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

傷肝又傷心!果糖5大危害

傷肝又傷心!果糖5大危害#果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繼「零脂(fat free)」之後,「零果糖(HFCS free)」開始出現在美國星巴克、Kraft、百事可樂的產品宣稱,也出現在餐廳菜單上,成為追求健康的最新流行。果糖對身體的危害,主要有以下5個:1) 傷肝/2011年首度證實果糖和肝臟疾病有關。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研究發現,全美有30%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和果糖有關。因為果糖不靠胰島素,而是在肝臟代謝,肝臟處理果糖的程序,就像酒精一樣,增加肝臟的負擔。研究果糖與膀胱病變的高雄長庚泌尿科主治醫師李偉嘉也發現,老鼠在餵食高果糖飼料3~6個月後,會出現程度不等的膀胱失能,並誘發膀胱過動症。有害的自由基堆積在膀胱肌肉細胞的粒線體,而且「肝充滿了油」,他拿出動物實驗中老鼠肝臟內佈滿空洞的脂肪細胞照片來說明,這篇研究發表在《美國泌尿科醫學期刊》中。2) 快速肥胖/正因為果糖不經過胰島素代謝,而分泌胰島素是要讓身體知道已經飽了,胰島素不作用後,另一個荷爾蒙飢餓素(ghrelin)依舊維持一定的量,讓身體還是覺得餓。動物實驗發現,飲用高果糖糖漿飲料後,體重、心血管疾病風險比攝取等量蔗糖明顯增高。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研究發現,大鼠餵食果糖,會比吃一般糖胖300%。3) 傷心/果糖讓你胖,也讓心臟胖。飲用高果糖糖漿的飲料,會讓腹部脂肪和壞的膽固醇(LDL)增加,比起含果糖和蔗糖的飲料更容易增加三酸甘油酯及血壓上升,最終有損心臟,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等。4) 糖尿病/過去,因為果糖不經胰島素代謝,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建議用來給糖尿病人食用。殊不知少了纖維、植化素,變成人工、透明的果糖之後,變成一場惡夢。每天喝1~2份含糖飲料的人,比起一個月喝不到一次的人,罹患糖尿病機會增加26%、代謝症候群增加20%,高尿酸症增加85%。不同的代謝路徑導致胰島素抗性,反而會增加兒童時期的第二期糖尿病的風險。5) 癌症/高果糖糖漿會促進胰臟癌細胞分化,建議癌症患者減少使用精製果糖。糟糕的是,高果糖糖漿無處不在。飲料、糖果、糕餅、冰淇淋、垃圾食物,都用價格便宜的果糖糖漿做原料。建議你,立刻展開限糖運動。第一步,不買有甜味的加工食品,也不買手搖的含糖飲料;喝茶、咖啡、檸檬汁時,糖分先減半,習慣之後都不加。也呼籲政府拿出魄力,要求食品業者標示含糖量。(本文摘自/輕甜食:零罪惡感的手作點心/天下雜誌出版)

母乳二手糖 恐致寶寶健康隱憂?

母乳二手糖 恐致寶寶健康隱憂?#果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什麼!母乳恐為嬰兒帶來健康隱憂?一項由Keck School of Medicine of USC的最新研究指出,每毫升母乳中有1微克果糖的增加,與嬰兒增加約257克的體重、131克的脂肪有關。這份研究檢測了25名母親及其嬰兒的哺乳情形。研究人員採集每位母親的母乳樣本,並分析其所含糖分,包含果糖、乳糖及葡萄糖並同時測量寶寶的脂肪、肌肉及骨骼重量。攝取果糖可能提升寶寶日後過重的風險研究者Michael Goran表示,二手糖主要是來自於母親攝取的水果、各式加工食物及汽水。然而,因為該研究並沒有採集母親們飲食的完整數據,因此並無法斷定母奶中發現的果糖是否完全與日常飲食有關。Goran認為雖然目前醫學上並無法完全釐清孩童長大後為何會過重,但是該研究或許可以開始進行預防,試圖在嬰兒時期就降低可能的風險。研究的協同者Tanya Alderete表示,人類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大腦網絡連結及新陳代謝系統建立的關鍵時期。此時的營養攝入對往後的健康發展有巨大的影響,因此只要微小的果糖,便可能對新生兒的新陳代謝系統造成損害。她指出,攝取果糖可能過早活化脂肪儲存細胞,進而提升寶寶日後過重或肥胖的風險。嬰兒攝取過多糖分 恐對成長過程有傷害嬰兒應攝取對成長有益的乳糖,若在成長的黃金時期攝取高劑量的糖份,可能會導致其日後認知發展和學習上的障礙,甚至面臨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臟病等慢性病問題。含有乳糖等各種營養份的母奶對嬰兒是十分有益,但這些好處可能因為母親的飲食而消失甚至變成壞處。根據其他研究顯示,果糖和人造代糖對於孩童關鍵時期的發展有極強烈的損害,父母也該警覺二手糖含量過高的母奶對嬰兒造成的健康威脅。因此,Goran建議母親,在懷孕及哺乳期間應減少果糖的攝取,將能預防二手糖的危害,此外,嬰兒副食品及配方奶也盡量選擇不含果糖的較佳。(資料來源/Nutrients‧文章授權提供/台灣女人健康網)

非酒精性脂肪肝 恐與果糖有關

非酒精性脂肪肝 恐與果糖有關#果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繼「零脂(fat free)」之後,「零果糖(HFCS free)」開始出現在美國星巴克、Kraft、百事可樂的產品宣稱,也出現在餐廳菜單上,成為追求健康的最新流行。果糖對身體的危害,主要有以下5個:1) 傷肝/2011年首度證實果糖和肝臟疾病有關。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研究發現,全美有30%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和果糖有關。因為果糖不靠胰島素,而是在肝臟代謝,肝臟處理果糖的程序,就像酒精一樣,增加肝臟的負擔。研究果糖與膀胱病變的高雄長庚泌尿科主治醫師李偉嘉也發現,老鼠在餵食高果糖飼料3~6個月後,會出現程度不等的膀胱失能,並誘發膀胱過動症。有害的自由基堆積在膀胱肌肉細胞的粒線體,而且「肝充滿了油」,他拿出動物實驗中老鼠肝臟內佈滿空洞的脂肪細胞照片來說明,這篇研究發表在《美國泌尿科醫學期刊》中。2) 快速肥胖/正因為果糖不經過胰島素代謝,而分泌胰島素是要讓身體知道已經飽了,胰島素不作用後,另一個荷爾蒙飢餓素(ghrelin)依舊維持一定的量,讓身體還是覺得餓。動物實驗發現,飲用高果糖糖漿飲料後,體重、心血管疾病風險比攝取等量蔗糖明顯增高。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研究發現,大鼠餵食果糖,會比吃一般糖胖300%。3) 傷心/果糖讓你胖,也讓心臟胖。飲用高果糖糖漿的飲料,會讓腹部脂肪和壞的膽固醇(LDL)增加,比起含果糖和蔗糖的飲料更容易增加三酸甘油酯及血壓上升,最終有損心臟,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等。4) 糖尿病/過去,因為果糖不經胰島素代謝,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建議用來給糖尿病人食用。殊不知少了纖維、植化素,變成人工、透明的果糖之後,變成一場惡夢。每天喝1~2份含糖飲料的人,比起一個月喝不到一次的人,罹患糖尿病機會增加26%、代謝症候群增加20%,高尿酸症增加85%。不同的代謝路徑導致胰島素抗性,反而會增加兒童時期的第二期糖尿病的風險。5) 癌症/高果糖糖漿會促進胰臟癌細胞分化,建議癌症患者減少使用精製果糖。糟糕的是,高果糖糖漿無處不在。飲料、糖果、糕餅、冰淇淋、垃圾食物,都用價格便宜的果糖糖漿做原料。建議你,立刻展開限糖運動。第一步,不買有甜味的加工食品,也不買手搖的含糖飲料;喝茶、咖啡、檸檬汁時,糖分先減半,習慣之後都不加。也呼籲政府拿出魄力,要求食品業者標示含糖量。(本文摘自/輕甜食:零罪惡感的手作點心/天下雜誌出版)

便祕就吃香蕉?誤會一場!

便祕就吃香蕉?誤會一場!#果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關於香蕉能通便的傳言流傳甚廣,有很多長期受到便秘困擾的患者都曾經試圖用香蕉來「解決」問題,在影視作品中,我們還能看到主角坐在馬桶上一邊用力「嗯嗯」,一邊大嚼香蕉的鏡頭,關於吃香蕉會引起腹瀉的說法,很有可能就是源於香蕉通便的傳說。膳食纖維可軟化大便、促進排便對於「香蕉通便」的原理解釋,通常有2種說法:其一,香蕉富含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具有通便的作用,其二,香蕉中富含果糖,果糖具有通便作用,嚴重的可以引起腹瀉,不過很遺憾的是,這2種說法都頗站不住腳,首先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指的是食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的植物細胞殘存物,包括纖維素、果膠等,膳食纖維確實有軟化大便、促進排便的作用,適當食用有益健康。香蕉在膳食纖維含量方面並無特出的表現,其含量僅為每100克1.2克,不僅低於同為水果的梨、蜜橘等,也遠遠低於大多數穀類、蔬菜,以及幾乎所有常見的菌菇類食品,如果按膳食纖維計算,它並不具備比其他植物性食物更為突出的通便能力。遺傳性果糖不耐症 引起腹瀉膳食纖維方面不如人,那香蕉的果糖效果如何呢?同樣,香蕉的果糖含量與其他食物相比並無特殊之處,即使含量高於平均,仍然不具備通便甚至引起腹瀉的能力。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況,是遺傳性果糖不耐症,這樣的患者體內缺乏一種消化果糖用的酶,因此小腸完全無法消化吸收和利用果糖,因而引起嚴重的腹瀉,不過果糖不耐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通常嬰兒期就會發病,而且不止香蕉,吃任何含有果糖的食物都會腹瀉,並不屬於通常探討的範圍。質地軟、含碳水化合物 適合促進恢復香蕉不僅未必具有傳說中的通便作用,相反是腹瀉病人恢復期良好的營養品,質地柔軟、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少,非常適合促進疾病恢復,嚴重腹瀉病人體內的鉀離子大量隨糞便丟失,富含鉀的香蕉可以幫助患者快速補充丟失的鉀。(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禍從口入,餐桌上的明白人/信實文化出版) 

控糖佳?果糖吃多易致代謝異常

控糖佳?果糖吃多易致代謝異常#果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果糖普遍存在於水果和蜂蜜裡,甜度是所有天然糖類中最高的,還有以澱粉為原料的人工果糖,也能夠代替蔗糖,在相同甜度下可減少廠商成本,因此這種高果糖糖漿被廣泛用於加工食品如糕點、甜食和飲料內,高果糖糖漿系列中以用於飲料的HFCS-55(55%果糖、41%葡萄糖、2%麥芽糖、2%蔗糖)最為常見。果糖在肝內的轉化傾向生成脂肪果糖在體內的代謝情況與葡萄糖不同,似乎不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所以過去認為果糖在控制糖尿病上的效果較佳,但現在許多研究指出,果糖會導致新陳代謝異常,讓糖尿病和心臟病的罹患率增加,果糖在肝內的轉化還傾向生成脂肪,果糖的化學結構會刺激食慾,容易引起饑餓而造成肥胖。含糖飲料與體重增加、代謝疾病相關瑞士洛桑大學生物暨醫學系生理學部門在2010年的回顧中指出:「果糖是葡萄糖的同分異構物,不過前者只能被肝臟轉化,所以兩者的代謝有明顯的差異,由於果糖的升糖指數低,最初被認為適合糖尿病患者。然而在實驗中,齧齒動物長期攝取大量的果糖會導致胰島素抗性、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對於人類,這樣的證據即使較少,但可以確定含糖飲料的消費(包括蔗糖、或者葡萄糖與果糖的混合物)與高熱量攝取、體重增加、以及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相關。與蔗糖裡的果糖相比,來自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果糖也相當令人擔憂,因為可能引起更多不利的副作用。」果糖豐富的飲料 增加血中尿酸濃度根據2010年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風濕科暨臨床流行病學組的流行病學調查:「果糖豐富的飲料如甜的汽水和柳橙汁,會增加血中的尿酸濃度,此處搜尋了從1984至2006年在《美國護士健康研究》裡的資料,分析78906名原本沒有痛風病史的婦女,結果發現在22年的追蹤期內,記錄了778件的確診病例。問卷資料表明,提高含糖飲料的飲用率與痛風風險的增加相關,每天喝一份果糖豐富的飲料,相關的絕對風險分別為汽水的36例、以及柳橙汁的14例(每10萬人/每年),每天喝2份,則增至汽水的68例和柳橙汁的47例。」(本文摘自/揭開食物的密碼/凡識書屋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