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

研究:大腸癌患者愛看電視 恐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大腸癌患者愛看電視 恐增加死亡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科技產品的發達,現在不管是大人、小孩幾乎人手一台3C產品,且回到家後也是緊盯著電視、電腦不放,但你知道嗎?這對於大腸癌患者而言,恐怕會增加死亡風險,根據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大腸癌患者如果看太多電視,可能會降低存活率,反之若是一星期運動7天,則可有助於延長壽命、增加存活率。少看電視、多運動 有助於減少死亡風險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團隊針對約56萬名年齡介於51~71歲的男女進行調查,而這些人在分別在了1995年和1996年間都曾填寫過,有關於健康、生活方式等問卷。結果其中近3800名受測者,在研究開始後5年內均罹患大腸癌,且與不運動的患者相比,每周運動7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人而言,則降低 20%的死亡風險,此外,研究人員在2004~2008年間,又從這些人當中選出1800人進行追蹤問卷,結果發現每周運動7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人降低31%的死亡風險。由此可見,大腸癌患者若能盡量減少看電視時間,最好每天以不超過2小時為限,並增加運動時間,每周4小時以上的話,就能減少死亡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臨床腫瘤學期刊》。

研究:長期失眠恐增58%死亡風險

研究:長期失眠恐增58%死亡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步調快,使得有失眠困擾的人越來越多,且有些人嚴重的程度甚至須仰賴胺眠藥才能入睡,而失眠除了容易讓脾氣變得爆躁、影響生活品質外,日前在美國更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持續失眠6年以上者,恐增加58%的死亡風險。連續3個月每周失眠3次要當心 恐增罹病風險根據《每日郵報》指出,這項研究是一個長達40年的實驗,始於1972年的圖森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後來亞利桑納大學取得數據後,發現間歇性失眠、長期失眠,若持續6年以上的話,將與死亡率有很大的關係。此外,所謂的長期失眠,指的是每周睡眠不足至少3次,且至少持續3個月,而長期眠除了與死亡率有關外,就連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癌症、老年癡呆症、憂鬱症等皆有關。雖然之前的研究表示,失眠與死亡間有關,但潛在的機制到目前尚未被證實,但研究人員Sairam Parthasarathy表示,了解長期失眠與死亡之間的關聯,其實是有助於治療高危險族群,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期刊》。

研究:女性經常喝茶 可降低31%卵巢癌風險

研究:女性經常喝茶 可降低31%卵巢癌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但因為它早期症狀不明顯,又不像子宮頸癌可透過抹片進行檢查,因此,有多數女性被確診時,已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但日前在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喝茶與柳橙汁可降低罹患卵巢癌風險。類黃酮可降低罹癌風險 也能改善血管功能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針對171940名25~55歲的女性,進行長達30年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經常攝取含有抗氧化劑「類黃酮」的茶葉、紅酒、蘋果和柑橘類水果等,有助於降低罹患卵巢癌率,尤其是茶可降低31%風險,而柳橙汁則可降低21%,除此之外,類黃酮還能改善血管功能、預防發炎,且專門研究卵巢的西蒙紐曼醫生表示,雖然卵巢癌的病因較為複雜,但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經常運動,能有效幫助民眾降低罹癌風險。

研究:用餐速度快 恐增4.4倍肥胖風險

研究:用餐速度快 恐增4.4倍肥胖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總是說吃飯時不要狼吞虎嚥,應細嚼慢嚥,才不會容易噎到,甚至造成消化不良等問題發生,且根據日本有項研究指出,若是吃得快恐有變胖風險,且效果還比吃得飽或吃油膩食物來的明顯。該研究主要是岡山大學從2010年起,針對新生進行問卷調查,例如:身高、體重、用餐速度、飲食偏好等,但其中並不包括身體指數超過25的學生。而這群學生接受完問卷3年後,在為他們進行身體健康診斷,結果發現1314人中,有38人達到肥胖標準。男性吃得快 肥胖風險是女性的2.8倍研究人員表示,吃飯若是吃的快,肥胖的風險將會是其他人的4.4倍,雖然愛吃油膩物、吃的太飽都與肥胖有關,但在這次的研究裡,卻沒有發現明顯風險數值,此外,也將參與這次研究的學生性別進行比對,結果發現男性吃飯過快的肥胖風險是女性的2.8倍不僅如此,研究人員也強調,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本來就會跟著變胖,但若是在年輕時,改變飲食習慣,吃的慢一點,是有助於預防未來罹患代謝綜合症等生活習慣病。

B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 能降肝癌風險達3倍

B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 能降肝癌風險達3倍#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統計,我國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為B肝帶原者,其中,B肝為導致肝發炎,進而演變為肝癌的主要元兇,事實上,也因B肝在台灣的感染人數居高不下,民眾也尚未有積極篩檢的意識,讓我國癌登資料庫裡的數字,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數,仍直線攀升,為了讓台灣肝炎與肝癌患者能夠有效減少,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舉辦「免費做B肝篩檢 送您刮刮樂健康」活動,盼民眾能積極篩檢,遠離肝癌。每六人一人有B肝 民眾深陷肝癌風險之中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指出,B、C肝在台灣的盛行率在全世界是名列前茅,平均每6個人就有1人是B肝帶原者,只要民眾能夠了解B肝治療的過程,其實對抗B肝病毒一點都不困難,而且是有機會痊癒的。他也說,今年針對肝病治療已有重大突破,根據胃腸與肝臟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Gastroenterology顯示,目前健保給付慢性B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確實能有效降低B型肝炎病患肝癌發生率近三倍,也可減少肝癌手術後的復發率,進而達到肝癌的二、三級防護的效果。另對於四十歲前、非肝硬化與無肝功能代償失調的慢性B型肝炎病人,預防肝癌發生的效果更為顯著。因此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為降低國人肝癌發生率,自2014年7月28日起至9月28日止舉辦「免費做B肝篩檢 送您刮刮樂健康」活動,建議30歲以上未施打過B型肝炎疫苗或為B、C型肝炎帶原者民眾、肝功能指數異常者、有肝炎、肝癌家族史者及經常飲酒者等肝病高危險群,應積極篩檢保健康。

檳榔種類暗藏危機 誤食恐有致死風險

檳榔種類暗藏危機 誤食恐有致死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我們都知道檳榔、香菸等是造成口腔癌最主要的原因,且根據統計10個口腔癌的患者,竟有高達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但你知道嗎?檳榔也是有區分的,根據南投縣衛生局表示,檳榔中有幾顆的生長方式不同,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也所有不同,這種特別生長的檳榔食用後容易有心悸、休克等風險產生。一串檳榔中有2~4顆倒吊子在清代黃叔璥所撰台海使搓錄中,有提到倒吊子,這是一種果實朝下生長的檳榔,與一般檳榔的生長方式不同,雖然它們的大小顏色一樣,但兩者間卻有完全不同的效果。一般一串檳榔約有200~250顆左右,其中有2~4顆朝下生長的檳榔,即稱為倒吊子,因口感超猛而被稱為檳榔王,就有醫師表示,倒吊子中的檳榔鹼含量是一般檳榔的2倍以上。檳榔鹼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作用 容易產生心悸、頭暈檳榔鹼是一種副交感神經興奮劑,檳榔次鹼則為較弱的副交感神經作用,都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作用,食用後容易誘發支氣管痙攣及導致心悸、頭暈、嘔吐等中毒現象,嚴重時甚至造成休克。如果不小心夾雜在正常的檳榔中販售,是無法從外觀分辨,不只倒吊子即使是食用一般的檳榔也有潛藏的健康危機,檳榔嚼塊裡面有檳榔子,還會加入荖藤、荖葉、石灰以及香料。檳榔中毒並無解毒劑 民眾應少吃為妙檳榔愛好者除了要擔心口腔病變,還要擔心嚼食倒吊子檳榔可能引發急性心臟病變,且嚼食檳榔對於抽菸所引起的冠狀動脈疾病是有加成的效應,在檳榔中毒上的治療,並沒有特殊的解毒劑,根據醫師的經驗只要即時送醫急救,檳榔中毒者都可在24小時內解除中毒急性症狀,紅唇族為了生命健康,衛生局還是建議少碰為妙。

愛美謹記3要1不 降低風險好安心

愛美謹記3要1不 降低風險好安心#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暑期的到來,許多學生及社會新鮮人們,紛紛利用這段時間做點小改變,為的就是提升自信心及增加工作機會,但民眾常會忽略了整形風險。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顯示,近年有關整形外科產生之醫療爭議案件數,102年度共有84件,103年度1至5月共有96件,醫療爭議件數仍持續增加中,因次,衛生局提醒愛美的民眾,衛生福利部103年2月27日起規定,醫師對未滿十八歲之青少年,不得施作非醫療必要之美容手術項目,包括眼部整形、鼻部整形、植髮、抽脂、削骨、臉部削骨、顱顏重整、拉皮、胸部整形。民眾切勿貪小便宜 以避免陷入爭議的陷阱愛美是人的天性,但許多聳動的廣告總是令人心動,因此,有少數不肖業者以不當優惠方式招攬業務,除涉及違反醫療法外,更可能因為低價促銷的過程難以保證應有的醫療品質,使民眾陷入爭議的陷阱。尤其大部分機構公開販售醫學美容療程及諮詢劵等優惠訊息,民眾為了貪小便宜,卻得不到應有的醫療服務品質,引起消費或醫療爭議。對此,臺北市衛生局表示,剛加入職場的新鮮人,求職勝負關鍵在於專業能力與工作態度,從內美到外才能受到認同。主動了解及詢問 才能有效確保自身權益衛生局提醒民眾,在挑選醫美診所時,不要被天花亂墜的廣告所吸引,應謹守3要1不,要檢視診所現場是否揭示開業執照於明顯處、要檢視醫師執業執照、要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要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及不要參加團購,另外,還要主動了解4問,才以降低醫療的風險,保障自身權益:1)問療程是否由醫師親自診察?2)問執行雷射、超音波等醫療儀器之人員是否為醫事人員?3)問是否預收訂金、預購單、分期付款? 4)問是否確實開立收據?

人人均有失智機會 女性風險更高

人人均有失智機會 女性風險更高#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增加的台灣,失智症的人口也快速上升。失智症的症狀並非同時一起發生,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慢慢地出現,初期若非特別留意,很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老化而延誤就醫。 父母親均有失智 罹病風險高2倍國內失智症權威劉秀枝坦言:我是失智症高危險群,因為年過65歲,女性風險又大於男性,且直系血親均為患者,罹病風險為一般人2倍。因為了解失智症,因此更懂如何加以預防。基隆市衛生局指出,人人均有失智的機會,研究發現逾80歲有2成會罹病,90歲更高達5成,而患者早在30至40歲時即出現腦部病變;臨床上大多數失智患者是自己本身或是身邊的親友發現,若社會大眾能透過「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熟知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即可讓更多病患在極早期就獲得治療與幫助。因為失智症不只是老年人的課題,面對現今快步調的生活壓力易使人焦慮、提前老化,因此,預防失智應從知做起,知道失智的潛伏期與早期生活息息相關,應儘早預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