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飲食習慣更使女性的子宮、卵巢在35歲就走下坡,以致更年期提前到來,提早衰老及變醜。女性朋友看中醫時,是否常會聽到「十個女人九個寒」「宮寒」呢?原因是子宮受低溫寒冷的刺激導氣血運行不通、畏寒、手腳冰冷、月經不調、痛經及許多婦科疾病。
不良的飲食習慣更使女性的子宮、卵巢在35歲就走下坡,以致更年期提前到來,提早衰老及變醜。女性朋友看中醫時,是否常會聽到「十個女人九個寒」「宮寒」呢?原因是子宮受低溫寒冷的刺激導氣血運行不通、畏寒、手腳冰冷、月經不調、痛經及許多婦科疾病。
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因爲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不足,出現生理上的不適,因此平衡生活中的壓力及飲食照顧,是很重要的事。日本女性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善方裕美於《掌握凍齡關鍵的全方位子宮養護手冊》一書中,詳細解說子宮的功用及保健方法,幫助讀者了解子宮的基本知識。以下為原書摘文:
子宮肌瘤為婦科常見的疾病,大部分為良性,依肌瘤生長位置,部分患者會有經痛、經血過多等狀況。是否發現異常就該進行手術?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蘇棋楓表示,一般來說若為良性且無症狀,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但若嚴重影響生活,則建議手術切除。
73歲陳女士近日常感到排尿不順,上廁所時要用力才能將尿液排出,同時感覺下體有一塊肉膨出來卡在胯下,走路時褲子摩擦到,甚至會破皮流血。家人察覺到她很常跑廁所,還總夾著腿走路,一問之下老婦才含糊地說出這些困擾,經家人陪伴到婦產科求助,檢查診斷是第四級子宮脫垂合併膀胱脫垂。
33歲小莉月經鮮少準時報到,且量也不多,她多年來不予理會,沒想到近期竟然1個月來2次,且將近20天一直滴滴答答排不乾淨,經血量是平常2倍多,嚇得她趕緊就醫。經切片檢查,不幸確診為子宮內膜癌肉瘤,必須切除子宮才能保住性命,醫師提醒,若經期不規則、出血量異常,務必儘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懷有雙胞胎的35歲婦人,懷孕27周檢查到子宮頸只剩下1公分伴隨子宮收縮,緊急入院安胎,33周剖腹生產,在醫師將胎盤取出時突然大量出血,發現婦人的子宮因植入性胎盤而破了一個洞,造成血管破裂,醫師緊急將破洞與血管縫合止血,婦人也平安誕下一雙兒女。植入性胎盤緊黏肌肉層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孕產婦死亡率達到每10萬名就有12.2人死亡,創歷年新高,原因與高齡妊娠息息相關,隨著產婦年齡升高,妊娠併發症的風險與胎兒出生體重偏低的情形也隨之升高。東元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醫師田明訓表示,該名婦人在生產過程中因植入性胎盤附著在子宮壁上,侵犯穿透整個肌肉層,使得胎盤與子宮壁無法正常剝離,進而造成產後大出血。植入性胎盤在孕期中沒有很大的症狀,經常是在生產時才發現胎盤無法成功剝離,造成產婦大量出血。正常情況下胎盤會輕輕附著在子宮肌肉層上,胎盤與肌肉層中間有一層蛻膜組織,能緩衝胎盤與肌肉層,只要蛻膜出現異常、變薄或消失,就會發生植入性胎盤。高齡妊娠、多胎次屬危險族群發生植入性胎盤的原因,包括高齡妊娠、多胎次、前置胎盤、前胎剖腹生產或曾接受過子宮手術、先天子宮缺陷等,當出血量過大生命徵象不穩定時,恐需摘除子宮,甚至危及產婦性命。田明訓醫師指出,植入性胎盤的治療方法,除了當機立斷的縫合法、塞紗布壓迫法,還有結合放射科、麻醉科等跨科合作的「血管栓塞術」,血管栓塞術能確保產婦保留完整子宮,也能保住性命。田明訓醫師呼籲,懷有雙胞胎本身就屬高危險妊娠,務必選擇在設備完善的醫院生產,設備完善的醫院有充足的血庫可即時因應輸血,也可避免轉院過程中無法預測的風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進入更年期階段,對女性造成的影響從頭到腳、從內到外都有,可說是非常全面且深遠。身心面臨極大轉變,女性更要懂得關心自己,留意身體的變化,將身心靈保持在理想的狀態。專家建議,女性面對更年期時應避免攝取太多糖分、澱粉和鹽分,少吃富含脂肪及膽固醇的食物,多補充蛋白質、鐵質、鈣質和維生素A、B、C、E及葉酸等,有助於增強骨質、避免貧血。多參與社交活動 排解更年期不適也要多喝水並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避免感染尿道炎,並且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有助維持腸道健康。同時不要抽菸、喝酒,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的習慣,維持心臟血管及骨骼肌肉系統的健康。保持心境開朗、多與人接觸,或參加社團、團體活動,多培養一些生活嗜好,也有助於排解荷爾蒙改變帶來的身心不適。若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更年期的症狀仍相當嚴重,則應尋求醫師協助,評估是否藉由藥物協助,讓自己安然度過更年期。在更年期的混亂時期,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較嚴重的疾病也會跑來攪和,像是不定時出血,不一定是因為月經週期變化,也可能是子宮頸癌前期細胞病變,或子宮內膜癌等病變的關係尤其是停經之後出現的不正常出血,更要提高警覺。更年期即使無不適 仍需定期健檢一覺得不對勁就應該立刻至婦產科檢查,以免延誤診斷及治療。除此之外, 也可先透過政府單位設立的更年期保健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005-107,由具醫護背景的專業人員提供專門協助,以及透過部分醫療院所提供的「更年期門診」先行評估、進行預防。就算更年期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症狀,定期去做身體健康檢查也很重要,除了政府提供的四十歲以上每三年一次免費健檢,若經濟許可,建議可做一些自費健檢,重點檢查項目包括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血糖值、心電圖、婦科內診、子宮頸抹片、骨盆腔超音波檢查、乳房篩檢,以及骨質密度檢測等,確保自己的健康狀態。(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3歲婦女,最近一年來月經行經天數比以往拉長,一旦月經來潮,經血量卻很驚人,造成貧血問題,長期需服用鐵劑甚至有時嚴重到要去急診輸血;進一步檢查發現,其子宮長了一顆8公分大的肌瘤,經過使用藥物治療3個月,血紅素回到正常,子宮肌瘤也縮小至5公分,順利用微創手術方式開刀切除,不但避免手術前因過度貧血需要輸血的狀況,目前生活也已不再受到貧血的後遺症所苦。子宮肌瘤成因不明 好發生育期女性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治醫師蔡景州指出,子宮肌瘤好發於30至45的生育期女性,目前真正的成因不明,大部分與遺傳、體質、荷爾蒙失調有關,當受到過度女性荷爾蒙刺激,容易造成子宮肌肉層增生,進而形成子宮肌瘤,且因生長位置、大小,會產生不同症狀:長在肌肉層、黏膜下層者,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不良,造成經血量過多、貧血等問題;漿膜層的子宮肌瘤,由於會壓迫骨盆常引起腹部脹痛、頻尿、便秘等生活不便;若長在黏膜下層合併內膜層,則可能會影響胚胎著床,造成不孕的機會增加。治療方式多元 根據病患需求選擇若罹患子宮肌瘤,該如何進一步治療呢?蔡景州醫師說明,大部分的子宮肌瘤不需要處理,但要每3至6個月定期婦科檢查,如果有上述臨床症狀才需接受治療。以子宮肌瘤所導致之經血過多或貧血為例,治療方式根據病患需求而不同,大致分為藥物及手術方式兩種。首先會進行婦科超音波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後,若確定臨床症狀為子宮肌瘤引起的問題,通常會先使用避孕藥、止痛藥改善經血量多等症狀,缺點是治療效果相當有限;而手術方式有傳統開腹、微創腹腔鏡、海扶刀、達文西機器手臂等方式。此外,醫師會根據病患是否有生育需求進行評估,若有生育計畫,則建議選擇只切除子宮肌瘤,保留子宮生育機能;如已完成生育計畫,則可選擇子宮次全切除或子宮全切除的處置。新型選擇性黃體素接受器調節口服藥物 有效縮小子宮肌瘤蔡景州醫師強調,除了上述手術方式之外,近來已有新型口服藥物可供使用,是一種具有選擇性黃體素接受器調節功能的口服藥物,能夠有效阻斷女性荷爾蒙過度刺激的作用,造成肌瘤細胞的凋亡,使肌瘤縮小,提供手術之外的治療新策略,可以達到減緩臨床症狀的功效進而延後手術期程,避免緊急手術的風險,是罹患子宮肌瘤婦女的福音。根據臨床經驗,服用3個月後肌瘤約可縮小2至3成,服用6個月後體積大致可縮小3至5成,有效改善經血量多、貧血等問題,有些病人甚至因為藥物治療反應良好,肌瘤體積控制得宜而不需接受手術治療。然而在服用藥物後,若子宮肌瘤長在黏膜下,突然發現自己經血反而變多的情形,可能是肌瘤縮小但尚未完全從子宮中脫離,卡在陰道或子宮頸口所致,建議回診使用子宮鏡檢查,利用子宮鏡微創手術即可順利將肌瘤取出。預防子宮肌瘤 首要避免肥胖及高脂飲食蔡景州醫師提醒,預防子宮肌瘤首先要避免肥胖,而要養成正常生活作息、均衡飲食及正確的運動等習慣,並且避免攝取高熱量、高脂肪的動物性食物,切勿食用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或相信無臨床研究證據的偏方及廣告。一旦有經血量多、貧血問題,建議應即早就醫檢查、找出病因,並接受適當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