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

未滿一歲腎臟發育不全 喝水量勿超過300C.C.

未滿一歲腎臟發育不全 喝水量勿超過300C.C.#幼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夏季天氣炎熱,多數人都會透過喝水來消暑,但對於兒童來說,多喝水真的沒事嗎?書田診所小兒科葉勝雄醫師表示,一歲以下的嬰幼兒,若一下子攝取過多水分,恐會導致水中毒。嬰幼兒腎臟發育不完全 過多水分恐造成水中毒經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近2成的家長,除了奶或副食品外,給一歲左右的幼兒每天喝水量超過300C.C.以上,對此,葉勝雄醫師表示,嬰幼兒的腎臟就像一個小型的汙水處理廠,進來的水量很小,且多數都只是路過,沒有經過處理就原封不動送回去。換成醫學上的說法,就是腎絲球過濾率太低,在出生時只有大人的十分之一,這也是說它不成熟的原因,所以,若是一下子喝太多水,腎臟無法立即將水排出,多餘的水分會使血液中鈉離子濃度低,連帶使得細胞外面的滲透壓變得比細胞裡面低,於是水分就往細胞裡面移動以達到平衡,造成細胞腫脹,甚至腦水腫,這就是俗稱水中毒,而且只要喝260~540ml的水就可能會出現水中毒的症狀了。飲用水要分段 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30C.C.的水為佳水中毒最主要的症狀為極度嗜睡、面無表情、感覺遲鈍、精神錯亂、過度激動,嚴重這甚至會痙孿、死亡,因此,醫師建議四個月大前的寶寶並不需要特別喝水,因為母奶或配方奶當中就有87%以上是水分,若額外喝水反而可能降低奶量,減少營養的攝取,甚至造成水中毒。但開始吃副食品後到一歲之間,從副食品中補充水分為最好的方式,不一定要透過水,然而,在1歲前除了奶類和副食品外,若要攝取水份的話,建議以每公斤體重攝取30C.C.的水為佳,分次給予,原則上是安全的,另外,一歲前的寶寶如果不愛喝水,其實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無需勉強。最後,葉勝雄醫師提醒各位家長,嬰幼兒的腎臟要到1歲才有大人的水準,而進來的水有經過處理的比例,在三個月大前會快速上升,但要到兩歲時才有大人的水準。因此一般認定,腎臟在1歲後算初步的成熟,不是所有大人的健康觀念,都可以完全套用在孩子身上。 

成人沐浴乳全家用透透 當心傷害幼童肌膚

成人沐浴乳全家用透透 當心傷害幼童肌膚#幼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幼童的皮膚不僅沒有討厭的粗大毛孔,還有著細嫩潔白的膚質、吹彈可破的觸感,但它也是最脆弱,最易受外界傷害的;而且因為幼童肌膚尚未發展完全,對外界許多物質也欠免疫力,很容易產生刺激,造成皮膚紅腫。幼童皮膚較成人薄1/3 水分易流失小兒科周怡宏醫師指出,以1至4歲的幼童來說,他們的皮膚表皮層較薄,比成人薄約1/3,這些稚嫩的肌膚在未發育完全的情況下,對於許多物質也欠免疫力,如陽光、汗水、甚至是清洗沐浴的產品,都很容易產生刺激,造成皮膚紅腫;且水分的保持能力也還不夠好,水分很容易從幼童的肌膚流失,如遇到豔陽恐會產生脫水的情形。幼童使用肥皂、成人沐浴乳 恐過度刺激因此,在與幼童會有最親密接觸的沐浴乳,挑選上就要多加留意!周怡宏醫師表示,門診上大約有將近一半的家長會使用「成人沐浴乳」來幫幼童清洗,並沒有刻意作區分;但成人沐浴乳可能會包含一些油脂、介面活性劑、溶劑、起泡劑、香精等成分,以小兒科醫師的角度是較不贊成的。因為成人沐浴乳所含的上述成分,以及美容功效相關成分,會對幼童皮膚產生刺激,引起發炎反應;嬰兒最好是用清水洗澡,而1至4歲的幼童如有需要使用沐浴乳的時候,建議能使用專門為幼童設計的沐浴乳,減少使用成人沐浴乳可能會帶來的皮膚紅腫、癢等刺激發炎反應。其次,皮膚科徐嘉琪醫師也說,幼童也不太建議使用藥皂或強調殺菌的沐浴乳,因為幼童皮膚較為細緻,使用肥皂恐易使皮膚油脂被大量洗走或過度清潔,皮膚會更加乾燥,容易造成幼童皮膚搔癢、皮膚炎或溼疹等問題。 照護幼童皮膚 把握3要點而面對幼童皮膚的狀況,醫師也提供主要照護重點為:1 )適當的清潔/若孩童嬉戲過後出現過度出油、出汗狀況,應在2小時內使用濕毛巾將汗水擦拭乾淨,以免對幼童細緻皮膚產生刺激。2)別讓孩子處在悶熱環境/如陽光下曝曬時間過長、沒有適當空調的悶熱環境,建議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至24度左右,也別讓孩童穿戴過多衣物,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皮膚過度的流汗或出油。3 )沐浴用品要注意/挑選適合幼童肌膚的沐浴乳,但就算是使用幼童專用沐浴乳,洗澡時間跟浸泡時間也不宜過長,大約10至15分鐘左右,且使用量也要拿捏,清洗完畢也可以適度塗抹幼童適用之滋潤產品,如乳液或乳霜,緩和肌膚過度乾燥情形。

成人沐浴乳全家用透透 當心傷害幼童稚嫩肌膚

成人沐浴乳全家用透透 當心傷害幼童稚嫩肌膚#幼童

(撰文/Tiffany  Tan)(採訪諮詢/周怡宏小兒科診所周怡宏醫師、書田診所皮膚科徐嘉琪醫師)現代社會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想參與他們每一個成長的瞬間時刻,適時把最好、最合適的都給他。然而,在面對與孩子肌膚最親密接觸的沐浴乳時,你知道該如何挑選才能讓孩子肌膚免於刺激,提供完整滋養維護他們細緻的肌膚嗎? 幼童皮膚較成人薄1/3 水分易流失幼童的皮膚不僅沒有大人們最討厭的粗大毛孔,還有著細嫩潔白的膚質、吹彈可破的觸感,但它也是最脆弱,最易受外界傷害的皮膚。周怡宏醫師指出,由於幼童的皮膚發展尚不完全,大約要到4歲以上才會較接近成人的膚質,而以1至2歲的小小孩來說,他們的皮膚表皮層較薄,比成人薄約1/3,這些新生肌膚在未發育完全的情況下,對於許多物質也欠免疫力,如陽光、汗水、甚至是清洗沐浴的產品,都很容易產生刺激,造成皮膚紅腫;且水分的保持能力也還不夠好,水分很容易從幼童的肌膚流失,如遇到豔陽恐會產生脫水的情形。因此,在與幼童會有最親密接觸的沐浴乳,挑選上就要多加留意!周怡宏醫師表示,門診上大約有將近一半的家長會使用「成人沐浴乳」來幫幼童清洗,並沒有刻意作區分;但成人沐浴乳可能會包含一些油脂、介面活性劑、溶劑、起泡劑、香精等等成分,以小兒科醫師的角度是較不贊成的,因為成人沐浴乳所含的上述成分,以及美容功效相關成分,會對幼童皮膚產生刺激,引起發炎反應;嬰兒最好是用清水洗澡,而1至4歲的幼童如有需要使用沐浴乳的時候,建議能使用專門為幼童設計的沐浴乳,減少使用成人沐浴乳可能會帶來的皮膚紅腫、癢等刺激發炎反應。 幼童使用肥皂、成人沐浴乳 恐過度刺激4歲以下幼童的肌膚因為尚未發展完全,建議還是使用幼童專用的沐浴乳,可減少刺激的發生,而4歲以上則建議視個人情況逐步使用成人沐浴乳,可以先使用少量的沐浴乳,測試幼童肌膚的接受度,一但出現刺激性反應,還是需要暫緩使用。其次,徐嘉琪醫師說,不太建議使用藥皂或強調殺菌的沐浴乳,因為幼童皮膚較為細緻,使用肥皂恐易使皮膚油脂被大量洗走或造成過度清潔,皮膚會更加乾燥,容易造成幼童皮膚搔癢、皮膚炎或溼疹等問題。而4歲以下的幼童真皮層免疫成份、維生素A、B、C、E,及膠原蛋白較缺乏,容易造成皮膚粗糙、傷口不易癒合,因此,除了平日可以靠飲食攝取,也有聽說有人拿牛奶、米糠來清洗,徐嘉琪醫師也說,用牛奶洗澡,可以使皮膚光滑細嫩,這是因為牛奶本身含有脂肪,而這油脂會暫時停留於皮膚表面,使皮膚保濕度增加,所以才會摸起來光滑,但不建議給小朋友使用過期牛奶沐浴。而日本有研究發現米糠可保皮膚濕潤、白淨,徐嘉琪醫師解釋,這可能是因為米本身還有維生素B,沐浴後會讓皮膚暫時感覺較為保濕;不過建議洗完澡後,還是要塗抹些適合幼童肌膚的乳液,皮膚才不會過度乾燥。 照護幼童皮膚 把握3要點而面對幼童皮膚的狀況,醫師也提供主要照護重點為:1 )適當的清潔/勿讓幼童皮膚積附過多的汗水、油脂, 若孩童嬉戲過後出現過度出油、出汗狀況,應在2小時內使用濕毛巾將汗水擦拭乾淨,才能去除堆積在肌膚上的汗水和油性分泌物,以免對幼童細緻皮膚產生刺激。2)別讓孩子處在悶熱環境/如陽光下曝曬時間過長、沒有適當空調的悶熱環境,建議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至24度左右,也別讓孩童穿戴過多衣物,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皮膚過度的流汗或出油。3 )沐浴用品要注意/挑選適合幼童肌膚的沐浴乳,透過簡單的洗澡步驟提供幼童肌膚滋養,但就算是使用幼童專用沐浴乳,洗澡時間跟浸泡時間也不宜過長,大約10至15分鐘左右,且使用量也要拿捏,清洗完畢也可以適度塗抹幼童適用之滋潤產品,如乳液或乳霜,緩和肌膚過度乾燥情形。</body> </html>

防窒息 3歲以下童忌吃堅硬碎粒食物

防窒息 3歲以下童忌吃堅硬碎粒食物#幼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3歲以下幼兒此時正處於活潑亂跳的時期,為了他們的安全著想,應避免食入堅硬碎粒的食物,預防憾事發生。103年2月10日台灣又發生小孩吃東西差點哽住的意外事故,小小的花生若沒咬碎猛吞下肚,卡在呼吸道恐引發肺炎,日前一名學齡前幼童邊吃花生糖邊跑跳,之後咳嗽1個月不止且高燒多天,差點丟了小命,就醫照X光才發現肺部左側「整片黑」,檢查才發現半顆花生卡在支氣管,引發肺炎症狀。老年人、幼兒 窒息高危險群窒息是常見的意外,通常異物梗塞較常發生在老人及小孩,而哽死更是佔小兒意外死亡原因的首位,這種意外假如急救得法毫無疑問能挽回大量不必要的死亡。新竹市衛生局表示,窒息的急救非常緊急,若不能在4分鐘內有開始急救,患者可能落到永久性痴呆的下場,因此旁觀者如何來判斷親友或顧客是否被食物哽住喉嚨了,或小朋友是否被玩具或小石、硬幣哽住,是無比的重要。醫生也提醒家長:3歲以下的幼兒不要吃腰果、開心果、花生等堅果;麻花、糖果等容易產生堅硬碎粒的食物,也不宜食用;葡萄、櫻桃、龍眼等水果,要去核後分成小塊再吃;另果凍、魚骨頭、田雞軟骨、粘稠的湯圓、藥片等,一定要多加注意。3大警訊 幫你分辨是否有異物卡入臨床上異物吸入常卡在咽喉、氣管或支氣管的位置,若出現以下3種況狀,應盡速就醫檢查:1)在「咽喉」,易有呼吸困難、聲音沙啞及喘鳴聲。2)卡在「氣管」,會有嗆到與哮喘聲。3)卡在「支氣管」,會造成吐氣時,同側肺氣腫之現象。新竹市衛生局洪士奇局長特別提醒幼兒處於不太會講話的階段時,家長要特別注意副食品的餵食,固體食物要磨碎,避免嗆到或吸入,尤其小心堅果類食品。平日最好讓幼兒遠離可能造成異物吸入的食物或物品,吃東西千萬別讓幼兒邊吃邊玩,以避免造成異物吸入。

雙胞幼童染麻疹 返台恐觸近千人

雙胞幼童染麻疹 返台恐觸近千人#幼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今年第三例、第四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個案,該二名個案為居住於南部9個月大雙胞胎女童,去年12月中旬隨父母至菲律賓探親,今年1月19日返台,回國後陸續出現發燒、紅疹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而在2月8日下午2~4時前往好市多高雄市大順店,疾管署呼籲於當天前往該賣場的民眾提高警覺,請自我監測,如有不適請盡速就醫。疾管署表示,2月5日前已累計通報逾620例麻疹病例,7例兒童死亡,通報數為近三年同期最高,超過160名兒童住院,其中20名有嚴重肺炎及呼吸衰竭等症狀,個案多數未曾接種疫苗。疫情國家 請家長應避免攜帶孩童前往疾管署也表示,菲律賓麻疹疫情持續,該國北部呂宋島首都馬尼拉市都會區、Calabarzon區、中呂宋區及南部民答那峨島較為嚴重地區,近期我國、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及日本等國家,均陸續傳出自菲律賓返國後感染麻疹之境外移入病例。此外,還有越南須多留意,因麻疹疫情升溫,今年至2月5日累計通報逾620例麻疹病例,7例兒童死亡,通報數為近三年同期最高,超過160名兒童住院,其中20名有嚴重肺炎及呼吸衰竭等症狀,個案多數未曾接種疫苗。該國多個省市包括北部河內市、安沛省、老街省、西北部山羅省及南部胡志明市等都有麻疹通報病例,因此,再次提醒家長應盡量避免帶孩童前往以上幾地。隨時留意周遭狀況 預防疫情擴大為利疑似個案能儘早診斷通報,及時採取防治措施,疾管署已透過致醫界通函及函文相關醫學會,提醒所屬會員醫師,於病人就醫時,提高警覺,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

跨年夜保護寶貝安全 4招預防幼童走失

跨年夜保護寶貝安全 4招預防幼童走失#幼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2014即將到來,年底一到台灣各地就會舉辦許多跨年活動及煙火秀,人潮勢必到處爆滿;根據「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調查發現2~4歲是最容易走失的年齡,為避免佳節時刻發生兒童失蹤憾事,兒盟除了希望主辦單位多派人手,加強巡邏防範外,也提供4個小叮嚀,希望家長們帶孩子在跨年狂歡餘、更要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 建立幼童自保與求救觀念1)出門前,請務必在年幼孩子的口袋中,放入寫好的家長姓名、電話紙條。2)大賣場、百貨公司、大型活動等地都有服務台或主舞台,到活動地點時可以先告訴孩子們,如果不小心走失的話,記得到服務台請人廣播找爸媽的訊息,並在此等爸媽接回。3)或不知道如何是好時,一定要在原地大聲呼叫、或放聲大哭讓別人發現自己與家人走散需要幫忙。4)介紹警察人員、服務人員的穿著,並告訴孩子們遇到狀況一定要找穿著制服的人求救,千萬別讓其他陌生人帶著走。● 孩子數與大人數的適當分配1位家長帶2位以上幼兒、或2位家長帶3位以上的幼兒到人潮眾多的地方,上述狀況最容易發生走失的意外。對此,建議出門前大人與孩子要先講好,孩童一定要跟著那位大人,且人數需分配好,不要超過照顧能力範圍。● 遇到危險時的因應方式提醒孩子遇到壞人要強行帶走或欺負時,記得要馬上跟家人、或大聲叫喊我不認識這個人、或救命等反應;若看見附近有便利商店,也立刻跑到商店裡請店員協助聯絡父母或警察;若周遭有穿警察制服的員警,可立即請警察協助。● 下載寶貝安全一把罩app如果真的發生走失,可進入app軟體內看教導協尋步驟,並將手機內已經紀錄好的孩子資料,立刻提供給警察請求協尋。

幼童公費肺炎疫苗 明年將擴大施打

幼童公費肺炎疫苗 明年將擴大施打#幼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家中有幼童的家長注意了!為了減少家中小孩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的嚴重肺炎等併發症的機率,疾管局表示接種疫苗可保護幼童。而明(103)年開始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將擴大施打。出生滿1歲的幼兒可接種PVC13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肺炎鏈球菌工作小組召集人邱政洵醫師表示,疾管署自明年元月起將再擴及101及102年出生滿1歲的幼兒接種PCV13,可有效減少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對幼兒造成的健康與生命威脅。估計約有52萬名幼童受惠,平均每年可望減少該1至2歲族群約63例幼兒感染及挽回約3名幼童的生命。PCV13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後少數人可能會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於接種2天內恢復;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幼童接種後如有高燒不退或特殊不良反應,請儘速就醫。 

幼童墜樓事件頻傳 防墜樓3要訣報你知

幼童墜樓事件頻傳 防墜樓3要訣報你知#幼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近期,國內時常出現嬰幼兒不慎墜樓的事件,引起社會諸多討論,而根據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統計,2012 年臺北市共發生312起因墜樓而送醫的案件,墜樓意外傷亡者從六歲以下幼童、青壯人口到銀髮族皆有,因此,民眾要如何防止意外不再發生,則須從改善住家防墜安全開始做起。而台北市衛生局就提醒,民眾應緊記居家防墜三要訣,主動檢視居家環境、消滅住家安全死角,以維護自己與家人的安全:1)檢視住家防墜安全請檢查家中窗台、陽台的欄杆或圍牆是否有老舊鬆動、欄杆間隙有是否大於10 公分、窗邊或欄杆前是否擺放可攀爬的家具或物品,以及窗台、陽台的標準高度有無達到120 公分,而且窗戶開口應該要小於20公分或45度。別忘了也檢查樓梯扶手的欄杆間隔有無大於10 公分或樓層間的階梯縫隙有無大於30 公分以上。2)居家安全改善建議趕快移除窗台、陽台的家具和雜物,若欄杆或圍牆未達到120 公分也可透過加裝欄杆、強化玻璃、隱形鐵窗等方式增加防墜措施;而陽台或樓梯欄杆間太大或欄杆底部與地面間隔大於10 公分,以及樓梯間挑空處,都應加裝防護網來預防墜落意外。至於窗戶則可裝設防墜鋁橫格條、DIY欄杆或裝設安全鎖及簡易卡榫,讓窗戶開啟在20~30公分之內。3)建立家人防墜觀念有完善的硬體設施,還要有清楚的認知,才能周延保護親愛的家人。教導幼兒「不當蜘蛛人」,具體讓幼兒知道哪些行為具危險性,建立幼兒「不攀爬也不倚靠窗戶」、「不靠近也不攀爬陽台欄杆」的習慣。另一方面,家中所有成員也應有防墜觀念,熟知居家防墜裝置及措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