協會經問卷調查發現,兩成婦女誤以為乳房問題要看婦產科,而不是乳房外科或一般外科,顯示我國乳癌防治衛教仍待加強。為宣導乳癌防治,乳癌病友協會3年前開始,動員500位病友志工巡迴全國319鄉鎮宣導,經過宣導後,能正確回答乳房問題要看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的民眾,提高至8成2,林葳婕說,只有減少走錯科別,才能即早發現、即早治療,避免乳房切除、減少治療疼痛。行政院衛生署在衛教宣導中也提及,若發現乳房任何異常現象,應立即前往公私立醫院「外科」做進一步檢查。林葳婕更提醒婦女朋友應該每個月至少自我檢查一次、年過35歲每年應由專科醫師做觸診與超音波檢查、年逾45歲後每兩年接受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她說,在腫瘤兩公分時,超音波檢查可發現;腫瘤一公分大小,乳房攝影就可找到。衛生署也提醒,早期的診斷治療,不但可使乳癌治癒的機率大為提高,且如治療情況良好,乳房在外觀上亦不會太大的改變。目前乳癌的診斷及治療非常進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幾乎百分之百可以治癒。忍受3秒鐘乳房攝影不適 換來乳房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94行動數位乳房攝影車 讓婦女揮別乳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808婦女日喝5杯咖啡 不容易患乳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374

乳房攝影夠嗎? 乳房腫塊診斷輔助利器—乳房超音波

乳房攝影夠嗎? 乳房腫塊診斷輔助利器—乳房超音波#超音波

40歲曾小姐,因摸到右側乳房腫塊來醫院求診,本身沒有乳癌家族史,平常也無乳房自我檢查的習慣,腫塊是在一次美容療程中,由美容師發現,並建議她進一步檢查。經由門診醫師確認乳房腫塊後,安排乳房攝影檢查,攝影報告顯示「右乳上側有不對稱乳腺」,建議進一步對照乳房超音波檢查。在乳房超音波檢查中,於腫塊區看到兩顆相鄰腫瘤,疑似惡性病灶,於是安排超音波導引下穿刺切片,最後病理報告為乳房惡性腫瘤,經醫師解釋後,病人住院進行治療。  另一位44歲劉小姐,自己發現右側乳房腫塊,經由婦產科診所轉介來衛生署台南醫院做乳房攝影檢查,乳房攝影報告顯示「無異常」,但附註因乳腺緻密,建議進一步對照乳房超音波檢查。之後婦產科診所回報,病患於診所內的乳房超音波檢查顯示有疑似惡性腫瘤,經診所醫師解釋後,病人至鄰近醫院治療,並確認為乳房惡性腫瘤。乳房攝影和乳房超音波的結果為何不同,乳房攝影沒看見腫瘤是看片醫師誤診嗎?衛生署台南醫院放射科王美文醫師表示雖然乳房攝影檢查,根據西方國家30多年的經驗,證實對於50歲以上的婦女,不論是接受乳癌篩檢或是診斷,乳房攝影都是第一線的檢查工具,它最大的功能在於偵測出「不正常的微小鈣化」,這是早期乳房原位癌最常見的表徵,但對於乳房腫瘤的偵測,則敏感度差異很大。其中「乳腺緻密度」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乳腺緻密度愈高,腫瘤就愈有可能被遮蓋,即使是已觸摸到的腫瘤都有可能無法看到,這就是乳房攝影的「盲點」。而東方女性的乳房通常較西方女性乳腺緻密,加上台灣乳癌好發年齡層較歐美低(年輕的乳房乳腺較緻密),都易導致在乳房攝影中,腫瘤被遮蓋,無法顯示出來。以醫師的立場,最不願意見到這種假陰性的個案,所以常會建議其他的檢查輔助,以避免假陰性個案發生,而延誤病患的治療時機。 署立台南醫院王美文醫師表示目前對於乳腺緻密的乳房,超音波檢查是最常使用的輔助診斷工具。國外文獻報告指出,針對乳房攝影正常但是乳腺緻密的婦女,以超音波檢查輔助篩檢,結果這群婦女中每1000人可再多發現六例乳癌病患,診斷率提高約四成。那只做乳房超音波檢查,不做乳房攝影篩檢可以嗎?答案是不行的,因為乳房超音波對於的微小鈣化不敏感,這對大部分早期無症狀之乳房原位癌常無法偵測,因此並不適合單獨作為乳癌篩檢工具。乳房攝影對不正常的微小鈣化敏感度高,而乳房超音波檢查對塊狀腫瘤敏感度高,兩者為相輔相成的檢查工具,建議45歲以上婦女,王美文醫師提醒除了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也要定期至醫院作乳房超音波檢查,尤其是乳癌高危險群或有症狀的婦女更要提早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早期乳癌治癒率高,為了您的健康,請記得定期作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檢查。

免費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 新北聯醫關心婦女健康

免費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 新北聯醫關心婦女健康#超音波

根據國健局最新資料,癌症蟬聯29年國人10大死因榜首。其中,乳癌高居女性癌症首位;死亡第4位,值得女性朋友重視。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除了4大癌篩的乳房攝影以外,該院還提供婦女免費的乳房超音波檢查,歡迎民眾多加利用。新北聯醫表示,一般女性發現乳部有硬塊時,往往因忽視或羞於告人,甚至害怕切除乳房會導致身體心象的改變,因而耽誤治療的時機。其實乳癌是比較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之一,且早期乳癌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是可以控制甚至治癒的,第1期的乳癌存活率高達90%以上,第0期乳癌的存活率甚至接近100%。衛生署為照顧國人健康,連續多年推出免費4大癌症篩檢,凡45歲至69歲的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的乳房X光免費攝影。新北聯醫還推出免費的乳房超音波檢查,且當場就可取回檢查報告,凡今年未接受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之婦女,不限戶籍地或國籍,皆歡迎報名預約檢查日期及時間,未成年人須由家長陪同受檢,每週限額42名。報名電話:2982-9111轉3100(三重院區)或2128(板橋院區)。

螢光顯影手術紀錄器 開刀SNG提高手術成功率

螢光顯影手術紀錄器 開刀SNG提高手術成功率#超音波

病人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接了幾條血管?血管通暢與否?乳癌是否有淋巴結的轉移?腸缺血患者血流供應是否回復?器官移植部位是否灌注良好?…這些都是醫師執行手術的成敗關鍵,也是病人最關心在意的;此外,術後主刀醫師對病人、家屬做說明時往往「口說無憑」。而螢光顯影術對於血管相關疾病,或癌症患者的前哨淋巴結手術,可以提供更即時精確的病灶定位和即時動態影像紀錄,猶如開刀SNG,讓醫師確保手術進行順利,術後亦可透過動態影像紀錄向病人充分解釋,讓病人更容易了解與安心。以乳癌手術為例,42歲的麗雲(化名),今年五月自己摸到右側乳房上方12點鐘方向,距乳頭約3公分處有一硬塊而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求診,經超音波及乳房核磁共振檢查並進一步切片檢查後,證實為惡性腫瘤。病人於六月中進行內視鏡部分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結螢光顯影切片手術,術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及術中同步使用螢光顯影系統做前哨淋巴結定位,明確找到兩顆前哨淋巴結,經化驗後證實並無轉移現象,避免腋下淋巴結廓清,術後也恢復良好。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外科曹乃文主任表示,一般外科血管疾病手術需輔以血管或淋巴攝影以確認手術成效,而傳統造影術必須使用X光及顯影劑,病人與手術人員都必須暴露於放射線之下,且顯影劑可能造成病人腎功能損害,腎功能差的病人術後仍需飽受洗腎之苦。螢光顯影術是將特殊藥品於術中注射入病人體內,使用紅外線儀偵測,便可取得病人血管即時精確的動態影像,第一時間掌握手術成效,並及時彌補手術未完善之處,還可作為術後說明依據。曹乃文主任指出,螢光顯影術無須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傳統顯影劑,患者不必承受輻射劑量,亦無腎臟受損疑慮。北醫附醫一般外科洪進昇醫師表示,螢光顯影術運用在乳癌淋巴結清除上,是將特殊的藥品施打在乳頭或腫瘤周圍,藥品會隨著淋巴迴流,醫師可依此預測癌細胞可能的淋巴轉移方向,之後藥品會聚積到某些淋巴結上,這些淋巴結便稱之為前哨淋巴結,就是手術的目標,將前哨淋巴結拿去做病理化驗,就可以知道乳癌是否已經發生轉移。相較於傳統淋巴結手術將患者所有淋巴結都摘取,容易造成病人終生性上肢淋巴水腫。前哨淋巴結螢光顯影切片手術,在有經驗的醫師執行下準確率相當高,只需摘除最有可能轉移的1~3顆淋巴結做化驗,若沒有癌細胞轉移,則無須做後續的淋巴結廓清,避免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將患者癒後的生活品質影響降到最低。洪進昇醫師進一步表示,螢光顯影術所施打的特殊藥品無明顯副作用,大多數患者都可使用。但是,多發性的乳癌、臨床檢查上已發現有淋巴結或遠處轉移、接受過乳癌手術或放射線照射,腫瘤大小超過五公分的病人,以及肝衰竭或對碘過敏的患者並不適用。

桃猿林智勝疲勞性骨折 超音波熱療緩解不適

桃猿林智勝疲勞性骨折 超音波熱療緩解不適#超音波

Lamigo桃猿隊主力戰將林智勝因肋骨出現疲勞性骨折狀況,球團安排他暫時休息一段時間,並進行相關療程。桃猿隊防護員何仁琮今(2)日表示,除了讓林智勝充分休息、做放鬆療程外,也為他安排到醫院做超音波熱療,希望讓他儘快復原。何仁琮表示,林智勝因為揮棒力道大,肌肉負擔較大、肋骨承受不了壓力,加上最近他的身體比較疲勞,因此出現肋骨疲勞性骨折的情形,只要動作太激烈,就會很疼痛。林智勝日前在球團防護員陪同下到壢新醫院檢查,何仁琮指出,經過檢查後,「發現智勝的肋骨有一些發炎的狀況;除了讓他充分休息,也為他安排到醫院做超音波熱療,藉由深層熱量讓他的肌肉組織代謝更好,可以幫助復原。」桃猿領隊蘇敬軒表示,除了休息以及醫院療程,球團也安排智勝到Lamigo做SPA放鬆身心以及按摩,並提供營養品讓他服用,使身體有更好的養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